龍爪槐守望者: 我剛剛從朋友那要到夸克網盤分享的電影,下載電腦版的Quark瀏覽器,眼睛快速掃過頁面尋找網盤入口。按照多年養成的F型閱讀習慣,我視線應該先掃過左上角,然后橫向移動到右側,最后縱向下滑。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明明網盤圖標就在左邊,我卻沒意識到,直到幾秒后才恍然大悟地發現它們安靜地待在左邊。這種「明明在那里卻沒看到」的體驗,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讓人既困惑又有些小小的挫敗感。 雖然我的視線從左上角開始,但整個頁面的設計有一個極其強大的視覺引力中心。 壓倒性的中心焦點:?Quark的Logo、AI功能按鈕、巨大的搜索框以及下方的快捷方式,共同構成了一個巨大、內容豐富的中心區域。這個區域占據了頁面最核心的位置,擁有最大的視覺重量(Visual Weight)。它就像一個黑洞,瞬間把你的注意力從頁面的任何地方吸了過去。 中間的Logo、按鈕、搜索框和快捷圖標因為物理位置上靠得很近,被你的大腦下意識地“分組”成一個整體。而左側的“網盤”、“收藏”圖標與這個中心組距離很遠,因此被感知為另一個獨立的、次要的組。 「網盤」和「收藏」位于休耕區:?這兩個圖標正好位于從左上到中心視覺路徑的邊緣,并且接近「左下休耕區」,在視覺流動的過程中極易被跳過。 打開Quark瀏覽器主頁,用戶的首要任務(Primary Task)是什么?——是搜索。相比之下,「網盤」和「收藏」是次要任務(Secondary Tasks)。它們是重要的附加功能,但不是用戶打開這個頁面的第一目的。因此,設計上有意將它們放置在側邊欄,不與核心任務搶奪注意力。 整個頁面設計動用了視覺層級、任務導向、格式塔、留白引導等多種手段,成功地將我的注意力牢牢鎖定在了頁面的中心——那個為「搜索」而生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