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之前在滴滴的時候看著瘋狂做筆試題找工作的實習小噴油們,天真的告訴他們只要熬過這2年就可以不用再受筆試題的摧殘了。現在我...還可以收回這句話嘛?

最近和身邊的老司機設計師朋友嘮了嘮他們的面試經歷,發現哪怕職級到了P7,依然還是要面對很多專業向大廠的筆試題洗禮。

很多鐵汁是不太能接受筆試題這種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的測試方式的,但如果對方剛好是你特別想去的大廠業務線,同時福利也滿分,那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愿意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爭取哪怕多一線生機了,也就是說你就非常需要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答卷”去贏取這個機會了。

接下來就套用前不久剛順利pass的云音樂筆試題經驗給大家分享一波,如何“出奇制勝”?

想進大廠?先來學習如何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

擺正心態hin重要

開篇還是要先說點fei話,因為它還是會影響你接下來整個產出的質量。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件事情就是,筆試題對面試者本身來說是個不小的門檻,有這一環的存在可以自動為你過濾一些很強但又不愿意做筆試題的競爭對手;另外,筆試題這一環相當于一輪面試了,所以通常有筆試題的大廠業務面試都會少一輪,一般不會超過2輪業務面就到hr。綜上所述,其實筆試題對于很想進的廠子來說并不算一件太壞的事兒。

注:但一些不具名的廠子過于細枝末節的筆試題不排除有白嫖的嫌疑,大家還需謹慎判斷,不要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修福報(比如找你們修改or索要源文件的,可以不用理會)。

做多少?做多久?

我知道你在懷疑我開車,但又沒有證據。注意!以下討論內容僅針對你特別想去的廠子。

很多鐵汁包括年輕時候的我,都覺著上交一個排版很精致的優化圖就是筆試題最好的答卷了。但實際上越火的廠子通常選擇做題的人也會越多,你越是想進去分蛋糕,就得做的越“喪心病狂”。

這里建議最后提交的筆試題包含以下內容:

  • 一份完整的PDF設計方案說明(控制在10頁以內,具體展示哪些內容下文會說明)
  • 一份打包好的可供手機orPC預覽的完整長圖(從打開你的筆試題壓縮包的時候開始就感受到一個UX的用心)
  • 一個頁面的動效展示gif(*看實際能力和時間進度量力而行)

想進大廠?先來學習如何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

一般正常的筆試題官方給出的周期都在7天左右(包含工作日),如果你還在職可以向hr申請更多一點時間,準備的也更充分一些。不建議過早的提交筆試題(比如1-2天),給自己留出buffer時間檢查+增添一點加分的內容。

磨刀不誤砍柴工

既然我們說了要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答卷,那么意味著所有的準備和調研都要提拉到MAX最大值。接下來我們康康在開始動手前都哪些調研準備可以讓你的輸出高效且高質(這些并不是都放到pdf里,只是搜集一下對后期輸出有幫助)。

想進大廠?先來學習如何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

1. 行業調查

首先明確你做的筆試題產品是什么業務類型,對應的先了解下該行業當前的業務發展大體情況與趨勢,順便再對應搜索一下當前筆試題產品的打法、目標和用戶群(如果搜不到沒關系,可以自己結合已有的主流趨勢分析)

2. 競品分析

做競品分析最根本的目前不是為了讓大家抄競品的優點,恰恰好是最好完美規避競品的設計,因為競品做成什么樣,面試官肯定比你更熟悉更清楚。所以如果要給人耳目一新獨立思考的感受就需要你充分吸收競品的養分做出更好更適配的設計。

3. 題干剖析

UX的筆試題不同于品牌運營設計,會有一些牽扯到產品層面的東西,需要大家提前做功課。比方說:可能會讓你分析這個設計為什么點擊率低?出一個點擊率高的優化方案,那么你要做的功課就是提前調查好,哪幾個維度的東西會影響用戶點擊率。

*另外有個小爭議點值得注意:雖然我們有點“瘋”,但是對于同時做多個方案上交的提議我還是持中立觀念。因為雖然多個方案提高了命中點的概率,但是同時大大增加了你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對于是精專做好一個方案,還是多個質量都不咋地,我覺得還是前者安全系數高一些。

主視覺風格要冒進還是保守?

