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到一位很優秀也很資深的設計師講到自己離開職場和設計圈的過程,其中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設計工作的價值并不被公司和領導們認可,還強調了自己以前也不想承認,但一次次失望下來發現,雖然他們表面上不會說,但設計工作的價值和地位實際很低。
雖然有些唏噓,但我也承認 TA 可能說到了很多人感受到的現狀,包括我曾經也這么認為。
為什么設計工作的價值總是很難被認可,有很多客觀存在的原因,例如它很難量化,你很難說清楚好的設計和不好的設計有什么統一的客觀標準;例如它的表現形式可能很簡單,就是那些圖標和界面;例如它的入門門檻并不高,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也可以做設計……
但是,如果拋開這些原因,從我們自身的角度來看呢?
更多關于設計價值的探討:
可能熟悉我的也知道,我的設計工作領域主要集中在 B 端,還是連技術都不成熟的 AR 和智能化領域里,所以,大概在兩三年前我甚至曾經頭腦一熱,跑去問了我們 VP 這個問題,雖然自認為還說的比較委婉,細節我就不方便聊了,反正現在回想起來自己挺虎挺傻的哈哈。
所以,回到現在,我想說,我們看到的“設計工作的價值和地位實際很低”,這真的是事實嗎?
首先,我們需要去定義:設計工作到底是什么?
是繪圖、排版、設計圖標、進行色彩搭配嗎?是根據需求文檔設計相關界面,并且串聯起這些界面間的邏輯和交互方式嗎?是通過用戶調研和競品分析找出產品的不足,推動更好的迭代嗎?……
似乎都是的,但要談到價值的話,似乎總差了那么一點。它好像不像產品那樣能夠直接定義產品的定位和功能,也不像研發那樣能夠直接體現在產品的實現和輸出上,甚至不像測試那樣能夠作為產品的質量的保障,更不像商務和營銷推廣那樣能直接和錢與用戶數量掛鉤。這樣看來,它的價值不被認可,似乎理所應當。
但從整個社會層面看好像又不是的,設計又一直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相比起沒有經過設計的產品,大家都更愿意為經過設計的產品買單,為了更好的設計也愿意付出更高的價格。
為什么會這么矛盾呢?
有沒有可能,只是我們定義的設計工作太窄了?甚至、是我們自己還沒有能力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
繪圖、排版、設計圖標、進行色彩搭配、串聯界面間的交互邏輯都很重要,但它們并不是設計工作的全部。設計工作是指根據用戶需求和目標,制定一個完整的設計方案,包括用戶體驗、品牌形象、色彩搭配、排版等等,從而讓最終的產品達到預期的效果。
最終這個詞很重要。
要讓設計工作的價值被認可,最后的結果很重要。
于個人來說,提供高質量的設計作品是關鍵
高質量的設計作品是從外到內的。外是包裝,內是功底。
包裝,首先是指設計作品出去的呈現形式,是一兩個圖標,還是一份完整的文檔;是幾張分散的界面圖,還是可以預見產品的原型。
其次,包裝還是指你如何表達你這份呈現。郵件出去的正文,評審時候的表述,別人質問你時候的自信和開放態度。
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設計作品也一樣,你的輸出形式,是體現你專業性的一個表象。這點,其實和做產品也差不多。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公司合作一個人,他連郵件正文都寫得不清不楚,帶的附件還是個必須下個軟件或者開個權限才能看的文件,長此以往,你會覺得他的專業度是可信任的嗎?
功底,如字面意思,是指最終設計的這個圖標或界面的樣子到底是什么樣的,同時也考驗著構成這個圖標或界面的思考。
首先你的思考要順著正確的方向,要指向用戶需求和產品的目標,就像對應著探索期的產品精細的描繪細節陰影的厚薄和漸變色彩的豐富度,對應著成熟期的產品來個大刀闊斧的交互改造,都是件很難看到結果的事情。
接著,你要有能夠表達你思考程度的能力,眼高手低也不行,因為設計作品本身首先會面對大家在感官上的體會,如果你呈現的樣子和最初的需求和目標偏離太遠,幾乎讓人感覺不到,說得越多越像狡辯。
沒有包裝的功底很可惜,沒有功底的包裝很可怕。
以結果來看,要讓設計工作的價值被認可,必須強調互惠互通。對內,讓所有設計師的工作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的大作品,大方案,大結果。對外,是更近一步的互惠互通,要讓這個大作品通過各種方式與其他團隊的作品產生關聯,形成更大的作品,更大的方案,更大的結果。
這和做公司有些相似,十人團隊和百人團隊出產的產品,一定有差別。當然,這并不是說這個團隊必須要有那么多人,而是說要讓勝利的結果持續或者擴大,就需要引入合作機制。
為了形成良好的互惠互通,擴大結果,也可以分為內外兩層,內靠機制,外靠共贏。
機制,讓個體能夠成就團體,團體也能賦能個體。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個體產出的設計作品質量需要通過一套完整的設計評審機制來確保,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設計上的問題。設計師需要在設計評審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同時也要接受來自團隊內外部的反饋和指導。每個單個設計作品的設計質量還需要放在團里的大作品里進行考慮,比如不同設計師產出的設計作品有沒有一致性,是否建立在一套設計系統里。
其次,建立溝通或反饋的規則機制確保設計師會和產品經理溝通和了解產品的需求和目標,理解用戶需求和產品定位;會和研發團隊密切合作,以確保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實現性;會和測試團隊合作,以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體驗質量。最后,能夠及時獲得產品的用戶反饋和數據分析結果,以便更好地改進設計方案。
每個設計師產出的設計作品,如水滴匯入大海,單個來看似乎影響不大,但最終都會影響整個設計團隊的價值認可。越小的團隊,每個設計師的影響作用越大。
共贏,是說設計工作,要成就產品的目標、成就研發的目標、成就測試的目標,同時,也要成就自己。如果只成就別人,就成了美工,如果只成就自己,就沒有人陪你玩。
要么共贏,要么不做。
而在眾多的事情或者需求中找準能夠發揮設計價值的共贏點,并且還有能力發揮出它的價值,是認知和能力的共同作用,也就成了我們應該去努力的方向。
希望未來,我們的每一次離開,都不是因為失望,而是有了新的熱愛。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林間有影落」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8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