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職場習慣第4期來了!這期邀請了前小紅書設計總監酸梅干超人,分享了他快速成長的學習方法,以及堅持多年如一日的職場習慣和思考方式。
上期回顧:
工作習慣部分包含兩個,一個是前期計劃,一個是精益模式。
前期計劃,就是使用待辦事項清單做任務管理的任務流了。但凡碰到一個比較復雜、且需要消耗比較多精力、時間的工作任務,我就會花一點時間對它進行梳理,確認前后的工作細則、對應目標,以及時間節點。
確保我在執行的過程中,能對全局有比較好的認識和掌控,不會太容易掉到細節中忽視最終的目標是什么,或者對時間節點完全沒概念,總認為時間還多,導致最后嚴重逾期。
某個改版練習的工作計劃
精益模式,則是應用 MVP 原則來推行最小可行性方案,針對每個需要較多工作量和時間來完成的工作,我都會用最短的時間內出一個 DEMO,比如課程視頻錄制,會先做個簡版的大綱在團隊內部評審,然后再制作完整的課件。課件完成后也會先直接團隊做簡單的宣講,再做進一步的優化,最終上線。
精益原則可以幫助我減少很多不必要出現的問題、缺陷、返工,大大的增加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質量。
精益思想啟蒙書籍
生活習慣則包含了三個主要的習慣,冥想、運動、閱讀。
首先就是冥想,這應該是目前緩解疲勞、對抗焦慮、提高注意力的最佳方式了。有一本網羅了大量美國成功人士問答的合集 《巨人的方法》一書,分享自己如何提高專注力最多的回答都和冥想有關。
我進入冥想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使用 Apple wtach 的 “呼吸”,另一個是開啟潮汐 APP 中的小憩并使用喜歡的白噪音。
冥想工具潮汐 APP
再接著就是運動了,雖然沒有制定非常系統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或者把體脂降到指定的區間(傷心往事……),但保持每周都有一定的有氧加力量訓練已經成為習慣。
為了防止運動的枯燥,除下班回家和晚上上完課后的夜跑,以及去健身房以外。我會使用各種外部的工具來提升運動的樂趣,比如 Swicth 的健身環,連續買了幾年的 JustDance(大怨種就是我),Fitness Boxing,還有 VR 中的節奏光劍(高難度心率炸裂),Apple TV 中的 Fitness+,萊美 Bodycombat 等等。
運動可以很好的提升自己的心肺能力,讓自己皮膚、精力、體魄保持比較良好的狀態,以應對生活工作中的壓力。
在 《運動改造大腦》中解釋了:“它完善你的思維模式以提高警覺力、注意力和驅動力;其次,它讓神經細胞準備就緒,并促使它們相互連接起來,這是連通新信息的細胞基礎;最后,運動激發海馬體的干細胞分化成新的神經細胞。”
我有很多學生都因為久坐不運動而引發出了各種生理、情緒、學習的障礙,十分建議大家每周抽出一點時間投入到運動中去,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
第三點閱讀,它已經成為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了。為了更好的閱讀體驗,我一直會準備一臺專門的閱讀工具,以前是 Kindle,后來是 iPad mini,到最近更換小米 MixFlod2 折疊屏,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展開后非常適合看電子書,不用另外帶著 iPad 出門,隨時隨地展開微信閱讀。
最近在體驗的小米折疊屏手機
閱讀是比較好的可以摒棄外部噪音和干擾的活動之一,是促進我們沉靜下來進行思考、總結的方法。而在閱讀的書籍類型上,不要只關注本專業的書籍(包括設計類的好書實在算不上多,尤其是 UI 方向的),而是不限類型和方向,如名著、傳記、科普、散文等等。
對我職業生涯幫助最大的習慣必須是 —— 結構化思維。
即將一些抽象的、復雜的工作、事務進行結構化分解,并重新建模的思維習慣。就像前面說的任務管理,就是結構化思維的相關運用。
關于如何學習和運用結構化思維這件事,很多人可能會考慮去看芭芭拉·明托寫的《金字塔原理》,但我始終覺得那套邏輯適合拿來寫社論、商業報告,但很難成為真正指導自己實踐的方法信條。
我使用結構化思維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培養一個任何復雜的事物都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種合集。不管是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知識,都是由不同維度的信息組合而成。了解它們的難點并不是某個維度理解起來困難,而是你怎么去有效的找出和定位出有哪些維度。
比如我以前分享過一篇比較火的配色方法,將 UI 的配色拆解成主色、輔助色、中性色。每個色彩類型再可以拆解出色彩的范圍、應用的區域、使用的比例等等,這就可以很好的構建自己對配色的認識和應用思路。
