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魚先生,專注平面視覺設計方向。

前面我們講了點的 8 種實戰表現形式,今天來繼續聊聊點線面中的線,前言不多說,直接開始干貨吧。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一、線的七情六欲,你都懂了嗎?

視覺沖擊力和設計感,一直是我們在平面設計中所追求的,而點、線、面就是我們經常所用到的設計三元素,線在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你現在轉頭看看周邊就可以看到無數的線元素。

針對線的基礎形式大家自行網絡搜索就有很多,今天的重點就是跟著魚先生來聊聊線的實際實戰作用,我想這才是我們作為商業設計師必備的知識要點。

先來聊聊不同的線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和思考呢?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一條線會因為不同的角度,從而讓人產生不同的思考,水平放,看起來具備平衡感,給人以靠譜、穩定的感覺,右高左低,像上坡,感覺遇到了困難,左高右低,感覺下坡,垂直放,就感覺是一個間隔,比如像一堵墻,堵住了你的去路。

我們稍微改變一下這個圖片,加點趣味性,再看一下: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上圖,從上到下我加了一點小的元素,第一個是兩個小孩玩蹺蹺板,第二個是人生成長期,很累但記得要堅持,第三個低谷期,以后你一定會感謝你人生過去的每一個低谷,第四個,大家都玩過的游戲,磁鐵隔物吸,相比于第一張圖是不是更加生動了些呢?

但有一點,當你的元素越直接,那么想象力肯定會趨近于單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觸呢?

首先,人們會因為固有的知識形態而產生直接聯想,意思就是當你看到一件事物的時候,如果這個東西你比較熟悉,那么自然有記憶,然后也會加以聯想,比如第一張元素不多,就是線條,想象空間會更大一些,第二張圖片,我添加了具體的元素之后,你的想象力就會被局限在我添加的元素之上,這也體現了我們作為設計師的重要作用。

在設計工作中,圖片和文字都會有這樣的效果,比如“把 1000 首歌裝進口袋”,這句廣告語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是喬布斯發布第一代 ipod 的廣告語,非常的具備想象力,在 20 多年前,任何人都會吃驚或者好奇如何把 1000 首歌放進口袋,當觀眾們驚奇、好奇的時候,這個時候從口袋掏出 ipod,那就起到了非常好的發布效果。

同樣的,圖片視覺也具備這樣的效果,比如當我們看到下面這張圖片,你會怎么樣?答案不言而喻,你感覺酸到流口水了,對嗎?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魚先生說:視覺達到感官刺激,從而引發消費者產生不同的狀態、心理,甚至是消費欲望,而我們作為設計師,就是要學會利用看不見的信息和思維,再利用一些設計手法和設計元素,把想法和文案變為視覺呈現,然后更好的表現出商業設計所需要的作用。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比如現在我們看到的橫線,上面已經分析過了,接下來我們就直接看一些應用案例: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我們看到上面找了幾張案例,里面都運用到了橫線,比如第二張設計圖,下面加了一條橫線之后,會顯得整個畫面平衡、穩重,如果沒有那兩條線,會覺得這個人是沒有重心的,要滑到的感覺,你自己可以在 PS 里面嘗試去掉兩條線看一下效果。

