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與合作方「憤怒→嘲諷→爆發→轉變→面對→和解」這6個階段后,我提煉了4個對我幫助很大的職場溝通技巧

曾經,我因為與PM合作不順利,會在半夜睡不著,爬起來,黑著燈,咬著牙,上網搜“如何與XX合作”,如今,這位PM又給我買咖啡又請我吃飯~ ——吾甚欣慰!

想知道對方180°改善的背后,我都經歷哪些關鍵的轉變嗎?

這篇經歷,一定能讓你有所收獲!

階段1:憤怒

T是一位遠近聞名非常難合作的產品經理。

很不幸,去年開始,我和他對接,成為了他下游的設計師。

與T第一次合作,他就直接拉著開發和設計同時評審需求。

我對他講:正常流程是,產品需要和設計先進行需求評審,設計產出交互稿后,你再拉開發進行技術評審。

T:我哪有那么多時間開那么多會!?為什么不能一起評完了?

我:……

第二次合作,他有進步,先找我評了。我做完發給他,說:你先看下設計稿,有問題我們當面碰,這樣效率高。

結果他不到一分鐘就跑來找我了。

我驚訝問道:設計稿你看完了?

他:沒有啊!

我:那你來干啥?

他:你不是說讓我當面找你碰嗎?

我:……

那個階段,我不是在憤怒地與他對接,就是在煩惱地想:我怎么這么倒霉,居然和他對接???

以至于一接到他的需求,一看到他的消息,就會瞬間不開心……

T有一個很招人煩的口頭禪:快快快!

有一次我在工作聊天軟件里搜“快快快”,居然搜出90多條記錄,全都是T一個人發的!

4個溝通技巧,讓最難搞的合作方關系好到請我吃飯!

圖片來源:soogif

成天催需求也就算了,直到有一次,他居然公然讓我加班做他的需求,我的憤怒達到了頂峰!

那天夜里我氣得睡不著,居然半夜抓起手機搜:如何與XX合作???

Emmmmm,然而實際上也并沒搜到什么有效方法,所以我只能自己探索。

階段2:嘲諷

后來我嚴肅意識到,憤怒解決不了問題,自己的心情最重要!

所以,我進入了下一個階段:開始嘲諷他,以獲得自欺欺人的開心。

比如,我會把T的備注改成“??猴兒”,把群名改成“看戲”,這樣我就仿佛搖身一變,成了個旁觀者,看他耍混。

4個溝通技巧,讓最難搞的合作方關系好到請我吃飯!

而且我還發現這樣還有一個妙處,就是自此T再說一些讓我不開心的話,我的電腦桌面就會蹦出這樣一個提示——??猴兒說:快快快!

4個溝通技巧,讓最難搞的合作方關系好到請我吃飯!

看到這,不僅不會難過,反而會噗嗤一笑,覺得那一瞬間的荒謬還挺好玩兒。

有時,我問T什么時間能碰下xxx需求的節奏,T也不回消息。

我就會嘲諷地在第二天追問:請問你是“閱讀理解”有什么障礙嗎?請問什么時間能對下xxx需求的節奏?

T氣急敗壞地回:我不是說"收到"嗎?

我就故意逗他說:當有人問“你哪天能出去玩兒?”時,以下誰的回答是正確的呢?小A?“4月10號”,B“收到”。

結果T 在這條消息下點了個“收到”。

4個溝通技巧,讓最難搞的合作方關系好到請我吃飯!

果然,小明指代“小聰明”,小春指代“小蠢貨”??。

然后我把這惱人事兒當笑話講給同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那陣子,就這樣自欺欺人地自娛自樂,也算是從單純的憤怒,逐漸轉變為自嘲。

但將生氣變成段子,終究還是不能解決生氣的本質問題,直到有一次觸底反彈。

階段3:爆發

那是T老板提了個需求,T沒揣測明白圣意,跑來問我老板:要解決這個問題,可怎么辦?

結果我老板就讓我幫T解決這問題。

我不僅幫T把問題捋清楚,還輸出了全套的線上線下解決方案,而且還調研了一個新的指標概念,并提供了結果指標衡量方案——我覺得我已經仁至義盡,該做的全部都做到位了!

結果設計方案、調研方案全都出完了,到了該產品經理投放問卷的時候了,T卻 遲遲不投。

我問T,T直接來了句:我沒空,你去投吧,別耽誤進度。

我:大家都忙,設計師可沒空替PM做PM應該做的工作。

他直接彪了:為什么每次都互相甩鍋!blablabla……的

我也好氣憤,心想:見過農夫與蛇,但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蛇!

當時場面著實有點尷尬??,我領導就給我安排個任務:你當面找T好好聊聊吧,我看你倆互相不順眼已經很久了,這樣下去對誰都不好。

我雖然一萬個不樂意,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階段4:轉變

那次與領導聊的過程中,領導給了我一個非常重要的輸入:大公司很復雜,往往人的問題搞不定,事情是推進不下去的

??這是我在此過程中的第一次認知轉變,那次聊完后,我決定不再把T僅僅當做一個需求,而是把T當成一個真正的人,找T聊聊。

雖然理智上決定了,但是我心理上還是死都不愿意找T。

聊的前一天,我和另一個同事X開會回來的路上,我問X,這種情況下該咋聊啊?

X聽了事情的經過后,云淡風輕回了句:T沒啥,可以聊。

我驚了,問:自己活兒干不明白都是我幫他干的,完了還反咬我一口,這叫沒啥?

