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從零開始學!B 端產品圖標繪制指南(創意篇)》跟大家分享了圖標設計的創意階段,今天繼續第二篇,總結營造高級感有哪些技巧,以及設計整套圖標庫需要在哪些方面統一規范。
1. 描邊
依據圖標的使用場景和風格定位,為描邊選擇合適的粗細:
- 按鈕圖標的表現要簡潔有力,描邊一般偏粗,也可以使用面性圖標或線面結合,增加存在感和召喚力;
- 展示圖標描邊粗細的自由度大一些,但看起來不要像按鈕,以免誤導用戶點擊。
簡而言之,描邊過粗會顯得突兀,細節混沌不清;描邊過細會缺少重量,感覺太飄,要把握好平衡。
△ 按鈕圖標一般描邊較粗,也可以使用線面結合、面性圖標的方式表現。作者 Niclas Ernst 發表于 Dribbble
△ 展示圖標的描邊可以很纖細,利用背景色塊強化存在感。作者 Peter Deltondo 發表于 Dribbble
一個圖標也可以有兩到三種描邊粗細。
△ 外框使用粗描邊,細節使用細描邊。作者 Gloria Qiu 發表于 Dribbble
統一規范時要注意,除了粗細統一(包括多種粗細),描邊端點(平頭、圓頭、方頭)和邊角(斜接、圓角、斜切)的屬性也要保持統一。
△ Adobe Illustrator 描邊面板
2. 圓角
適度的圓角可以賦予圖標親切柔和的氣質,但要避免圓角太大,會顯得軟萌,不符合 B 端產品中立、冷靜的氣質。
為保證規范統一,簡單圖形最好只有一種圓角半徑,復雜圖形盡量控制在兩種以內。
△ 圓角適中,風格中立。作者 Guicon 發表于 Dribbble
△ 圓角較大,風格傾向于軟萌。作者 Rizki Kurniawan Darsono 發表于 Dribbble
3. 混搭
如果把圖標抽象成基礎幾何形,可以有方形、矩形、圓形、三角形、星形等形狀。不同基本形混搭(例如方形+圓形,矩形+三角形),對比相同類型重復(例如方形+方形,圓形+圓形),可以讓圖標更有活力不沉悶,但要注意構圖均衡,避免頭重腳輕或者重心偏向一邊。
組合形式有嵌套(里外),拼接(上下左右),堆疊(前后)幾種。
△ 不同幾何形的嵌套、拼接、堆疊。作者 Eddie Lobanovskiy 發表于 Dribbble
其實相同類型也可以通過長短、高低、正三角倒三角等組合,形成錯落有致的搭配。
△ 相同幾何形的搭配。作者 Eddie Lobanovskiy 發表于 Dribbble
4. 傾斜
傾斜可以打破中規中矩的保守感,還可以平衡細長圖標和方正圖標的視覺重量。
注意不要破壞構圖的穩定性,采用相同角度或鏡像對稱來保證視覺統一。
△ 傾斜可以平衡視覺重量,注意傾斜角度的規律。作者 CMARIX TechnoLabs 發表于 Dribbble
5. 色彩
一旦有了顏色,設計師能夠施展的空間可以說非常大了。可以是純色、漸變色、不透明度疊加、不同混合模式的疊加。顏色可以用在填充、描邊,也可以僅局部點綴。顏色可以是封閉的、溢出的、內縮的、偏移的……
注意在配色時要有品牌意識,不可與 VI 手冊色彩規范相沖突。
為了表現高級感,不要使用太多高飽和度的顏色,否則會有吵鬧和沖撞的感覺。
△ 多色描邊,注意觀察外框、細節、特征點分別如何用色。作者 Kyle Anthony Miller 發表于 Dribbble
△ 描邊和背景的兩種顏色采用正片疊底的混合模式。作者 Ted Kulakevich 發表于 Dribbble
△ 部分填充,背景局部點綴,用色透氣靈動。作者 Dmitri Litvinov 發表于 Dribbble
6. 層次
設計師們漸漸厭倦了純粹的扁平效果,開始加入各種輕質感,例如運用光和影增加立體感和深度,使用線條勾勒出等軸測圖的透視效果等。
要注意層次和細節多了,統一規范的內容也隨之增加。
陰影和投影:假設光源在固定角度照射(例如正上方、斜上方、側方),由此產生的陰影和投影應大致在中心對稱的位置,即大致圍著圖標中心旋轉 180°。
透視:透視角度一致,常見的角度例如正視圖、俯視圖、側視圖、現在流行的等軸測圖等。一般情況下首先考慮正視圖,除非正視圖不能表現出對象特征,需要從其他角度補充細節。注意細節增加,圖標可辨識度未必提升。
△ 輕薄透氣的陰影使線性圖標有了立體感。作者 Bipin Balan 發表于 Dribbble
△ 投影使圖標有了深度,注意投影的模糊程度和位移距離,交代了元素之間的距離。作者 415Agency 發表于 Dribbble
△ 漸變色填充。作者 Daniel Bograd 發表于 Dribbble
△ 雖然是線性圖標,但通過線條顏色的變化表現陰影和層次。作者 Eddie Lobanovskiy 發表于 Dribbble
