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AI重大資訊,看這篇就夠了!
往期干貨:
蘋果 iOS 18.4 系統更新中新增的 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功能,盡管 Apple Intelligence 在推出初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誤導性的消息摘要和 Siri 改進的延遲,但其 AI 技術仍然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在處理通知、信息摘要和圖像編輯方面。以下推薦幾個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
優先通知(Prioritize Notifications)
iOS 18.4 新增的智能通知功能,能夠將重要通知(如天氣警報、來自經常聯系人的短信或包含行動號召的電子郵件)自動置頂顯示在鎖屏通知列表中,并帶有彩色的 Apple Intelligence 閃爍效果。
「啟用方法」進入“設置 > 通知 > 優先通知”,開啟該選項。還可以從同一屏幕中為個別應用啟用或禁用優先警報。
圖片來自: https://www.cnet.com
摘要功能(Summaries)
Apple Intelligence 可以為通知、郵件和網頁生成簡短摘要。例如,當收到朋友或群組的短信時,iPhone 會生成一個簡短的單句摘要。有時摘要可能比較模糊,甚至會有些搞笑,但總體上比沒有幫助要好。
圖片來自: https://www.cnet.com
「使用場景」在 Safari 瀏覽器中,當頁面支持閱讀模式時,可以點擊地址欄中的“頁面菜單”按鈕,選擇“顯示閱讀器”,然后點擊頁面頂部的“摘要”按鈕,即可生成文章的簡要總結。
圖片來自: https://www.cnet.com
Siri 界面更新與交互改進
iOS 18.1 開始,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 的設備上的 Siri 有了全新的視覺效果,即全屏邊緣的彩色光環。此外,Siri 在交互上也有所改進,例如對用戶提問時的口誤或中斷更加寬容,能夠更好地聽取用戶在獲取結果后的后續問題。
ChatGPT 集成:從 iOS 18.2 開始,Siri 集成了 ChatGPT 作為信息來源的替代選擇。如果 Siri 無法立即回答某些問題,系統會詢問用戶是否愿意使用 ChatGPT 獲取答案,用戶無需 ChatGPT 賬戶即可使用此功能。
圖片來自: https://www.cnet.com
無聲調用 Siri(Tap to Siri)
為了避免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或觸發其他設備的 Siri,iOS 18.4 新增了“Tap to Siri”功能。用戶可以通過雙擊 iPhone 或 iPad 屏幕底部邊緣來調出 Siri 搜索欄和鍵盤,從而在不說話的情況下使用 Siri。
「使用場景」在 Mac 上,用戶可以進入“系統設置 > Apple Intelligence & Siri”,在“鍵盤快捷鍵”中選擇一個組合鍵(如“按兩次任一 Command 鍵”)來調出 Siri。
圖片來自: https://www.cnet.com
照片清理功能(Clean Up in Photos)
iOS 18.1 引入了“Clean Up”功能,這是一個基于 AI 的圖像清理工具。用戶在編輯照片時,點擊“Clean Up”按鈕,iPhone 會分析照片并建議可能需要移除的干擾物(如鏡頭上的灰塵、地面上的雜物等)。用戶可以點擊或圈出需要移除的區域,應用會使用生成式 AI 填充合理的像素。
「使用場景」雖然“Clean Up”功能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不如專業圖像編輯軟件效果好,但對于快速去除照片中的小干擾物已經足夠好用。
圖片來自: https://www.cnet.com
減少干擾的專注模式(Reduce Interruptions Focus mode)
借助 Apple Intelligence,iPhone 上的專注模式新增了“減少干擾”模式。當該模式激活時,它會更智能地過濾掉不必要的通知,即使這些通知未明確包含在允許通知的條件中(如特定聯系人),也可能被允許通過。
