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設計的面條?:這幾天設計圈里出了幾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花瓣突然宣布「放寒假」一個月,然后朋友圈里的設計師們都沸騰了,并紛紛調侃道:
- 沒有花瓣,設計師們即將迎來近一個月的閉卷考試;
- 初步估計設計圈整體的設計水平會下降90%;
- 花瓣不在的第一天,想它。
但調侃歸調侃,從最初的 behance 無法訪問,到現在的各種素材網站紛紛面臨著關站、維護等命運,我們不禁會思考一個問題:
萬一哪天我們沒有任何素材可以用了,是不是我們就不做設計,不會做設計了呢?
當然不可能。
所以我一直都覺得設計師要擁有自己的一套設計方法,擁有自己的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才是讓自己在這個行業里擁有安全感的東西,是誰都拿不走的東西。
畢竟靠人不如靠自己,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上最可靠。
今天我將繼續為大家分享我的《拍一張照片,就能做成一幅海報》系列文章。
往期回顧:
-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張海報!》
-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張海報!(實操分享第二波)》
- 《拍一張照片,就能做出一幅海報!(實操分享第三波)》
- 《拍一張照片,就能做出一幅海報!(實操分享第四波)》
- 《拍一張照片,就能做出一幅海報!(實操分享第五波)》
這個系列的文章,非常神奇,也非常有意思,因為我會告訴你我的照片是在什么樣的情景下拍出來的,我又是依據什么來做成海報的,你從這里面就可以學到很多思維啟發和靈感來源方面的信息,可以讓你成為有思想的設計師,不信你接著往下看。
這張照片是我11月份在深圳學花藝的時候拍的,那天我要做一個水滴狀的手捧花,然后需要非常多的花材,我就去外面院子里摘了很多野花,野花是用一根根鐵絲穿起來的,然后外面還要用綠色的膠布綁起來,看起來會比較好看。
當時我也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而且很耗費手工,所以把這些野花穿好后我就拿手上拍了一張照片,留作紀念。
這時候你看這照片,覺不覺得很眼熟?
沒錯,它看起來像極了我們過年喜歡玩的煙花,我們會把煙花拿手上甩或轉圈圈,像個孩子一樣,感覺很快樂。
所以,我回到家就做了一張海報:
我假想當我揮舞手中的這束花,它真的會有源源不斷的花瓣掉落下來,就像放煙花一樣。
而且花的量得夠,要不然沒氣氛,但原來照片中的花有些單薄了,我干脆拿出我的殺手锏——摳圖,給它多加了一份花,讓畫面看起來飽滿一點。
至于為什么這次的文案用了英文,我覺得英文給我的感覺比較浪漫,而且是這種手寫體英文,更活潑自在俏皮一點。
一張照片就這樣變成海報啦,看完有沒有感覺到很快樂?
這張照片,是在我的書房里拍的,作為愛花的人,我的瓶瓶罐罐可真不少。那天我在桌上擺了些瓶瓶罐罐,買的花被我養了幾個星期還活得好好的,真的相當難得,所以干脆給它們來幾張合影,然后發到朋友圈,準備得瑟一番。
誰知,面粉們一個個都有了思維慣性了,一看到我在朋友圈發照片,就喊著:「做海報做海報做海報~」
做海報就做海報吧,發朋友圈沒幾個小時,硬是熬夜做了張海報出來了:
一張很日系的海報。
為什么我會做成日系,因為這張照片給我的感覺東西很多很雜,但是又雜而不亂,還有點生活氣息,所以我會往文藝的氣息方向調色,調著調著,就給調成日系了。
日系就日系吧,那就日系到底,于是啪啪啪打了些日文上去,看起來好像還有那么點性冷淡的感覺。
另外我要說下這張海報的重點,其實在于把控畫面的透氣性,也就是注重留白。其實原照片的畫面是比較堆在一起的感覺,因為桌子距離隔板的高度太窄。
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就在 ps 里把畫面中很多元素的位置給挪了,就這么個小變動,整個畫面立馬就透氣了。畫面里雖然東西很多,文字也很多,但看起來還挺舒暢的,對吧?
秘訣就在這里,注重留白。
這張照片,能猜出來是什么嗎?一般人應該猜不出來。
我拍的是一輛托運破舊棉被的貨車。
那天我一整天都在工作室的花園里挖土,實在是太累了,一直靠在副駕位置看著窗外,等紅綠燈的時候,這輛貨車就停在我的旁邊,不知怎么的,當時居然覺得有點好看,所以就給它拍了一張照片。
我拍完照片基本都會發朋友圈,發完朋友圈面粉們又要我做海報,慘絕人寰。
而且我還看到個別人留言說:「我就不信,這張照片你也能做成海報~」
可千萬別激我,姐姐是被嚇大的嗎?我這就做張海報給你看看(傲嬌臉):
這張海報名叫《棉寶逃跑計劃》~
當時盯著這張照片看的時候,就在想,會不會有棉花寶寶往外跑?棉花寶寶跑得出去嗎?棉花寶寶們當時困在貨車里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不同的棉花寶寶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呢?
