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 10 年,創建實驗室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過往像是一把尖刀,把經驗深深的刻進了我們心里。今天的我們依然在為更美而奮斗,為真實而奮斗,為超越自己而奮斗,為愉悅觀者奮斗。
為美 何為美
康德說,美是純主觀的情感判斷,其本質在于非功利性,并且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不得不承認,前人抽絲剝繭,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功力實在令人嘆服。
那么美已為此,何為不美?
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反觀我們和我們從事的行業。我不得不嚴厲地下定論,盡管我們聲稱自己在做美的創作,但實際上我們并不美:我們自己的狀態不美,我們的行業狀態更是不美。
我們 在追求什么
我們在尋找生存的機會,這一點完全沒有錯,但同時我們也試圖通過擠壓他者的生存空間而發展。
我們沒有在追尋美,我們不過是嘴上高喊理想或審美,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行業需要什么?
放大來看,不僅是我們這個行業,也是整個社會的重大問題:這種令人窒息的利己主義的盛行。
目前我們 真的不美
我們不關心其他人,我們不關心其他行業,我們不關心我們的客戶是否真正從我們的創作中獲得收益,我們更不關心審美和審丑是否真正得到重視。
我們更不關心所謂設計感如何被群眾感受并且接受?美如何被賦予普適性?文化如何發揚光大?然而,我們身邊充斥著負能量,傲慢、刻薄、計較、短淺。
當然,我們當下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如何改變這個現狀。但是我們至少要意識到,目前我們真的不美。就我本人而言,我僅僅希望以最謙卑的心態去影響我能影響的層面,去減少這種不美的存在。
歷經 10 年發展,實驗室明確了唯一的價值觀:一切只為追尋行業高度和商業價值而設計創作。
換言之“為美、惟真、越己、悅人”。
我們 存在的意義
回到康德所說的美,是主觀的,是非功利的。而非商業設計本身,便是與之背道而馳的,他是盡可能去統籌大部分人的主觀,去形成大眾意義的美。同時,它具有明顯的商業目的,首先要打動使用者,才有可能繼續存在。
然而,我們作為從業者,難道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嗎?實則不然。我們所說的“為美”,意在尋求一個進步的狀態,我們為大多數人去創作,在當下這個階段既不超前、也不守舊的更進一步的審美對象。我們虛懷若谷,我們博采眾長,我們共同提高最低下的及格線,我們為更高的創作制造強有力的安全網。
十周年作品回顧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