「啟用方法」在控制中心點擊“專注”按鈕,選擇“減少干擾”模式。
圖片來自: https://www.cnet.com
Meta 公司正在為 Facebook 和 Messenger 平臺推出青少年賬戶功能,旨在為年輕用戶提供一個內置保護功能的應用體驗,以限制不當內容和不必要的聯系,保護青少年的網絡安全和心理健康。
功能細節
適用范圍:目前該功能已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上線,未來將擴展到更多地區。
自動注冊:青少年用戶將自動注冊到受限制的賬戶體驗中,無需手動設置。
消息限制:青少年只能收到來自他們關注的人或之前有過消息往來的人發來的消息,這有助于防止陌生人騷擾。
故事和互動限制:只有青少年的好友才能查看和回復他們的故事,標簽、提及和評論也將僅限于他們關注的人或好友,減少了潛在的網絡欺凌風險。
使用時間管理:青少年每天使用社交網絡一小時后,會收到退出提醒,此外,他們還將在夜間進入“安靜模式”,以促進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睡眠。
父母控制:16 歲以下的青少年需要獲得父母的許可才能更改任何設置,這確保了父母對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的監督和控制。
圖片來自:meta 官網
Instagram 上的新限制
直播限制:16 歲以下的青少年不得在 Instagram 上直播,除非獲得父母的許可。
隱私保護功能:16 歲以下的青少年需要獲得父母的許可才能關閉應用中模糊私信中疑似裸露圖片的功能,進一步保護青少年免受不適當內容的影響。
圖片來自:meta 官網
其他重要信息
用戶遷移:Meta 表示已將 5400 萬青少年遷移至青少年賬戶,并且隨著該功能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推廣,未來還有更多青少年用戶需要遷移。
家長反饋:Meta 委托益普索(Ipsos)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94%的受訪家長表示青少年賬戶對家長很有幫助,85%的家長認為青少年賬戶可以更輕松地幫助家長為青少年在 Instagram 上帶來積極的體驗。
優化公眾號體驗
通過優化排版布局,文章呈現更清晰美觀,適配 Mac 大屏閱讀;新增快捷交互按鈕,用戶點贊、留言、分享操作更流暢;優化搜索與歷史瀏覽功能,快速定位感興趣內容,全方位提升閱讀與互動的效率和體驗。
圖片來自:微信官網
朋友圈可設置置頂內容
朋友圈置頂功能大升級,操作路徑與手機端一致,點擊朋友圈右上角“…”,就能看到“置頂此朋友圈”選項,點擊即可完成置頂,簡單便捷,讓重要內容始終“C位”展示 。
圖片來自:微信官網
可接收單聊中的轉賬消息
用戶無需再依賴手機,在 Mac 設備上即可實時接收單聊轉賬消息。無論是商務合作的款項交接,還是親友間的日常資金周轉,輕點確認就能快速到賬,告別設備切換的繁瑣流程,讓資金往來更便捷、更及時,實現高效流暢的跨端體驗。
圖片來自:微信官網
可設置翻譯語言
用戶可依據自身需求,靈活設置翻譯的目標語言。無論是與海外客戶溝通時的英文文檔,還是閱讀異國友人分享的小語種動態,都能快速切換目標語言,一鍵獲取精準翻譯結果,極大提升多語言交流與內容查看的便利性。
圖片來自:微信官網
截圖可一鍵打碼
新增一鍵打碼功能。當用戶進行截圖操作后,可快速調用該功能,輕松對截圖中涉及的個人信息、賬號密碼等敏感內容進行模糊處理,無需借助第三方工具,讓截圖分享更安全、便捷,有效保護個人隱私。
圖片來自:微信官網
Tolan 摒棄傳統 AI 社交軟件中“完美人類”形象,采用外星人角色建立非等級化互動關系。通過“星際友誼”的敘事框架,用戶與外星人處于平等對話地位——AI不扮演虛擬寵物或情感附庸,而是擁有獨立偏好的“伙伴”。設計心理學數據顯示,非常規形象降低用戶社交壓力,同時激發科幻好奇心,首月下載量激增498%。
“外星人”形象設計
與傳統 AI 社交應用中常見的俊男靚女形象不同,Tolan 以“外星人”為聊天對象,這些外星人有不同顏色和長相,形象可愛,滿足了用戶的好奇體驗。
視頻來自:tolan 應用市場
平等的友誼關系
Tolan 強調與用戶建立平等的友誼關系,用戶可以通過聊天、分享、提問等方式與“外星人”互動,分享彼此的生活,而不僅僅是單向的情感索取或給予。
