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人到大牛!可能是最全面的交互設計知識體系

本文將我經過5年多的不斷迭代,形成的這套交互設計知識體系,分享給大家。

從新人到大牛!可能是最全面的交互設計知識體系

一、設計理論基礎

1. 交互設計概念

對于新人來說,要了解幾個基本的概念,并且要有自己的理解。比如,什么是交互設計?什么是用戶體驗設計?交互設計的價值是什么?

2.?設計流程

如果不清楚整個產品設計的流程,不清楚每個階段主要產出什么,不清楚交互設計師主要負責哪幾個階段以及自己需要輸出什么內容,恐怕很難上手工作。

二、設計前期

我的 leader 經常說一個觀點:越是高階的交互設計師,越要有產品 sense,越要從產品全局、產品源頭去考慮用戶的訴求。

所以這個階段雖然是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更偏重的知識點,但作為交互設計師也應該逐步積累這方面的技能。

1.?挖掘需求idea

實際工作中需求的來源很多,可能是老板,可能是運營,可能來自用戶的反饋。但作為產品經理,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善于挖掘用戶的需求,善于將產品逐步迭代優化變得更好。

那如何挖掘需求呢?

常見的方式有幾種,一是從人性需求、馬斯洛需求出發去思考,二是從用戶反饋中挖掘背后的本質訴求,三是數據分析,四是從競品分析中獲取機會點,五是流程簡化等等。

基于這一系列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積累不同方法挖掘需求的案例,幫自己打通思維方式。

所以這個環節我們要積累幾個知識點:

  • 人性需求有哪些?馬斯洛需求有哪些?每一類需求,至少思考一個案例。
  • 如何做產品分析、競品分析?報告怎么寫?
  • 需求挖掘方式有哪些?積累不同方式挖掘需求的案例。

2.?評估需求價值

一個新產品或是迭代中的產品,都需要評估需求的價值,評估它值不值得做。如果沒有價值,我們也就不必要投入精力了。

常見的評估標準有幾個:

  • 一是用戶量,是不是大眾的主流需求,有多少人愿意用這個功能。
  • 二是需求的緊迫程度,如果不加這個功能用戶是否會離開,有了這個功能是否能給用戶帶來新的、核心的價值。
  • 三是使用頻率,用戶是否經常要用這個功能。

看似簡單,但實際工作中可能還要多方博弈去評估產出比。

3.?需求分析

這個環節,需要分析以下幾點:

  • 目標用戶有幾類,他們的動機和行為分別是什么。
  • 每一類的目標用戶的使用場景是什么,時間、地點、目標、行為。
  • 在使用場景下,遇到哪些痛點。
  • 為了解決這些痛點,產品將提供怎樣的解決方案。
  • 基于這套解決方案,有哪些產品目標,設計目標又是怎樣的。

以上幾點,有的需要產品經理給出,有的需要產品交互共同探討達成共識,有的可能還需要通過用研的方法來協助產出。

擴展知識點:

  • 用戶研究方法
  • 人物角色 persona
  • 場景設計法,對于 O2O 類的產品,常常采用這類方法挖掘不同場景的痛點和機會點,從中分析設計策略。

從新人到大牛!可能是最全面的交互設計知識體系

三、設計方案階段

1.?設計方案的思路

從功能模塊梳理、任務分析,到頁面流程和信息框架的確定,再到每個頁面的布局設計、交互說明文檔的撰寫,最后進行走查 review。

每個環節做什么、如何做,最后輸出的文檔是怎樣的?這是交互設計師的基本功,需要盡早積累。

2.?設計規范和原則

iPhone、iPad、Android,不同平臺有不同平臺的設計規范,我們做相應平臺的設計時,盡可能的依循規范來設計,一定程度上能讓用戶擁有一致的體驗。

對于設計原則,我們常常聽到易用性十大原則、Ben Shneiderman 的交互設計8項黃金法則,這些原則的好處是,能幫助我們評估設計方案的好壞,也避免我們隨意設計,通過有理有據的設計,既能讓用戶的每一步操作都在預料之中,也能在推動方案時幫助我們說服上下游。當然,也要結合實際場景來,避免教條主義。

這個環節,我們要積累這樣幾類知識點:

  • 各平臺的設計規范。
  • 基礎的設計原則,比如易用性十大原則。
  • 在組織信息和內容時,有哪些設計原則。
  • 在設計反饋提示時,有哪些設計原則。
  • 在設計任務流程時,有哪些設計原則。
  • 如何做簡單的、高效的、貼心的、情感化的設計?積累方法和案例。

3.?設計工具的使用

這也是基本功之一,Axure、sketch 是交互設計師最常用的工具。如果要做動效,可以研究 Principle、Origami 甚至是 Keynote 等動效工具。也不一定要貪多,挑選到自己順手的、合適的工具就行。

