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無襯線西文字體的經典作品,Arial 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與認知,但也飽受爭議。
Arial 是否如大眾所認為的那樣,是微軟出于商業目的造就的庸俗產物,是幸運的 Helvetica「模仿者」?無處不在是否意味著濫用與無趣?當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字體選擇,Arial 的價值存在何處?
本期內容從 Arial 和 Helvetica 兩款字體的誕生歷史出發,辨析設計細節異同,梳理爭議問題并延展討論。
上期文章:
誕生四十余年,Arial 已于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因其簡潔中性的氣質、廣泛的語種及系統支持以及高效的數字化呈現,Arial 被應用于網頁、文檔、報紙、雜志等多媒介。
Arial 也成為了眾多企業考慮西文字體的首選。作為 Windows 系統預裝字體,又以字母 A 開頭,這種便利性使得許多企業并未多加思索,便將其作為品牌字體長期使用。所以,與其說 Arial 最受歡迎,不如說它「天生好命」。
盡管 Arial 和 Helvetica 都在當下廣為使用,但從發展歷程來看,卻有著并不相同的出發點。
Helvetica:瑞士排印學派的標志
與 Arial 相比,Helvetica 更為古老。1957 年,Haas 字體公司的負責人 Eduard Hoffmann 為了對抗當時市面上流行的其他無襯線體,委托字體設計師 Max Miedinger 設計一款新字體。
最初,它被命名為 New Haas Grotesk;Linotype 收購了 Haas 的母公司 Stempel 后,將這款字體更名為 Helvetica(改編自拉丁單詞“Helvetia”,意為瑞士),并大力進行市場推廣。
Helvetica 在精巧度和功能性之間取得了平衡,清晰中性、現代前衛的氣質更是使其廣受歡迎,在整個 20 世紀 60 和 70 年代,它的身影遍布歐美的廣告海報,甚至成為了現代性與全球性觀點的象征。
紀念 Helvetica 誕生 50 周年的紀錄片中,知名設計師 Michael Bierut 如此評價 Helvetica 對設計界的沖擊:“如同你剛爬出一片沙漠,滿嘴都是骯臟的沙塵,這時有人給你遞上一杯清澈見底的冰水,讓你把所有的不快都拋之腦后,這是如此妙不可言?!?/p>
來源:紀錄片《傳奇字體 Helvetica》
而讓 Helvetica 聲名大噪的關鍵時刻,是喬布斯將其納入了蘋果操作系統的核心字庫中,從那時起,Helvetica 便在設計和日常中更為風靡。
Arial:與技術發展共生
Arial 的誕生則與技術發展密不可分。1975 年,IBM 生產了第一臺商用激光打印機 3800,使用來自打字機的等寬字體作為內嵌字體;當該系列新款 3800-3 即將推出時,IBM 找到蒙納,希望內嵌 Times New Roman 和 Helvetica 兩套變寬字體。
當時蒙納沒有 Helvetica 的著作權,于是通過和 IBM 的共同溝通,最終決定制作一套新字體,Arial 的設計便開始啟動。
IBM 3800 來源:Timetoast
就這樣,基于 Monotype Grotesque 字體,Arial 于 1982 年正式誕生,以 Sonoran Sans Serif 為名出現在了 IBM 的打印機上。
之后,蒙納為了能對相同需求的客戶提供 Helvetica 的替代方案,將 Arial 的字母寬度設定為 與 Helvetica 一致,而其中最為知名的客戶便是微軟。
Arial 的創作基礎 Monotype Grotesque
1990 年,微軟在 Windows 3.0 內嵌了 Arial 的 TrueType 字型,隨著 OS 的普及,使用率也爆發式增長,1996 年更被指定為 Web 安全字型之一。
這也成為了許多人認為微軟選擇 Arial,是為了省下授權費而非真正重視字體排印的原因。大曲都市曾對此闡釋道:“事實上微軟在 Arial 的開發、授權上所花的經費,已經超過一些小國家的國家預算規模了。Arial 能有現在的普及率,也離不開微軟豐厚的支持?!?/p>
誕生至今,Arial 和 Helvetica 都已經歷了多版本的迭代更新,以適應設計和技術雙重需求的發展。
1. Arial
① Arial Rounded MT
Arial Rounded 基于 Arial 延展而來,將筆畫末端變得圓潤,顯得更為不拘一格、柔潤雅致。尤其在較粗的字重中,差異更為明顯。
② Arial Unicode MS
Arial Unicode MS 最初由 Microsoft Office 委托開發,是 Arial 的擴展版本,支持大量國際字符。該字體包含在 Office 中,但未嵌入 Windows。隨著時間推移,Unicode 標準已無法在單一字體文件中包含所有編碼字符,因此微軟已停止了對 Arial Unicode MS 的服務和更新。
③ Arial Nova
Arial 曾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被重新繪制,成為更高分辨率的數字字體,用于蒙納激光照排機。在這一過程中,Arial 從最初的設計中逐漸失去了一些早期的個性。因此 Arial Nova 回歸初心,調整字符間距,并細微修改了字體設計,使字母的形狀和比例恢復到 1982 年為 IBM 打印機而設計的最初版本。