圖片來自:tolan 應用市場截圖
多樣的互動方式
支持文字、語音對話,還可以通過拍攝圖片、視頻進行交流,例如讓用戶挑選衣服或猜風景照片,增加了互動的趣味性。
圖片來自:tolan 應用市場截圖
個性化與情感化
具有動畫效果,能對用戶的觸摸和聲音做出回應。隨著互動頻次提升,會形成獨特的友誼回憶。回答真誠,沒有很強的“人機”感,以真實朋友的口吻交流,具備感染力和治愈力。
圖片來自:tolan 應用市場截圖
情感與實用性的結合
Tolan 認為 AI 不會解決孤獨感,但會解決不堪重負的問題,將情感與實用性結合,幫助用戶駕馭復雜生活情況。
圖片來自:tolan 應用市場截圖
2025 年 IF 設計獎以“多元創新”為主題,再次凸顯產品設計在行業中的核心作用。其中,產品類獎項以 65%的占比成為最大類別,反映出當代產品設計正通過功能升級和美學創新來改變生活,為平淡日常別添一份色彩。同時 iF 金獎獲獎作品兼具美學設計突破、社會人文底蘊以及信息傳播價值,可見該獎項在工業設計領域的標桿地位。
ABB E-mobility:ABB A400 All-in-One EV Charger
隨著技術日益復雜化,用戶體驗與界面可訪問性變得愈發關鍵。這款電動汽車充電站在設計上實現了簡約低調的物理形態與高度人性化用戶體驗的完美平衡。通過靜態與動態圖形的巧妙結合,配合協調統一的配色方案,信息展示與操作流程呈現出清晰直觀且富有吸引力的視覺表達。該設計以令人贊嘆的方式,顯著優化了電動汽車充電體驗的整體流暢性。
圖片來自:iF 官網
Anzen Health:855-HOW-TO-QUIT-(OPIOIDS)
這場簡潔有力的公益行動,直指美國公共衛生頭號難題——阿片類止痛藥成癮。通過藥片表面印制求助熱線,將援助直接送到成癮者手中。簡潔的設計搭配醒目的字體排版,確保信息觸手可及。創新方案在最需要的時刻與地點,為生命點亮希望曙光。
圖片來自:iF 官網
Busa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釜山當代藝術博物館
韓國釜山現代美術館的全新品牌形象融合了固定元素與靈活多變的元素,旨在吸引年輕一代參與其中,培養他們對當代藝術的鑒賞力。這一視覺體系覆蓋數字媒體、印刷品、實體空間等多元媒介,貫穿不同傳播渠道與接觸點。其設計初衷得以實現,成功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互動熱情與深度思考。
圖片來自:iF 官網
Hager 海格:Hager Charge
電動汽車正加速駛向未來,但充電過程中產生的陌生感、等待焦慮和操作隔閡仍困擾著用戶。這款創新設計巧妙化解了這些痛點:當充電槍與車輛接駁的瞬間,數字儀表盤即刻綻放出流動光效,如同燃油表指針跳動的即時反饋;手機 APP 同步呈現的粒子動畫,讓無形電能化作可視化的光流穿梭,用戶在指尖滑動中即可調節充電速率——這種將機械接口與數字界面深度融合的交互方式,既還原了傳統加油站的即時掌控感,又賦予新能源時代特有的科技儀式感。從充電樁呼吸燈到手機端能量圖譜,整套系統用充滿生命力的視覺語言,重新定義了人車能量交互的美學體驗。
圖片來自:iF 官網
NEC 日本電氣:Mutual Aid Evacuation Support Service
日本對自然災害并不陌生,從地震、海嘯、洪水到火山噴發頻發。因此,該國的應急系統設計者深諳快速高效協調救援服務的重要性。這款應用程序出色地將地方政府數據與初期疏散預案相結合,使居民和救援人員得以實時共享信息——堪稱真正的"生命守護者"!
圖片來自:iF 官網
Nothing:Nothing Phone (2a) Plus Community Edition
該品牌初代產品的"Nothing 設計語言"在一款與用戶社區
共同打造的新機型中得到了全面升級(其命名也由此而來)。這一大膽舉措預兆著產品設計領域即將興起的趨勢——正如當今互聯網由用戶生成內容主導,硬件設計師將越來越多地從用戶群體中汲取創意靈感。Nothing手機已然走在了這場變革的最前沿。
圖片來自:iF 官網
Hainan Xin Tian Di lnsun Film 海南新天地銀興電影:HAIKOU GAOXINGLI INSUN CINEMA
這間影院的室內設計可謂驚艷的原創之作。設計師用粗獷磚墻呼應海浪的磅礴氣勢堪稱神來之筆,初看冷峻的空間,待得越久越能感受到意想不到的溫暖,恰似縱身躍入碧波時的奇妙體驗!
