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Adobe 全家桶在我設備上已經隱身很久了,鑒于最近其 AI 功能新消息頻頻,為了親身驗證有沒有吹得那么好,不得已我又開了月度訂閱,嗯……就是這么不情不愿。
所謂新消息,總結就三件事:一個是 Adobe Firefly 這只人工智能螢火蟲已經正式飛進了全家桶,而且完全支持商業化,支持包括 Photoshop 中的創成式填充和擴展、Illustrator 中的生成重新著色以及 Adobe Express 中的文生圖和文字特效等;
一個是 Adobe Firefly Image 2 新模型發布,文生圖能力飛躍;
再就是 Photoshop 網頁版正式上線。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把 Adobe 的 AI 功能從頭到尾體驗一遍,主打一個全面。
更多新款AI神器評測:
我的第一條知乎想法就是發了 Adobe Firefly 的文生圖的使用體驗,當時覺得完全符合我對 Adobe 的刻(真)板(實)印象。
畢竟同期還有 DALL·E、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Bing Image Creator 等一大批 AI 繪圖工具可選,說實話,在批判 Adobe 就是政治正確的設計圈,大家普遍沒把 Adobe Firefly 當回事。
但半年已過,AIGC 進化突飛猛進,在設計工具上的表現更是尤為突出,也不能只還是老眼光看待 Adobe 對吧。
是時候來驗證一下它的可用性了,到底能不能給設計師的工作添磚加瓦,能不能扭轉大家的心理認知,是騾子是馬就拉過來遛遛好了。
這篇文章僅探索軟件的功能體驗,不安利軟件也不推薦任何非官方下載方式。
那,就開始吧!
在 Midjourney 已經好用到飛起,又有中國好老板們扛起昂貴訂閱費用的當下,Adobe Firefly 到底有什么優勢需要設計師給到眼神呢?
那當然還是 Adobe 宇宙的產品生態優勢了,然后就是中文支持,Adobe 的語言支持是最全面的,不管網頁還是本地軟件統統都支持簡體中文。
不過,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Adobe 所有 AI 功能都不支持內地,但港區賬號沒有問題。
咱們先來看看,Adobe Firefly 主打的幾個功能,然后再來親身驗證一番。
- 文生圖
- 創意填充
- 文字特效
- 重新著色
誰還記得四月初看過的 Adobe Firefly 那個概念宣傳視頻?里面像什么 3D 模型生成啊(即將推出)、捏臉換裝啊、糊圖成倍升級放大等,其實都還沒有上線。
1. 文生圖
其實這篇文章前腳剛寫完,Firefly Image 2 新模型就發布了,水準整個就是質的飛躍!但語境不同了,我也只得再重新體驗并改文改圖,推遲了發文時間。
來吧,先說一下這次更新的重點:
- 自然圖像的生成質量更高了,比如人像、場景這些
- 可以上傳本地參考圖像(墊圖)或者使用大量不同風格類別的系統預置圖
- 設置照片參數,可以手動調整光圈、快門速度和視野設置,另有自動模式
- 提示詞建議以及避免使用的提示詞匯提醒(暫時只支持英文)。
另外預置功能,備選效果更多;圖像質量也更高,不再是鬼畫符;色調、光照、合成選項都更加豐富;下載像素更高更清晰;而且用戶體驗友好,好上手,沒門檻。
下面就一起來試用:
提示詞隨便你用中文還是英文,只是要注意一定是用自然語言描述,避免「繪制」、「生成」之類的字眼。若輸入了不合適的提示詞,「生成」按鈕旁邊的文本圖標會變為禁用態,英文的話還會提供建議提示。
默認生成還是四張 1:1 圖片組合,需要調整尺寸就在下一步選擇寬高比就好,不能像 Midjourney 那樣直接在提示詞中改。
如果不確定想要的風格樣式,在右邊選擇器中內置的效果有很多,都有小圖預覽。所有添加的屬性,選中后都會以 tag 的形式打在提示詞下方。tag 可以單擊刪除,也可以一鍵清除。
話說,人像確實進步很大,五官自然寫實很多,至少是正常樣貌了,畫手還是不大行。要知道之前的生成水準是讓人大白天看了都會脊背發涼的程度。
不過,一開始我的提示詞中沒有寫國籍,不管什么風格形式,它默認生成的卻都是中國女孩。
然后,若對四張圖像皆不滿意,還可以繼續在輸入框點「刷新」,也可以單選一張圖像再生成新的變體,更多操作選項如圖:
看得出,Adobe Firefly 還是給了手動編選很高權重,不完全依賴提示詞,生成細化空間不大,只能把生成后的圖像直接發到 Adobe Express 再進行深加工,沒有 Midjourney 那么多的提示詞、指令玩法。
業界都猜測 Adobe 的文生圖可能會最先實現分層化。現在看來,它還是完全基于商業化的考慮,多一個產品多一個賣點,何必自己革自己的命?
