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為專業人士和團隊打造的下一代日歷 Cron 最近正式開放注冊,不再需要申請加入候補。作為 Cron 的不完全粉絲,我覺得是時候寫篇文章來安利一下它了!
Cron 是一款體量不大的免費日歷工具,界面類似 Apple Calendar。如果你用過老牌的日歷應用 Fantastical,應該不會覺得 Cron 有什么過人之處,但它在去年 6 月份被 Notion 低調收購,且 Figma 的創始人和 LinkedIn 前 CEO 都有參投其種子輪。如今,Notion、GitHub 和 Shopify 等公司的人都已經在使用 Cron 作為默認日歷。
那么,一款小工具何以備受硅谷頂流們的青睞?這值得我們來好好探究一番。
往期案例:
對于 Notion 我們都不陌生,估值超過 100 億美元的筆記應用,創始人之一 Ivan Zhao 是華人。但這么多年了,不管國內呼聲多高,中文版始終難產,國內用戶對其可謂又愛又恨!但更扎心的是,這絲毫不會影響其在硅谷炙手可熱的明星地位!
Notion 收購 Cron 的契機,源于用戶對日歷功能的需求變高。而 Cron 的產品理念和功能形態又正好與 Notion 的調性十分契合。更別說 Cron 和 Notion 的用戶還有大量重疊,這些用戶也樂于見到二者走到一起。集成 Cron 后,Notion 也將完善并強化其一體化辦公的設定,從而進一步刺激用戶增長。
不過 Notion 并沒有透露交易細節,Cron 的估值也未知,僅對外公布 Cron 被收購后依舊會作為獨立的應用來運營,而 Cron 的創始人 Raphael Schaad 也一并加入,將致力于 Cron 在 Notion 的集成開發。
Cron 創始人 Raphael Schaad(左)和 Notion 的 CEO Ivan Zhao(右)
照片來源:INSIDER
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莫過于時間。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日歷軟件是我們與時間互動的方式。我來自瑞士,癡迷于鐘表設計。Cron 的目的是讓每個人在這里都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我們秉持著這份愿景且擁有著眾多用戶的喜愛,現在又有了 Notion,我們將能夠更加無縫地集成到用戶的筆記和任務里。我每天都同時使用 Cron 和 Notion,并且對可以為未來的工作場景構建和定義軟件而感到興奮。
以上是 Raphael Schaad 對這次收購的回應。
我們再來看一下 Ivan Zhao 怎么說:
在 Notion,我們的使命是讓用戶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工具和工作流。時間管理是軟件和日常工作流的基礎。去年,我的日歷工具切換到了 Cron,我對這款產品背后的設計工藝印象深刻。我非常高興看到 Notion 和 Cron 走到一起,將同步和異步工作聯系起來,幫助人們更好地協調自己和團隊的時間安排。
可以看出對于這次收購,雙方都十分滿意,相信將 Cron 集成進 Notion 后,信息組織和時間管理將配合無間,Notion 工作流會更加強大。只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什么新的后續消息,只能期待他們將來會有大招放出吧。
眼下,我們還是先來看看作為獨立應用的 Cron,是憑借什么獨門秘笈拿下了一眾大佬?
說起日歷工具,Apple 平臺上受眾最廣的無疑是 Fantastical,但當其由買斷制改為昂貴的訂閱制之后,很多用戶轉而求其次,去尋找更多替代方案,Cron 就是眾多替代方案里最獨特的存在。
打開 Cron 的官網,首頁僅有一屏,一張產品介紹圖就覆蓋了產品全貌。
Cron 官網錄屏
再看看其他日歷應用的官網。
B 格滿滿的 Fantastical 官網
花枝招展的 Amie 官網
當然,Cron 自 2020 年推出后到前不久都還在封閉內測階段,不排除團隊也是有意將官網打造得低調一些。別看它體量小,其實 Cron 也有大大小小上百個功能點了,這也可以從他們的 更新日志中了解到。
Cron 的官網看似其貌不揚,產品本身的外觀也沒有多么酷炫,你以為是藏龍臥虎,其實所見即所得。首次打開 Cron 和我第一次使用 flomo 的心境完全一致——就這?
