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前一段時間給大家總結了「APP UI的設計結構」,希望已經對你們有所幫助。今天我們就摘取其中的閃屏頁(也就是啟動頁 launch image)部分,詳細的說說關于它的一些內容,對你有所幫助的話,希望大家可以繼續關注我的后續文章。

言歸正傳,我們先整體看一下閃屏頁的大致類型: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 以下圖片來源于應用截圖,僅作為學習交流使用

一、常規閃屏

為什么叫常規閃屏?因為這類閃屏比較普通,我沒有想到什么更專業的詞匯,暫且就叫常規閃屏吧。這類閃屏的使用國內的和國外有點不同,因為按照蘋果官方的說法是,用戶打開應用能立即使用是最好的體驗,例如系統自帶的一些應用,是沒有閃屏的;再甚者閃屏最好就是讓用戶感覺不到,和首頁能有一個完美的融合和過渡,這種體驗也很棒,國外的instagram、facebook等就是使用這種設計,閃屏長得很像首頁,更像是一張加載類的占位符。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當然,因地制宜,國內的我們已經習慣了閃屏作為 App 品牌的宣傳和推廣手段,一般由 logo+名稱+slogan+品牌色組成,界面還是相對簡潔明了的,但還是很明顯的違背了蘋果官方的指導說法,但是沒辦法,這就是商業需要。這樣設計也有利處,可以減少用戶在打開App時的焦慮感,也可以讓用戶更直觀的了解品牌,傳遞一些情懷、理念,多看一次閃屏,也是讓用戶強化品牌記憶的過程,只是不知道是好的記憶點還是壞的,就要我們自己斟酌了。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二、廣告閃屏

廣告閃屏,顧名思義就是產品本身為了進行流量變現從而獲得盈利,給一些商家打廣告或者進行合作設計的一類閃屏,這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廣告閃屏自帶被「嫌棄」屬性,應該很多用戶看到這類閃屏的心理是比較排斥的。至少對我來說,我是很少關注這類閃屏,除非閃屏設計的非常的酷炫,我愿意多看一下,否則的話我就想立刻把它關掉,所以在這類閃屏上加上「倒計時(loading)和跳過」就顯得很必要,并且「跳過」的位置也要方便用戶點擊。這類閃屏最好只出現每天第一次打開 App 時,避免讓用戶厭煩。不管出于何種目的,都需要在商業利益和用戶體驗之間保持一個平衡,不然用戶會流失的很快,用戶流失了,何談盈利呢。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另外廣告閃屏和下面要說的活動閃屏一樣,會有一個模板:底部是閃屏圖片,上面蓋上一層 logo 模板。App 啟動時會從服務器拉取閃屏數據,本地會保存 logo 模板。如果服務器更新了閃屏數據會拉取數據進行展示,如果沒有更新或是網絡不佳就會默認展示緩存的閃屏數據,以免發生卡頓現象,以保證流暢的用戶體驗。

三、活動閃屏

活動閃屏和廣告閃屏有點類似,出于產品運營方面的需要,它起到活動宣傳的作用,每年的雙十一、雙十二期間,各大電商App 的閃屏都會用到活動閃屏,還有一些商家自己造的一些節日:品牌周、年貨節、會員日、狂歡周......相信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近期我留意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使用 App 時,經常會在應用之間進行切換使用,如果我們從其他應用再次返回時,最好不要再加載一次閃屏,會給用戶很不好的用戶體驗,目前使用下來,淘寶、天貓等這類主流應用都有這種問題,但是我想這應該是他們有意為之。

四、節日閃屏

每逢一些節假日,各大品牌都會推出一些當日的閃屏,那么為什么要設計節日閃屏?我覺得有幾點原因:長期看常規閃屏,用戶很容易會有視覺上的一種疲勞,節日閃屏會給用戶一種不經意的驚喜和新鮮感;可以蹭一蹭節日的熱點,提升產品本身的品牌調性;在節日給用戶以問候和關懷,和用戶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更好的連接用戶和產品,我想這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節日閃屏比較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它不像廣告類閃屏,我看見這類閃屏就會忍不住的多瞅幾眼,所以設計這類閃屏的時候要非常重視,因為用戶愿意等待,這是非常求之不得的,這就需要設計師具有比較強的表現能力了。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可以先進行思維上的發散,或者是逆向思維之類的,比如春節將近,我們可以聯想到是什么,理清一個思緒,要有節日的氛圍,可以活潑、可愛、夸張,切忌呆板。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我記憶中這類閃屏大部分是使用插畫類的手法比較多。

五、大版本升級閃屏

在 App 進行了大版本升級后,要向用戶展示產品新功能的操作方法。這類閃屏也可以稱為引導頁,頁面數量控制在3-5頁,每一頁都有一個對應的主題,主題要精簡,切忌文字過多;而且每一頁設計形式要類似,否則會給用戶一種視覺落差感;頁面上要加上「跳過」功能,因為用戶更希望盡快體驗新版本,而不是看你的這些教導;在最后一頁要加上類似「立即體驗」的 button。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六、閃屏設計的幾種形式

1. 極簡類

這種形式就是上面所說的國內常規閃屏,品牌色+logo+名稱+slogan,這類閃屏占據大多數,因為相對簡潔明了,就不多贅述了。

2. 插畫類

這種形式會給我們傳遞一種溫暖的感受,容易引起共鳴感,可以喚起我們某個時間段的回憶,比如可能會喚起你小時候和小伙伴一起穿開襠褲的日子。插畫手法用的比較多的是肌理插畫、手繪插畫、2.5D插畫、漸變插畫等,這幾類手法都比較流行。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3. 動圖&小視頻

有一些 App 采用的是動圖或者小視頻作為閃屏,比如早期的 uber 更新新 logo 時,啟動頁是采用的動圖閃屏;早期的快的打車采用小視頻作為閃屏。另外現在還有一些輕閱讀類 App 的閃屏在顯示完常規閃屏后還會展示出和產品調性相關的圖片閃屏,并且圖片會變大后再進入首頁,以突出產品的文藝氣息。使用這類手法的時候,一定要三思,首先難度較大,而且因為用戶每次打開應用都會看一次,早晚會失去新鮮感,并且對網絡環境也有要求,有可能會出現卡頓情況。

4. 和產品調性相關的圖片

為了和用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很多 App 使用和產品調性相匹配的圖片作為閃屏,最為熟悉的就屬微信閃屏了,前一段時間微信換閃屏的熱點已經刷爆朋友圈,相信大家已經關注到了。這類閃屏要能突出產品本身的調性,否則謹慎使用,風險較大。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一般閃屏只有3秒鐘,一閃而過,好的閃屏設計會讓用戶忍不住多看幾眼,如果你設計的閃屏能讓用戶關掉 App 再看一次,那你就厲害了。

歡迎關注作者的公眾微信號:「Eason張UED」

寫給UI新手的APP結構指南:閃屏

圖片素材作者:Tony Sarg

「閃屏設計過程」

收藏 95
點贊 5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