另外,3D 效果也不錯,細節還是不禁看,明顯錯誤也有,但質感和美感都提升了很多。
官網還有更多的風格玩法,感興趣可以去探索一下,可以免費試用(25 積分省著點用)。
另外,關于墊圖,這個是比較方便的,直接上傳的參考圖就可以,也可以選擇軟件內置的各種風格圖,但要注意,還沒有達到 Midjourney 那樣風格克隆的水平。
也不要熱衷于嘗試它各種預置可選效果,這些設置不是即時預覽的,生成需要耗費算力,每一步都可能會扣除積分(后面細說),想要做到生成圖達到心中所想,達到設計所需,還是要更多依賴提示詞描述,不光需要積累專業詞匯,還需要對各種設計、藝術風格和構成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概念,要具備專業的圖編知識。
2. 創意填充
單身人士最看不得人家秀恩愛,那就……走你!
完美消除情侶在場痕跡。用創意填充來實現,不用再到處找草地圖來匹配,然后縮小畫筆擦涂半天。
創意填充一共三個操作方向:刪除、插入和摳圖。如果用過 Photoshop 的修補和圖章工具,就很好理解了。
刪除:可以選擇刪除界面上任意的元素,同時還能保證畫面仿佛無事發生。
操作就是先點選指令 tab,再在任務欄點選「添加」,然后在畫面上涂抹你要刪除的元素即可。畫筆大小、硬度、不透明度皆可調。涂多了就點「減去」(相當于橡皮擦)再復原回來一些,也可以點「清除」按鈕一鍵復原。
涂好后,點擊「刪除」按鈕后一次會生成三張填充圖來備選,都不滿意,就再點擊「更多」按鈕。
選好之后,點擊「保留」按鈕就生效了。
插入:在頁面上添加任何元素,匹配原圖風格、色調和內容等,就像它是從畫面中長出來的一樣。
你想要在畫面哪部分添加/替換元素,就用畫筆涂抹即可。點擊「生成」按鈕旁邊的設置圖標,還可以設置形狀匹配格式、保留原始內容多少以及生成內容與提示詞的相近程度。
若不輸入提示詞的直接點擊「生成」的話,它會給你根據畫面默認匹配內容。
生成效果也是大有提高,之前無論生成人還是動物都完全不能看,形狀也匹配不好。
摳圖:這個沒什么好說的,就是一鍵摳圖,可以根據提示詞生成新的背景或主體。
點擊「背景」圖標就可以直接刪除背景,然后輸入想要生成的新背景描述就可以了。提示詞要簡潔,填充不像文生圖可以加很多很細致的的提示詞,寫多了反而生成的內容會更匪夷所思。
這張圖的生成結果我試了好多張,它總是要讓圖中人物背靠著一種物體,不管是樹,還是墻體,這算智能還是不智能?
