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 2 年前,我就寫過一篇文章,講到如何去理解業務:
不過那時候,我們主要還是聚焦于通用的業務邏輯當中,因此得出的結論主要是:
查閱報告“知”行業、通過競品“學”詞匯、銷售客服“理”流程、試用產品“看”結構
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最近又發現一些新的理解業務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的講解設計師如何理解業務,以及理解業務過后對于設計所帶來的好處。
我們一直在說業務,但還從未給它進行定義。
1. 定義
在日常工作當中,我們經常提起業務。但業務究竟是什么?問過很多同學,得到的結果卻總是支支吾吾,描述不清。
其實業務,本質上就是指:“企業為了某種目的,產生的系列經營活動。”
比如:一家超市的業務就是售賣商品。而需要售賣也就意味著 你的商品從哪來?如何售賣?如何呈現?如何管理?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解決。
知道了它大致的業務方向后,我們需要了解企業為什么要開超市?它的商業價值在哪?具體包含哪些場景?以及會涉及到哪些流程?
超市的商業價值:為了掙錢,利用手里的供貨資源進行盈利
超市的業務流程:進貨、入庫、上架、售出、盤點…
要像這樣去理解業務,其實最主要是去分析三個方面:價值、場景、流程。我們之前也分析的 CRM、HRM 等很多產品,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這里:
2. 分析維度 - 價值
分析業務價值,其實就是在分析產品存在的意義,讓我們能夠了解背后它所存在的原因。
比如之前我非常好奇 微商相冊 這樣一款產品為什么會存在?
直到看到身邊真的有人在使用,并且用戶通過圖片查看過后進行下單。讓我感覺這或許就是價值所在。
所以我們在去看待一款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帶著疑問去分析。比如 為什么 Figma 在設計圈會如此流行?為什么騰訊要做電商?為什么字節研發飛書這樣的產品?
其背后一定有 收益價值、戰略價值、企業價值 等多方面的原因。
同樣的價值也會存在與產品的內部,比如小鵝通為什么會有知識圈?
猜測應該是想做課程外的營銷,讓更多學員能夠在課程之外的部分繼續沉淀。
你會發現理解了價值過后,就能夠清晰的理解產品功能的原委。
那現在再來看我們之前的文章里講到:CRM 的作用是「保證客戶安全性、統一數據信息、簡歷良好客戶關系、管理銷售」;HRM 的作用是「提高 HR 工作效率、人力資源優化、人才梯隊建設」 有沒有更加清晰?
3. 分析維度 - 場景
分析業務場景,就是在拆解 角色、目標、場景、行為。
而在 B 端產品當中,場景就是描述整個產品在業務過程當中,所對應的不同情況。
因為不同的場景,對應的就是不同的功能模塊;進而引申出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流程下
比如還是超市,我們知道超市是 存儲商品、售賣商品的一個綜合體,那大的場景里就會包含有 運輸、倉儲、訂單、支付…
每一個都是特別大的門類,在這些場景當中,又會包含有各種小的場景內容,以便于我們進行分析。
4. 分析維度 - 流程
流程則是需要了解各個場景、各個角色所對應需要做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流程快速理解。
因為 B 端系統本身較為復雜,我們可以通過流程的分析快速知道整個工作的節點,而后續并可以通過流程去設計對應的頁面,以及繪制相應的體驗地圖。
因此你會發現流程尤為重要,它是串聯我們產品當中上下環節的一個重要途徑。
理解完了價值、場景、流程過后,我們就能大致的將一個系統整個前因后果了解清楚,就能夠說了解業務。
其實現在回過頭來看,了解業務其實就是去分析業務本身的整個流程,通過自身的設計方式,去優化業務。
那如何了解業務,我們更新了幾種方法:
對于官網,其實是之前我的疏忽,因為總覺得官網是一個不太靠譜的平臺,里面講的都是一個大且泛的內容。
但是直到最近系統的去查閱很多競品后發現,官網里面的內容,正是我們理解產品的核心。因為官網能夠讓我們理解這款產品的具體業務功能以及產品亮點,而且官網能夠清晰的標注出哪部分模塊更重要(查看頁面提到關鍵詞的次數),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因此官網是我們了解業務的首要途徑。
如果有同學做過官網就比較清楚,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并且它里面的文案、圖片、關系圖我們都需要仔細的考究,有同學曾經出過 20+ 稿的官網設計方案,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厲害~
