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結構
1. 彈窗的定義
2. 常見的彈窗
3. 彈窗的分類:模態彈窗/非模態彈窗 (概念解析、常見案例、何時使用)
4. 對話框/抽屜 (概念、常見類型、案例、尺寸、如何使用、抽屜還是彈窗)
在 2021 年終總結時發現這些年讀了很多的文章,雖說也會通過各種工具記錄整理,但還是會覺得零散。最好的輸入是輸出,今年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寫 10 篇文章。一來是把零散的知識整理歸納,串聯知識結構;二來是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專業深度。
在 B 端的產品設計中,經常會使用到彈窗。選擇合適的彈窗展示形式,避免過度打擾用戶,有效地向用戶傳遞/收集信息,幫助用戶做出更合理的決策,完成復雜的任務,今天來聊聊如何設計 B 端產品的彈窗。
彈窗是展現在用戶操作界面之上的容器,在 X 軸和 Y 軸的平行空間之外擴展了頁面的高度。通過承載對應信息,對當前操作進行補充/傳遞,是一種更靈活的信息容器。
常見的彈窗類型:對話框 Modal、抽屜 Drawer、警告提示 Alert、全局提示 Message、通知提醒框 Notification、氣泡確認框 Popconfirm (在此重點闡述 B 端產品的彈窗)。
從交互形式上,彈窗分為模態和非模態。通常來說有遮罩為模態,無遮罩為非模態。
1. 模態(Modal)
a 概念解析:
模態是目前比較常見的類型,打開模態彈窗,會停止當前所有工作的進度,它所屬的應用程序不能繼續進行,直到對話框關閉為止。
比如說我在開車的過程中,路過收費站,必須將車停下來拿卡繳費。打斷我的當前的駕駛行為,專注完成交卡收費行為。
模態彈窗最常見的類型:對話框(Modal)、抽屜(Drawer)
b 常見案例
淘寶賣家平臺對于商品刪除,考慮到商品的重要性,在刪除前通過對話框的形式做二次確認。
阿里云以抽屜的方式展示模塊信息。這么做的主要考慮是抽屜可以展示較多的頁面信息,同時支持搜索和篩選等功能,并且在點擊抽屜后彈出二級頁面,有較強的拓展性。
C 使用場景
模態對話框的目的和使用范圍對用戶而言非常清晰,比較容易引起注意;如:在執行一個重要信息的刪除時,通過二次詢問引起用戶的注意,讓用戶再次做判斷;
承載較為緊急的信息,讓用戶快速處理;如:用戶未保存,就點擊離開當前頁面,通過對話框讓用戶做出選擇。
平臺限制用戶需要執行完信息后才能進行后續的操作;如:有贊的功能模塊需要付費后才能使用,彈窗內容可以是該模塊的介紹;
流程的引導;如:阿里云產品當用戶首次進入,會出現分步驟的引導。
缺點:
01.本質上強制中斷用戶的工作流程,需要立即關注;對于一些高風險如下單流程、支付流程要慎重使用;
02.造成認知負荷,可能會忘記原始任務相關的一些細節;
2. 非模態化(Non-Modal)
a 概念解析:
可以不打斷父應用程序,無需停止進度,用戶仍可以對父級內容進行交互。大部分應用于信息的反饋和提示。
繼續用開車做例子,在開車的過程中,我可以聽著音樂,可以拿起口香糖放到口中。不必完全中斷我當前的操作,可以繼續甚至同時處理。
非模態化彈窗最常見的類型:警告提示 Alert、全局提示 Message、通知提醒框 Notification、氣泡確認框 Popconfirm
b 常見案例:
阿里云的「幫助文檔」在支持查看文檔的同時,也支持對父頁面進行編輯。幫助文檔的作用是指導用戶進行軟件操作,基于這種使用場景選擇非模態彈窗,用戶可以在兩者之間切換,極大的提高幫助文檔的使用質量。
微信公眾號對新建分組的命名使用的非模態彈窗,屬于氣泡確認卡片 popover 的演化。這種方式是基于分組命名是一個非主流程、低頻率、輕量級的操作,所以選擇這種溫和的方式。
c 使用場景
非主流程相關的任務提示;如:對于一個創建流程來說,加載提示一個非主流程的操作,選擇全局提示 Message 進行反饋提示;
用戶可以在父應用程序和彈窗間快速切換,可以通過參考父級的信息對彈窗做操作;如:在飛魚 CRM 平臺用戶無需關閉抽屜,只需要在父頁面切換不同的聯系人,即可查看/修改該聯系人的詳細信息;
比較溫和、低打擾,用戶無需停掉當前的工作來完成;
缺點:
01.避免用來承載內容較多、過于重要的信息。
02.避免讓用戶做較為復雜的操作;
3. 模態還是非模態