當然,也可以一鍵反轉。
總之,這個功能適用的圖像還是有一些講究,細節太多太花哨的肯定是不適合的,像演示圖里這種帶景深的,效果就會好很多。摳圖水平其實比一些專業的付費自動摳圖軟件還差點,按說 Adobe 不應該在這方面落下風,繼續進化吧。
創意填充體驗雖然還可以,但也不是沒有平替,比如 Photopea。
3. 文字特效
這個其實沒什么好講的,密集恐懼癥真見不得這些。一定不要亂寫提示詞,也最好不要在飯點操作。
提示詞也是不能復雜,多個提示詞并列,生成結果一定是以第一個為主(準)的,就是隨機抽卡,但文生字能力/效果還是強過其他 AI 繪圖工具,這塊還是有絕對優勢。
3D 材質質感很不錯,而且保證字體特征的同時又不會完全困在字體框架里,可以做各種異形文字。
細節還是很講究的,不是把圖案簡單粗暴地嵌入到文本里。
單次生成四張樣式,生成圖也可以直接復制出去。
也可以無縫過渡到 Adobe Express 改色調改背景色,但沒有辦法編輯文本,只有在 Express 里生成的才可以靈活編輯。
這個功能可用性很強,做花字,做圖標,用作海報、卡片、網頁都可以。
4. 重新著色
前面的功能再怎么折騰也都是折騰位圖,只有這個的功能是完全針對矢量圖。使用提示詞給 SVG 文件重新生成配色,Illustrator 中甚至已經在測試文生矢量了,這如果實現好了,那就不得不讓人豎起大拇指。
我們先來看著色,后面再專門講文生矢量。
直接上傳 SVG 文件,輸入提示詞或者在右側面板選擇提示示例。也可以自行預設配色公式。
提示詞也是需要比較簡練,直接描述風格或者某種感受都可以。
生成圖會顯示主體配色,點擊隨機按鈕來變化單張圖的配色。也可以直接復制和下載 SVG 文件。
提示示例不多,一樣也不支持即時預覽,主要也不顯示具體色值參數,暫時我也想不到還有什么好玩法,總感覺還是簡陋了些。所以我還是更想在 Illustrator 中體驗一下,畢竟矢量編輯的元老配上 AI 驅動,想看看能到什么水準。
Adobe Firefly 的體驗到這就結束了,它主打的也是一個人人可用,所以沒有什么操作門檻。目前就這幾個功能,(截至我發文)官方標注更多的功能還在探索中,包括稿生圖、3D 創建(即將上線)、文生矢量(Illustrator 測試中)等等,花樣挺多,那就還是勉為其難期待下吧。
敲黑板:11 月 1 日后,單獨訂閱 Adobe Firefly 每月只有 100 個積分/點數(訂閱全家桶則每月 1000 個積分),也就是你不管是生成圖片還是使用 AI 功能做了任意圖片效果選擇,這些步驟都會扣除積分:
還得是你,Adobe。這不就是追劇開了會員還要再買劇集超點,問題是它還不讓買。不發表意見了,大家有需要的可自行閱讀官方有關生成式積分的常見問題解答。
先不操心這個,以后用不用它還另說。
那么既然都 AI 賦能了,Photoshop 是不是也有新面貌呢?下面就來和這位我不是很想念的「老友」敘敘舊吧。
Firefly Image 2 模型目前還未嵌入到其他軟件中,所以目前 Photoshop 的生成圖質量還是一般。
另外,Photoshop 的網頁版已經正式上線了,咱們先來體驗本地版,再看看二者有無區別。
1. 本地版
兩個 AI 功能:
- 創成式填充
- 創成式擴展
雖然這些功能不是 Photoshop 獨一份,但優勢還是在它。
①創成式填充
常規操作還是新建文件導入或拖入圖片,也可以直接用 PS 打開一張圖片。
UI 交互跟在 Firefly 里還是有區別的,手動功能多了一些,但底層邏輯還是一套東西。
可以直接點選「選擇主體」進行 AI 填充(替換元素),也可以在畫面上隨意框選進行局部填充。
Firefly 沒有選擇工具,只有簡單粗暴的刪除「背景」和「反轉」,Photoshop 就不一樣了,選擇工具有多種,而且可以編輯選區,所以可以手動輔助制作出更精細的填充效果。