關于官網的理解,并不是一個簡單首頁,我們要去查看官網的內容。比如在下圖的分享銷客當中,里面就會包含有 產品、解決方案、客戶案例 等等…
其中,產品就是他會包含哪些功能,如果不了解,我們便可以通過產品的 tab 來對于一個新的產品快速上手~
解決方案便是針對不同行業,提出的產品方案計劃。一般如果你有明確的行業,選擇解決方案,便可以看到對應的 行業痛點、產品流程、行業的類型、以及對應的資料,每一部分都可以當做是 B 端作品集里的重要素材。
比如在紛享銷客的解決方案當中,我們便可以及快速的了解教育行業的解決思路,通過官網的信息便可以知道教育行業存在有哪些問題?對應產品能夠提供什么能力?這些都會在官網當中進行涉及。
假設你是剛入職到一家新公司,那請教同事一定是最高效的方式,因為同事肯定是非常了解目前系統的整體情況,你能夠通過他的描述,首先判斷同事的整體水平究竟如何,決定你是否要跑路,其次,同事很多時候是非常了解產品的具體狀態,好幫助快速處理需求。
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尋求產品同學的幫助,因為他們能夠了解產品后續的具體規劃。這樣我們就能夠快速上手并了解產品的迭代,同時深刻理解功能和業務背景。
其次如果沒有產品同學,也可以考慮與設計同學溝通。設計出來的各種頁面都有對應的需求,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設計人員的轉述,了解頁面設計的具體邏輯,并從中理解業務背景。
最后,我們還可以通過與測試人員交流來了解整個產品的具體規劃和穩定性。測試人員能夠理解產品的很多細節,并且站的視角又會不同,因此可以通過他們的轉述快速上手。
當然在同事幫助完你之后,一定要記得表達對應的感謝。建議大家都在職場當中多去請大家喝喝咖啡,這樣其他的同事也更樂意的去幫助你,同時也能夠構建起良好的友誼。
產品的價值其實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我們很多時候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去分析功能價值。
類比主要將傳統高大上的產品,通過自己的比喻比較,能夠使它更為通俗易懂。
類比,我們現在接到一個需求,需要制作餐飲店的收銀 POS 機,這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類比去分析。
在餐飲 POS 當中,它其實就是承擔著 三項作業:
- 菜單:當顧客進店,可以通過 POS 機的用戶大屏,快速找到門店的菜品
- 計算器:當顧客點完菜品后,可以快速得出對應的金額
- 收款二維碼:在收款時,可以直接掃碼,快速完成收款操作
因此一個復雜的產品,我們都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將其變為簡單,理解其功能的作用。
這里留下一個小的作業,大家想想研發管理型產品(ONES、Jira、Coding),我們可以將其如何類比?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如何快速理解業務?它需要的是多自我多總結。因為最有效的輸入是輸出,同樣的理解業務最好的方式便是多去參與分享。
因為你會發現單純的從網上獲取信息,那你的知識就會存在保質期。就像今天有同學問我這樣一個問題:
核心的要點其實不在記,而在用。因為文章只有你學會使用,才能夠知道如何通過文章去了解。
只有當這些內容,你用的次數足夠多,才能夠代表內容你完全消化。
同樣我再去總結 B 端產品指南的時候,就是對我某一個領域知識的匯總。當然我們咨詢可能會來源于多個渠道,其中包含很多業內同學的直接反饋。
但是我會將多渠道的咨詢整合起來,得出一個結果。當然關于業務,除了線上的資料之外,我更會建議大家走下去,嘗試和身邊的人聊聊天。很多信息其實是和大家聊出來的~
因此,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不僅需要掌握設計技能,還需要掌握其他能力來補充設計。畢竟設計是在人與人之間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在進行設計時,我們需要思考這些問題。當然,我也經常觀看一些視頻,有些視頻能夠詳細地講解一些問題。例如,在醫療行業中,我們可以了解 AI 醫療和人工智能的輔助。在供應鏈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設計相應的城市網絡來了解供應鏈的差異。這些都是設計師需要執行的任務。
業務其實并不難,難得是設計思路~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 CE青年Youthce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