但稍微探索一下就會直呼真香!如果拿人來比喻,這兩位雖不是第一眼美人,卻都屬于耐看型。
Cron 主界面
flomo 主界面
Cron 暗模式下
flomo 暗模式下
如果你使用過 flomo,那基本上就能理解 Cron,二者的產品氣質很像,都很「克制」——所有的功能只為體驗服務,不喧賓奪主,不干擾用戶,合理預判用戶意圖,不做硬性引導。用姜文導演的話說就是「什么xxx叫xxx專業?這xxx就xxx叫專業!」
1. 面向專業人士和團隊
Cron 主要面向專業人士和團隊,畢竟普通用戶如果沒有協作需求,原生日歷也基本夠用。
Cron 參加了 Y Combinator (硅谷知名的創業公司孵化器)的 2020 冬季批次,種子輪籌集了由 Initialized Capital 領投的 350 萬美元融資。其他投資者還包括 Figma 的 CEO、前 LinkedIn 的 CEO、Sunrise 聯合創始人以及 Airtable、Airbnb 和 GitLab 等公司的投資者 Elad Gil(《高增長手冊》的作者)。
這款日歷應用一經推出就備受專業人士認可,曾兩度獲得 Product Hunt 的 金貓獎,被評為最佳生產力工具應用。
Cron 的金貓獎認證
圖片來源:Cron 推文
其產品原則有三點:
- 設計:卓越的用戶體驗、對傳統日歷進行設計重構。
- 協作:簡化會議發起、進行到結束的工作流程,無縫協作。
- 集成:連接第三方生產力工具,打通時間管理工作流。
是的,Cron 把設計放在首位,因為它背后是一家以設計為中心的公司。
2. 以設計為中心
Cron 是由創始人 Raphael Schaad 一手設計并開發 —— 一名瑞士籍設計師兼工程師,他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其個人主頁上稱自己以人為本,專注于用戶體驗、數據可視化和人機交互。
Raphael Schaad 的個人主頁
Y Combinator 的總裁 Garry Tan 稱 Raphael Schaad 是他所見過最好的設計師之一。
而 Cron 的設計靈感則來源于——Sunrise,一款以設計見長,以用戶友好著稱的日歷工具。Sunrise 的聯合創始人也是 Cron 的投資者之一,只可惜這款日歷在被微軟收購一年半后遭到了徹底關停。
至于什么才是好設計?Schaad 也有自己一套標準:
追求好的設計一直是我們工作的核心。時間是無價的,時間管理工具應該反映出這一點——它應該被謹慎構建。好的設計不僅在于它的外觀,還在于它的工作方式和構建方式。
3. 僅支持谷歌賬號
Cron 最早只支持 Mac 桌面端,后來陸續拓展到 Windows 桌面端、iOS 移動端以及 web 版本。但不變的是三年來始終僅支持谷歌賬號登錄。
這當然不能算是優點,其他競品都支持各種第三方服務接入,Cron 卻一直特立獨行。
Cron 支持的服務
這并非什么產品策略,我想單純就是 Cron 體量太小,開發資源跟不上罷了,但既然被 Notion 收購了,那這些也都是早晚會解決的事情了。
4. 用戶友好型應用
還記得前面講的 Cron 的靈感來源嗎?Cron 等于是追隨著 Sunrise 的腳步走下去的新一代日歷工具,Userfriendly(用戶友好)是刻在它的基因里的。
那么怎樣才算是「用戶友好」?作為用戶友好型應用一般又應該有什么特征呢?
