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進行 UI 設計的時候,很多小技巧能夠恰到好處地提升界面的設計視覺效果、用戶體驗。這篇來自Marc Andrew 的文章梳理了 8 個實用性很強的 UI 效果提升小技巧,是系列文章的十篇,原文最早發布于 marcandrew.me 。
在創建實用、可訪問性良好且視覺效果頗為出彩的 UI 界面的時候,我們大多只需要進行有限度的微調,即可達到頗為不錯的效果。在之前,我已經撰寫了很多實用的 UI & UX 優化小貼士(看完文章在文末獲取),這篇文章繼續增加 8 條實用的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在上面的兩個設計示例中, 一個嵌套的矩形的圓角半徑看起來不是同心的,另一個則顯得更加一致合理。
在設計帶有圓角的控件的時候,如果兩者不是嵌套關系,那么圓角需要保持一致,確保整體視覺的統一性,如果是嵌套關系,那么需要讓兩者的邊角是協調的「同心」的效果。
這種按照比例縮小的邊角更加符合現實世界的邏輯,而且能夠制造出令人愉悅和諧的視覺體驗,給人感知會更加精致而專業。
在深色模式下,不要用純黑應該已經達成共識了,盡量使用深灰色來呈現應該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不過當 UI 控件有互相重疊的情況發生的時候,需要注意,控件在 Z 軸的高程上存在差異的時候,要控制好深灰色的色階深淺變化,來確保它在 UI 視覺邏輯上的合理性。
在現實世界當中,元素距離你越近,一般也會距離光源越近,在視覺上顏色也應該越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根據近淺遠深的邏輯來控制色階,讓界面的「高程」邏輯 更加合理自恰。
在深色模式下,由于顏色總體偏黑灰,這個時候幾乎不需要進行任何陰影上的設計,只需要控制控件主色的色階變化,就足以呈現出這種規律。
在上方的兩個設計范例當中,靠下的案例使用了更加簡短明確的文本來描述,簡略而明確地傳遞了信息。
如果不是要進行完整全面的解釋,一般文本內容,最好在消除了可能存在的歧義之后,盡可能簡短地表達,這樣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獲得他們想要要的關鍵。
在上方的兩個設計示例當中,一個使用了單選按鈕,另一個采用了下來菜單來承載多個選項。
當涉及到類似這種產品列表的選項設計時,UI 控件的選取常常會出現混亂的情況,看起來兩種設計似乎都是合理,但是實際上是要分情況的。
一般而言,是選用單選按鈕,還是使用下拉菜單,關鍵的判據是「用戶認知負荷」,通常當可選選項數目少于4個的時候,使用單選按鈕即可,當數量超過4個的時候,使用下拉菜單來承載選項。
在上方的兩個設計示例當中, 一個使用的是默認的黑色陰影樣式,另一個則使用的是帶有背景顏色傾向的陰影樣式。
在彩色背景上處理 UI 元素時,盡量避免使用黑色陰影,因為在現實世界當中,實際陰影效果是會受到環境顏色的影響的,如果可以的話,采用偏向背景色的陰影,能夠讓 UI 變得更加真實。
如果你也要避免那些看起來很假的陰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其中混入一點背景色。
在上方的兩個設計示例當中, 一個是使用純白色背景的通知元素,另一個具有更暗更微妙的白色背景。
正如我在之前的技巧中提到的,在創建深色主題設計時永遠不要選擇純黑色,因為它會影響許多用戶的可用性,適當調亮黑色,能夠軟化強對比所造成的刺眼狀況。
當深色主題下需要使用白色元素的時候,類似的規則也同樣適用。這個時候需要適當讓白色的明度更暗,降低對比度,讓用戶不會因為過強對比而產生視覺頻閃效果。
上面是兩個表單設計示例,一個案例僅僅使用紅色邊框作為錯誤狀態警告,另一個案例則在紅色邊框的基礎上添加了圖標和說明。
這個主要是可訪問性的問題,不要僅僅使用顏色來向用戶傳達狀態信息,因為如果用戶存在視覺障礙,很容易漏掉錯誤狀態的指引。
始終使用圖標和文本說明,來告知用戶到底發生了什么錯誤,問題的癥結在哪里,確保信息的正確傳遞。
在上面的兩個設計示例當中, 一個使用默認占位符文本,另一個占位符則使用了貼合內容的格式。
與其只使用「輸入您的電子郵件」之類的占位符文本,不如提供一個真實的示例,即:「hello@marcandrew.me」,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地告知用戶,這個地方要填寫的內容是什么格式的。
下面是往期的內容: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熱評 D.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