帶著這些疑問和想象,我就朝著這個方向去做海報了。原照片天空中那幾根電線我覺得太規規矩矩了,沒意思,就特意修改成了亂糟糟的一些電線。
我去日本旅游的時候,看到了很多這種亂糟糟的電線,覺得這樣的畫面非常有特色,所以這一次我就給運用進來了,發現效果好像還不錯。
文字部分也是朝著趣味性的方向去設計的,整體的手繪形式、調色、構圖等等,都是依據我制定的這個《棉寶逃跑計劃》來執行的,最后就做成這樣啦。
你沒有看錯,這張照片,拍的是我吃完水果后剩下的一堆垃圾。
上周有一天早上,無心工作,只想葛優躺在電腦前,看著天花板,這時候突然想起來前一天晚上買的草莓、櫻桃和楊梅(干)還沒有吃,所以立馬精神來了,跑去把水果洗干凈,就美滋滋的吃了起來。
吃完的垃圾不會隨便丟的,我喜歡用一張廢紙包起來一起扔,在我準備扔的時候發現:「哎呀,這堆垃圾,顏色好像還有點好看。」
我又給它們拍了幾張照片,發到了朋友圈,結果你又知道了,我又被要求做海報了:
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這張海報的,因為這原本是垃圾,但現在看起來卻非常像一幅水彩風格的海報,而且這張海報花費的時間不到2個小時,效率別提有多高了。
更讓我意外的是,這張海報貌似做成掛畫很不錯。我找了張畫框的主圖,然后把海報貼上去看看效果,沒想到,簡直美呆哦。
太滿足了,垃圾變海報,海報變成畫,掛在我的工作室很合適。
可能有人會好奇到底為什么要這樣排版?我想說,排版這東西真的沒有硬性的規定。我知道很多人以前受的教育可能是文字最好左對齊、右對齊、居中對齊等等,但說實話,我覺得這么古板的去做設計真的挺無趣的。
在我的理念里,怎么排版都是可以的,只要你的排版能表達清楚你要的信息,只要能保證整體畫面的協調性,只要清楚不同的排版方式是取決于不同的目的。
你要做一個思路很清晰的人,讓別人看著你的設計稿不覺得迷糊,把握這些基本原則,其他的怎么來都可以。
這張照片也是我11月份在深圳拍的,那天結束了花藝課,準備離開的時候,看了一眼天空,剛好看到這幅畫面。一枝藤蔓在往對面的樹叢里延伸,與對面隔樹相望,仿佛是要與什么相見但見不到,仿佛是要得到什么東西但是得不到等等。
總之,這張照片我覺得很適合拿來做海報。按著聯想的思路,「求而不得」「距離」等關鍵詞,我就做了下面這幅海報:
我給這張海報取名叫《最遙遠的距離》。
最遙遠的距離是什么?「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眼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做這張海報的時候,莫名就想到了這句電影臺詞。
那些攀爬的藤蔓,就像一個個求而不得的思緒,怎么努力也抵達不到對方那里。所以那些文字被設計成了那樣扭扭捏捏的感覺,所以文字的間距是那么的不規整,海報的色調也是冷冷的。所有求而不得的情緒都包含在了這幅海報里。
前面的海報明明都是快快樂樂的,為什么結尾的海報是這么悲涼呢?這不符合我的個性。
我又調了一個稍微暖一點的色調,想要告訴大家,不要那么悲傷,人間還是值得的:
你看,不同的色調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對吧?
所以,設計難嗎?沒有素材你就做不了設計了嘛?沒有高質量的圖片你就做不了設計了嘛?
我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想擺脫對素材的依賴,如果你也想做原創的有思想的設計,那么是時候開始培養自己擅于發現美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腦袋了。
雖然一開始這么做很難,但是一步一步走下去,堅持下去,你會發現無論是做設計也好,還是生活也好,都會變的越來越容易和快樂的。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做設計的面條」,一個干貨與文筆俱佳的美女設計師。
微信公眾號簡介:專注開拓電商設計思維,不定期分享一些個人見解干貨,當然也會分享一些頂級創意、攝影、人生感悟方面的好文啦。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3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