2. Helvetica
① Neue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于 1983 年發布,由 D. Stempel AG 重新設計 Helvetica 并將其數字化,同時擴展到了 51 個字重,融合了美學與技術的優化,在比例、可讀性、使用范圍上都有提升。
② Helvetica Now
由蒙納設計團隊在 2019 年發布,配有標題、正文、微型三種視覺字號(Optical Size),并設計全新配飾符號,既沿襲原初設計簡潔中性的靈魂,又適用于更復雜的場景和變化。
③ Helvetica Now Variable
蒙納設計團隊于 2021 年發布了 Helvetica Now Variable, 通過三軸可變的設計空間,提供了 123.5 萬種變體樣式??勺冏煮w使得設計者能夠創造無限豐富的表達層級、美妙絕倫的文本動畫、令人難忘的字體排印。
為更好地從設計角度理解 Arial 和 Helvetica 這兩款字體,我們以原初版本為例,進行辨析。
盡管 Arial 和 Helvetica 乍看之下頗為相似,但仍然有許多易于辨認的細節。
1. 整體區別
從上圖可以看出,若將兩款字體重疊,Helvetica 多出來部分的面積較大,由此可以看出它線條較粗,排版時灰度也會較深。
而 Arial 雖取了 Helvetica 相同的字母寬度,但擁有更開放的字懷,字間也取得較大,大曲都市對此解釋道:“若用于文字展示與排版,Arial 有種神秘的松松垮垮之感,原因之一便是其負空間取得較松。”
2. 顯著差異
一些顯著的字型差異能幫助我們快速區分 Helvetica 與 Arial,如:
G:Helvetica 的 G 帶有字刺(spur),Arial 的 G 則不帶
R:Helvetica 的 R 具有以精巧的弧度垂直向下的字腿(leg),而 Arial 的 R 筆畫末端向對角線延伸
Q:Helvetica 的 Q 字尾(tail)筆直,Arial 的略具弧度
a:Helvetica 的 a 筆畫末端彎向側邊,Arial 的 a 末端則貼于基線(baseline)
t:Helvetica 的 t 頂端為水平切口,Arial 的為斜切口
3. 細節區別
進一步仔細觀察,有些更為精巧的細節決定了 Helvetica 和 Arial 在整體氣質上的微妙差異:
- Helvetica 的筆畫末端均為平切口,與基線水平或垂直
- Arial 的筆畫末端具有弧度,為斜切口
因此,Helvetica 氣質更為利落明快,而 Arial 則稍顯圓潤柔和。
4. 數字符號
除上述字母字型的差異外,Helvetica 和 Arial 在數字與符號上也有容易辨認的細節。如 Helvetica 的數字 2 彎曲弧度更大的對角線,百分號中接近正圓的部分;Arial 的數字 1 斜向下的筆畫,以及數字 3 大小不對稱的字碗(bowl)。
5. 段落對比
當然,Arial 與 Helvetica 的觀感差異也與文本字號相關。Helvetica 在標題等較大字號時顯得更為優雅,而這一特點會在小字號時減弱。
作為一款廣為流行的字體,圍繞 Arial 的爭議從未停歇,有許多人認可 Arial 在數字屏幕呈現的普適性,也有人質疑其只是個出于商業目的的模仿者。
創作出 Proxima Nova 等多款經典西文字體的知名設計師 Mark Simonson,就曾直言不諱對 Arial 的看法:“Arial 不過是一種不再流行的字體不甚忠實的仿制品而已……偶爾聽說設計師用了 Arial 也是因為客戶堅持要用,保持與原有產品外觀的一致性。”
設計博主劉廠長在發布的一條視頻中,也指出星巴克室內墻面上所使用的 Arial,大寫字母 C 具有弧度的筆畫末端較為“唐突”,影響了墻面整體給人的觀感。
而前蒙納高級字體設計師大曲都市在論述 Arial 時則肯定了其對于內文排版的適用度:“Arial 理論上會比 Helvetica 更適合內文的排版,當要排版一篇文章時,選擇 Arial 應該沒有問題。”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Arial 的使用價值存在何處?或許我們可以看一看現實的品牌應用案例。
百達斐麗的官網使用了 Arial 字體,在低飽和度背景上十分柔潤清晰,也與界面中其他線條及圖標渾然一體,呈現百達斐麗經典大氣、極致優雅的氣質。
而施耐德官網則選擇了 Arial Rounded 這一“特別款”,于工業產品企業千篇一律的嚴肅形象中融入親和溫度,營造了友好細膩氛圍。
由此可見,Arial 原初版本那股“神秘的松垮感”,以及延展版本的特殊氣質,都能夠在清晰傳達品牌信息的基礎上,增添新的變化。
大曲都市如此闡述自己對于 Arial 的態度變化:“在原作者身邊工作,理解其制作背景后,我現在無法輕易地全面否定 Arial,看法變復雜了很多。”
綜合來看,并不存在徹底落入俗套、不值一提的“壞字體”,更多的依然是參照使用場景和目標評估得出的“適宜與否”。
使用 Arial 或 Helvetica 將品牌信息清晰直接地傳達出來,還是考慮使用更具個性的字體表達品牌氣質,字體策略的選擇權在于營銷和設計人士手中,而無限的可能性,也正存在于此。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5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