再看第一張正方形邊緣本身就是線的切割,所以有一種簡單、穩當的感覺;第三張是線構成的書架,橫豎線交叉所以更平穩,總體來講,橫線給人的感覺就是平衡、穩重,如果這條橫線有性格的話,那么他做事一定會果斷且靠譜。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線條的傾斜,對比橫線的平衡就更加的具備變化了,所以無論是左傾斜還是右傾斜,也會起到“破局”的作用。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比如上圖第三張設計作品就很明顯了,黑暗中的一束光,打破了黑暗,給足了希望,另外就是針對這樣的斜線運用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都會在基本對稱的角度上添加文字或元素進行補充,這樣的作用就是為了“抑制”,或者說填補了橫線的平衡屬性,利用文字或元素與傾斜角度的搭配,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比較平衡,但同時這樣的平衡又比橫線的平衡多了太多的畫面張力。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無論是左傾斜還是右傾斜,和我上面講的道理都相同,所以這點我就不重復了。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這里重點講一下第三張,這種是文字傾斜加短線,然后組成整體的斜線,同時還保持了文字的閱讀性,右上角補充文案信息增加平衡性,給人一種自由的規則感,字符本身就是自由、凌亂的,所以這種設計畫面一般來講,如果設計把握不好,很容易適得其反,這里有個忠告就是,千萬不要為了炫技而失去商業設計的本質需求,在達到功能性的基礎上,盡可能的美觀,這便是商業設計的美學價值。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豎線的感覺對比橫線,少了一些穩重感,但多了一些倔強和反叛感,甚至還能讓我感覺到,那種隨時都要分道揚鑣的感覺,哈哈。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豎線也很容易掌握畫面的平衡性,而且具備很強的分割性,比如第二、三張設計作品,很明顯可以看出分割帶來的視覺感,如果把豎線看作是有生命力的人物,那么豎線的性格殺傷力肯定要大于橫線,橫線屬于穩重、修行派,而豎線則屬于有點瘋狂的極端派,看下第一張作品,中間的負空間形成了一條隱藏的豎線,文字全部靠近這個豎線,整個版面對稱構圖,看上去比較穩定,但同時因為中間的線是負空間,從而也顯得有些活潑性元素在里面。

這里要記住,同樣的屬性,每條線的運用或多或少都有,只不過是看那個要強那個要弱,這就好比兩個人,一個人溫柔,另一個人兇狠,但對于溫柔的人來講,你觸犯他底線試一試?有一句話就是老實人發火,一般人承受不了,那么對于兇狠的人,同樣也會有溫柔的一面,這種理論對比于線的不同角度上,同樣適用。

二、“找不到”的線,大有作用

以上都是中規中矩的線的運用,那么線的運用有很多方面,要講的話估計一萬字都無法講的完整,所以我們挑選一些實戰性強的、常用的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比如還有一種常用的線元素,就是曲線: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曲線的運用比較綜合,適應性很強,它就像是一個向往自由的孩子,隨心所欲,而且非常的具備張力,它可以在需要打破僵局的時候破局而出。

比如我們看上圖第二張設計作品,下面的一個人順著一個曲線往上爬,就增加了這張畫面的故事性、張力,再看第三張,首先我們知道在點線面中兩點一線,點多成面,畫面中把琴鍵彎曲變成了一個字母 J,然后線條排列整齊,但通過彎曲的線整體看起來又具備韻律感。

回過來看下第一張,把文字進行混合設計,細看是文字,遠看就是一條條文字組成的曲線,上面的文字是給你閱讀的,而上面的文字作為符號圖形的存在,是為了表達整張畫面的張力,也可以說明讓你不要限制,盡情自由的發揮創作吧。

那么類似這樣的元素形成的線表現形式也有很多,比如下面案例: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第一張,各種元素組成一列,形成線,就像我們生活中的排隊一樣,也是一種線的表現,這種方式具備了引導性、跳躍性,人們會不自覺的跟著作品的元素排列進行視覺移動,接下來分別是拉鏈形成的線,馬路形成的線,植物的脈絡形成的線,大家都可以多觀察一些,結合實際設計需求去應用。

再繼續看些案例,加深理解: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看似無規則實際有規則的曲線表現形式,根據產品自身的屬性去思考,比如前兩張的雪碧海報,用線的形式去表現那種喝完之后很爽的感覺,僅僅通過簡單的抽象線條表現出來了。

隱形但存在的線

當然,還有一種線我并沒有提起,那就是“隱形但存在的線”,比如海平線、地平線、天際線等,我們分別看看幾個案例掌握一下吧。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前兩張是原研哉操刀的無印良品,比較出名,利用了地平線、海平線來設計,這種海報主要是傳達品牌理念,如果你是剛開始的小品牌,根本沒人知道你是誰的階段,不建議這樣去表現。

后面的兩張,左邊紅色帷幕的是海平線,右邊是地平線,通過天空與陸地之間的分割,會給人一種視野開闊的感覺,畫面感很廣,這樣的表現重點就是整體透視比較廣闊從而形成了大場景,所以看上去比較遼闊,視覺沖擊力比較強。