X說:這只能說明他笨,至少說明他不壞。知道什么叫壞么?就是那種明明你干的活,全說成是他自己干的,然后還說你不行。

我聽后,仿佛瞬間寬慰了許多!

??這是我的第二個認知轉變,可以把T看做一個沒有惡意的人。

階段5:面對

與T一對一的時間約在下午2點。

聊的當天午飯,我還在苦惱地捏礦泉水瓶:啊啊啊啊啊!我就要找T聊了可怎么辦!!!

那時,多虧我剛剛看過《溝通的方法》,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招數,打算在這次聊天中,現學現用!

4個溝通技巧,讓最難搞的合作方關系好到請我吃飯!

我就把這次聊天當做一次不期待任何結果的試驗——我就想看看,我把所有事情都做到位了,一個我曾經很討厭的人,到底會不會有所轉變!

當我態度轉變成“試驗”后,抵觸情緒瞬間減輕了,取而代之的,反而是躍躍欲試的好奇。

1. 事前準備

首先在地點的選擇上,我沒有選擇會議室,而是選在了樓下的奶茶店,因為本次談話的目的是關系的緩和,不單是解決工作問題。

奶茶店的沙發綠植輕音樂,更容易讓人放松下來。Emmm,當然也避免一言不合吵起來哈哈哈哈。

選定一個相對安靜的座位后,我也避免雙方面對面坐,因為那樣容易產生對立情緒,而坐在同一側又會過于親近,所以我特意將一個椅子拉成90°側面的位置。

4個溝通技巧,讓最難搞的合作方關系好到請我吃飯!

中午我提前過去,直接點好了2杯奶茶,等T來。

結果2點了,T還沒到,過幾分鐘,收到T消息:中午出去吃了,正在往回趕,晚到5分鐘。

我看到這條消息,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微微一笑:今天的談話勝券在握了~!因為如果對方遲到,會內心略有歉意,反而更容易促成談判順利達成。

果然,T到后先表達了歉意,我也笑著說沒事兒,不計較~!他還特意為我要了杯水。

2. 正式面談

Tip1:開門見山

然后我開門見山地用“事實+感受”表達:這次合作,我們設計做了很多工作,每個節點都是按時完成的,但最后你說我們耽誤進度,我們感到很委屈——不帶任何對T的評判。

T 聽了給我解釋了他的情緒和原因。

Tip2:只討論解法,不糾結對錯

然后,我將這個項目中的每個有問題的環節,一個個拎出來,不糾結誰對誰錯,而將重點放在下次在遇到這個情況,我們能如何解決。

在此過程中,出乎意料的是T的態度居然還挺好~!而且也和我講了些我之前不知道的事兒,比如他老板的行事風格等等,這些信息其實都是有益于我們下次做判斷的。

3. 充滿希望的結尾

除了過程中不糾結對錯,結尾也要注意千萬不要以責備告終,而要在積極的希望中結束。

所以最后我就說,這次聊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問題啥原因出現的以及怎么解,大家彼此理解后,日后才能心情愉悅地開心合作呀,畢竟心情愉悅才是最重要的嘛~!

T最后也挺開心地說:下次我請你喝咖啡!

最后我回去的路上,居然心情還挺不錯的~!

要知道我聊之前,內心還是抓狂的狀態啊~!!!

所以,那一次,我終于切身感受到,把對方當做一個沒有惡意的人,真誠地溝通,把所有該做的都做到位了,居然真的可以帶來強大的轉變!

階段6:和解

面談只是關系轉變的開始,重點還是要看結果。

幸運的是,困擾了我近一年的問題,居然真的就從這次聊天之后,逐漸的解決了!

自此以后,T?不再成天催我們出圖了;

我們發的消息,T從不怎么回復,變成了回復最積極的PM~!

溝通需求的態度也溫和了許多,甚至會主動提出把設計想優化的體驗問題合并到相關需求中一并解決。

后來, T真的請我喝咖啡了哈哈哈!

曾經那個將矛盾激化到最高點的項目,我的方案成功申請了發明專利,幫助 T更好地拿到工作結果,也讓T對設計師的信任更多了一些。我還和T開玩笑,獎金下來記得請我們吃飯啊!

結果就在前幾周,T果然主動請我們去吃了日料,估計飯錢都比他分到的獎金多哈哈哈!

4個溝通技巧,讓最難搞的合作方關系好到請我吃飯!

哎,一年前,我是萬萬沒敢奢望,T居然會有請我吃飯的一天!

從最開始憤怒得睡不著覺,到現在可以其樂融融一起吃飯,我真為我們的轉變感到開心呀~!

在經歷了?“憤怒→嘲諷→爆發→轉變→面對→和解” 這6個階段后,我提煉了4個對我幫助很大的關鍵點:

1. 憤怒是直接傷害自己,嘲諷是自欺欺人地傷害自己,只有彼此和解,才能真正心情舒暢。
2. 人的問題解決不了,很多事的問題是推進不下去的。
3. 如果對方是沒有惡意的人,那么就有繼續溝通下去的可能性。
4. 把不敢去做的事當成一個沒有任何結果期待的“試驗”,邁出第一步就容易許多。

最后總結:有效的溝通= 善意真誠 + 勇敢嘗試 + 合適的方法

最后,祝小伙伴們工作中都能順利溝通,開開心心!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漫聲細語

4個溝通技巧,讓最難搞的合作方關系好到請我吃飯!

收藏 22
點贊 34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