圖片來自:iF 官網
Tomoyasu Works 友安制作所:BRUSHUP: a series of Japan-made brooms & dustpans
日本匠人設計的精良品質與極簡美學總是令人著迷。這款 Brushup 系列清潔用具以極致精簡的設計重新詮釋日常清潔工具,化尋常為新穎。我們被這份經典設計語言深深打動——若要真正踐行可持續理念,莫過于守護一脈相承的傳統工藝。
圖片來自:iF 官網
圖片來自: https://doodles.google/doodle/earth-day-2025/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是每年 4 月 22 日舉行的全球性環境保護活動,旨在提高公眾對地球環境問題的關注,倡導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并推動政府、企業和個人采取環保行動,2025 年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呼應該主題,谷歌以地球航拍照片設計了該紀念日的 Google Doodle。
Google Doodle 是谷歌為紀念節日或紀念日,在其主頁上展示的定制版谷歌圖標。自 2004 年以來,谷歌已經創建并展示了數千個 Doodle 圖標,涵蓋從音樂家到歷史事件的各種主題?。可以說,每個Doodle都是一個故事。通過這些Doodle,谷歌向用戶展示了其對文化及其多樣性的重視,同時也激發了用戶對世界各地文化和歷史的興趣?。
據官方介紹,本次世界地球日的 Google doodle 旨在讓用戶欣賞到世界上多樣化的景觀和特色。他們挑選出與 Google 字母形狀相似的自然景觀航拍照片,以此拼組成完整的“Google”單詞。本次世界地球日的 Google Doodle 設計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壯麗,同時也傳達了谷歌對地球可持續發展的愿景。
其中,六張英文字母的航拍照片分別取景自馬爾代夫的環礁及其圍成的瀉湖景觀、法國阿爾卑斯山的高海拔山地景觀、魁北克北岸地區的北方針葉林和圣勞倫斯河岸、阿根廷西部門多薩省的安第斯山脈以東及門多薩河等水系、美國猶他州東南部的深邃峽谷、以及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西部偏遠內陸的干旱地貌。這六處景觀分別具有獨特的自然與生態特色,例如代表“O”字母的法國阿爾卑斯山的高海拔山地區域,則以巖石嶙峋的森林地貌為特色,嚴酷的環境造就了其獨特的高山生態系統,像巖羚羊、旱獺和金雕等野生動物都在其上繁衍生息。
相關鏈接: https://doodles.google/doodle/earth-day-2025/
2025 年 4 月 23 日,YouTube 迎來 20 周年,從最初 19 秒的視頻到如今超過 200 億條上傳內容(涵蓋音樂、短視頻、播客等),數據增長的同時也見證了 Youtube 的不斷壯大與成長。為了慶祝這一紀念日,Youtube 官方準備了多種慶生方式,包括發布新功能、回顧趣味數據、發布隱藏彩蛋和舉辦驚喜活動,邀請用戶一起參加到節日的狂歡中。
圖片來自:YouTube Official Blog 官網
回顧趣味數據
Youtube 公開了平臺中的點贊數據,在 2024 年,YouTube 用戶平均每天在視頻下發布超 1 億條評論,而創作者們平均每天會為來自 1000 萬名觀眾 的評論點贊。還介紹了 Youtube 旗下產品的 TMI——原來今年不止 YouTube 過生日——YouTube Music 和 YouTube Kids 也迎來 10 周年,而 YouTube Music 上線前的內部代號其實是 “伍德斯托克”更有趣的是,與20周年相對應的,YouTube 平均每天新增超 2000 萬條視頻。
解鎖最新功能
借 20 周年這一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Youtube 公布了未來會解鎖的最新功能。首先是多視圖組合觀看視頻內容。未來幾周內,YouTube TV 會員可嘗試為精選非體育內容創建專屬的多視圖組合觀看體驗。該功能將從少量熱門頻道開始測試,并在未來幾個月逐步擴展。
圖片來自:YouTube Official Blog 官網,多視圖組合觀看視頻
其次是電視端煥新體驗。今年夏季,Youtube 的電視端將迎來全面升級,包括更流暢的導航、播放和畫質調整,一鍵直達評論區、頻道信息和訂閱入口等功能也將陸續上線。
圖片來自:YouTube Official Blog 官網,即將推出的 YouTube 電視應用重新設計,其中包含來自 @LoFiGirl 的視頻。
此次功能更新預告還包括語音回復評論升級、使用 Ask Music 創建個性化廣播電臺、4 倍速播放,等待用戶的體驗探索。
隱藏的寶藏功能
