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設計管理應該怎么做?

大家都知道,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對應也有不同的發展階段。發展階段、上升階段、成熟階段、二次創新和衰退階段。

當我們聊“做設計或者做產品,怎樣可以做得好”這樣的話題時,首先要把階段搞清楚。因為在不同的階段,大家的想法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公司對你的預期大不相同,我們做事情的方式自然也大相徑庭。

這似乎很容易理解,我們新去到一家公司的時候很容易摸清楚公司處在一個什么發展階段。但如果我們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時間足夠長,或者“運氣”足夠好,那么會經歷一家企業的從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的過渡,尤其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

同時,世界上也并不存在完美的、可以用在任何階段的工作方法,即使這個工作方法來自美名遠播的谷歌或者字節跳動。——中小型公司并不需要模仿大廠的方式來工作。那些光鮮亮麗的方法論,可能在你的企業文化和組織基礎上完全轉不動。

所以,無論是你是設計師、產品經理還是某個部門的管理者,我們作為一家公司的員工,都需要搞清楚企業/業務/產品當前處在一個什么樣的階段,然后再思考在這個階段應該采用怎樣的工作方式才是最適合的。

下面展開聊一下身在不同階段,設計工作應該如何開展。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設計管理應該怎么做?

一、初創階段

快速搭建,彰顯個性

① 快速搭建,別整那些沒用的

有些假設需要驗證,有些模式還沒跑通,不確定現在這個 MVP 能否成功。

如果你在一個初創階段的產品/業務里做設計,那么先把你學到的“用戶體驗地圖”、“設計系統”、“Token 化”之類的知識放到一邊,這些對你目前的業務來講沒有太大用處。

在這樣的團隊中,設計師應該專注于如何快速搭建更好的產品原型,應該專注在如何在把業務吃透的前提下,快速給出更適合的界面方案,應該專注在了解自己技術團隊的基本能力,合理的權衡用戶體驗與開發成本的關系。

② 打好基礎,考慮框架的擴展性

快速搭建并不意味著初創階段的設計不需要深思熟慮,產品與品牌的基礎調性、產品設計的基本框架,都會對未來的產品迭代產生重大影響。在這兩方面要多想想,不要拍腦袋。

③ 彰顯個性,帶給團隊和用戶亮點和興奮點

在 AI 領域初創產品 Kimi 會像 google 一樣做 logo doodle,Perplexity 會出有趣的周邊文創。

橫空出世的創業公司,設計上需要出現一些彰顯個性的亮點,讓大家記住。

對于企業而言,讓產品脫穎而出的,不是同質化的復刻,而是在某個領域的深挖與創新。產品需要差異化的功能和定位打開市場,那么設計團隊要做的就是竭盡所能的去彰顯產品/品牌的個性,用任何你想到的方式。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設計管理應該怎么做?

二、上升階段

建立規范、增強體驗、優化產品

在這個階段,用戶對產品感到滿意,企業對未來也充滿信心。用戶體驗的重要性提高,公司對設計的預期也整體變高。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設計團隊的規模也會隨之擴大,以便有資源去做更多細化、優化的事情。

① 建立規范,提高品牌識別度

在成長階段的產品依賴完善的規范,好的規范可以讓優秀的東西得到快速復制,也可以讓新加入團隊的同學快速上手。

② 修復問題、優化產品

在初創階段雖然我們想要盡量打好基礎、做好框架,但實際的執行過程中總會留下很多問題。在這個階段,需要對上個階段遺留下來的問題做及時修復。如果調性和框架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必要時要做整體的設計改版

三、成熟階段

管理用戶體驗、完善設計系統、提升品牌形象

與競品對比反復走查流程,不斷找到可以優化提升的地方,然后做 AB 實驗測試。

成熟階段的產品和業務,盡可能詳細而全面地一遍一遍摳細節,是大家大部分時間在做的事。在這個階段,更多的人在一個成功的飛輪上跟著旋轉,設計團隊和其他很多團隊一樣,都在不斷自證價值,說明自己的工作與這飛輪的旋轉有關。

① 用戶體驗管理

即便你不熟悉 XM(體驗管理)這樣的概念,你可能也在做著類似的事情。體驗管理是在用戶旅程地圖的基礎上,用系統的方法管控產品乃至服務流程中的體驗問題。呈現體驗狀態,同時處理體驗問題。

② 完善設計系統

很多公司和團隊在上升階段都不重視設計系統的搭建,所以會在成熟階段還在面對沒有成型設計系統所帶來的問題。

有些設計語言相對成熟的設計團隊,不斷迭代設計規范,并與開發團隊推動組件化工作。這會對整體產研的日常工作效率的提升帶來很多益處。

③ 提升品牌形象

很多品牌的大型改版升級都是在成熟階段完成的。這往往是在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時,嘗試給業務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四、二次創新階段

回歸商業本質,聚焦創新產品

在這個階段,企業的經營狀況開始遇到一些明顯的問題,需要通過新的突破和創新找到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這時,原來的體驗細節變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品牌調性的高低在商業收入面前也很少被提起。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很多企業近乎在一夜之間從成熟階段切換到了二次創新或衰退階段。在降本增效的前提下,原本很多體驗優化之類的實際收益不明確的項目將會被擱置。這時,設計師們應該怎么辦?

① 緊跟公司核心目標,設計回歸商業本質

從設計的角度,找到與公司商業目標盡可能緊密相關的點,并進行深挖。

② 運用智能設計工具,將每個設計個體的效能最大化

在提升效率這件事上,設計模版、組件庫、資源庫都是立竿見影的。依靠成熟的設計組件,可以大幅降低設計與開發的人力成本。

同時,結合實際的業務場景選擇 AI 工具,并實實在在地用起來。AI 是可以大幅提效,前提是你們真的需要他,并且有著實可見的應用場景。

③ 聚焦在創新產品上

很多事情很多項目都有不得不做的理由,但現在,我們需要甄別出最重要的那個,然后盡全力去做。因為所有的資源都變得特別緊張了。

聚焦在可以打開新局面的創新產品上吧,舊產品上的那一籮筐小問題,就姑且先放一放吧。

大家經常說,選擇比努力重要。但具體怎么做選擇呢?我覺得看清階段,調整預期,是做出正確選擇的前提。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柴林的設計筆記」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設計管理應該怎么做?

收藏 35
點贊 57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