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設計的面條?:感覺有很久沒有更新《拍一張照片,就是一幅海報》系列文章了。

今天剛好湊夠了 5 張海報,有好幾個人私下問我關于如何培養「創意」能力的問題,所以干脆我們就借助這個系列的文章來談一談創意這個話題好了。

往期文章:

以下,我們就進入正題吧

照片一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這張照片是幾個月前在武廣逛街的時候拍的。

說實話,這種比較高端的商場本身很多地方都很有設計感,比如這些燈帶,本身就是經過設計了的,點線面的構成玩的很好,所以隨便怎么拍都很好看。

用這種照片設計海報,真的是隨便打一些字都可以,所以,喏,一張海報就出來了,如下圖所示: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這種本身構圖就很好的照片,畫面又比較簡潔干凈,我就習慣性會做成日系的海報,但其實,如果你做設計的時候是拿到了這種素材,那就謝天謝地吧,因為你不管是給它配英文,還是配中文或繁體字,都會很好看。

至于文案嘛,因為看起來像漫天繁星,很浪漫,所以文案大致都是圍繞著這些點來寫的。

照片二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看得出來這張照片是拍的什么嗎?

嗯,枯萎的常青藤。

因為我有一段時間疏于照料的緣故,把它給干死了,結果沒想到,它綠油油的時候我覺得它挺普通的,可是枯萎之后居然這么有型,色彩也很好看,放桌上特別像一件藝術品。

于是,我就把它拿起來,對著室內的頂燈拍了這張照片。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它的影子,是不是看起來很妖嬈很飄渺?我當時心想這張照片如果稍微把影子調個色,一定會非常有韻味。

然后恰巧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是秋天,葉子也是枯萎的,所以就很自然的想到了張學友唱的那首歌《秋意濃》

于是一邊聽歌,一邊摘抄了一段歌詞,設計了下面這幅海報: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雖然我不太會唱歌,也不懂音樂,但是莫名會覺得音樂和設計真的有很多相通之處,音樂有節奏和韻律,不同的節奏和韻律給人的感受會不一樣,有輕快的,有悲傷的,有憤怒的等等。

做設計也是一樣的,你設計的畫面里的元素之間,也要有節奏和韻律,比如高低起伏、大小疏密等,如果你想表達清冷的感覺,那么畫面里肯定是留白會很多,元素之間的跳躍也不會很大。

而我設計這幅海報的時候,首先我會根據這張照片的內容或意境,確定一個主題,然后再根據這個主題去發散,去聯想怎么樣一種氛圍和意境會更適合這個主題。

比如這里是《秋意濃》,畫面肯定不是那種鬧騰的,而是比較清冷的,所以我做設計的時候會把自己帶入到這種情緒里,然后賦予它相對應的節奏和設計感。

再比如文案排版部分,它會有高低起伏,和大小變化,但是對比不會特別明顯,還有畫面的透氣感要把控好,留白可以多一點。

至于色彩嘛,就是吸取葉子的顏色咯,棕色系的,代表了秋天的顏色。

最后再整一片飄落的葉子,這樣既點了題,又不至于讓中間那一塊太空。

所以大家記住啊,不管你是選什么顏色、放什么元素,怎么去排版,它一定都是圍繞著你的目的和主題來定的。

因為做設計是感性+理性并存的事情,千萬不要隨意而為之。

照片三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這張照片我之前有發出來過,就是我給小面包(我的第2只貓)買了一件新衣服,迫不及待的給它穿上了,結果發現尺寸買小了,然后他就這樣一動不動的,笑死我了。

拍好照片,當然是要發朋友圈跟大家一起分享咯,然后發到朋友圈就有人喊我做海報。

我心想,這衣服很有圣誕服裝的感覺哦,還真可以試著做一幅圣誕節海報,于是,如下圖所示!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為什么這幅海報會這么去設計呢?

首先,因為我要設計圣誕節主題的海報,之前那個灰色地板是不太合適的,所以我需要摳圖,但是摳完圖后發現這個貓的姿勢很像是被人拋在了半空中,于是我索性想要不就來一幅小面包和各種圣誕元素散落在半空中的海報吧。

這幅海報就相當于定格在了一瞬間,剛好圣誕節也需要熱鬧一點的氛圍,所以這種方式也會比較貼合主題。

不過設計這種排版類型的海報,要注意一點就是,你得先確定好一個大的主角,然后其他的元素配角可以圍繞著它來排列,這樣就可以整出一種看起來有點熱鬧但又不至于很亂的畫面了。

之前很多人問我說,既想要畫面很熱鬧,但熱鬧了又怕畫面很亂,解答方法就在上面咯。

不過實話實說啊,這幅海報因為花在扣貓和畫貓毛上面的時間太多了,所以其他地方我設計的有點粗糙,畫面有一點平了,本來是應該可以更精致的,等我有閑心了再優化吧,大家先將就著看看大感覺。

照片四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這張照片你們能看出來是什么嗎?

