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菜單對于用戶的使用來說尤為重要,本文是我從實際工作出發,結合自身產品和過去經驗對于 B 端產品導航進行的一次全面總結。
前言
在 B 端后臺系統中,導航菜單是至關重要的交互元素,每個菜單項通常都固定在特定位置,難以更改。對于用戶而言,導航菜單的使用目的明確,可以幫助用戶快速找到并執行特定功能。因此,導航的核心作用在于分發和引導功能,幫助用戶在復雜的后臺界面中高效定位并進行操作。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依賴不同形式的“導航”來尋找目標物品。
- 圖書館的書架分類:通過清晰的書架標簽和分類指引,讓我們快速找到所需的書籍。
- 商場的洗手間指示牌:明確的指引幫助顧客迅速找到洗手間,避免迷路或浪費時間。
- 醫院的科室牌:通過科室導向標識,患者可以高效地找到對應的診療科室。
這些現實中的導航方式和 B 端設計中的導航原理相似,都是通過簡潔明確的指引幫助用戶快速、準確地達到目標。
數字屏幕環境中,用戶對于導航的需求同樣顯著,因此,可以將導航界定為“承擔頁面信息引導功能的組件”,統稱之為導航組件。
1. 導航的作用及角色究竟是什么?
導航的核心功能在于對產品的各項功能進行有序分發與引導,確保用戶能夠高效且準確地穿梭于各個模塊之間。為實現這一作用,我們需要深入考慮“用戶來源何處?欲往何方?當前身處何地?”這三個關鍵問題,并將其與具體的組件設計相結合,從而詳細闡述這些組件在導航體系中所發揮的作用。
① 目前在哪?
在 B 端導航中,明確當前位置至關重要。由于系統中常涉及頁面跳轉和關聯,標明當前位置能幫助用戶清楚了解自己的位置,便于操作。常見的組件包括頁頭、分頁、步驟條、錨點和導航菜單。
對于復雜系統,頁頭設計尤為重要,它能幫助用戶快速理解當前系統位置,避免迷失方向。像阿里云和騰訊云等云產品,因業務廣泛,頁頭的使用頻率很高,以確保用戶能清楚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② 去向哪?
在導航設計中,頁面流向需要清晰指示。常用的組件如錨點、分頁、下拉菜單和導航菜單,幫助用戶了解頁面的流向,確保導航功能的有效分發。
1. 遵循 7±2 原則
導航菜單的設計應遵循“7±2 原則”,即建議最多不超過 9 個選項,最少不低于 5 個選項。
這一原則源自 1956 年喬治·米勒對短時記憶能力的定量研究發現:人類頭腦在最佳狀態下能記憶的信息塊數量為 7 個左右,浮動范圍為±2。當記憶的信息項超過 5-9 項時,人類的記憶力開始下降,容易出錯。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將一長串數字分成大約 7 個一組來記憶,以降低記憶難度。米勒將這種分組記憶的單位稱為“組塊”。因此,在設計導航菜單時,合理控制選項數量,遵循“7±2 原則”,有助于提升用戶體驗和記憶效率。
根據 7±2 原則,導航菜單的選項數量應控制在 9 個以內,以免增加用戶查找難度;若少于 5 個,則可能效率不高。當選項超過 9 個時,分組尤為關鍵。
通過對菜單進行分類,可以簡化查找過程,提高效率,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說的太干,我們看看實際案例
① 小鵝通
小鵝通的導航包含 14 個菜單,并且各菜單之間的形式和表現方式存在較大差異,這導致用戶在使用時容易產生混亂和困惑。導航設計的統一性和一致性缺乏,影響了用戶的導航體驗。
② 微盟
微盟有 11 個一級菜單,這明顯超出了“7±2”的設計原則,即一個用戶在短時間內能夠有效處理的信息量。超出這一數量會增加用戶的認知負擔。此外,微盟的導航菜單缺乏有效分組,導致視覺上沒有明顯的層次感,使得用戶難以快速找到所需功能,影響了信息的查找和記憶。
③ 有贊
有贊的導航菜單數量雖然也超過 9 個,但它采用了合理的分組設計,將相似的功能進行歸類,從而有效提升了用戶查找信息的效率。通過分組,用戶能夠更快速地定位所需功能,整體設計相對更符合用戶需求和體驗。
2. 導航菜單不能隱藏超過兩級
當導航菜單超過兩級層級時,通常表明產品在用戶體驗設計上缺乏深入思考。