Userfriendly 這個詞在劍橋詞典中的釋義為:(特指電腦相關產品)方便用戶的,易于使用的。軟件應用領域最早提到這個詞的應該是 GUI 設計先驅 Alan Kay,他認為用戶友好型系統一定是讓用戶與對象直接交互,不要有任何中間層。另外,如果你是用戶體驗設計師,那不妨一起來復習一遍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
尼爾森十大交互設計原則
可見,符合用戶體驗的產品也必須是易用且可靠的。我們不妨認定:用戶友好型應用就是易用、直觀、靈活、可靠且對用戶有一定吸引力的產品。
那好,就讓我們帶著這份認知,來具體看看 Cron 的最佳實踐吧!(下文涉及的功能講解主要針對 Mac 端版本)
①統一視圖下多賬戶
Cron 支持在一個界面里查看所有賬戶日歷,你可以在 Cron 上添加多個谷歌日歷賬戶,直接按快捷鍵 Cmd+K 呼出命令欄并輸入「Add」,在列表里點選「Add Google Calendar account」即可,當然你也可以去設置里自行添加。
統一視圖下,多個賬戶的日歷事件默認是合并顯示的,你可以給賬戶設置不同主色來區分,反映在視圖上就是以彩條作為標識,重疊的事件會在左側堆積不同彩條。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某個日歷顯示或隱藏與否,你的日歷你做主。
另外,如果你在谷歌日歷里添加了 Workspace 日歷,那么隊友的日歷也可以顯示在 Cron 中,按快捷鍵 Cmd+K+P 即可添加。
Cron 充分考慮到用戶的個人和團隊實際需求,不僅多賬戶操作極其簡單,還盡可能的提供給用戶多種選擇供其自由把控自己的日歷。
②快速會議與可用性共享
除了默認的 Google Meet,Cron 還接入了 Zoom、Microsoft Teams 和 Skype 等多款應用的會議服務。添加會議事件非常簡單,在日歷網格中框選日期,右側任務欄會自動預填會議配置信息。當然這類操作直接呼出命令欄也可以達到目的。
若要安排與隊友的 1 V 1 會議,只需將其日歷賬號拖到網格上,標題、參與者和會議服務都會根據用戶偏好自動填充。另外 Cron 允許用戶在預約會議前進行簡單的團隊調度,在右側任務欄點擊與會者姓名旁的「菱形」圖標,會臨時重疊對方日歷,你可以直觀查看雙方有無時間沖突。
一旦你進行了更改會議時間等操作,系統會自動提示你給對方發送更新提醒,以免對方漏看,你還可以選擇發送郵件提醒對方,非常人性化,Cron 在這些體驗細節上為用戶考慮得十分周全,并把決策權都交到用戶手上。
可用性共享則指的是:用戶可以快速共享日歷中的可用時間段。比如你近期有會議邀約,對方需要按照你的檔期來安排會議時間,那么你就可以分享可用性給 TA。操作非常簡便,按快捷鍵 S 就能進入「共享可用性」模式。接下來你可以直接在網格中拖動光標框選擇可用時間段,也可以在右側任務欄精準定時,Cron 會預填信息。
創建后生成鏈接,將鏈接發送給對方,TA 可以直接在該鏈接頁面進行創建會議事件。
③自動事件阻止
Cron 引入了自動事件阻止功能,這適用于多賬戶/跨賬戶的日歷,可以讓你的個人日歷和工作日歷之間實現「對談」。假如你不想讓隊友看到自己的日歷全貌,就可以將某個/全部日歷事件設置為「Busy」,相當于可選擇性的隱私操作。
具體操作:右鍵單擊某個日歷事件,然后點擊「Block on calendar」,點選隊友(不想讓誰看就點誰)的日歷賬號(取消也是一樣的步驟)。
然后在彈出提示里選擇僅阻止單個事件還是整個日歷,選擇僅顯示詳情還是完全保密。
另外你的可用性共享也會自動排除掉這些標記時段。這還可以防止重復預約,提升團隊協作效率,又能合理規劃工作時間,在統一視圖下直觀體現時間管理各個維度。
④應用間友好聯動