△ 注意光源方向和陰影位置一致性。作者Ted Kulakevich 發表于 Dribbble
△ 透視角度一致。作者 Andrey Kopyrin 發表于 Dribbble
7. 透氣
如果大家喜歡攝影或者中國畫,應該能從中感受到精妙留白營造的靈動之感。透氣,就是層次之間留有空間。構圖時注意畫面不要太實,細節不要太滿。
△ 虛線比實線透氣。作者 Marina Fedoseenko 發表于 Dribbble
△ 線條采用斷點、故意不封閉,且銜接之處留有空隙,以及填充色內縮。作者 HarikaDeng 發表于 iconfont
△ 填充偏移。作者 Anthony Gribben 發表于 Dribbble
△ 注意色塊和黑色描邊留有空隙,且空隙間距一致。作者 Kyle Anthony Miller 發表于 Dribbble
8. 注意
在設計中表現高級感,設計師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自己審美品味,平時多觀察,多總結,多積累。
對著好作品不要按部就班的臨摹,這樣很難深刻理解細節之間是怎樣互相影響和牽制的。我的建議是仔細觀察原作后,自己不看稿再畫一遍,然后和原作對比,研究差距在哪里。
這個過程不僅要研究表現技巧,更要琢磨里面的「道」,這樣才能真正內化所學并為己所用,而不是淺層次的山寨和抄襲。
設計師們也可以從其他領域尋找靈感,比如建筑、攝影、繪畫、雕塑、空間設計等等,這里就不展開說了。
另外,設計要有高級感但也要接地氣,要冷靜克制但也要有親和力,要嚴謹中立但也要包容貼心。一切以用戶為中心,形式服從功能,不要本末倒置。
除了上面提到的描邊粗細、圓角半徑、傾斜角度、色彩、光源和陰影等細節需要統一,以下幾個方面經常被忽略,但對圖標統一性的表現有較大影響。
1. 節奏感協調
線性圖標的節奏由線條和其間距構成,單個圖標的線條可以疏密相間,但一整套圖標庫應該有大致規律,不要某些圖標線條都很緊湊,其他圖標的線條都很疏離。面性圖標的疏密節奏由色塊和其間距構成,也是類似的規律。
△ 單個圖標線條節奏疏密相間,但整體節奏是規律的。作者 Dmitri Litvinov 發表于 Dribbble
2. 視覺重量均衡
視覺重量均衡不單是尺寸統一,形狀、面積、顏色、細節復雜度等都會影響一個圖標的體量輕重。比如規則形狀比不規則形狀(尤其是非對稱形狀)更穩定,視覺上更重;相同高度和寬度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面積遞減,視覺重量上也隨之遞減;深色比淺色感覺沉重(深色背景相反);細節越多,留白越少,畫面越滿,視覺感覺更重等等。因此視覺重量是多種因素疊加產生的結果,畫圖標時也要從多個角度來審視和靈活調整。
△ 高度和寬度相等,但面積遞減,視覺重量遞減。
△ 通過調整細節復雜度來平衡不同圖標的視覺重量。作者 Jaya Prakash 發表于Dribbble。作者
3. 前景和背景
當圖標由兩個圖案組合而成時,一前一后的圖案分別是前景圖、背景圖。不管是前景圖還是背景圖,重復出現的時候要大小統一和位置固定,不要有時在前有時在后,有時在上有時在下。
需要注意的是,前景圖會遮擋背景圖部分細節,不要遮擋關鍵細節。另外組合而成的兩個圖案要適當降低細節復雜度,避免合在一起的時候太過復雜,跟單個圖案的圖標對比視覺重量太重,破壞視覺平衡。
△ 前景和背景,大小統一位置固定。作者 Afshin Mhmdi 發表于Dribbble
4. 注意
雖然圖標設計需要遵循統一規范,但以「整齊劃一」來要求圖標設計是不合理的,刻板遵守規范可能會產生死板僵硬的感覺。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完全可以靈活處理,只要整體效果協調不突兀即可。
△ 表現禁用狀態時,紅色部分有時在右上,有時在左下,整體上依舊協調。作者 Martin David 發表于Dribbble
今天內容所選的案例并不都是 B 端產品的應用,也不都是完美的設計,希望大家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有價值有營養的部分,而不是刻意模仿。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能呆書房一整天」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2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