導航菜單的層級越多,用戶體驗通常會受到影響。對于那些具有三級導航的菜單,往往會通過設計優化將部分導航合并或隱藏,以簡化用戶操作,減輕他們的認知負擔,從而提升整體體驗。
舉個例子
① 有贊-商品管理
在有贊零售的導航菜單中,雖然有三個層級,但通過交互優化,二級和三級菜單被直接展示,形成了一個統一的視圖。這種設計有效減少了用戶的層層尋找,提高了操作效率。
3. 鼠標懸停還是鼠標點擊
在導航設計中,點擊與懸停(hover)操作看似簡單,但它們的適用場景和設計屬性差異卻很大。雖然這兩種操作方式本身并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不同的場景需要不同的設計策略。
① 鼠標懸停操作
鼠標懸停觸發的操作通常持續時間較短,這可能會讓用戶感到操作不夠穩定,容易產生挫敗感。尤其在選擇下一級菜單時,鼠標的移動也可能導致菜單消失或不響應,進一步加劇用戶的不適。因此,設計時需要特別注意懸停操作的流暢性和時長。
適用場景: 懸停操作通常適合用于只有一級菜單的場景,能夠快速顯示子菜單,不會讓用戶感到迷失或困擾。
② 鼠標點擊操作
鼠標點擊操作多用于多級導航。點擊后,用戶能夠獲得明確的反饋,知道菜單不會因為鼠標移開而突然消失。這種形式更加穩定,適用于需要多層級導航的場景。點擊操作提供了更清晰的互動路徑,能夠有效減少操作上的不確定性。
適用場景: 點擊操作適合用于復雜的導航結構,尤其是多級菜單,需要明確的指示和反饋來確保用戶操作順暢。
總結
在選擇懸停還是點擊操作時,設計師應根據具體的導航層級和用戶需求進行思考。
懸停操作適合簡單、直觀的菜單,而點擊操作則更適合復雜的、多層級的菜單結構。兩者之間的選擇和設計差異,直接影響用戶體驗的流暢度和直觀性。
1. 顏色區分
顏色區分作為一種直接且有效的視覺表達方式,廣泛應用于后臺頁面中,幫助用戶快速識別不同狀態和功能。
舉個例子
① 微信顏色變革
微信在 2018 年 12 月發布的 7.0 版本中,將頂部導航欄的顏色從黑色改為白色,引起了用戶的廣泛討論和爭議。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用戶逐漸適應了這一改變,甚至開始忘記了最初的爭議。這一過程反映了顏色變化在設計中的重要性,也體現了用戶對于設計演變的逐步接受和適應。
這一變化說明,設計中的顏色變動雖然可能在初期引發不適,但在時間的推移和用戶習慣的培養下,最終能夠被接受并成為常態。因此,顏色作為區分和表達狀態的工具,其影響力和接受度在不同階段是不斷變化的。
② 網頁顏色變革
2019 年,YouTube、Twitch、Twitter 等平臺的 WEB 端進行了大規模改版,普遍去除了多余的塊面和灰色背景,通過增加留白和空間,簡化頁面布局。這種設計趨勢強調簡潔性,減少視覺負擔,使頁面更加清晰、舒適,提升了用戶體驗。
總結
如果 WEB 端開始趨向簡潔,那么 B 端產品的設計也很可能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在 B 端設計中,顏色的區分常用于導航層和內容層之間,以明確區分不同的業務模塊。這種方式簡潔直觀,尤其適用于復雜系統
舉個例子
① 飛書
左側導航深色,能夠讓用戶更加沉浸式體驗,因為屏幕邊緣為深色,用戶在適應能夠做到區分
2. 投影區分
移動端投影效果的廣泛應用正影響 WEB 端設計,特別是在導航中,Z 軸空間的運用通過彌散投影和分層設計提升頁面層次感,使功能層級更清晰,有助于用戶快速理解導航結構,提升易用性和體驗。
舉個例子
在交互設計中,Z 軸的作用尤為關鍵。它通過分隔不同層級、實現層級間的自然過渡,顯著增強頁面的層次感和結構清晰度。
① Teambition(阿里巴巴在線協作工具)
頁面設計通過投影效果突顯層級關系,幫助用戶直觀理解頁面結構和功能。這種設計不僅提升了頁面的可用性,也優化了用戶的導航體驗。
3. 分割線區分
分割線在設計中往往用于區分不同區域,但其功能性并不強,更多的是為了提升設計感。對于產品來說,分割線需要在視覺上做到適度平衡:如果分割線過深,頁面會顯得割裂;如果分割線過淺,區域劃分又不夠明確。因此,設計師在使用分割線時需要精準把控。
舉個例子
① Dribbble 案例