Youtube 還盤點了許多產品內的寶藏功能,比如在視頻播放器任意位置長按即可開啟 2 倍速,還能鎖定屏幕防誤觸;打開 Android 版 YouTube 或 YouTube Music,哼唱幾句即可聽歌識曲,還能直接加入播放列表循環回味;以及在家長嚴選模式(YouTube Kids)中,啟用“親自審核內容”功能,家長可手動精選孩子可觀看的內容,育兒更安心。此外,創作者現在可以在 Youtube shorts 中為短視頻關聯長視頻、直播或者其他短視頻,讓觀眾能夠在站內一鍵探索更多相關內容。
豐富的慶生彩蛋
最具吸引力和生日氛圍的莫過于 Youtube 為慶祝 20 周年而在站內埋下的慶生彩蛋。
首先是節日限定新標志,該標志以慶祝生日的節日氣球作為主體,整體傳達出濃厚又年輕活躍的節日氛圍——底部是代表“20”周年的銀色數字氣球,上方是Youtube經典的紅色播放按鈕標志。官方還介紹了初代YouTube Logo經典紅白配色的播放鍵圖標的創作故事——2005年聯合創始人Chad Hurley在前往辦公室途中,從硅谷通勤列車CalTrain的標識和《TV Guide》雜志設計中汲取靈感后打造。
圖片來自:YouTube Official Blog 官網,Youtube20 周年節日限定新標志。
其次是視頻互動彩蛋,彩蛋包括在精選視頻中點贊,可以觸發生日主題進度條特效與動畫;桌面端用戶在觀看頁任意位置輸入“bday”,可以瞬間穿越回舊版 YouTube 界面;YouTube TV 會員可沉浸體驗 48 小時限時生日主題冥想頻道,并隨時切換派對模式 Playables 游戲用戶登錄時將看到慶生歡迎界面。此外,Youtube 還設計了 20 周年直播禮物(僅在 Youtube20 周年慶當周提供),讓用戶能夠為喜愛的創作者送上虛擬蛋糕或派對帽,使直播間秒變生日派對現場。
圖片來自:YouTube Official Blog 官網,Youtube20 周年限定直播禮物。相關鏈接: https://blog.youtube/news-and-events/happy-birthday-youtube-20/
Figma Config 2025 大會現場。圖片來源: https://config.figma.com/san-francisco/
Figma 于 2025 年 5 月 6 日在舊金山召開 Config 2025 年度大會,正式推出五大戰略級功能更新——包括矢量繪圖工具Figma Draw、智能布局系統Grid、品牌營銷套件Figma Buzz、網站發布解決方案Figma Sites及AI驅動的原型生成器Figma Make。本次升級通過深度整合設計、開發與發布環節,為設計師及團隊提供從創意構思到產品落地的全流程解決方案,預示著Figma正逐漸向"智能協同的一體化創意開發平臺"演進。
Figma Draw:增強矢量繪圖功能
Draw 模式支持動態筆觸、路徑文字排版、形狀生成器等更加專業精細的矢量繪圖功能。用戶可直接在 Figma 內完成復雜插畫和圖標設計,減少對 Illustrator 等外部工具的依賴。
在 Figma 設計文件內,用戶點擊底部工具欄右側圖標可切換至 Draw 模式。
圖片來源: https://help.figma.com/hc/en-us/articles/31440394517143-Explore-Figma-Draw
多種筆觸隨心用:在 Draw 模式下,可選擇三種不同的畫筆——鋼筆、筆刷和鉛筆。其中筆刷工具內置了大約60種帶有肌理質感的筆觸,用戶使用這些筆觸可以創作出更具風格的插畫作品,盡情享受筆觸帶來的繪畫樂趣。
圖片來源:Figma Community 說明文件“Draw Playground”
路徑文字排版:以往該功能只能通過添加插件進行使用,如今點擊文本工具,選中線條并輸入文字,即可在 figma 內輕松實現圍繞路徑的文字排版,為版式設計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圖片來源:Figma Community 說明文件“Draw Playground”
形狀生成器:以往用戶想要創建復合形狀,只能通過布爾運算功能提取或刪去兩個形狀的重疊部分。如今在路徑編輯模式下選中多個矢量對象,也能應用與在 illustrator 中相似的路徑生成器功能,大大提高了圖形的設計效率。
圖片來源:Figma Community 說明文件“Draw Playground”
此外,Figma Draw 模式還更新了相當多的功能,例如套索工具、圖案填充、對象復制排列、添加噪點、漸進式模糊等,大大提升了設計師進行創意表達時的靈活性和便捷性。
Grid:二維網格自動布局模型
此前,Figma 的自動布局模型是一維布局模型,只能將元素排成一行或一列,但無法在兩個維度上靈活排布。更新后的 Grid 布局則是二維布局模型,支持跨越多行或多列進行拉伸,能夠幫助設計師輕松實現如便當盒(Bento)一類的二維排列布局樣式。
圖片來源: https://help.figma.com/hc/en-us/articles/31289469907863-Use-the-grid-auto-layout-flow
圖片來源: https://help.figma.com/hc/en-us/articles/31289469907863-Use-the-grid-auto-layout-flow
