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丫才美工?:2018年的最后十天,電影院上映了一部視效驚爆眼球的電影──《蜘蛛俠:平行宇宙》。
作為漫改電影,《蜘蛛俠》通過漫畫的線條感以及絢麗的色彩氛圍,完美還原了漫畫的熱血。電影院IMAX 的觀感更是能讓人血脈膨脹。
由于視覺效果上破釜沉舟的創新,《蜘蛛俠》在視覺體驗上完爆了今年的其他動畫。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里程碑式的創新,3D的特效模擬著2D的漫畫感官體驗,并且在觀影過程中,穿插著各種不同的風格。
在打斗場面,你可以看到波普的漫畫風格:
人物登場時,也能夠看到,來自不同平行宇宙的蜘蛛俠人物設定:
△ 被動技能:出現自帶背景風
有設計師感慨到:每一幀都像是在看 Behance 首頁的作品,恨不得每一張都瘋狂的截屏,全存下來。
這樣的技術在設計師、動畫師的圈子看來簡直就是 「封神」 的存在,是金主們捧著錢瘋狂追逐的對象,完全不會煩惱「改稿」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
可事實并非如此,就在去年年末的時候,《蜘蛛俠》的藝術總監 Alberto Mielgo 就被自己的「甲方」索尼公司給解雇了。坊間傳聞的原因是:設計風格無法達成共識。
這個理由是不是聽上去很耳熟,居然連頂級的藝術家也會遇「風格不和」這樣的糟心事。
這件事,要從3年前《蜘蛛俠》開拍說起。
Alberto Mielgo,站在動畫藝術界食物鏈頂端的男人。
A·M 在2013年憑借迪士尼的《創:崛起》拿下了艾美獎的最佳藝術設計(上海迪士尼的過山車項目就是源自這部動畫)。
絢麗奪目的熒光配色,極具科技感的人物造型都彰顯著 A·M 的個人風格魅力,那是一種特效不要錢的揮霍感。
△ 《創:崛起》效果圖
設計總監往往需要在藝術與商業中找到平衡點,太極致容易造成預算超標,太商業則有可能不夠藝術。
在《創:崛起》這部影片中,這種退而求其次的平衡感,也能在影片中找到蛛絲馬跡。
△ 設計稿 vs 實際效果
迪士尼這樣的大廠,尚且在預算與效果之間掙扎,其他的同類廠商自然也不能肆意燒錢,這樣就為后續的解雇風波埋下了隱患。
3年前,索尼找到了 A·M 就與《蜘蛛俠:平行宇宙》的電影一拍即合。A·M 成為了這部電影的藝術總監,開始進入了電影項目啟動的階段。
A·M 投入了大量精力,探索蜘蛛俠的漫畫世界,嘗試著把它們打破、重組、突破。
這場合作一開始就是干柴烈火,就像是熱戀中的情侶,過程中充滿了甜蜜的寵溺。索尼包容他的一切想法并給予了最大力的支持,為他組建了他心目中的「動畫夢之隊」,其中包含的都是最頂尖的技術人員。
夢之隊的名單里隨便拎出一個都值得設計師們尖叫吶喊。
Vaughan Ling,擅長機甲的動畫師,在他個人的 artstation頁面上,還展示了 EVA 蜘蛛俠 Peni 的概念稿,相比最終定稿的造型,這一版本更忠于原版。
除此之外 Vaughan Ling,還設計不少的重要場景。
Yun Ling,場景概念設計,非常厲害的場景繪畫大師,有興趣的可以去關注他的微博,兩年前他為《蜘蛛俠》提供了場景設計。
神還原的場景,畫面效果細膩程度堪比照片。
Robh Ruppe,前頑皮狗的美術總監,《蜘蛛俠》的美術之一。為動畫繪制場景氛圍稿,他的配色為整個動畫增色不少。
Alberto Mielgo 的夢之隊大神云集,欣欣向榮,一切看上去都十分的美好。A·M 也沉浸在這超強陣容帶來的喜悅當中。
最強成員配置,最頂級的全民IP。任誰都會為這個項目振奮不已,A·M 也不例外,所有的一切工作都讓熱愛動畫的他激動。
△ A·M在自己的簡介里,透露出對動畫工作發狂的熱愛