結構化思維可以應用到職業發展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應對你第一次接觸的工作事項,如競品分析、述職報告、內部分享等等,你都可以快速想出解決辦法并順利完成工作。
如果針對 UI/UX 設計師領域的話,我建議培養的習慣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上面說到的結構化思維,另一個就是保持好奇心。
保持好奇心雖然這個聽起來很像正確的廢話,但卻是我認為自己在具體設計、交互、體驗方向進步最快的原因(且沒有之一)。
具體的操作實踐方法,就是不厭其煩的去使用和體驗各類數碼設備、網站、APP。UI 設計師畢竟是一個涉及到創新、創意、經驗的職業,需要源源不斷的個人體驗和 “閱片量” 做支撐。
如果一個 UI 設計師在還沒成為頂級設計師之前就是 “頑固保守” 派,比如還是 iPhone8 釘子戶,還在用 iOS 12 不升級,APP 只裝最常用的幾個國民級應用,其它一概不下,對任何新設備、新產品、新應用沒有任何了解的興趣,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這相當于你還沒入行在職業發展上就無限接近 “死亡” 了。
很多人可能會抱怨沒錢換設備,沒空間裝應用之類的,這些大多都是借口。想要頻繁體驗新產品、新設備,過來人的建議就是學會靈活使用咸魚,你會發現抱著體驗心態進二手市場,基本就是全程白嫖的過程。
部分“白嫖”體驗的電子產品
在我交易的一大堆電子產品中,至少過半是賣出價格持平我買入價格的,甚至一小部分還倒賺……這讓我用一樣的錢體驗了無數款手機、相機、鏡頭、飛行器、VR設備、機械鍵盤、游戲機等,用一陣子熟悉了不想用了就賣掉,讓 “資金真正只是換個方式陪伴在你身邊”。
閑魚交易流水
同時,在 APP 應用端,也會養成定期去看新應用的習慣,或者市面上有新的火的產品,就會立馬去下。手機容量不夠,那就刪老的應用,備份照片記錄后刪聊天工具也在所不惜。
不停歇的追逐新潮的東西是這個職業的宿命,我們對待新產品和應用的態度,并不是考慮我們個人的真實需求,那些東西我們是否適用,而是只留一個疑問句給自己:
那東西我沒玩過,什么時候才能玩到?
我認為對職業長期發展最有害、也最顯眼的兩個問題,熬夜和埋怨。
熬夜是一個對身心發展非常有害的行為(反面案例在此),它會降低我們的注意力、精力,可能很多人認為只有深夜才有學習、工作的環境,是完全錯誤的想法的。
良好的作息和睡眠時長,是保證我們生活、工作質量的核心條件,不要把白天該做的事全堆到半夜做,或者因為加班的原因熬夜刷手機到半夜。
身體和精力是革命的本錢,運動可以提高我們的下限,但睡眠才決定當天精力的最終上限。盡量在該睡覺的時間關燈上床,把手機關機和放到自己拿不到的地方,這會真實的提高你們的工作表現和潛能。
另一個就是抱怨,成年人的生活并不容易,事與愿違十之八九。可以說在今天的環境下,我們從畢業開始就處于逆境之下,哪有什么一帆風順讓我們蕩漾。
所以面對逆境,就要有面對逆境的態度。不管是暫時找不到工作,在當前的工作并不滿意,工資始終達不到預期,都不應該指望通過抱怨來宣泄內心的焦慮,最后忽略這些問題的存在。每天和朋友、在各個社群里抱怨,除了一直對自己和別人重復自己的無能以外,不會帶來任何有意義的結果。
甚至久而久之會讓自己失去進步的動力,而將問題完全歸咎于外部環境,既沒有完全躺平的坦然,又心懷憤恨郁郁寡歡。
我們始終要懷有解決問題的決心和想法,結構化思維的應用是技巧上的,但真正影響我們發展的是你想在職業中希望收獲的東西,和面對它的態度。
任何職業,我們從中收獲的東西無外乎三種,快樂、成就、錢財,只要是設計就能獲得快樂的要求太高,這在我看來是 UI 領域唯一的天賦。所以是想要獲得成就被認可包圍,還是收獲錢財來實現你其它的人生價值你要自己想明白。如果我們不能清晰的認識到你在職業里想要收獲什么,是沒辦法說服自己去正視它和解決問題的。
所以,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收獲,剩下的就是用盡自己一切的手段和方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作為年輕人不應該過早的對生活和職業妥協,用犬儒主義來來做消極的對抗(阿 Q 精神)。
不是讓你們直接笑看人生起落,而是要保持年輕人該有的沖動和渴望,或者說 —— 憤怒。它們是成長的助推劑,讓你時刻保持著清醒在逆境中逆流。
最后用山本耀司的一句話總結:
“憤怒與順從。我永遠無法平息心中的怒火。它將永遠伴隨著我,但我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一切,我只能固執地去順從。”
往期回顧: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22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