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設計師們,隨著 2025 年的臨近,我們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起點,面對的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設計世界。隨著技術的飛速進步和消費者品味的變化,設計師們不斷尋找新穎、創新的方式來創造引人入勝的視覺效果。本文將通過分析當下的設計,探討 2025 年視覺設計的流行趨勢。
AI 驅動的設計工具正在徹底改變設計師的工作方式,如 Midjourney 這樣的平臺,通過輸入簡單的文本即可生成復雜的視覺作品,迅速成為設計師們用于概念創作的熱門工具。此外,Runway ML 則為設計師提供了視頻生成的選擇,適用于多媒體創作。在這些成熟工具之外,像 FLUX.1、Comfy UI 等新興模型、工作流程也為設計師帶來了更多可能性。未來將涌現出更多更強大的工具,不僅使流程更加高效,也將更快速更準確地提供個性化、創新的解決方案。
利用 AI,58 節氣海報將自然與 58 符號相結合,凸顯品牌專屬印記,借助大自然的動物、昆蟲等小生靈,去演繹畫面的勃勃生機。
夸派利用人工智能幫助用戶創建專業品質的圖像設計,物料設計。
Comfy UI 可以根據需求自由組合不同的功能模塊,快速測試和調整設計方案,從而加速項目的迭代過程,提高創作效率。
虛擬現實(VR)技術的飛速發展,讓設計界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革命。從科幻電影中的概念,到如今普及的 VR 頭盔和手勢識別系統,設計師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空間、色彩和交互的新邊界。
Figma 發布的創意 AR 視頻
Apple Vision Pro 通過融合 VR/AR 技術,引入三維空間界面與自適應模式,以及微交互與焦點反饋,為用戶帶來沉浸式的 UI 體驗。
新技術也深刻影響 UI 設計,由此衍生出的玻璃擬態風格,通過模擬透明材質和光影效果,營造出既科幻又親近自然的界面體驗。這些技術讓品牌能夠以創新和令人興奮的方式吸引受眾。
在 2025 年的設計趨勢中,“動態圖形和動畫”無疑將繼續占據重要地位。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制作動態畫面的門檻將逐步降低,設計師們也能更方便地利用動畫來強化品牌敘述與用戶體驗。動畫不再是單純的視覺裝飾,而是通過微動畫、過渡效果和交互設計,創造更具沉浸感的視覺體驗,增強用戶的參與感和品牌的整體呈現。
Spotify 每年年底推出的“Spotify Wrapped”互動網頁,利用動態視覺效果展示用戶的年度音樂回顧。通過運用流暢的動畫過渡和圖形,Wrapped 不僅為用戶提供了定制化的數據視覺體驗,還通過設計強化了品牌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在 AI 設計盛行的背景下,松弛的 Lo-Fi(低保真度),像素化,Kidcore 等等風格成為了對抗人工智能高度自動化的一種反動。在批量化 AI 批量化設計的時代,總有人在思考,人和機器的不同之處如何體現。
Lo-Fi 設計強調手工感、不完美和即時性,是對高度自動化、精確化、油膩化設計的一種反思。設計師們通過故意留下的瑕疵、手繪元素和復古色調,傳達出一種親切、真實的生活態度。
Misha Petrick 創建了一系列名為 Instagram for Win95 的 GIF,其中展示了社交網絡在上述操作系統中的外觀。
Sharna Osborne 是一位以低保真美學著稱的時尚攝影師,其作品充滿迷幻、怪誕和復古氛圍,備受時尚界矚目。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字報設計以其簡潔明了、直擊要點的特點,重新獲得了人們的青睞。這種設計風格尤其在經濟不景氣時更為流行,因為它能夠有效降低傳播成本,同時提高信息的可讀性和傳播效率。也讓人們暫時脫離一眾油膩的、紅紅的電商風格。
大字報設計通常采用大號字體、鮮明的色彩對比和簡潔的圖形元素,確保信息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和記憶。
烘焙品牌 B&C 使用“&” 符號在其視覺設計中被放大并巧妙運用,成為了品牌的超級符號,能夠迅速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讓人記憶深刻。
超級植物同樣使用簡潔的字體來呈現品牌名稱、產品信息等文字內容,使消費者能夠快速理解和識別。
中式美學已然成為當下流行趨勢,在 2025 年也會得到范圍更大的發展。一方面,經濟發展使人們對文化自信提升,開始回歸和欣賞本土美學。另一方面,在快節奏生活中,中式美學的寧靜淡雅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中式美學不僅體現了民族特色,還為世界提供了獨特的審美視角,在全球化的今天,其獨特魅力越發凸顯,成為時尚、設計等領域的重要靈感來源。
紀梵希聯袂卷宗商店,打造的 2024 黃歷·龍鱗卷。這種裝幀方式是我國書籍古典裝幀方式之一,開卷、舒展時,書頁錯落有序,呈現出龍鱗騰躍之貌,惟妙惟肖。
2025 年,我們期待見到技術與藝術的深度融合。設計師們不僅僅是美學的創造者,更是推動社會與技術進步的核心力量。在這些趨勢的引導下,設計將不再是單一的視覺表達,而是與社會、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的一種創新體驗。
歡迎關注「58UXD」的微信公眾號: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熱評 桃櫻大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