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

呆總,為什么微信紅包不即時顯示當前領取狀態,而需要用戶點擊后才可查看呢?

交互案例分析!為什么微信群紅包得點開才能看到領取狀態?

呆呆:每個人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都會有自己的見解,或者不同崗位的人員也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也簡單聊聊我的想法吧。

紅包,需要用戶在 24 小時內的任意時間點領取,直到過期,過期后的紅包會有狀態提示。

這個邏輯適用于個人紅包,同樣也適用于群紅包,差異在于個人紅包領了就結束,群紅包需要用戶領完紅包對應的數量才結束。

個人紅包給用戶提供的是一種確定性,只要你沒領,不超過 24 小時,紅包里就一定有錢可以領,點擊后狀態不變,除非領取,紅包就會變淺色,所以沒什么可說的。

這里的糾結點在于群紅包,群紅包給用戶提供的是一種隨機性,即使自己沒領,里面也不一定有錢,所以一定要點擊后,才能知道結果。提高了搶紅包過程中的紅包趣味性和用戶好奇心。

微信群紅包的大致邏輯就是,一個有 50 人的群里,發了一個數量為 20 的紅包:

  • 有興趣的,點擊紅包,看一下還有沒有;
  • 如果還有紅包,顯示可搶狀態,點擊打開,獲取金額并查看領取情況,退出后紅包狀態改變,變淺色;
  • 如果沒有紅包了,狀態為不可搶,但可以查看領取詳情,退出后紅包也變為淺色;
  • 對紅包沒興趣的,就不點擊,是否還有紅包與自己無關,誰領取了也與自己無關;
  • 超過 24 小時,不管是否領取完,都會顯示紅包已過期;
  • 過期后也還是可以點擊查看領取過紅包的用戶排行。

群紅包這事兒,就跟現實中玩刮刮樂一樣。

類比一個場景,一個班里有 50 個學生,老師發 20 張券,每張刮完一定有獎,金額不限,券的有效期限就當天:

  • 有興趣的,來領券,券在箱子里,領沒領完得自己伸手摸一摸才知道;
  • 摸了有券,就知道自己中獎了,刮完可以看到自己中了多少,這張券也就變成了刮過的狀態;
  • 刮完券的同學,上報自己的中獎金額,老師貼在板上;
  • 摸了沒券,就知道自己沒中獎了,可以看看老師貼在板上的中獎紀錄;
  • 沒興趣的,就不用來領,不用在意券還有沒有,別人中沒中獎跟自己也沒什么關系;
  • 第二天,不管刮沒刮過券,都會告知已經不作數了,因為獎勵只作用在前一天。

在這個過程里,有一個內容是固定死的,就是刮刮樂的券狀態是根據用戶行為來改變的,學生摸一摸或者刮一刮,券的狀態就發生了改變,這個邏輯跟微信群紅包一致。

所以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與紅包產生關系的用戶,紅包狀態一定會發生改變,這點不需要再說明。而與紅包沒產生關系的用戶,紅包狀態的變化并不影響他們。

也就是本身就不想領取紅包的用戶,強調紅包狀態反而是一種打擾。這對沒興趣的用戶來說,沒必要。

所以這個問題需要討論的核心就在于,對紅包有興趣但是沒來得及搶的這部分用戶,為什么還要點擊一次才能看到已經領取的狀態,而不是直接顯示已經領取完紅包的狀態呢?

大概意思是:

  • 搶到紅包的用戶,一定能看到紅包狀態的變化;
  • 沒點擊紅包的用戶,為什么現在就不能看到紅包狀態的變化?
  • 因為不感興趣的用戶沒必要看到紅包狀態的變化;
  • 那感興趣又沒來得及搶的用戶呢?他們有必要看到紅包狀態的變化么?

因為第三點,對紅包不感興趣的用戶,與第四點,對紅包感興趣的用戶是無法區分的,所以到底如何取舍呢?

當然,我們已經知道微信群紅包統一了沒點擊紅包的用戶,是看不到狀態變化的,除了過期。

所以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內容。如果這個邏輯理清了,各位就可以接著看吧。

這里面有兩個知識點,咱們一起來討論下。

趣味角度

星球的二臺同學提出一個思考點:當電商產品的商品對象處于售罄/庫存為 0 /搶完等狀態時,展示按鈕的無效狀態是否更有利于幫助用戶進一步操作?

京東,當商品處于售罄時,該商品的規格標簽還是亮的,立即購買按鈕變成了「查看類似商品」,這時候就引導用戶瀏覽類似商品,提高了成交率;

而嚴選和淘寶的規格標簽則是灰置的,通過字體顏色和選框樣式告知用戶,商品已經沒了。

由此對比能看出,展示無效狀態可以幫助用戶減少無效操作,但是削弱了用戶引導;而隱藏無效狀態,并引導用戶執行操作,可以解決另外的商業訴求。

那么,群紅包隱藏無效狀態,需要用戶點擊才能查看,是要引導用戶干嘛呢?

早前微信群紅包剛興起時,通常在群里,多數人看到紅包就是下意識去搶,點進去發現沒搶到,于是罵罵咧咧地點開排行榜,在群里@運氣王接著發,引發下一輪紅包。

這個時候用戶是不會抱怨為什么紅包沒了還要再點擊一次才能看到的,反而會把「不滿」的情緒轉移至搶得最多的那個人身上,并督促那個人接著發紅包。

但如果沒點就直接發現紅包被領完了,用戶參與度就會下降。畢竟沒任何操作成本,就能得知感興趣的信息,會讓用戶在接收信息時變得麻木(類比 RSS)。這就是過早顯示無效狀態可能存在的風險。

而且,群紅包的本質在于「搶」,讓更多用戶參與到搶紅包的過程里面,才能形成紅包發放與搶的閉環。

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好奇心,它是驅使人們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的驅動力。

對于紅包而言,在未點擊的情況下,就如同「薛定諤的貓」,紅包處于有跟沒有的疊加狀態,只有當用戶點擊了紅包,才能去確定結果,滿足了人的好奇心。

這就是群紅包趣味性的核心所在,引導用戶點擊紅包,提高搶紅包的參與度。

技術角度

從技術上來說,如果要及時記錄紅包狀態并且主動顯示給每一個微信用戶查看,會造成資源占用負擔,這需要獲取實時的信息及時更新,而且微信的群有千千萬個,數據量是非常龐大的。

當中部分對群紅包不感興趣的用戶,沒必要浪費加載資源打擾到他們。

類似的情況,微信頭像,當好友更新頭像之后,不會馬上看到他的頭像變化,只有在與之產生聯系,或主動查看該好友頭像時,才會發生變化。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然,上述的分析內容是以結果為導向反推的,對錯與否不便深究,引發思考才是根本。

不過僅針對于這兩個角度而言,我個人覺得趣味性的重要性要高于技術性吧。

畢竟趣味性同樣解決了對紅包不感興趣的用戶被提示紅包狀態的問題。

拓展閱讀:

謝謝閱讀~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呆呆U理」

交互案例分析!為什么微信群紅包得點開才能看到領取狀態?

收藏 43
點贊 21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