還要注意,如果使用對象選擇工具,那么選區的形狀輪廓會比較嚴格,生成的形狀可能極難匹配位置和大小。不如使用矩形選擇工具框選或者使用套索工具。
另外上下文任務欄的位置默認是跟隨選擇框的,按住任務欄左側手柄就可以挪動,點擊「···」圖標,在下拉菜單中可以選擇固定任務欄位置。
提示詞可以盡量精準描述,但也不必過長。生成后,在任務欄可以點箭頭來切換生成效果,右側屬性面板也會顯示三張小圖預覽,你可以點選一張相對滿意的再生成新的變體。
若你不輸入提示詞就直接點擊「生成」,它就默認給你匹配原圖填補畫面,可以達到刪除元素的目的。你也可以利用此設置來進行「融圖」,利用 Photoshop 本身強大修圖能力,肯定還有更多玩法。
點擊「移除背景」可以實現背景摳圖再填充,一樣可以一鍵反轉主體和背景,但由于最新的 Firefly Image 2 還沒有在 Photoshop 應用,當下的圖片生成質量還是不太好,再進化吧。
在 Photoshop 里每個生成效果都會是一個單獨的圖層,也算變相實現了文生圖分層化
②創成式擴展
個人感覺這個功能更實用更成熟,目前可用性更強。
點擊左側工具欄「裁剪工具」,然后你的畫布會得到一個帶四角及四邊手柄的裁剪框,想擴哪里就把對應方向手柄拖到哪里。
然后就點擊上下文任務欄中的「創成式擴展」,不用輸入提示詞,直接點「生成」。
黑白圖像也可以,動物毛發也都還不錯。
設計師工作場景中總會遇到設計稿受制于素材尺寸的問題,以前手動擴圖只能拉伸虛化,要么就是 P 上其他元素來遮擋,只能是利用視錯覺或氛圍感來掩飾。生成式擴展確實高效,質量也高。
AI 功能整體來說操作方便,交互也人性化。
Photoshop 產品體驗確實有進步,但也僅僅是體現在新功能,整個軟件框架依舊冗雜。
不過,現在的網頁版倒是有設計師理想中的 Photoshop 的影子,比較輕量級。
2. 網頁版
網頁版就是本地功能精簡版,只有 7 天的免費試用,文件可以與本地同步。
打開比較慢,要加載好一會,下圖是廬山真面目:
同樣兩個 AI 功能(叫法還不一樣,一字之差),UI 有些區別,生成速度慢了一些,其他都大差不差。
①生成式填充
看到這里累了沒,喝點東西休息一下?
無中生拿鐵:
生成圖基本匹配原圖風格,質感、透視、光影都準確。
寫到這我也累了,想離開地球。
再見了,地球。
再見。
②生成式擴展
英文版功能略多一些:
網頁版可交互式新手引導,都是大白話。
就是這些了,Photoshop 我還是習慣用本地版,別的不說,這個網頁加載速度著實讓人心焦。
講個悲傷的故事,其實在 AIGC 進入大眾視野之前,「AI」一直是設計圈對 Adobe Illustrator 的默認簡稱。
鑒于以 Illustrator 為主力工具的設計師其話語權已不同往日,Illustrator 恐怕已痛失藝名。
好了,看功能,矢量工具當然是以矢量為主,在 Illustrator 中除了可以給 SVG 重新著色,也正在測試文生矢量,這個是我覺得最有用也最驚艷的,但效果真的好嗎?還是一起來看看。
1. 重新著色
重新著色功能在 Adobe Firefly 里有點隔靴搔癢,在 Illustrator 里就實用很多。
導入 SVG 文件后,如果不解組,在上下文任務欄直接點擊「重新著色」給整體修改配色。
在出現的面板上有兩個 tab:重新著色和生成式重新著色,提示詞也只能在這里輸入。
重新著色:就是調出了 Illustrator 原生配色庫,主體由色輪和主色權重軸組成,這個選項不屬于 AI 功能的范疇,重點是旁邊的「生成式重新著色」。
生成式重新著色:與 Firefly 不同,這里點擊樣例是可以即時預覽配色的。
可以直接在樣本提示中點選風格。