模態化彈窗最常見的類型:對話框(Modal)、抽屜(Drawer);非模態化彈窗最常見的類型:警告提示 Alert、全局提示 Message、通知提醒框 Notification、氣泡確認框 Popconfirm;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對話框和抽屜都是屬于模態化彈窗。
在決定使用兩種類型時,需要參考上下文的工作流程和業務場景,避免不必要的打斷用戶和他們的工作流程。最終的目的是引導用戶高效完成任務。
在 Ant D 等眾多平臺級設計組件規范中對警告提示 Alert、全局提示 Message、通知提醒框 Notification、氣泡確認框 Popconfirm 都有較為明確的定義;
但是在實際的項目中,對話框 Modal、抽屜 Drawer 有較高的使用場景以及較強的業務屬性;在此主要針對對話框 Modal、抽屜 Drawer 進行研究。
1. 對話框 Modal
a 概念解析
對話框以對話的方式讓使用者參與進來,在對話中輸入或輸出信息。以應用場景劃分包括確認類、展示類、任務類三種;
b 確認類
考慮到信息的重要性,巨量引擎在刪除時給用戶二次確認提示;
c 展示類
拼多多商戶后臺對于 Logo 上傳規則的信息展示。將較為重要的信息通過對話框的形式推送給用戶,引導用戶閱讀。對于 SaaS 產品中,具有營銷性的信息,也可以選擇海報+文字的形式,營造氛圍提升閱讀量。
飛魚 CRM 信息展示彈窗,作為新功能的宣傳海報。
d 任務類
巨量引擎用戶可以自定義表格列的內容,通過對話框進行編輯。這么做的考慮是,自定義列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流程,選用對話框完全不影響父頁面的布局,并且可以快速返回到父頁面。
微信公眾號選擇圖片,分為選擇封面和編輯封面兩個步驟完成。
e 如何使用
對話框的尺寸一般根據內容來設定,考慮到可閱讀性,通長要給予最大尺寸的限制。
據統計我司配置的電腦最小屏幕分辨率是 1280X720,因此只要保證這個尺寸放得下,就不會出現顯示不全出現雙滾動條的問題。
最大尺寸:寬度選擇 960PX,高度以 Windows 為例,去掉系統底部功能條的高度(40PX)以及瀏覽器的高度(60-100PX)為 580PX,安全角度考慮,最終高度定為 540PX。
為適配更多場景,同時讓設計具有一致性。常規彈窗尺寸:寬度 560PX,高度 400PX。
2. 抽屜 Drawer
a 概念解析
通常從父窗體邊緣滑入,覆蓋住部分父窗體內容。用戶在抽屜內操作時不必離開當前任務,操作完成后,可以平滑地回到原任務。在項目中,通常抽屜從右側向左劃出。
b 如何使用
01 推薦默認寬度 378PX,大號抽屜寬度 736PX,分別可容納單列和雙列表單,而且保持了使用抽屜時父級頁內容可見的優勢;
02 建議抽屜采用右側劃出的交互,不會遮擋父容器的內容,在抽屜中填寫信息/核對信息都可以參考父容器的內容;
03 建議抽屜上的操作按鈕放在右上角,不會被遮擋;
04 建議抽屜上的關閉按鈕放在左側,符合認知習慣;
3. 對話框還是抽屜
a 從內容區分
內容類型:操作確認、信息提示、操作反饋通常選擇對話框形式;表單編輯/內容展示,使用表單和對話框均可;
表單數量:通常來說抽屜可以承載更多的內容,Ant D 建議在表單數大于 8 項時使用抽屜;可以進行更復雜的操作;
內容長短:在展示信息給用戶時候,如果內容少不超過 5 行建議采用彈窗;如果信息超出一屏,設計師可根據習慣使用;
b 從行為角度區分
由系統觸發:選擇彈窗,打斷用戶當前流程;用戶一般無預期,需謹慎使用;
由用戶觸發:選擇抽屜,用戶主動喚起,對動作有一定預期,支持多層打開支持任務流;
本文從彈窗的定義、常見類型入手,重點講解了模態彈窗和非模態彈窗,分析了使用場景和案例。同時將 B 端產品經常使用的對話框和抽屜做分析,設計師可以根據場景內容和用戶行為出發,選擇合理的交互方式。
感謝閱讀,如有問題歡迎隨時溝通。
參考:
https://www.yuque.com/wuxinghua/01/qmyrgt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5853880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求職幫er」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