這個問題在我做剛開始筆試題的時候也有困擾過,一方面擔心如果做了和線上產品貼合的視覺風格會不會不出彩;另一方面擔心如果做了特別夸張的顛覆會不會觸到一些雷區引發杯具。

最后掙扎了很久我還是選擇用貼合線上產品DNA的視覺風格來做優化方案了,把亮點都留給了交互設計和細節的視覺設計。

但后來筆試過了順利二面完我才發現其實選擇冒進還是保守并不是重點,重點在于你對于這兩種風格的設計詮釋是怎樣的。也就是你為什么選擇了貼合線上的設計?也就是你對線上設計主視覺的認可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如果選擇了冒進,那就是對線上設計主視覺有著不同的想法,你就需要好好思考為什么是這樣的新設計可以更好的表達一些東西(考慮它和產品目標和用戶群的匹配性)

想進大廠?先來學習如何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

所謂“出奇制勝”到底有哪些方法

要想要方案稿脫穎而出,首先得和大多數人不一樣。這里的不一樣不是指故意尋求一些非主流的設計反而畫蛇添足,這里的不一樣主要是指“設計思路和思維”上的不一樣。

常規思路的答卷路徑:競品分析→用戶調研→設計方案一展示+說明→設計方案二展示+說明

常規思路的方案思考路徑:優化視覺風格→優化布局細節→優化具體卡片細節→補充對應優化的模塊說明

以上的常規思路如果你能應用的全面且精致,也是很可能pass通關的,但如果你想要再壓個寶,給面試官留下“臥槽,就要ta了,馬上接著面ta”的筆試題內心評語(每一輪的面試官評價都會影響你是否走到最后以及面試通過后要職級和薪資),那就需要點不一樣的東西。

想進大廠?先來學習如何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

*注:這里行業+競品分析不建議篇幅過度,1頁足夠,因為這塊你只能是通過度娘得到一些淺層的數據和分析,它的實際價值不大,但是又一定要有,因為它還是會影響你的設計優化說辭以及表現你是做好足夠多功課的。

想進大廠?先來學習如何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

有點不好理解,沒事兒,我舉個,比如啥是“可以匹配問題分析維度的亮點”呢?

一個希望年輕人注意力的標簽,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很簡單的方式提升UV點擊率:

想進大廠?先來學習如何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

這樣是不是清晰很多~

最后一個“更多玩法”也給大家一個參考,落地下來可以是這樣一個“喪心病狂”的東西(自制bannerx3):

想進大廠?先來學習如何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

Finally,來自老阿姨的一些苦口婆心

1. 小技巧代替不了基本功和積累。

講到這里你們也應該發現,該不會的還是不會,該無從下手的還是無從下手,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平時的積累還差點事兒,畢竟誰也不可能一步登天。這時候該做的是平時多刷文章和書,歸納自己的設計方法;多練手活,多思考,多積累。這樣就不會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情況了,火力全開也彈藥充沛。

2. 放下偏執,多考慮性價比。

很多鐵汁筆試題掛了就會郁悶到開始對出題的廠子進行質疑與抨擊,比如:“我感覺這個崗位掛了好久了,我懷疑他們在白嫖”。雖然不排除確實存在這種情況,但既然你選擇進行筆試題,那一定就是事先想好的他們值得你去做一份筆試題,再不濟年紀輕輕的你通過筆試題也能獲得一些成長。總之凡事多總結自己的不足,選擇高性價比對自己有價值的事情去做。

最后預各位奮戰在筆試題一線的鐵汁們,做最“喪心病狂的”設計,拿最多的offer~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Nana的設計錦囊」

想進大廠?先來學習如何做一份「喪心病狂」的筆試題

收藏 216
點贊 28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