Figma Buzz:品牌資產管理工具
Buzz 是 Figma 內新增的文件類型,旨在幫助設計師進行品牌資產管理。在 Figma Buzz 中進行協作時,有兩種不同的工作流程:創建和發布模板(如品牌設計團隊)以及使用和編輯這些模板(如營銷團隊)。
品牌設計團隊能夠在 Figma Buzz 內創建和共享品牌相關資源與模板、快速大規模創建品牌資產,以便團隊成員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所需內容。同時,Buzz 簡潔的設計編輯器讓營銷人員或其他團隊能夠快速創建所需的資源,快速制作社交媒體帖子、數字廣告、活動資料等品牌設計物料。
圖片來源: https://help.figma.com/hc/en-us/articles/31194937548951-Explore-Figma-Buzz
Figma Sites:將設計直接發布為網站
用戶可直接將 Figma 中的設計稿轉換為響應式網站,無需編寫代碼或依賴第三方工具,尤其適用于營銷頁、作品集、產品原型展示等場景。
圖片來源:figma 官網
Figma Sites 的主要特點是,將 Figma Design 文件直接拖入后,使用響應式組件,能生成 針對不同分辨率的響應式網站,減少針對不同屏幕尺寸進行設計時的手動調整,提高效率。
圖片來源:figma 官網
此外,Figma Sites 中還內置了大量模板和預設組件,用戶可以將其直接拖放到網站中,快速構建布局。
圖片來源 https://help.figma.com/hc/en-us/articles/31242773374615-Insert-blocks-embeds-webpages-and-design-libraries-into-a-site
Figma Make:AI 生成可交互原型
在 Figma Make 中,通過輸入自然語言描述或拖入現有設計,用戶可直接生成可交互原型。該功能基于 Anthropic Claude 3.7 模型,支持代碼生成與實時預覽。同時,無需編寫代碼,用戶可以將設計稿馬上轉化為功能齊全、可發布的 Web 應用。
圖片來源: https://www.figma.com/make/utm_source=figma&utm_medium=sites&utm_campaign=recap
當用戶使用 Figma Make 創建功能原型、Web 應用程序和交互式 UI 時,除了輸入文本提示,還可以將設計和圖像附加到提示中,引導 AI 生成符合預期的效果。也就是說,用戶只需從設計文件中復制粘貼一個框架,即可讓 AI 將其變為可運行的原型。
圖片來源: https://help.figma.com/hc/en-us/articles/31304529835671-Attach-designs-and-images-to-a-prompt
相關鏈接: https://config.figma.com/
圖片來源: https://help.figma.com/hc/en-us/articles/31304529835671-Attach-designs-and-images-to-a-prompt
在 9to5Google 發現的一篇現已刪除的博客文章中,谷歌意外透露了 Android 系統的下一個重大改版:Material 3 Expressive。(如今這篇博文已在 Google Design 官網發布,詳情可點擊末尾的相關鏈接查看)
Material 3 Expressive 的核心設計理念為打造“富有表現力的設計”。希望超越”無聊“和”干凈“的設計,創造在情感層面上與人們建立聯系的界面。
早在 2022 年,谷歌設計團隊內部便對“為什么所有這些應用程序看起來都如此相似?這么無聊?”的問題展開過辯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谷歌設計團隊通過 46 項獨立研究,涵蓋數百種設計,以及來自全球超過 18,000 名參與者的參與,最終打造出了一個兼具表現力和高可用性的系統。
在該博文中,谷歌設計團隊分享了 Material 3 Expressive 大膽創新設計方向背后的研究過程與數據,以及用戶對情感驅動型 UX 偏好的看法。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谷歌設計團隊證明,富有表現力的設計不僅在視覺上更具吸引力,也能提升用戶對產品本身的感知,使設計更加易用。
富有表現力的設計更易使用
Material 3 Expressive 的一大特點便是情感驅動設計,它強調人的感性感受,呈現出更加個性大膽的視覺風格,在提高產品可用性的同時也能使其更具吸引力。M3 Expressive 在視覺上具體可表現為鮮艷的色彩、直觀的動態、自適應組件、靈活的排版和對比鮮明的形狀。
圖片來源: https://m3.material.io/
以往人們可能認為這類顏色繁多、形狀大膽的界面設計的易用性并不高,但谷歌團隊通過實驗證明,富有表現力的設計其實更加易于使用。在對界面元素的顏色、大小、形狀進行創新的同時,M3 Expressive 也遵循了可持續的設計原則,保證用戶的注意力能夠被吸引到關鍵元素上,更快地尋找到目標。
