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讀書的用戶數在今年迎來了 5 年來最大的增長。隨著網文行業成熟,用戶構成與行為模式也在迭代,下半年我們對起點的書架頁進行了一次改版,探尋適合新階段的最優解。—— Yanni、FANYI
關于書架
從現實中厚重典雅的書架、早年 app 常見的木質擬物 UI 書架,到今天起點 app 的書架,書架始終是讀者保存與組織書籍的地方。
但不同的是,網文的書架,注意力在不斷更新的文本和推薦的內容,書架更像一個訂閱源的集合。起點書架提供了列表和圖墻兩種陳列模式,單行列表模式被 90%用戶使用,因為列表模式展示了更豐富的作品更新信息。
往期案例:
隨著行業成熟,書架功能累積帶來可用性的挑戰。尤其是今年,起點用戶量大幅增長,用戶內部開始有細分的需求,我們也時常聽到不同的聲音。
起點承擔了培育精品內容的職責,平臺上追更用戶更多。在書架這個重要路徑,互動和召回能力有精細打磨的空間。
2016 年(左)~2022 年的起點讀書書架
新的起點 — 探尋新的最優解
用戶與業務的的訴求交縫,我們迎來了一次產研協同的改版機會。
作為體驗設計師,我們希望提高核心功能的滿意度,讓不同用戶獲得簡潔高效的使用體驗;同時,作為網文行業的設計師,我們也希望設計用戶合理路徑,重構有助內容業務健康發展的功能形態。
用戶直覺認知的書架,是一個非常 簡潔 的頁面,這也是我們收到的持續的訴求和期待,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1. 來自書友的洞察
起點的用戶研究員和設計師合作,訪談了書架深度用戶,其中包括部分擔任作品運營官的專業網文用戶。
同時我們測試了現有的起點 app 和改進方案初稿,希望了解他們遇到的挑戰和見解。
我的地盤被擠占
書架是起點流量最集中的頁面,除了書籍列表,還有關聯留存和福利的簽到、閱讀時長,以及承擔孵化作品職能的導讀。這些功能爭奪注意力,并讓用戶感到屬于自己的空間被擠占。
自動使人焦慮
網文作品生命周期的變化,如更新、下架使作品在列表中的排序變動,讓用戶感到不穩定和焦慮。
不同場景,對書架功能的期待動態變化
同一頁面承載多個用戶場景:
日常追更時-書架是「床頭柜」,用戶只關注自己在看的兩三本書,功能越簡單越好;
書荒時-書架變成自己維護的一個「書城」,找書的地方,希望一秒鐘把養肥的書翻出來,依賴排序、篩選等功能,工具屬性變強。
用戶分群,形成不同需求
部分用戶習慣保持書架只有少量書,而有些則會添加上千本。普通用戶會出于對作品的支持成為作品運營官。分群用戶養成了不同的書架使用習慣。
網文閱讀時間長、平臺經驗越久的用戶,對書架要求越高。
這看起來像少部分專業用戶的煩惱,但對于起點來說,核心用戶正是閱讀沉浸度高,書齡近 5 年的資深網文讀者。設計無法消除復雜性,而是將復雜性放在合適的位置。
2. 深入現狀
3421 份 用戶問卷展現了更詳細的用戶特征和行為差異:
書架不同作品數用戶的常用功能與難用功能
- 書籍量 與高付費、高活躍、網文閱讀歷史久正相關,是 資深網文用戶 的一個特征;
- 書架常用功能 TOP3 簽到、推薦票、書詳情 ,其中 兩個是單書功能卡的快捷操作;
- 書籍量超過 500 本的用戶對管理需求顯著更高,對已有功能批量管理、排序、篩選的不滿程度遠超其他用戶;
- 書架作品數多的用戶常用互動功能,也更易書荒,導讀使用率和接受度都更高。
除了閱讀書籍,書架還是支持運營作品的重要節點。
這個發現讓我們感到興奮,它也揭示了重塑更優路徑的機會。
1. 重新定義信息布局
① 弱化導讀侵占感
新版本每日導讀和書列表分區更明確,書列表展示區域更大,滿足用戶對于「我的地盤」擁有感的期待。
② 圍繞行為組織功能
排序、管理、篩選等功能聚合為管理操作欄,方便快速找書。
低管理需求的用戶也可以選擇自主關閉,保持書架簡潔;
③ 隱藏高級功能
篩選是典型的深度用戶需求。新版在原來的篩選功能基礎上做了分級。
點擊篩選,快捷操作欄展示高頻條件;再次點擊更多才會展開更專業的多維篩選。
④ 符合直覺的排序
為什么加的書會亂竄?—— 訪談原聲
用戶在日常追更和主動使用排序功能找書時,對排序功能持不同的預期。我們明確兩種場景,重構了排序規則。
追更場景:日常使用、刷新、自動同步——混合排序;
例如,用戶使用更新時間排序,數據刷新時更新的書往自動往前排;同時假如用戶剛閱讀過一本書,其也會自動往前排。