嗯,是很臟的一面墻,但是臟的很有藝術感。

當時是去市中心吃飯,結果誰曉得停車停了這么破的一個停車場,開車走的時候我剛好留意了一下墻面,結果就被我拍到了這張很有意思的照片啦。

當時也是發到朋友圈,很多人都說有意思,希望我能設計成海報看看。

好吧,我也正有此意,但是我當時也沒有什么想法,于是就把它先擱置了幾天。

這里要跟大家說一下啊,設計靈感和創意并不是跟自來水一樣,擰一下水龍頭就會出來的,如果你一時沒想法也不要著急,就先放著,但是要把它記在心里。

你把它放在心里的這幾天,可以繼續去做其他的事情,看書、瀏覽網站、聽歌、吃飯都不影響,但很神奇的就是,靈感它真的會慢慢冒出來。

因為,創意是需要養的。

我經常都會這樣,有時靈感枯竭了,那就把這個設計任務放心里養幾天,把靈感養出來,然后再動手做,后來我就設計了下面這幅海報: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為什么會設計這樣一幅海報,有 2 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因為,我很想突破一下,因為之前設計了那么多海報都是比較扁平的,或小清新路線、可愛路線,或者偏搞怪一點,但是極少會做一些偏立體感,暗黑系的,這一次的這張照片,剛好有點這個意思,對我來說是一次機會,所以我就嘗試了一下。

其次是因為,剛好墻面上那個圖案真的很像一個人,頭發和衣服都有爆炸的感覺,但是我不會制作人,于是我就干脆把它抽象為了一個爆炸的球體。

取名《易燃易爆炸》是因為想到了陳粒的那首歌《易燃易爆炸》,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應該都有聽過這首歌。

歌詞挺矛盾的,我設計這幅海報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感覺,所以大家看到了,畫風有點頹廢。

這一次的字體也整的很隨便,直接用思源黑體最粗的那個做了個拉伸,但沒想到配合這個畫面好像也還行,于是我就保留了。

不過,我把這幅海報發到朋友圈后,好幾位面粉留言說:「婷姐,你這一次的照片和海報看起來沒啥聯系???這樣也行?」

我心想:「哎呀,臭屁孩話怎么那么多呢?這叫嘗試和突破懂不?」

當然,我只是心里這么想一下而已啦,然后我反手又設計了另外一幅海報,主要通過調色來完成,如下圖所示: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幅海報的,因為很像一幅畫,里面有故事。

文案也是臨時想的,因為現在剛好是 12 月份,馬上 2019 年就結束了,所以我給取了個名字《 12 月的幻想》。

結合這個主題文案,我再來調色,調著調著這個色調就出來了,然后當時也不知道怎么滴,就是覺得下面的紅色和頭部的紅色很呼應,很像倒影,于是我給標題部分也簡單做了一個倒影。

另外,這幅海報的定位比較偏向于藝術類的東西,比如電影海報、書籍封面、專輯封面等設計,所以其實是可以文案少一點,多留白,于是,簡單敲打了幾個字,海報就出來了。

今天的效率算是比較高的,一張照片搞出來 2 張不同風格的海報,滿足了!

有時就是這樣的啊,靈感你越用就越有,你越是不動手不去想,它就越沒有,所以,大家伙兒記得多練。

照片五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知道為啥我把這張照片放最后嘛?因為今天的文章要結束了,所以前面看了那么刺激的海報后,我們的心態需要平緩一點,有助于睡眠哈哈,所以我就把這幅比較平靜比較治愈的照片放末尾啦。

能看得出來這是拍的啥吧?

嗯,是房頂的燈,然后還有幾束光打在了上面,我特別喜歡。

我有時候會覺得,陽光很喜歡跟我們玩捉迷藏,它會不經意的出現,然后快速的溜掉,而我的眼睛剛好還算比較機靈,所以我已經好多次發現這些瞬間即逝的光了,每次都會有驚喜,也會把它設計成海報,以作紀念。

比如這幅海報,就是帶著很平靜的心情設計出來的。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這幅海報沒有什么特別的設計技巧,就是根據燈的造型來做了一些簡單的點線面構成罷了。

但是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幅海報,尤其是我根據這個照片畫面寫出來的這幾句文案:

開,一扇窗;等,一束光;開,一盞燈;等,一個人;

是不是很有意境?

我做這種海報的時候特別喜歡先擬定一個文案主題,然后根據主題去確定設計風格和排版布局,然后根據主題和照片本身的特性來搭配顏色。

帶著這個思路去做設計,基本都不會跑偏,因為你是一環扣一環的,有理有據地做設計。

對了,海報里的文字也都是直接用的思源黑體,因為覺得簡簡單單的也挺好看的。

不過我有在那些光線的地方做了一些色彩處理,這樣畫面看起來不適于太單調,而且會顯得比較有小心思。

記住哦,即使是看起來很簡單的設計,也要用心對待呀,看的人會感受到你的態度的。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做設計的面條」,一個干貨與文筆俱佳的美女設計師。

「拍一張照片,就能設計成一幅海報」的創意從何而來?

收藏 253
點贊 386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