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Clippp,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加載狀態分析」。加載對用戶來說是一種反饋,是用戶觸發,系統反應的過程。在一個產品中可能會涉及到多種形式的加載場景,例如進場加載、頁面間的轉場加載以及局部功能的加載等。面對這么多的加載場景,如果都用同一種加載方式顯然不太合適,所以需要針對不同加載場景做到“對癥下藥”,最大程度提升體驗。
例如常見的加載組件有進度條和數字百分比,那到底什么場景下適合用進度條加載,什么場景下適合用數字百分比加載,你有沒有考慮過呢?
頁面加載進程會受多方面的影響,例如頁面里圖片、圖標的數量,頁面中是否有三維場景或模型,是列表式設計還是卡片式設計…
1. 逐一加載
對于可以同時進行多個加載任務的產品,更適合應用逐一加載的形式,這樣做能減少用戶對于等待的感知程度。任務列表逐一加載的過程會給用戶帶來一種秩序感。
2. 完全加載
進入一個網站或 App,很多頁面都會一下就顯示出來所有內容,這種頁面完全加載的形式對用戶來說更熟悉。
同樣,頁面完全加載的形式會讓用戶的操作和瀏覽過程更流暢。
3. 延遲加載
延遲加載是用戶主動觸發的操作,根據操作系統反饋對應的結果。延遲加載包括三種形式:
無限滾動:當檢測到用戶快要到達列表或頁面的末尾的時候,通過無限滾動來作為觸發器,引導用戶獲取更多內容。
加載更多:通過點擊“加載更多”按鈕來獲取更多內容,這個過程由用戶主導決定,是否選擇點擊。
分頁加載:分頁是在不同頁面上進行的延遲加載。這個過程也是由用戶主動選擇,但和“加載更多”按鈕不同的地方在于,分頁是頁面間的切換,并且用戶能清楚地看到具體的頁面數量。
加載模式需要依托場景去考慮。比如一個 1 秒就能加載的頁面和一個需要 5 秒才能加載出來的頁面,我們就需要考慮使用不同的加載模式設計,這樣才能做到差異化設計。
這里我做了一個表格,將頁面加載需要的時間以及對應的加載模式進行了整合。
0.1 秒以內
如果加載時長低于 0.1 秒,用戶不需要等待加載過程,內容就能即時呈現出來,有一種“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的感覺。
0.1 秒以內的加載不需要在頁面中添加任何加載狀態,但要一個場景需要格外注意,如果用戶剛完成一系列復雜的操作,點擊提交之后,考慮為用戶提供撤銷機制。
用谷歌郵箱發送郵件時,發送成功之后會彈出一個撤銷提示,允許用戶在5s內撤銷剛才發送成功的郵件。
0.1-1 秒間
大多數產品的頁面加載速度都在這個區間,用戶幾乎不會注意到這種加載延遲。所以我們不需要增加額外的加載動效來填充這段加載時間,不然可能會起到畫蛇添足的反面效果。
試想一下,如果在每個頁面加載的過程中都加上加載動效,不僅會分散用戶的注意力,并且屏幕上總出現不斷跳動的內容,會讓人感到很焦躁。
1-2 秒間
如果加載時間超過 1 秒,用戶就會感知到這個加載過程,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適當添加加載動畫,緩解用戶等待的焦急感。
微加載:1-2 秒的加載時間對用戶來說,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優先推薦輕量級的動畫加載形式,為用戶提供一種進度感。
在下載內容的過程中,使用這種輕量級的環形動畫來顯示加載進度,簡潔清晰,而且還能作為組件來復用,能夠極大提升工作效率。
骨架屏:用于整頁加載,這種加載形式在產品中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骨架屏可以讓用戶在等待加載的過程中,先了解頁面的架構。
在骨架屏基礎上,可以“選裝”一些好看的效果,增加頁面加載時的視覺體驗觀感:
微光效果:在骨架屏基礎上添加微光效果,光感的加入能將用戶的注意力從等待中轉移開,有效地減少等待感知。
脈沖效果:效果和微光效果很像,差異的地方在于脈沖效果用于單個的任務或卡片列表。
2-10 秒
這個加載時間對于用戶來說已經很長了,對于設計師來說,需要對這段加載時間進行合理有效地設計,來提升用戶體驗。
時間提示:在開發中很難以分和秒為單位來精確地估計加載時間。
如果在加載的過程中,想給用戶一個期望的時間值,告訴用戶整個加載過程需要多長時間,我們可以用“這可能需要幾秒鐘”這種提示方法,既能展示加載需要的時間,又能給用戶一個時間預期。
進度條:最常使用的加載形式,加載過程中使用緩入動畫會讓整個過程看起來更像在加速。
分步提示:如果加載過程過長,可以將整個過程分為幾個不同的步驟,幫助用戶預估操作完成需要的時間。如果系統正在處理多個項目,分步提示的設計能讓用戶明確了解已完成的操作。
10 秒以上
百分比加載:使用百分比加載雖然不能告訴用戶加載完成需要多長時間,但是能提供一種過程感,讓用戶自己來估計加載時間。圓形進度條+百分比是最常見的加載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加載到 99%的時候讓進度條卡住不動,這樣會讓用戶感到焦急。
后臺加載:如果一項任務需要加載很長時間,我們不能讓用戶看著進度條干等,其他什么都做不了,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考慮將任務放到后臺去加載。
在 Google Drive 中上傳較大的文件時,系統會立即給出反饋,將任務窗口縮放到屏幕的右下角,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小窗口檢查上傳進度和上傳情況,而且還不耽誤使用頁面上的其他功能。
把加載細分成這五種模式,可以覆蓋很多使用場景,這樣的對癥下藥既能保證用戶體驗,還能讓產品豐富化,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在對的時間和對的場景下做對的事,這句話用在什么地方都不為過,設計也是一樣。
最后考慮到大家經常使用卡片式 UI 排版,為大家整理了 90+個 iOS 卡片模板,源文件已經打包好,附件下載!
慢慢來比較快,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Clip設計夾」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