話說現在喜歡玩應用的人,誰的設備上不曾裝有這幾個軟件呢?這些優秀的應用之間也都互通友好(優秀之人總是喜歡結交更優秀的不是嗎?)。
Cron 既支持與 Arc 瀏覽器聯動,又集成進了快速啟動工具 Raycast,不同生產力工具之間聯動已經較為常見了,產品之間不再是一個一個的孤島,這對用戶來說最好不過。
在 Arc 標簽欄上預覽日歷事件
⑤視圖、菜單欄、時區和 iOS 小部件
Cron 的日歷視圖非常靈活,你可以在頂部的下拉菜單選擇切換各種視圖,也可以自定義顯示天數,當然這些操作都可以依靠快捷鍵來完成:
Cron 部分快捷鍵列表
Cron 還貼心提供了一個「快捷鍵備忘錄」,點擊右下角的「?」圖標,點選「Keyboard shortcuts」即可顯示(Cron 本身不支持中文,但有 web 版本,支持瀏覽器自帶翻譯)。
此外,除了快捷鍵,命令欄也是十分方便的操作,比如你想隱藏或顯示「周末」,Cmd+K 呼出命令欄,輸入「Hide/Show weekends」即可。
Cron 也支持在設備系統菜單欄上顯示未來事件、快速加入會議或向參與者發送電子郵件。即使退出 Cron 桌面窗口,菜單欄日歷依舊存在,支持單獨設置其顯示機制。
如果你有跨時區協作需求,那么 Cron 也非常適合你。它支持無限制添加多個時區,支持自定義時區名稱,可以切換主時區,可以跨時區進行團隊調度。時區設置也很靈活,你可以呼出命令欄輸入「time zone」來添加時區,也可以點擊日歷網格右上角的「+」號來選擇時區,另外創建事件或發起會議時在右側任務欄也可以選擇時區。總之操作非常靈活,隨用戶喜歡。
Cron 支持多端無縫同步,但要注意,雖然 Cron 沒有科學上網也可使用,但無法同步,它目前還不支持 iCloud。和其他應用一樣,Cron 也有多種尺寸的設計精美的主屏幕小部件和鎖屏預覽。只是目前只有 iOS 版本,安卓手機端用戶還需再耐心等待一下。
Cron 的 iOS 小部件
圖片來源:Cron 推文
當然除了以上提及的這些,Cron 還有眾多設計考究的功能細節值得探索,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去 Cron 的 更新日志 和 使用文檔 里了解更多。
另外,Cron 在推特每周五都會關注并介紹一位用戶(國外一些新產品是會喜歡這樣做),給人的觀感就不錯,也是利好老用戶并能加強用戶忠誠度的有效措施。
圖片來源:Cron 推文
好了,看到這里你應該可以理解為什么 Cron 會備受專業人士青睞了,它確實做得很專業,也切實為專業人士和團隊考慮。那如此獨特的 Cron 到底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呢?這就不得不提 Cron 的創始人 Raphael Schaad 了。
Garry Tan 曾在 YouTube 上傳了 一期介紹 Cron 的視頻,視頻中 Raphael Schaad 詳細介紹了設計 Cron 的過程。Schaad 先是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產品草圖本,里面滿滿記錄著設計 Cron 時的思考過程和早期產品原型。
構思產品階段,他喜歡用日式馬克筆在筆記本上涂涂畫畫,而不是先打開電腦去找參考或者直接在軟件里拖拽形狀。草圖會詳細繪制每個組件的多種操作狀態和組合形式,他認為「探索的越多,想法就越多」。
繪制完草圖,下一階段 Schaad 會跳過軟件內繪制原型的步驟,直接在代碼里開始搭框架探索設計可行性,這是他最與眾不同之處,也幾乎是每個 UI 設計師都夢寐以求能具備的能力。更要命的是這位設計師還非常健談,所以 Schaad 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棧設計師。
