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成立于 2004 年,歷經湖北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和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兩個發展階段,2015 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在第五屆米蘭設計周高校展中,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獲得國賽一等獎 4 項,二等獎 6 項,三等獎 3 項的佳績。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獲獎作品吧!
作品介紹
作者:陸超、劉國蘋
作品名稱:《地震搜救機器人設計》
參賽類別:產品造型類
等級:國賽一等獎
該款地震搜救機器人有著自身特殊的結構功能,能夠同時兼備空中搜索探測、廢墟洞穴搜救、廢墟表面搜救等功能,陸地和空中同時搜救,不僅增高了搜救空間的維度,還能大大地提升救援效率。
該款產品結構上的最大亮點在于近似正三角形的履帶式輪胎的設 計,機體位于兩輪胎的幾何中心對稱軸上,整 體最大尺寸小于輪胎外圍邊界尺寸,在行駛的過程中不容易受到外界物體倒塌所帶來的二 次損壞。由于智能連接裝置能夠最大程度上調節機體的行駛狀態,所以能保證機體行駛的穩定性。
作品介紹
作者:吳茜
作品名稱:《凝》
參賽類別:視覺傳達類
等級:國賽一等獎
作品《凝》聚集了創作者對土家織錦的紋飾解讀與重創,對土家織錦的語義、結構、語用等多層次分析研究,轉化技術手段結合電腦繡花技術,推進土家織錦紋樣語義的圖式化發展,實現西蘭卡普傳統文化更廣泛的普及。希望通過布衣傳承傳統之形,傳遞傳統之意。
作品介紹
作者:朱鈺輝、王小芳
指導老師:王純
作品名稱:《竹編研究所——湖北傳統手工藝宣恩竹編》
參賽類別:視覺傳達類
等級:國賽一等獎
作品以傳統民間手工藝宣恩竹編為研究對象,對竹編獨特的構思、精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藝進行研究圖形化表現,用信息圖形設計介紹宣恩竹編歷史、工具、手法和工藝等信息,對竹編紋樣研究進行平面視覺設計,將具有竹編特點的紋樣結構提取再造設計,利用宣恩竹編特有的顏色“洋紅、淺藍、深藍”與有規則的竹編幾何紋樣結合,設計出富有竹編特色的紋樣圖案與當時特產結合進行包裝設計,讓竹編文化和民間技藝以獨特的視角和藝術魅力出現在視覺設計中。
作品介紹
作者:陶子怡
指導老師:吳一珉
作品名稱:《茶葉包裝設計》
參賽類別:視覺傳達類
等級:國賽一等獎
本作品是為廬山云霧茶為產品進行包裝設計,在視覺傳達的元素選擇上選用了廬山云霧場景中隱隱的鳥叫和微光,以鳥叫和微光為元素進行創作,在字體顏色上的選用了金色,既與背景色形成對比,又神似廬山微光一樣炫目。
作品介紹
作者:寇小桐
指導老師:谷錦霞
作品名稱:《SOUL》
參賽類別:服裝飾品類
等級:國賽二等獎
本系列《SOUL》畢業設計作品根據賽車手的情緒反應及心跳輕重的波動所形成的心率圖,用凹與凸的明線工藝裝飾線來表現其紋理。圖案以變形,重組、解構等方式結合傳統繡花工藝、新型皮雕工藝、填充等進行任意排列組合,可隨意拆卸或更換。
皮雕工藝的制作需要打板,刀刻,剪裁, 敲打,打孔,最后用染色劑上色,用塑料螺絲釘固牢,采用塑料騾絲釘可以減輕重量,防止時間上帶來的腐蝕,增加壽命。
整個靈感來源于賽車,因為他的快速度。當速度達到一定程度,這個時間就靜止了又回 到了慢節奏。那靈魂是否也如此?
作品介紹
作者:張超、洪鳴泓、李子康
指導老師:陳柏寒
作品名稱:《回味食品之節氣》
參賽類別:視覺傳達類
等級:國賽二等獎
童年一直是我心中的溫暖之地,充滿了各種回憶與樂趣,作品呈現以文創的形式,立足于“童年的回憶”,借一年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節點,將童年有關的各種回憶場景表達出來,這些細碎零散的情景即是我們的回憶,在傳播的過程中,也是引起消費者情懷的一種共鳴。
作品介紹
作者:梁晨、鮮曉羽
指導老師:王純
作品名稱:《樂造作》
參賽類別:視覺傳達類
等級:國賽二等獎
本作品以西雙版納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遺產為主題進行創造,以視覺的方式將造紙術、慢輪制陶術、傣族潑水節、基諾族風俗禮儀、織錦、葫蘆絲制作及演奏、金銀首飾制作、腳鼓制作等帶有西雙版納區域特色,以文創作品的視覺傳達設計表現出來。
作品介紹
作者:孫碩陽、王祺嫻
指導老師:王純
作品名稱:《雙竹竹溪米包裝設計》
參賽類別:視覺傳達類
等級:國賽二等獎
竹溪貢米原是湖北省竹溪縣的貢米,是中國國家地質標志產品之一,本作品為竹溪貢米重新設計了包裝,以簡單的線條把貢米可做成的食物樣式與吃飯的生活嘗盡結合起來,繪制在包裝袋上,讓人們在購買銷售的過程中,對竹溪貢米有更深刻的認知。
作品介紹
作者:朱嬌杰
指導老師:黃雯
作品名稱:《歸》
參賽類別:服裝飾品類
等級:國賽二等獎
作品以“歸”為主題進行時尚首飾設計,首飾造型參考了歸巢鳥的飛翔姿態、樹葉、王冠等元素,以純銀、月光石等材料,使用鑲嵌、編織的方式組合成作品。
作品介紹
作者:況敏
作品名稱:《無界包系列》
參賽類別:服裝飾品類
等級:國賽二等獎
無界,沒有界限,審美沒有界限,時尚也是,本作品以透明鐳射包為基地,在包包上加上四角相連的元素做裝飾,元素內部的顏色從藍到紫進行排列,組合不同深淺的顏色做變化,讓整個包看起來冷感十足。
作品介紹
作者:高桂紅
指導老師:黃雯
作品名稱:《蝴蝶效應》
參賽類別:服裝飾品類
等級:國賽三等獎
作品設計了一整套編織首飾,包含耳環、項鏈、胸針、手飾多個單獨作品。以編織線與各類珠寶玉石及流蘇編織成成套的首飾,以復雜的編織方式展現珠寶古樸與典雅。
作品介紹
作者:李玲莉
指導老師:陳柏寒
作品名稱:《通經斷緯》
參賽類別:視覺傳達類
等級:國賽三等獎
土家織錦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工藝,是土家族人保留最完整的一種原始紡織工藝品。
本作品以視覺傳達的形式,將織錦歷的制作流程、機器、傳統圖案、歷史發展等一一介紹說明。在做視覺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到織錦的古樸,選用了經典代表的藏藍色為底色,并以淺色的紋樣增加背景的質感。
作品介紹
作者:江瑤、何婧蕓
指導老師:廖國良
作品名稱:《土家禮樂》
參賽類別:視覺傳達類
等級:國賽三等獎
土家禮樂是采用門神的人物形象來演奏樂器服飾裝飾采用的也是門神的服飾特點,對人物的險,表情采用夸張的繪國表示出來,樂怨是箜德,馬頭琴,二胡,揚琴這四種類別。
目前,第六屆米蘭設計周-中國高校設計學科師生優秀作品展已經開始,部分命題策略單已經陸續發布,歡迎登陸官網(https://www.dandad.cn)查看賽事詳情。(以上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