主動找書場景:手動切換排序——僅使用排序維度重排。
2. 提供高效工具
一個分組里 795 本書,書太多了管理一次好幾個小時。—— 訪談原聲
起點超過 3 萬起點用戶書架里有 2000 本以上的書。我們希望書架不止可以愉悅追訂,也可以完成高效的管理。
管理功能在書架上占據更重要的位置,批量管理應當擁有更好的操作體驗。用戶對于管理的訴求各不相同,但他們普遍會保持一套自己分組的邏輯,譬如按身份、按粉絲值、按養肥、按狀態等。
① 支持組別間快速切換
舊版本的書架在進行分組管理時,需要頻繁進入分組再退出分組,反復查看作品所處位置,這一點極大增加了用戶管理分組的成本。
新版本增加了分組快速切換的能力。用戶在進行批量管理時無需多次重復操作,滑動瀏覽過程中會收起分組更專注選擇。
② 全部作品——支持跨組別管理
考慮到用戶可能存在多個組作品同時處理的情況,我們增加了全部作品列表,用戶可以無視當前分組狀況對指定作品進行操作;同時考慮到用戶作品數量可能較多,可選擇臨時勾選按書名排序,實現快速查閱。
③ 快速多選
操作細節上,增加手勢滑動快速多選及快速全選分組,提高操作效率。
3. 加強人與書的連接
追訂模式由起點首創,天然更容易形成讀者對特定作者的黏附,開啟了網文產業化運作。出于對后續情節穩定獲取的需求,讀者又形成了「養書」的模式,先把新書加入書架,穩定更新到一定字數再去「宰書」。
用戶對追更提醒有訴求,單每章提醒略顯頻繁,積攢的字數太多又會使用戶覺得難以追平,感到壓力。
① 完善追更能力
- 閱讀路徑上,增加輕量的追更功能觸達。每天第一次閱讀書籍返回書架時,在書籍上方提供快捷開啟提示
- 作品更新過程,完善對更新章數、字數 按節點 提醒的能力
- 「養肥」作品提醒。開啟更新提醒后,如作品未讀內容超過設定節點,展示「已養肥」標簽,便于在合適的時機跟上更新進度。
② 互動
「月票機制」建立了讀者和作者的強互動關系。同時圍繞一本作品建立的書友值和書友圈,進一步加強了起點內部的情感凝結。這些互動讓正版閱讀生態活躍而有生命力。
單書功能卡是書架的一個特色功能,除了承載管理操作,也是跳轉書友圈、投票打賞的快捷入口。新版本對單書功能卡的互動、管理、票賞功能做了更明確的分區,同時高頻票賞功能保留在底部符合習慣的位置。
4. 重新審視行業范式
對于書架中的「分組」,4 本書封宮格排列是一種行業范式。
用戶反饋「很難從列表里一眼識別出分組,有兩個原因。一是起點資深用戶囤書數量大;二是網封風格特點:起點書封系統覆蓋了 70%的新書,相比單本定制的出版書封,網封的色塊、疏密的對比更弱。
4 本宮格形式有它的優點,露出書封多,少于 4 本時有數量的隱喻,但顯然這些在圖版率較大的圖墻模式體現更明顯一些。縮小書封比例、增大了圖與留白空間的對比可以改善識別,列表模式下書封尺寸小,效果也比較有限,這個區域更像書和組的「logo」。我們引入了文件夾的形式,通過 顏色輔助 識別,配合組內置頂功能,可以曲線 自定義 分組的封面。
5. 每一本好書,都是新的起點
符號是文化的抽象體現。
什么樣的視覺符號可以傳遞 網文印象 ?
網文是開闊而喧嘩的大眾文本,我們選擇了「江湖」這個意向。江湖是天下,是生生不息的江河湖海,又是莊子所言與廟堂相對,廣闊逍遙的適性之處。
書架背景上,柔和的抽象圖形描繪了遼遠的山河圖景,朦朧變化的極光色營造「織夢」感,幾抹文字筆畫「點」飄散其中,勾勒文學超越平凡生活的浪漫想象。
起點今年提出了新的品牌主張 “讓好書生生不息” ,缺省態、本地書的封面等細節露出品牌意象,傳遞起點的愿景。
身為內容行業的設計師是幸運的,中國網絡文學正在成為具有時代意義的文化現象。剛剛落幕的起點讀書「網文填坑節」吸引了超 7000 萬用戶參加。網絡文學的意義已不僅是創造了多少傳統文學標準下的「經典作品」,也在于帶動了無數普通人參與了這場盛大的文學實踐。
希望通過起點設計師的努力, 給每一個用戶帶來簡單、愉悅的閱讀體驗,共同見證更多自由書寫、深刻共鳴與恒久感動。
讓起點繼續陪伴作者和讀者,走好每一步。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閱文體驗設計YUX」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1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