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滴滴打車的案例,讓你學會目標導向設計!

目標導向設計,易說難做。本篇文章以滴滴為案例,分析了目標導向設計的重要性。

目標導向設計,以用戶為中心設計這些設計師常常脫口而出的設計方法我們常常聽到,但是我們身邊的設計師有多少是真正這么做的?

一、何為目標導向?

我們從問題根源開始分析:既然是目標導向,那用戶的真正目標是什么?用戶又是誰?我們只需要考慮用戶嗎?企業的目標呢?客戶的目標呢?那投資人的目標……

深究思考所謂目標,我們會牽涉很多相關需要研究的點,這就需要我們有全局觀去理解「目標」。

二、滴滴案例

這里舉滴滴的案例,站在我個人的角度梳理,幫助大家對「用戶」和「目標」有一個初步的理解。

1. 梳理企業戰略目標

我們初步假設,當時滴滴的戰略目標只是希望能夠構建一個打車平臺:

  • 乘客可以通過APP叫車;
  • 司機可以通過APP接乘客賺錢。

2. 定位目標用戶

通過第一步的企業戰略目標,我們初步定義出目標用戶主要為兩類(暫且拋去企業客服、廣告商、監管平臺等次要關系人)。

用滴滴打車的案例,讓你學會目標導向設計!

3. 用戶分析之用戶目標提煉、設計功能思考

這里從用戶角色細分、場景分析、用戶特征分析,到用戶目標分析,最后至設計提煉進行案例分析:

用滴滴打車的案例,讓你學會目標導向設計!

用滴滴打車的案例,讓你學會目標導向設計!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我們了解了用戶目標分析,以及功能需求提煉的基本方法。

三、目標導向設計的重要性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到,如果我們只是定位司機和乘客的話,我們是無法挖掘到這么多用戶的細分需求:

  • 用戶沒有細分,那我們只會設計一款產品服務大眾,沒有考慮到用戶差異的結果就是產品小眾,無法產生更大的價值。如設計這款打車平臺的設計師或產品經理為高端用戶,那么產品經理如果不進行目標分析,不進行市場場景的調研,而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設計,那么會拋低可能占到平臺八到九層的中低端用戶。
  • 用戶目標沒有分析,結果會導致我們設計的功能無法提煉,容易產生臆想出來的設計方案。

1. 注意點:用戶目標的不同類型

「體驗目標」用戶使用產品的第一感受是他的體驗感,所以作為設計師來說,我們要完成用戶的體驗目標,用戶的體驗感就是他的第一使用軟件感受。每個用戶在使用產品的時候,都會有自己對產品的期望與感受,如果一個軟件的畫面凌亂,布局不清晰,用戶找不到按鈕,則是糟糕的體驗。

「使用目標」除了體驗目標,用戶還會有使用產品的最終目標,則是他們想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如滴滴的用戶使用的目標不是更快的打到車(這是體驗目標)而是更快的到達目的地,完成打車過程。體驗目標是過程,使用目標是結果。如果到達目的地后還要用現金找零,這個就是不合格的體驗目標。

2. 注意點:非用戶目標

分析完具體的用戶目標還是不夠的,一個產品不單單只有用戶的目標而已,還有其余關系人,非用戶的目標。如:

「商業目標」它是公司為什么要做這個產品的目的,基本沒有軟件的開發是公益的,只有基于商業目標,實現商業價值,才能讓產品走得更遠更好。

「客戶目標」客戶不一定是用戶,比如醫院的軟件采購商,他們只是購買者,真正使用的用戶是醫生和病人。

「技術目標」開發產品不是異想天開,一定是基于當下的技術進行開發,我們開發也有一定的目標,如適配不同的瀏覽器,數據儲存,平臺統一性等。

3. 設計方法

「關系人」分析產品「關系人」,提取產品的相關人員,一般有產品所屬企業、客戶、用戶(需要細分)、監管方等。

「關系人畫像」分析不同關系人之間的用戶畫像,分析細分關系人的特征。

「場景分析」分析用戶的使用場景,只有基于場景的分析才能貼合用戶的真實需求。如滴滴打車的乘客實際場景是:不知道哪里有車、車什么時候能叫的到?車叫到了什么時候到?上車了我大概多久能到?到了我可以開發票嗎?

「目標分析」通過分析用戶的畫像,調查研究用戶的具體目標是什么?比如餓了么顧客是為了更快更便捷的吃到外賣,而外賣員的目標是送更多的餐賺更多的傭金,商家的目標是為了更多的銷量等。

「功能提煉」當我們分析清楚用戶目標時,就能更好的根據目標去設計功能,這才是基于用戶設計。

總結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我們分析出了:為何要做用戶分析?如何定位用戶?如何分析用戶目標?

大家只要按照這個步驟去做,能夠更好地定位用戶,提煉出設計目標,服務用戶與企業關系人。

「設計師要知道的目標導向設計」

收藏 17
點贊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