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和你們聊設計的花生~
最近天氣真的越來越熱了,一出門太陽就像火苗一樣燎得人皮膚發疼,雖然有雨但是也并不能緩解天氣的悶熱。馬上另一個節氣小暑也要到了,這就意味著我們將進入“三伏天”,天氣會更加酷熱,大家出門記得做好避暑措施。今天就繼續一起看看小暑借勢海報中的常用設計意象。
上期回顧: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 11 節氣 、夏季的第 4 個節氣, 在每年公歷 7 月 6-8 日交節。“暑”意味炎熱,而“小暑”則代表還不是非常炎熱,不過小暑之后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了,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進入小暑后也就開始“入伏”了,氣溫高、多雷暴雨,十分悶熱潮濕,對人們來說是“苦夏”,但是對農作物來說這樣氣候非常有利于生長。
與前面的夏季節氣一樣,小暑節氣的借勢海報中依舊有很多與避暑相關的元素,比如西瓜、冰淇淋、雪糕、游泳、沖浪等,特別是吃西瓜的意象,使用尤其廣泛。
雖然夏日避暑的意象用來用去好像就這些,但一些品牌在借勢時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自身產品特性,將原本同質的意象設計出新創意。比如大米品牌十月稻田選擇將飯團做成西瓜的樣式,充滿趣味;絲綢品牌萬事利則是用絲巾與冰淇淋進行結合,讓人聯想到絲綢涼爽細滑的觸感,這些都是非常巧妙的同構創意設計。
古代物候歷中小暑三候為:“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意思是小暑一到,吹來的風都是溫熱的,蟋蟀離開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避暑熱,老鷹也因為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不過蟋蟀、老鷹的意象在小暑海報中并不多見,反而是“蟬”使用的更多。
南方地區民間過去有小暑“食新 ”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將新打的米、麥等磨成粉,制成各種面餅、面條,與鄰居鄉親分享,表達對豐收的祈愿;也會用來祭祀祖先,懇請保佑風調雨順。北方則有“有頭伏吃餃子”的習俗,入伏后人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餃子可以開胃解饞。
這些習俗在小暑海報中使用頻率也不高,但“食新”的意象其實有很大的延展空間,我們可以不局限于面食,任何有助于消暑、促進食欲的食品都可以上新促銷,借勢吸引客戶。
① 熱力蒸騰
小暑之后天氣會越來越熱,不少品牌在此基礎上進行意象延展,比如通過對比襯托人物或品牌不懼困難勇往直前的決心,或是以氣溫上升比喻事物發展的態勢越來越好。飲料品牌健力寶就是借高溫反襯人物堅持奮斗的態度;物流品牌快成則以“溫度飆升”類比自己的“服務升級”。
② 樂不思“暑”
如果產品帶有的功能可以讓用戶避開或淡忘夏日的悶熱,就都可以與“樂不思「暑」”掛上鉤,汽車品牌極氪就在小暑海報中表現自家汽車“實時控溫”可以讓人立享清涼的特性。此外還有“非你莫「暑」”“「暑」你 XX”等用語,都是借諧音將品牌與小暑節氣直接進行關聯的借勢思路。
③ 常用裝飾元素
除了荷花荷葉外,蓮藕、蓮蓬、綠竹等應季植物也常在小暑海報中作為裝飾元素;而龜背竹、芭蕉葉等熱帶植物則可用于時尚、或追求現代簡約風格的借勢海報中。
以上就是本期為大家整理的小暑借勢海報的用設計意象,喜歡本期推薦的話記得點贊收藏,之后會繼續為大家推薦更多有趣又實用的設計干貨知識 ~
推薦閱讀: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3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