前面我寫過一篇教程,視覺沖擊力有 3 寶,星空、爆炸、強透視,而上面看到的幾張就是具備了強透視的特性,特別是最后一張通過產品大小擺放而造成的強透視感覺,從而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link http://www.czdes.cn/graphic-design-dimensio]

線的張力和趣味性

這一點實際上在本篇文章中已經提到過了,不過覺得比較有趣,并且實用性也很強,所以單獨再點一下,讓大家記得更清楚一些。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上面的 3 張作品中,第 1 張和第 2 張思考點是一樣的,都是通過一個物體對線進行了一定的觸發之后產生的效果,第 2 張更明顯,圖中一個人在沖浪,通過線條的律動方向從而表現出了在海上的感覺,這種表現形式也經常被使用在我們的設計中。

最后一張通過線的排列和透視,增加了畫面的視覺沖擊力,線在這里就具備了張力和速度感。

線的錯位表現

線的使用還有一種形式就是會形成錯位感,如下圖設計作品: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我們常用的一種錯位表現方式就是線的分割,比如第二張就是利用橫線的切割,然后人物的錯位調整,讓整個畫面的視覺感看上去比較強烈,而第一張,就是利用折紙的效果,來做出錯位的參差感,但是一定要注意,炫技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文字的識別性。

我們繼續來看上面第 3 張作品,海平面以上和以下形成一條分割線,上下之間產生一種視覺錯位感,從上面去看是一座小島,殊不知已經進入了危險之中,對嗎?

如果是做海洋冒險海報的元素背景也是可以的,這種能夠給人很大的想象空間,實際上就是通過海平面分割了上與下的一個錯位感,但基于人的想象力,又會把這個熟悉的事物看作是一個整體,從而增加趣味性和視覺感。

再加上天空與海之間的冷暖色彩對比,讓整個畫面活躍起來了,海和天空本身就都屬于大場景畫面,你想到海和天空,都會想到無邊無際,這就是它們的特性,即使我們不去想,它已經存在于我們的潛意識里,既表現了人們的自由追求,又表現了危險可能隨時在你身邊,這就是設計的魅力。

線的作用還有很多,比較簡單熟知的,線的連接性、線的間隔性等,這些都比較簡單,在設計中經常被使用,在這里就不作案例分析了。

三、引申:設計與萬物的聯系

那么以上針對線元素,魚先生帶著大家學習了很多的設計方法及思考,學習再多最后都是為了使用,以及通過學習打開大家的思維。

當你有了一定的感悟之后,也會清晰地發現,萬物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設計元素!

在設計中我們需要去了解人們想看到什么,也就是消費者需求,或者干脆就直接用獵奇的方式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就像一開頭提到的“把 1000 首歌裝進口袋”,那么如果換一句話:“能夠下載 1000 首歌的 Mp3”,那么我相信廣告效益會大打折扣,所以別小看任何一種創意形式。

還是跟著魚先生在一些案例中加深理解一下: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我們觀察到上面幾組案例,有公益作品,有商業作品,里面基本都用到了我們平面構成的基礎知識,比如影構、分割構成、漸變構成、擬人形式等,希望大家可以多開拓思維,在這里魚先生就不給大家多找案例了,大家自己平時要多看、多分析、多實踐應用。

寫在最后

我經常說,設計師要多去了解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人與萬事萬物之間的聯系,這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靈感積累,同時我們也要把基礎知識打牢固,因為我們很多的創意來源都是以基礎知識為基本而產生的。

商業設計師需要遵循一些規則邏輯,并且在這些基礎規則上,讓商業設計具備更好的功能表達,最終產生更好的傳播和商業價值。

當然了,對于線的應用并不是單一的,我在講解的時候進行拆分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家在具體的使用中,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應用。

正如設計的基礎法則非常重要一樣,你一定要去學習這些基礎與規則,想要突破規則就先要了解規則,這也凸顯了基礎的重要性。

OK,今天的設計教程就到這里,下期見!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擺渡魚生」

用超多案例,幫你掌握「線」的10種設計表現手法

收藏 73
點贊 52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