為了驗證 M3 ExpressiveUX 設計的易用性,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分別在 Material 3 和 Material 3 Expressive 兩種版本的 10 個應用程序上進行交互。在 email-app 的實驗中,M3 版本的電子郵件應用程序界面將小的”Send“(發送)按鈕放在屏幕頂部的工具欄上,與其他控件并列;而 M3 Expressive 版本的“Send”(發送)按鈕則更大,位于鍵盤的正上方,并使用輔助顏色引起用戶的注意。令人興奮的是,實驗結果表明,當被要求執行“發送電子郵件”任務時,M3 Expressive 版本中參與者視線捕捉到按鈕的速度是 M3 版本的四倍。
圖片來源: https://design.google/library/expressive-material-design-google-research
同時,谷歌設計團隊在該文章中也提到,雖然富有表現力的設計提供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但它并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例如,在電子郵件應用程序中表現良好的個性化設計設計可能并不適合銀行界面。
當富有表現力的設計打破基本的交互范式時,也會導致可用性不佳和引發用戶的負面情緒。在針對播放列表的實驗結果中,比起排列雜亂的非結構化的、缺乏信息標記的界面設計,排列整齊的輪播和垂直列表的可用性得分依然會更高。
圖片來源: https://design.google/library/expressive-material-design-google-research
如今,Material 3 Expressive 開源設計系統已正式發布,此次發布的更新包括新增組件、新的動態物理系統、新的字體樣式與排版、擴展后的形狀庫以及擴展了顏色范圍的配色方案。前往谷歌 Material Design 官網可了解更多 M3 Expressive 設計的理念與細節。
相關鏈接:
蘋果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低調上線名為“Snapshot”的全新 web 門戶網站,旨在整合旗下三個流媒體平臺(Apple Music、Apple TV 和 Apple Podcast)中的名人消息與媒體內容,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名人信息入口。
圖片來源: https://9to5mac.com/
該網站目前收錄了包括 Taylor Swift、Lady Gaga、Brad Pitti、足球運動員梅西等 36 位全球知名歌手、演員和運動員。這些名人的照片在網站首頁以水平滾動的卡片形式呈現,用戶點擊后可查看其簡短傳記、代表作品及其在 Apple 生態內的獨家內容鏈接(如音樂專輯、紀錄片、播客等)。除了作品外,網站同樣收錄了如 Coldplay 樂隊、防彈少年團(BTS)等著名團體成員的動態消息,旨在讓用戶通過網站及時關注名人的近期動態。
圖片來源: https://www.theverge.com/news
”Snapshot“網站作為 Apple 旗下流媒體平臺的引流入口,通過連接 Apple Music、Apple TV 和 Apple Podcast 服務,讓用戶能夠一站式觀看更多內容,從而提高平臺內容的點擊率和播放數,一定程度上強化了蘋果生態內服務和內容的聯動性。
但就目前來看,也許由于網站仍未正式發布,其內容依然稍顯單薄,未來或許可以開放第三方合作,豐富網站的內容生態。此外,網站的功能體驗也需要進一步打磨完善,當前網站并未上線搜索功能,用戶僅能通過點擊輪播墻上的名人卡片查看更多內容信息,信息查找效率較低。Snapshot 的推出,標志著蘋果在內容聚合與用戶體驗統一性上的持續探索。盡管初期功能略顯單薄,但其背后折射出的生態協同的發展方向值得我們重視。
相關鏈接: https://snapshot.apple.com/
TikTok 推出的 AI Alive 是其首創的創意功能,它為用戶提供了將靜態照片轉換為動態視頻的新方式,同時通過嚴格的審核機制和元數據嵌入,確保了內容的安全性和透明度。這一創新功能不僅豐富了 TikTok 的創作工具,也展示了 AI 技術在社交媒體領域的應用潛力。
圖片來自: https://newsroom.tiktok.com/en-us/introducing-tiktok-ai-alive
TikTok 推出新的輔助功能工具,包括 AI 生成的 ALT 文本
TikTok 正在積極擴展其輔助功能工具,通過引入 AI 生成的 ALT 文本、高對比度模式和設備級粗體文本偏好設置支持,提升視障和視力低下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些更新不僅體現了 TikTok 對無障礙功能的重視,也展示了其在打造更具包容性平臺方面的努力。