但就在歷時2年之后的某一天,Alberto Mielgo 收到了來自索尼的解雇通知,他的作品與團隊留下繼續工作而他必須從項目組離開,離開這個建立2年的團隊。這對于一個想要做出精美作品的藝術家而言是「被背叛,被拋棄」的感覺。
在被解雇的當天,他找了搬家公司U-haul 火速地清空了自己的辦公室,并在 Facebook 上憤怒的宣布了這個消息,表明自己與《蜘蛛俠》正式劃清界限,像極了含恨分手的另一半。
雖然不少友人表示:A·M才是蜘蛛俠的靈魂。但他還是生氣回復到:「我不記得自己為此工作過了」。
對于 A·M 被炒掉的這件事情而言,外界比較認同的一種說法是:A·M 與索尼無法在「藝術」與「商業」上達到平衡。A·M 追求極致的藝術表現,而索尼要考慮電影的商業化與普世的審美。雖然線上版本的制作已經驚艷無比,但如果你看過 A·M 的設計稿,就會覺得藝術的追求永無止盡。
圖為 A·M 為《蜘蛛俠》制作的設計稿:
最終電影效果:
過于追求藝術的展現,難免會變成曲高和寡,亦或是成本太高無法承受,而這兩種都不是索尼想看到的。
圖為A·M為《蜘蛛俠》制作的設計稿:
最終電影效果:
在最終的電影版本之中,色彩方向上收斂了很多與 A·M 五彩斑斕的世界觀不同。索尼最后選擇了一個更加保守的方案,在大熒幕呈現給大家,可惜 A·M 版本的《蜘蛛俠》世界,只能停留在一個階段戛然而止了。
圖為A·M為《蜘蛛俠》制作的設計稿:
最終索尼在《蜘蛛俠》電影中,給了 A·M 一個「設計顧問」的頭銜,遭到了 A·M 的「呵呵」作為回應。在圈內人看來 A·M 就是《蜘蛛俠》最重要的那一環,從無到有的構建了這個各種風格交錯的平行宇宙。
A·M和索尼之間無關對與錯,只是生產者在「藝術」與「商業」之間,不斷在探索其中的平衡點,看不到純正 A·M版本的蜘蛛俠還是有點可惜,只能欣賞一下之前的小樣了。
對于普通的設計師而言,除了留下了對 A·M版本蜘蛛俠的遺憾之外,更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是:如何才能達到「藝術」與「商業」的平衡,能在取悅觀眾的同時,也不迷失自己。而 Alberto Mielgo 對《蜘蛛俠》的貢獻是值得被觀眾所知道與銘記的。畢竟如果沒有他前2年的努力,今天你就很難在電影里看到這樣的驚艷場面了。所以,看蜘蛛俠的同時,不要忘記背后的工作人員,他們才是這世界觀之后的靈魂人物。
另外發兩張 artstation 上的同人畫,作者:Adrian Wilkins :https://www.artstation.com/artwork/e0l2eD
很適合做情侶頭像!
高清《蜘蛛俠:平行宇宙》概念圖
Alberto Mielgo高清《蜘蛛俠:平行宇宙》概念圖(來源自Alberto Mielgo的個人官網:http://www.albertomielgo.com/);圖片只可作為個人欣賞使用,不可用于商業用途。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eeNWr4feQ6nd-8UBzL3HGA 提取碼:qjs2
資料參考:
- http://www.albertomielgo.com/spiderman/2018/12/19/d9zhz04jz8ddc22m0rcduzm56vw4fd
- https://www.artstation.com/yunling904
- https://weibo.com/2930058992/H88TFAafZ
歡迎同學們關注最充滿智(dou)慧(bi)的設計賬號:
「從海報案例中找靈感」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13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