4.?創新設計方法

創新思維的方法有水平思維法、奔馳法、發散思維法、頭腦風暴法、Brainwriting等方法。創新,是交互設計師繞不開的話題,也是每個設計師應該追求的方向。

5.?跨團隊溝通協作

交互設計師需要與產品經理、視覺設計師、開發、測試溝通,如果不具備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可能會阻礙我們了解產品需求、推動設計方案的落地。

溝通方面,每個人遇到的痛點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可以多跟人探討如何做的更好。

四、設計后期

1.?設計效果跟蹤和數據分析

一個設計方案,如何評估它的效果呢?在設計后開發前,可以通過可用性測試來評估;開發上線后,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評估。如果要通過數據評估,需要在開發前提供埋點需求,否則上線后可能沒有你想看的數據。

延伸開來,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挖掘下次優化迭代的方向。

2.?設計項目總結

對于負責的項目,如果經過了大的改版或階段性的設計之后,可以從項目背景、收集需求階段、需求分析階段、輸出方案階段、交互細節亮點等方面輸出一篇總結文章。

我們也可以搜集別人的項目總結文章,既可以學習如何寫設計項目總結,也可以學到產品、設計迭代中的思考、結論,或許對自己做的同類產品也有指導和參考意義。

五、日常積累的設計案例

前面介紹的都是設計方法,但有了方法并不能夠讓我們輸出優秀的設計方案。

我們還需要通過日常積累非常多的設計案例,再結合我們對設計的思考和評估,才知道哪些方案更優秀,哪些方案適合怎樣的設計場景。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積累:

1.?特定功能或界面的設計總結

俗稱的設計模式的積累,比如導航、注冊登錄、篩選功能、新手引導、前置引導頁、搜索、數據可視化等等功能或界面的設計。

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參與設計的產品越多,對很多功能或界面的設計都有了經驗和積累,對不同的設計模式的好壞也有了一定的判斷依據,這些都可以作為案例積累起來。

2.?特定動效的設計總結

可以理解為動效的設計模式,比如下拉加載動效、卡片動效、頁面轉場動效等等。

3.?細分行業設計研究

假如你做電商的設計師,你可能只負責某個小業務線的設計,但是可以對電商產品的不同業務線,做個系統的競品分析研究,從全局到功能到特定欄目等進行分析。

這樣能讓自己熟悉全站的業務,將來負責新的業務線時也能更快上手。

如果你有感興趣的細分行業,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研究。

4.?新的交互方式和設計趨勢

每年都有設計師總結設計趨勢,這類文章可以研究下,提取有價值的點,擴充自己的知識庫,找機會用于自己的產品設計中。

對于與 VR、AR 相關的新的交互方式,可以先關注著,如果有興趣也可以系統研究,說不準未來你也能參與到這類項目中呢。

從新人到大牛!可能是最全面的交互設計知識體系

六、設計師的發展

1.?專業能力提升方法

新人設計師比較關注這類專業提升方法,可以參考一些前輩的經驗方法進行實踐,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

2.?職場發展

關于職業選擇等方面的建議,看到有靠譜的文章可以先收藏著,迷茫的時候或許可以看看。

3.?求職招聘

新人設計師,關注求職過程中常常問什么問題、建立怎么寫、作品集怎么準備、各公司的薪資待遇如何等等。

如果是資深設計師或設計 leader,會關注如何面試、招聘到優秀的合適的設計師。

七、設計網站/書籍/設計師/等資源

網站是我們獲取靈感的渠道,書籍能讓我們系統的學習專業知識,設計師能讓我們知道可以向誰請教和學習。

這也是新人設計師在入行之初比較關注的。

以上就是現階段我建立的交互設計知識體系。內容雖多,但可以按照自己所處的階段,一點點升級打怪學習研究和實踐。

對于這套知識體系,我是通過印象筆記管理的,附上一張筆記本組和筆記本的截圖,供參考。

從新人到大牛!可能是最全面的交互設計知識體系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青溪設計札記」

從新人到大牛!可能是最全面的交互設計知識體系

「交互設計師如何提高技能」

================明星欄目推薦================

優優教程網 UiiiUiii.com 是優設旗下優質中文教程網站,分享了大量PS、AE、AI、C4D等中文教程,為零基礎設計愛好者也準備了貼心的知識樹專欄。開啟免費自學新篇章,按照我們的專欄一步步學習,一定可以迅速上手并制作出酷炫的視覺效果。

設計導航:國內人氣最高的設計網址導航,設計師必備: http://hao.uisdc.com

收藏 88
點贊 2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