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野了擁有 20 年的視覺創作經驗,憑借其深厚的美術功底和創意思維,創作出很多充滿想象力的視覺作品。他經常在過去現在未來這個主題上創作作品,將中國傳統文化和未來概念相結合,創造性轉化成新的視覺藝術。
作為 AI 數字藝術家,他曾受邀為奔馳,聯想,英特爾,英偉達,孟買藍寶石,天貓,樂高,寧暢等品牌創作商業作品。
往期回顧:
最初是從在國際 4A 廣告公司從事美術創意工作, 工作了 7-8 年之后轉行做了廣告平面攝影師,? 再到廣告短片導演。在這 20 年的工作期間里和眾多國內外一線品牌與藝人合作,積累了豐富的平面視覺及影像方面的創作經驗,完成了很多頗具影響力的作品。
從 2022 年 5 月開始 AIGC 創作方面的探索,通過 AI 工具的加持現在已經完成新一輪的身份轉變,以一種全新的視覺方式開啟了自己的創作新世界大門。
關鍵轉折點:從個人創作到商業落地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直沉浸在個人藝術創作領域里,我做了很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與未來結合的作品,在這些個人創作中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獨特的視覺表達方式,也積累了很多 AI 執行上的經驗和技巧。更重要是我通過發布這些作品到社交媒體,讓大家開始慢慢認識我,迅速累積了一些人氣。
去年年底開始,許多品牌向我拋出橄欖枝,讓我有機會完成了 AI 商業作品的產出。憑借積累多年的傳統廣告創意行業的經驗,加上這兩年對于 AI 各種工具的熟練掌握,讓我能輕松完成各種需求的商業訂單并獲得好評,隨著這些優質的商業作品出街,讓更多品牌方建立了對 AI 商業落地的信任,機會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多。
首先是會去仔細查看 brief,思考客戶到底想要什么這個是很重要的第一步,然后再去思考用什么樣的創意方式去完成內容創作, 這個時候平時的經驗積累就非常重要了。一個維度的經驗是指自己腦中的創意庫,另外一個維度的經驗是平時進行 AI 創作積累下來的執行經驗,這 2 個方面的結合才能完成一次成功的 AI 作品創作。
我通常的工作流程是會在 Midjourney 里完成基礎畫面的生成,接著去 PS 里面做些基礎調整,基本框架滿意后再丟進 SD 里面完成局部細節的調整,再回到 PS 里合成調整這些細節,如果還需要一些元素就再去 Midjourney 生成然后合成到畫面,這樣反復幾次基本上就能夠完成一副作品了。
今年 AI 視頻的技術發展非常迅猛,我也一直在積極學習和探索和這些新的技術,每一次新的技術產生我都會試著融入到新的創作中去,各種各樣的“小花活”在我的短片作品里經??梢钥吹?,它們極大程度的豐富了視覺多樣性,還起到了視頻節奏的節拍器作用。 譬如我會經常使用 deforum 來做轉場,非常順暢的就可以把一個空鏡頭轉換到產品鏡頭上面去,用 animatediff 把 3-4 張空鏡頭融合成一個快速變化的鏡頭,用在一個新段落的開啟,可以很有效的改變一下剪輯節奏。還有諸如首尾幀等有趣的手段,都是增加視覺豐富性的“小甜品”。
AI 視頻在現階段確實也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問題,尤其在敘事方面比較困難,所以我也比較少做這個方面的嘗試,還是會利用好 AI 在視覺想象力方面的優勢,做一些偏視覺概念方面的短片,通過剪輯和一些視覺形式的穿插來彌補 AI 視頻動態不足的缺點。總而言之就是通過用創意方式去最大限度的發揮 AI 特長,彌補其不足。
AI 會降低行業入門的門檻,生成式的審美會迅速拉高底層的審美水準,也會給整個設計行業帶來泛化性。因此基礎的的設計崗位會被 AI 替代,而設計師的創意跟審美將會成為最終的核心競爭力,創意力結合人工智能的技術力會成為主要的創作模式。
隨著算法的不斷優化、計算資源的增加和數據資源的豐富,AIGC 技術會越來越完善,將會實現更高質量、更具創意的內容生成, 為整個人類社會帶來更加廣泛的影響。
會去前沿的設計創意網站看看新的作品,我常去的 Behance、Pinterest、INS、Youtube、Vimeo 等,看的創作領域也是比較寬泛,不僅僅局限于平面視覺及短片范疇 ,也會常去看音樂,服裝,旅行等等偏興趣類的內容。
以前會經常去看電影,表演或者展覽來拓展自己的視野,當然也會通過旅游去不同目的地感受不同的文化,在放松心情的同時感受獨特的地域文化,這種潛移默化的文化內容輸入其實是還蠻受用的。
和同行或者相關行業的伙伴聊天也是我獲得靈感和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交流可以獲得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識盲區,通過傾聽他人對事物的不同看法來拓寬自己的思維方式。
我沒有什么具體的目標規劃,這么多年來創作更多的優質作品一直是我最為看中的,每個人都有擅長的領域,作為創作者我還是會精耕于作品打磨,作品讓更多人能夠看到就是最大的滿足。
AIGC 技術也還在快速發展,對這方面的探索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如何將新技術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從而創造出屬于自己獨特風格的藝術作品,會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如前所述,在過去現在未來這個創作主題下,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更多創造性的延申,將會是我持續耕作的創作方向。
其他更多的作品發布在我的的小紅書@Yea 野了,歡迎大家關注,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8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