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一、技術革新:AI 繪圖從專業工具到自然語言交互的范式躍遷

OpenAI 這次給 GPT-4o 的圖像功能直接掀桌了!現在大家還在糾結"生成質量夠不夠高清""邊緣有沒有鋸齒",人家早就玩起了"意念繪圖"——你根本不用懂什么ControlNet、LoRA,對著手機嘮嗑就能把專業設計師在SD里折騰半天的活兒全包圓了!

從光影重塑到材質替換,從人像精修到海報制作,以前要開五個軟件調八層蒙版的操作,現在你動動嘴皮子就能指哪打哪。

你說這誰頂得住?之前研究換臉插件時熬的夜、掉的頭發,現在全成了時代的眼淚。當 AI 能聽懂"把左邊第三根頭發的分叉修掉,順便給耳環加上賽博朋克霓虹燈效"這種變態需求,那些密密麻麻的插件界面還有啥存在感?這波啊,是直接給 AI 繪圖行業來了個釜底抽薪——以后比拼的不是誰家參數面板復雜,而是誰家AI最懂人話!

更多相關干貨:

二、功能解析:GPT-4o 在多場景設計中的實踐應用

廢話不多說咱們直接上案例!

模特更換服飾:

直接生成模特并穿上我們提供的衣服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還可以繼續增加商品,挎上我們提供的包包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如果模特是外國人,還可以提供你想替換的角色換頭,能達到百分之六七十的相似度。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再給人物換背景,并修改光影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換裝換發型:

給他換發型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給他換衣服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風格轉換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如果上面已經很牛了,那下面海報制作的案例,可以說是直戳設計師的肺管子,一起來看看~!

三、設計師 VS GPT-4o:這些需求誰更頂?

1. 清明節海報制作

把需要用到的素材,只要形體 ok 就可以,讓 gpt 直接轉換為我們需要的風格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讓系統自己嘗試做一張海報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給它參考方向,繪制我們需要的風格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調整一下細節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修改標題內容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標題設計的太過規規矩矩了,嘗試讓它做一些變化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目前已經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了,但是反正動動手指的事,就讓它多給我們提供一些選擇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現階段 gpt-4o 還不支持多張圖像并行作業,每次只能生成一張,當然也可以給它提供多種風格的圖片,讓它生成不同版本的海報給我們選擇。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制作個人名片: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2. 快速生成 UI 界面

為這個頁面設計一個淺色版本,保持尺寸比例不變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參考圖片風格,生成一個手機音樂 app,需要有首頁、歌曲列表頁,音樂播放頁面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四、網友腦洞實驗:當 GPT-4o 變成全民玩具

如果說前文的案例展現了 AI 如何重構專業設計流程,那么網友們的腦洞則將 GPT - 4o 徹底推向了 “萬物皆可玩” 的瘋狂實驗 —— 有人讓袋鼠換上印有 “純牛馬” 圖案的衣服,生成趣味圖片;有人將女性形象修改成穿著泳衣的樣子;有人隨手涂鴉幾根線條,AI 便腦補出對應的人物與場景畫面;甚至有人在團隊合照里加入愛因斯坦,實現跨時空合影且毫無違和感 。技術不再是工具,而是普通人放飛想象力的任意門。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五、行業反思:技術簡史背后的機遇與挑戰

當我們拆解數字革命的發展軌跡,會發現一個反直覺的真相:從 DOS 命令行到觸屏交互,從 SQL 數據庫到 NoSQL,從神經網絡調參到 Prompt Engineering,每個時代引以為傲的技術壁壘,最終都會坍縮成用戶無感的自然交互。

最近三年行業劇變尤為典型:工程師引以為豪的 API 調用能力,產品經理精心設計的用戶路徑,運營團隊搭建的數據看板,這些曾構成互聯網護城河的專業技能,正在被自然語言編程重新定義。當 Midjourney 能聽懂"我要小紅書爆款的春日氛圍感",當 GPT-4o 可以實時解析白板草圖生成代碼,傳統意義上的"專業門檻"正在經歷范式級別的消解。這就像過去開車要背離合換擋口訣,如今連方向盤都不用握了,技術進步帶來的落差感確實挺魔幻的。

這種轉變本質上重構了人機協作的底層邏輯:工具不再是需要供奉的精密儀器,而是能理解意圖的智能伙伴。對從業者而言,這既是認知升維的契機,我們可以更專注價值創造而非技術實現;也是殘酷的達爾文時刻,那些停留在"工具使用術"層面的競爭力將加速貶值。

不過仔細想想,那些復雜的工程流程早晚會被 AI 替代,但被替代的只是技術門檻,真正的創意反而解放了。當我們不用再和工具較勁,或許才是創造力真正爆發的時候。就像丟了算盤用上計算器,人類反而能攻克更難的數學題了。

回頭看總有個鐵打的規律:任何領域最終都要回歸簡單。就像計算機從敲代碼進化到圖形界面,編程從手寫代碼發展到可視化工具,現在連 AI 都能聽懂人話直接干活了。

這背后其實是人機關系的根本轉變:從我們伺候工具,變成工具理解我們。對創意工作者來說,現在就像站在十字路口,機會遍地都是,但飯碗危機也真實存在。

總之別慌!點贊收藏,用 AI 的設計師永不失業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五幺六」

3分鐘完成3天工作量!實測GPT-4o外掛級生圖效果

收藏 41
點贊 44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