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B 類業務里,服務多產品、多角色、體驗復雜,設計師該如何做好體驗標準化,保障基礎體驗一致性?下面我將從實戰案例同大家分享。
更多B端設計干貨:
以我們 CCO 體驗設計團隊為例,主要服務阿里體系的消費者、商家、經濟體等業務領域。隨著業務不斷擴大、用戶角色多、體驗復雜、設計師人力有限、定制化需求不斷增加,設計面臨嚴峻挑戰。
- 業務多:30 多個產品應用
- 角色多:覆蓋消費者、客服小二、服務管理、業務運營、中臺管理、客戶 6 大類用戶群體。
- 體驗復雜:設計師需兼顧用戶和客戶兩個視角。
從組織上,85% 設計師縱向支撐業務,15% 設計師橫向做標準化,反哺業務設計師。標準化實質解決的問題是保障基礎體驗一致性。
核心通過頁面梳理、抽象、分發、衡量,保障基礎體驗一致性。
以數據可視化場景為例,講述如何做標準化。
1. 業務現狀
共有 11 個應用,涉及 89 個頁面。
2. 問題
體驗不一致:各個工作臺頁面架構、組件、樣式野蠻生長,缺少規范導致體驗不統一。
低效:部分場景缺失,組件重復建設,大量定制;溝通協同內耗大,成本高。
3. 策略
體驗統一:框架、組件、樣式。
提效:代碼化、工具、交付機制。
4. 體驗統一
包括框架、組件、樣式。
① 框架
現有頁面收集
用戶場景分析:
頁面歸類:
結合用戶看數內容(例:概覽、分析、詳情)和交互形態(例:平鋪、下鉆),對頁面進行歸類。
通過統計高頻復用形態,確定典型布局。
② 組件
頁面結構分析
組件的收斂,需要先對頁面分析,確定模塊層內容。例:模塊包含頁頭、篩選、圖表、表格。
模塊層分類
橫向收集全部業務,將模塊層分類。細分模塊擴展形態,放到對應的簍子里。
模塊專項治理
接下來,需要對每一個模塊進行專項治理。比如圖表模塊,再拆再抽象成指標、圖表、單選、多選 4 類場景。場景里再對主體和變體(也就是擴展形態)分類。
③ 樣式
確定優化內容
圍繞視覺凌亂,要做的便是完善設計語言。設計師需要結合自身技術底層,補充缺失規范。例如布局、色板、字體、動效。
確定組件范圍
通過統計高頻復用組件,確定需要梳理的組件范圍。
布局
圖例位置:線上有 9 種,通過從業務場景按閱讀順序劃分,最終收斂成 2 種。
組件高度:真實線上情況,只能看 2 個指標,高度規范缺失。
需要根據用戶分辨率調研,提煉典型分辨率。比如用戶是 win 系統,包含菜單欄、任務欄等默認高度,再減去本身頁面頁頭等默認高度,得到 3 檔。確定組件建議默認行高 240px。
軸標簽旋轉角度:現狀有順/逆時針兩種,通過分析標簽類型,結合閱讀順序、軸與標簽親密度,確定默認角度為順時針。
色板
通過場景梳理,確定不同組件使用的色板類型及缺失色板。
補充語義色板:從業務里抽象 2 類場景,指標和柱/餅/環場景,定義顏色。例如帶正面語義,用綠色,比如升、已到崗、正常。帶負面語義,用紅色,比如降、曠工、失敗。
字體
結合自身業務場景問題,從場景、版權、風格、識別、極值共 5 個維度選擇字體。
舉例場景一,縱向數據場景里,將市面上數據競品用到的字體都橫向鋪開嘗試,做排除法。比如 din 沒版權,蘋方非等寬字體,普惠 102 識別性弱。
舉例場景二,在核心數據呈現中,helvetica 品牌風格弱,普惠在 1 億以上極值過寬。
最終我們根據自身業務場景特征,用普惠和普惠 102,運用在對應場景里。并同前端提煉規則。
動效
首先,需要確定動效價值,明確動效需要解決的問題。這里圍繞舒適度、活力、層級、反饋來講。
通過動效場景鏈路分析,確定優化范圍。
加載動效:圍繞讓用戶認知過程更為自然。通過組件橫向梳理、抽象圖形、組合樣式的思路,輸出方案。比如這里共梳理 17 種組件類型,抽象成 9 類,包括點、線、面、餅、環、柱、文本、圖標、詞云,再進行組合產出方案。
出場動效:通過業務分析、提煉場景、優化效果。比如這里共提煉 3 類場景,有通用、監控、輿情。圍繞過渡不自然、卡頓、缺少情感化表達來優化效果。
瀏覽動效:通過提煉場景,來強化元素之間的層級與空間關系。比如單個組件、聯動、下鉆場景下,圍繞點擊感知弱、重點不突出、缺少懸停態來優化效果。
沉淀速度參數:將優化動效場景的速度參數,同前端約定規則沉淀組件庫。
5. 提效
包含代碼化提效、工具提效、機制提效。
整體思路
從設計組內到技術產研的提效過程。
提效面向用戶依次是:組件設計師、業務設計師、前端、產品。
搭建目前還在進行中,這里主要從交付-工具-代碼化來分析。
交付內容
- 業務設計師:sketch/figma 物料 (樣式、組件、區塊、模板、規則 )
- 業務設計師:kitchen 工具(樣式、組件、區塊、模板)
- 組件工程師:組件規范/組件官網
交付機制
新需求:通過評估復用性、抽象、內審、沉淀物料。
現有業務:通過頁面梳理歸類、抽象、內審、沉淀物料。
6. 衡量
從物理到行為層,包括樣式、組件、框架、組件交互 共 4 個維度。通過一致性評分衡量標準化覆蓋的好壞。
回歸課程,在 B 類業務里,服務多個產品、多用戶角色、體驗復雜的場景下,在定制化+標準化團隊陣型里,標準化實質解決的問題是保障 60 分基礎體驗一致性。
總結:B 端體驗標準化包括物料的產出、交付以及衡量標準。
產出:包括框架、組件、樣式的收斂來梳理、抽象頁面。
交付:面向 2 類用戶群體,業務設計,需交付物料和工具。組件工程師,代碼化需提供組件規范,組件線上化需助力組件官網的建設。
衡量:一致性評分包括樣式、組件、框架及組件交互。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AlibabaDesign」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2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