很多設計通過簡單的線條與空間的結合,將導航區和內容區分開,營造了良好的視覺效果。這種設計形式非常美觀,但如果你是剛開始嘗試做導航,建議不要輕易采用,因為它要求對頁面空間的把控非常嚴格,稍有不慎可能影響整體的設計效果和用戶體驗。
4. 菜單廣度:導航菜單中每一個層級包含的菜單項數目為廣度
當菜單廣度過大,我們也能夠通過設計的方法來優化導航菜單。
舉個例子
① 騰訊云(菜單數量多)
騰訊云采用了一種新的導航模式:
- 全部菜單導航: 展示所有 100+個云產品,用戶可以查看完整列表。
- 搜索菜單: 通過搜索框,用戶能夠快速篩選出自己需要的產品,提升查找效率。
這種設計在保證業務需求的同時,通過個性化的方式,使得大量菜單能夠被有效地整合進一個導航欄。這樣不僅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還提升了用戶的操作便捷性。
5. 菜單深度:導航菜單層級的數目為深度
當面對菜單深度過深的情況時,設計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考慮:
① 與產品經理溝通是否到位
與產品經理的溝通至關重要,首先需明確菜單架構設計的初衷,判斷是否有重新梳理的空間,并探討現有菜單層級是否過于復雜及優化的可能性。為提高溝通效率,設計師可提前使用思維導圖工具梳理菜單目錄,既能理清結構,又能為后續討論節省時間并提升效率。
② 用戶體驗地圖的繪制
在 B 端產品中,雖然用戶的需求多樣且復雜,但通過研究用戶的操作步驟,常常能夠找到一些規律。設計師可以基于這些規律,對菜單進行優化。
例如,在醫療系統中,根據不同角色(如前臺、咨詢師、醫生和老板)的需求,設計師可以明確每個角色所關注的核心信息。老板可能最關心門店數據、營業額、醫生的治療量等,而醫生可能更多關注患者的治療記錄。根據這些角色需求繪制用戶體驗地圖,明確每個角色的操作流程和頻繁使用的功能,從而設計出合理的菜單層級和結構。
通過這種方式,設計師可以確保每個角色的需求都被準確地映射到菜單結構上,避免不必要的層級和復雜操作,提升整個系統的可用性和效率。
通過這種方式,設計師可以確保每個角色的需求都被準確地映射到菜單結構上,避免不必要的層級和復雜操作,提升整個系統的可用性和效率。
1. 我的菜單
對于面向多角色用戶的 B 端產品,可以考慮增加一個“我的菜單”選項。這一功能通過標簽化和自定義菜單,讓用戶能夠將常用的菜單項進行快捷添加。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快速選擇和跳轉到常用功能。
舉個例子
① 印象筆記
用戶可以將常用的筆記本或模塊添加到快捷方式欄中,方便快速訪問。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效率,避免了每次都要從繁雜的菜單中找到特定功能的困擾。
通過這種定制化的菜單設計,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工作習慣和需求,靈活配置導航,使得 B 端產品的使用體驗更加個性化、便捷。
2. 角色配置
如果 B 端產品服務于不同的用戶角色,那么在導航設計時,可以根據用戶的角色差異,提供個性化的導航展示。這種方式通過角色篩選,能夠簡化復雜的導航結構,提高導航的針對性和效率。
舉個例子
管理員可以根據公司的業務需求,為不同角色配置專屬的導航權限。
例如,管理員可以為前臺、經理、技術人員等不同角色,定制不同的菜單選項和功能權限。這樣一來,每個角色只會看到與自己工作相關的功能,避免了菜單的冗余展示,提高了整體的使用效率。
這種設計方法不僅減少了用戶操作時的認知負擔,還使得導航結構更加清晰,避免了多余的功能展示。通過精細化的角色配置,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同時也降低了設計和維護的復雜度。
導航是 B 端產品的骨骼和地圖,串聯起復雜業務與高效操作的橋梁。設計師需深刻理解導航的核心作用,從結構布局到層級規劃、從原則定義到體驗優化,全方位把控,才能打造簡潔高效、用戶友好的導航體系,為業務賦能、為用戶減負。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6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