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端業務場景下數據量多且復雜,對數據的精準度和查找效率要求高。本文基于威脅情報中心業務設計背景對 B 端搜索功能進行探究分析,總結設計過程中的思考和要點。
搜索設計:
搜索是產品中很常見的一個功能,它需要豐富的底層數據作為其存在的必要條件,同時也具備很強的用戶主動性,通過搜索讓用戶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的目標項。
搜索涉及到數據的匹配規則、算法的精準度及商業運營需求的影響,在設計過程中除了關注顯性的設計內容,也需要明確如何更好地匹配用戶的搜索需求、各個不同搜索入口的搜索方式、搜索結果的精確程度等方面,從多方面保障用戶體驗。
搜索流程可以拆解為三個關鍵節點,每個關鍵節點中都有設計需要核心關注的點,不同交互方式側重也不同。
1. 搜索前
功能入口
B 端業務中搜索入口通常存在多個,常見的有首頁搜索、頂部導航欄搜索,復雜的場景中也存在同一個頁面中有多個搜索入口,設計前需梳理清楚每一個搜索入口的交互邏輯;不同搜索入口覆蓋的搜索范圍、搜索過程、搜索結果是否一致,在占位文本上也需體現出該搜索入口的搜索內容。
搜索方式
搜索方式包括全局搜索、定向搜索或兩者兼具。
全局搜索
全局搜索是通過關鍵詞匹配全局范圍內的信息;設計全局搜索時要注意搜索后的結果展示邏輯。
其優勢是無學習門檻,用戶無需考慮內容對應的分類只需輸入關鍵詞;劣勢是精準度不夠高;搜索出來內容泛;需用戶二次通過選項查找目標內容。
定向搜索
定向搜索則是由用戶主動選定搜索范圍后再進行搜索,優勢是搜索精準度高,劣勢是增加了部分用戶的學習成本及操作步驟。
定向搜索適用的幾種場景:
- 產品數據量足夠大且重搜索、用戶對于搜索有明確目標、定向可以幫助用戶提高搜索的精準范圍和效率;
- 搜索時輸入的內容無法通過同一套搜索交互方式和后臺計算邏輯承載,如單次搜索和批量搜索的輸入格式不同,搜索結果存在多樣性;
- 需外露產品亮點功能,對于前置條件的數據計算能力和開發成本更高。
可以根據產品的發展階段、需求側重、用戶的專業度和使用習慣來綜合決策使用哪一種方式更合適。如果側重查詢效率且用戶是有專業門檻的使用者時,可以優先考慮定向搜索;如果側重查詢結果的豐富度,可以優先考慮全局搜索。
2. 搜索中
搜索激活
搜索激活指用戶激活搜索框時出現的內容,B 端業務中搜索激活內容常見以下兩種:
1)承載搜索歷史或運營內容,如推薦搜索、相關搜索等。
2)承載定向搜索項,重引導先選擇后輸入,可同時選擇多個定向范圍進行搜索;適用于非核心但數據維度復雜的搜索場景。
搜索反饋
搜索反饋指用戶輸入本文時未確認搜索執行的中間過程狀態。在 B 端場景下搜索反饋具備很強的引導作用,相較于 C 端減少了觸覺和聽覺反饋,常通過視覺反饋(顏色、樣式、文本)給予用戶當下的狀態提示。
關鍵詞聯想
搜索聯想承載的不止顯性的設計呈現,還有背后的算法邏輯;例如是否可以識別拼音、不同搜索方式呈現的聯想詞范圍,都需要提前確認落地可行性后再統一定義相關交互規則,并在產品中的所有搜索場景中保持相同的交互邏輯。
狀態反饋
搜索過程中的異常情況需實時給予用戶精準反饋,將反饋內容前置可以減少用戶后續的往返操作步驟。
觸發方式
常規搜索通過點擊按鈕或回車觸發,但無法覆蓋一些復雜場景下的搜索觸發;如威脅情報業務中有批量搜索功能,輸入內容包含多種標點符號,如果使用常規的回車鍵作為觸發則無法生成單條搜索內容(下圖),這時就需要定義清楚不同場景下的觸發規則。
3. 搜索后
搜索結果
搜索結果根據搜索方式及內容決定。全局搜索多數場景下為模糊搜索-展示結果分類,但在特殊場景時也會存在隱藏的搜索邏輯,如威脅情報中心中單次搜索時,搜索結果優先判斷是否命中具體的搜索項,命中展示搜索結果詳情,未命中則展示包含關鍵詞的模糊搜索結果。
基于上述的搜索構成可以總結出在設計過程中的關鍵要素和需要思考清楚的交互細節。
1. 關鍵詞匹配邏輯
當前多數的 B 端場景搜索功能都很簡單,在內容匹配的定義上也比較模糊;隨著業務的發展,可以參考 C 端的搜索場景,將更多設計細節借鑒在 B 端業務中來幫助提升使用體驗和效率。
例如在微博分別搜索眼影盤、品牌名稱、書單、電視劇名稱,這幾個關鍵詞的結果頁中基礎交互架構是相同的,但內容排列是完全不同的,分析后認為結果是以關鍵詞類別+用戶搜索目的+運營策略來做判斷的。
2. 多端適配
B 端除了 web 端外,部分產品也會存在著多端場景,如云防火墻、威脅情報等都有小程序版本。基本都是先有 web 端產品之后延伸到移動端,這時用戶的使用習慣已經養成,所以在做多端適配時,視覺上因為尺寸限制不能完全還原,但在交互邏輯上務必保持統一性,避免用戶新的學習成本。
搜索乍看是很簡單的功能,其實在設計過程中包含了很多細節和規則需要定義清楚,每個產品對于搜索功能的需求不同,在設計初期也需要跟產品充分溝通達成一致。
交互設計通常不止一種解決方案,決策時可以根據具體場景下用戶最核心的使用需求和初期溝通的設計目標作為參考,在功能和體驗之間做好取舍。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騰訊設計族」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2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