當然作為全能設計師,Schaad 對產品細節也是極為注重和挑剔,比如大多數產品都不太注重的的彈窗和提示框,一般在產品設計流程中,都會把這類組件的設計放在設計定稿之后,排期緊張時甚至直接復用當前或采用原生組件。
但 Schaad 認為,彈窗和提示框設計權重被嚴重低估了,它們是產品與用戶交談的方式——打斷、引導和通知用戶。他會不斷打磨這些組件以保證良好的用戶體驗,不厭其煩地復盤和優化交互流程。
他對 UI 細節也非常挑剔。比如在設計時區查找菜單時,發現時間列里默認符號的「」和「+」占用像素寬度不一致(英文符號不是等寬),這會導致右側的地址列出現參差不齊的鋸齒狀排布,說講究點就是,這不符合「C.R.A.P 四原則」中的「對齊原則」。
時區菜單修改前
我在 Figma 里還原了一下,一起來看看 Schaad 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在 Mac 設備上,先刪除符號,然后敲快捷鍵 Ctrl+Cmd+空格,會出現默認的 emoji 選擇器。
然后敲鍵盤上的連字符「」會出現符號選擇,點選第三個就可以了。
另外還要注意符號后面的時間變量,數字也要等寬才行,英文數字可以直接在 Figma 里調整(中文數字有的字體不支持調整,比如蘋方)。
修改之后整整齊齊。
時區菜單修改后
我們設計中文應用時要注意,蘋方默認「+」和「」這兩個符號是等寬的,微軟雅黑和思源黑體則不是;蘋方的數字是非等寬,而微軟雅黑和思源黑體的數字則是等寬。總之,數字盡量選擇等寬字體,比如 DIN 系列(非商用字體)。
常用系統字體表
怎么樣,是不是又學到了一招?Schaad 經常在自己的主頁分享一些設計體會,他甚至還在 lifeat 上 分享設計過程,邀請大家「與 Cron Calendar 的創始人一起設計(看我在工作室里安靜掙扎)」。
Cron 創始人 Raphael Schaad 做設計中
我想 Schaad 不僅可以作為產品設計師的榜樣,也同樣是獨立開發者的樣板。他值得我們這些相關從業者參考和學習。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全棧設計師?其實,Schaad 這樣的就是正經八百的全棧設計師。
能稱得上設計全棧,技能是一方面,設計素養才是關鍵,「產品好」固然重要,但「好產品是怎樣做出來的」則更有研究價值!所以 Notion 并不只是單單收購了 Cron 這個產品,他們也將 Raphael Schaad 這位全棧設計師收入了麾下。大佬們也是看中 Cron 創始人的產品設計能力,不然有 Fantastical 珠玉在前,市場上又有多款成熟日歷產品,更別提還有各大原生日歷,Cron 這樣一款小體量應用,沒有大佬們背書,何以能出頭呢?
實力+真誠是讓產品廣獲認可和尊重的基石,Cron 是這樣的,之前介紹過的 Linear 也是這樣。當然,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只是何止做產品是這樣呢?
其實若論學習,了解產品背后的創作理念和設計歷程比我們直接去試用產品本身更有幫助。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產品愿意去公開自己的幕后,既獲得了行業認可也提升了用戶忠誠度,同時又身體力行地為打破互聯網產品孤島出了一份力。
遺憾的是,這份幸運還沒有延伸到國內,國內情況復雜,不好拿來對比,但至少有看到像 flomo 這樣的產品在默默做著一些小小的嘗試。希望有生之年,國內產品設計的環境和氛圍能變得更 open 更放松一些,哪怕知道只是個夢,作為設計師偶爾憧憬一下也無妨吧。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7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