選中樣本后,會生成四個小圖,點擊每一個小圖,畫布上都會即時替換對應配色。找到滿意的,點擊「生成」按鈕即可生效。
有高級選項,就是手動調整色彩參數了,按需操作就好。
單一的 SVG 局部圖形沒有辦法啟用重新著色,圖形解組后,至少要選中兩個元素才可以讓功能生效。
2. 文生矢量(Beta)
這是測試功能,所以我測試了一下。
概念是強的,直接提示詞生成矢量元素,有四個大分類:主體、場景、圖標、圖案。
但實際試用下來,生成的圖形無法融入,只有配色符合原圖,樣本提示也很少。
不得不說,有點期待過高了,還是繼續進化吧。
Express 也是在線工具,AI 功能來自 Firefly 支持,只要登錄了你的 Adobe 賬號,Firefly 文件就可以一鍵直達 Express 進行深加工。
可以把它理解為 Adobe 家的 Canva 或者 Microsoft Designer。
你不要看它花里胡哨,好像包容萬象,什么都能做,但其實圖上那一堆都只是常規功能。
AI 功能就這幾個:
- 文生圖
- 生成填充
- 文生模板
- 文字特效
我們還是依次體驗一遍。
1. 文生圖
操作都是一樣的,不多贅述了,直接上圖:
就……各有各的驚嚇,模型還是老版本,在左側效果欄,可以一直點擊加載更多,看到滿意的點擊「生成」按鈕就應用了。
2. 生成填充
寫貓可以。
寫花貓就不行。
情侶刪除后,填充的還是各種奇形怪狀的人類,不是草地。
那還是我走。
3. 文生模版(Beta)
比較慢,效果一般,生成的模板水準還沒有軟件內置的模板質量高,作為靈感也不太行,而且只支持英文。
生成的模板每個都可以再有新的變體,但數量不多,也可以直接編輯圖文。
4. 文字特效
內置的特效示例比 Firefly 更多,文字特效還可以即時預覽。
可以編輯字體。
生成質量比較高,不用再徒手 P 花字了。
雖然但是,Adobe Express 是走純大眾路線的,可永久免費體驗。(11 月 1 日之后)免費計劃每月 25 個生成積分,Premium 計劃有 250 個生成積分而且也可以免費試用 30 天。
Canva 這類模板出圖類工具受眾可以自行考慮一下,畢竟能還免費使用 AI 功能。
好了,體驗到這里,大家對 Adobe 的 AI 功能可用性、實用性是否有了一個大概的評估?
我的結論就是,若有剛需(老板/甲方買單),那就毫不猶豫入手,雖然不完美,但整體上在進步,而且確實有很強的獨占功能。
若非剛需,僅僅感興趣,可以先免費試用一下,而且全家桶 11 月應該還會漲價。
再多啰嗦兩句,Adobe 的生成式 AI 已支持商業化,但它不支持內地,意味著其版權保護也不適用于內地,如果不是做海外業務,你用它生成的 AI 圖像進行商用還是會有版權風險。
產品效果好不好,有沒有用,哪些功能適合你,還得是大家自己去體驗,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起到一個還算客觀的參考作用。
然后,Google 已計劃將 Adobe Firefly 套件并入 Bard,允許用戶直接從聊天機器人的命令行生成、編輯和共享 AI 圖像,陣營都已經拉好,雖然已明顯落后。5 月份的時候就試用過 Bing Chat 對話生圖,馬上 DALL·E 3 和 ChatGPT 的王炸結合也要上線。
總之,還是勉強看好一下 Adobe 吧,畢竟老樹也是可以開出新花的。
辛苦閱讀,下篇再見。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米可的體驗筆記」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5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