圖片來自: https://newsroom.tiktok.com/en-us/celebrating-global-accessibility-awareness
本次 Google I/O 2025 開發者大會主要展示了谷歌在人工智能、Android 系統、Chrome 瀏覽器、搜索服務和 YouTube 等領域的最新進展。其中,Gemini Ultra 和相關 AI 功能的推出是本次大會的重點。
Gemini Ultra 提供谷歌 AI 應用和服務的“最高級別訪問權限”,以體驗 Google AI 的最強大功能和模型:
Gemini Ultra 的目標用戶為電影制作人、開發者、創意專業人士,以及希望獲得 Google AI 最高級別訪問權限的用戶。主要功能為 Gemini 應用;Flow:Whisk;NotebookLM;Gmail、Docs、Vids 等中的 Gemini;Chrome 中的 Gemini;Project Mariner;YouTube Premium 和 30 TB 存儲空間。
圖片來自: https://blog.google/products/google-one/google-ai-ultra/
Gemini 將集成到 Chrome 中
Gemini 模型將與谷歌搜索集合。它將通過 AI 模式(AI Mode)增強智能,成為一種強大的新型 AI 搜索功能。新增 AI 模式標簽頁,支持長達數百字的提問,自動分解查詢意圖并生成結構化答案。
Google 通過 AI 模式將搜索功能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不僅提供更智能的搜索結果,還引入了深度搜索、實時互動、代理能力、個性化建議和數據可視化等功能。這些更新旨在幫助用戶更高效地完成任務,同時提供更個性化、更直觀的搜索體驗。
視頻來自: https://blog.google/products/search/google-search-ai-mode-update/#deep-search
正在通過其應用程序推出一系列新的服務和體驗功能,旨在為旅行者提供更豐富的旅行選擇,并增強平臺的社交和人工智能(AI)功能。
服務和體驗內容:
Airbnb 推出的新功能允許旅行者預訂各種服務和體驗,包括按摩、理發、廚師烹制的餐食、參加活動等。這些服務可以附加到住宿預訂中,也可以獨立預訂。
圖片來自:Airbnb
Airbnb Originals:
Airbnb 推出了名為 Airbnb Originals 的獨家體驗這些體驗和服務是“像當地人一樣體驗城市”的一種方式,是民宿服務的自然延伸,也為了讓用戶更好的感受當地的文化。
圖片來自:Airbnb
Airbnb 的新應用增加了社交功能
Airbnb 計劃在 2025 年晚些時候推出更多社交功能,例如為參與過同一體驗的用戶添加群聊功能,以便他們可以討論體驗、分享照片和視頻。同時,公司表示正在開發隱私功能,以確保用戶在社交互動中的安全。
圖片來自:Airbnb
Airbnb 通過推出新的服務和體驗功能,進一步拓展了其業務范圍,不僅增強了用戶在旅行中的參與感,還提升了平臺的競爭力。同時,通過社交功能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Airbnb 正在努力打造一個更加互動和智能化的旅行平臺,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和便捷的旅行體驗。
Surf 是由 Flipboard 推出的一款開放式社交網絡瀏覽應用,旨在讓用戶能夠更輕松地創建和發現符合自身興趣的自定義動態。它可以讓用戶專注于自己真正關心的事物,如愛好、運動、社區等,打造專屬的社交媒體體驗,不再局限于社交網絡所有者設計的算法生成的時間線。
Starter Sets 功能:
簡化創建自定義 feed、個性化設置以及發布到平臺外的過程,讓那些想要嘗試制作 feed 但又不確定如何開始的人更容易上手。
圖片來自:Flipboard
支持的內容來源:
Surf 可以策展和探索基于開放協議構建的社交網絡內容,如 Bluesky、Mastodon、Pixelfed、PeerTube 等,還包括 Meta 的 Threads。
用戶可以添加自己的社交賬戶動態,并按所選主題進行篩選。還可以通過搜索欄添加特定來源,并使用工具篩選這些來源,以便只包含與動態主題匹配的帖子。除此之外,新增功能允許用戶將自定義 feed 發布到 Bluesky。選擇發布后,該動態就會出現在用戶 Bluesky 個人資料的“動態”選項卡中,但僅在 Bluesky 應用上查看時才會包含 Bluesky 內容。
圖片來自:Flipboard
當前,社交媒體領域正逐漸向開放協議和用戶自主定制內容的方向發展,Surf 的出現順應了這一趨勢,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更自由、個性化的社交網絡體驗。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