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帶來的是文案對于構圖,元素造型,色彩選擇的影響。同時在后面還會帶來一個完整的案例實操,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往期回顧:
目錄
我們接到一個單子的時候,正確流程應該是:獲取文案-分析行業-得出調性-整理文案-構圖選擇-字體選擇-元素選擇-色彩選擇。按照這套流程下來設計作品一般不會出現大問題,本小節我們就從文案的角度逐一解讀,文案是如何影響版面走向的。
下面會通過一個例子來給大家說清楚,文案是如何一點點影響到我們的構圖的,以及我們如何通過文案選擇出一個合適的構圖為畫面加分。
圖片這是我們之前講過的案例,這個設計我當時是選擇了上下分割構圖。那么選擇的邏輯是什么呢?我把所有主要的視覺性的信息都集中在了視覺核心點的位置,下半部只做信息的輔助介紹。
圖片明確了這個原理我們就能得出,所謂的分割比例無非只是根據信息的體量留出足夠的位置,而信息在哪里排放早就有了定論,即按照信息功能進行分區。根據信息體量選擇構圖分割比例,這是第一種通過文案選擇構圖的方法。
圖片如果信息體量過大了,上下分割構圖無法完全承載就可以嘗試其他構圖,例如中心構圖,讓文字縱向排列給兩側的空間讓出來,全部留給信息,這種全是信息的設計我們在做的時候需要留意的就是信息層級的梳理,以及部分信息的符號化處理,抓住這兩個點不管再多的文字都能在保證秩序的前提下處理妥當。
圖片判斷要用什么構圖,關鍵是看文案與構圖的需求關系,比如正常的畫面應該是主體特別突出,標題作為輔助,但是當我們想讓標題和主體同時突出的時候就需要用到對角構圖,對角構圖的特點是可以同時承載兩個視覺點,而且不會造成視覺邏輯的混亂。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兩個對角上區分出一大一小,這樣的設計會更加符合實際的商業情況,相對平均對比較弱的視覺點設定適合文化文藝類的設計。此類構圖不適合文案過多的設計圖。
左右分割構圖和文案的關系邏輯與上下分割很相似,不同的是在空間趨勢上一個是橫向一個是縱向,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項目可以允許你大量的進行豎排(例如中國風)或者零碎的信息很多(圖 2)的情況,就可以使用左右分割構圖來處理文案的編排問題。
滿版構圖有兩種,一種是模塊形滿版,一種是靈活形滿版。模塊形的多數是因為信息種類過多,信息體量過大,為了能讓文案完整的承載進來而選擇的。靈活形往往是有很多信息無所謂能不能被閱讀,就以主體為路徑用信息做環繞,大家可以根據文案本身的信息來判斷使用哪種滿版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哪一種構圖,當元素堆積的比較多的時候都會轉化成滿版構圖,所以滿版構圖并不固定,有可能是因為畫面的走向而演化成,所以大家在設計的時候不要守住一個構圖就不敢動了,前期的構圖只是一種指導思路,要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演化。
我們之前談到正確的制圖順序,是從文案中獲取項目調性,其實元素與造型就是項目調性最直接的產物。有的時候文案會清晰的指出我們該用什么樣的元素或造型,但是大部分情況是沒有告訴你該用什么,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依靠一些方法來解決沒有思路,不知道使用什么元素的問題。
下面我們隨便找一組文案來嘗試練習拆解出其中的元素與造型傾向。
從這些圖中我們可以輕松的參考到自己想要的元素,但是我個人建議大家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做思維發散練習,長期堅持在需要使用元素的時候不會完全依賴參考,元素選用與行業調性的關聯是緊密的,而想得出精確的行業調性需要本身對行業有一定基礎認知,加上對文案的深入分析,才能得到一個相對精確的答案,以確保我們后續的設計都不會走偏。
聊完了元素我們再來聊聊造型,造型與元素的關系,就像是行業調性與元素選擇的關系。如果我們簡化理解形狀無非就是圓形,方形,三角形,隨機形。
選擇造型的時候有兩種思考方式,第一種是我根據元素形態選擇造型形態,第二種是我根據心理影響邏輯選擇造型形態。但是有一個誤區,大家要知道這兩種思考方式不是二元對立的關系,是可以同時使用同時存在的。那具體如何操作我會在下面給大家做出足夠的演示。
例如這樣一張圖片,我們應該選擇什么形狀作為我們的基礎造型?肯定是圓形。那為什么選擇圓形呢?正方形過于死板堅硬,三角形過于銳利都不適合這種可愛的主體,那就只剩下圓形了。這個也是基于我們想表達的核心東西而選擇的。
但是這個思路并不是死的,比如我不想表現這個嬰兒的可愛,我想表達他的創造力,我該怎么辦?那我們不知道該用什么形狀或者什么組合了,我們就去找一些能表現創造力同時又和兒童有關的東西,比如七巧板,比如積木。
那通過觀察積木的造型我們知道了可以用圓方三角組合在一起進行造型設計,或者直接使用積木元素也是可以的,像是這種畫面做起來就會非常靈活了,因為可用的造型特別多。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可以用這么多圖形,但是要借助主體特征化。方里疊圓/圓里疊方,直角轉圓角,尖角遮擋,造型負藏等等。
理論應用在實際的海報中是什么樣的呢?下面來看幾個典型的應用案例。
最后這一種我要特殊說一下,這種手法叫造型負藏,雖然他這個形態有尖角,但是她藏在負形里面了,使我們的視覺不容易注意到他。平時我們觀察作品的時候一定不要一直盯著正形看,有很多時候空間形態是隱藏在負形中的,所以要養成經常去分解畫面的習慣,注意到每一個細節中去,才能慢慢的發現很多有意思的規律。
言歸正傳,那假設我們想表現兒童的天真活潑,想拉進畫面中的兒童與觀者的視覺距離,我們應該選擇什么形狀,在這里就可以使用手繪感親近感較強的隨機形,可以看到下面兩組圖片,國外的設計師大量的使用了隨機形作為畫面的核心造型。想要知道用什么造型,核心的一點就是要知道什么形狀對應的是什么作用。這樣只要分析出需求,剩下的東西直接就水到渠成了。
與造型元素選擇類似,色彩也是需要通過項目調性來選擇,不同的是色彩需要思考的東西更多一些。在這里就不給大家講太多理論化的東西,只說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從主體上面吸色使用,但是這么做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從主體上吸色這沒什么好說的,我就著重說一下第二個方法,雖然難一些但是更加可靠,方法就是根據色彩色調對情緒的影響來選擇。
下面先簡單的說一下色彩和色調,讓大家有一個基礎的認知。在解釋的過程中我會盡量說的通俗易懂,會減少很多專業用詞所帶出的概念,都是個人為了方便理解而定義的,大家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視研設」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熱評 DD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