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設計的工具層出不窮,每年都有不同的設計軟件、動效工具、標注工具、原型工具問世。原因是因為 UI 類設計操作太簡單,所以軟件都以輕量化標榜。
輕量就意味著開發的門檻低,會有很多新創業團隊參與開發新的軟件,形成一個充分 “內卷” 的環境。
從 Sketch 問世以后,Adobe 上市了 XD,Affinity Design 更新了對 UI 的支持,再然后有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 Invision Studio,以及后來居上的 Figma 等。
沒有一家產品能像 Adobe 一樣在平面領域獲得統治地位,山頭林立。
上面提到的還都是國外的產品,既然產品門檻不高,為什么只能鬼佬做,中國人就不能做(狗頭)。于是,在今天國內 “致敬” Figma 的 UI 界面工具也出現了。
還有一些針對原型、交互領域的設計工具理論上也是可以進行 UI 界面視覺設計的,這導致了我們在工具選擇領域上的進一步混亂。
下面,我們再把上面提到的所有軟件做個匯總,見下面的圖表。
界面的設計本質上是對 2D 平面圖形的設計、排版,理論上所有可以進行平面設計、排版的軟件都可以做 UI 設計。但合不合適,好不好用,那是另一個議題。
只要你樂意,拿 Excel 做 UI 也不是不可以。
在 Adobe 已經稱霸平面軟件的背景下,Sketch 還能異軍突起,就是因為 PS、AI、ID 等軟件,對于 UI 設計來說太臃腫。
本來這應該是一個共識了,但依舊有大量的同學還在用 PS 做界面,以及爭論 PS 的好處(對 UI 設計),這是讓我比較驚訝的。
“設計重要的是想法,不是軟件……”,這話并不是在什么情景下都正確,PS/AI 和 Sketch 的對比,就像歐洲重卡和超市購物車的區別,都可以裝貨送貨,即使歐卡冠軍也不會開重卡進超市里購物的。
UI 的界面設計需要應用到視覺功能大概只占 PS/AI 的 1%,而多出來的 99%,并不是額外附贈的,是需要承擔對應代價的:
- 啟動關閉軟件速度更慢,時間更久
- 生成的文件體積更大,更占空間
- 對 CPU、內存的消耗更大,更占資源
- 圖層計算量較大,延遲高,卡頓
- 有更多的奇怪 BUG 和閃退問題
- ……
在剛開始學習做界面的時候,只做一兩個界面對問題感知是不明顯的。但一個完整的 UI 項目,頁面數不是個位數,往往總量達到三位數。
我們不僅要做很多頁面,而且要反復調整里面的內容,在上百個頁面中甚至還要經常修改反復出現的某類文字、控件的樣式,這樣操作效率的問題就會被無限的放大,直至你發現 PS/AI 的缺陷會嚴重影響你的進度和工作量,并且完全無法避免。
而在 Sketch/XD/Figma 中,除了輕量化帶來的效率優勢外,會針對項目使用場景提供豐富的功能,包括樣式批量的修改、自動布局、復用組件、團隊協作、線上分享……
PS/AI 雖然是設計師必學軟件,但應用它們的場景并不在設計一般 APP 界面中,這是毋庸置疑的結論。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是不需要糾結應該學 PS/AI 好還是 Sketch/XD/Figma 好,而是兩類都要學,只是 Sketch/XD/Figma,你應該學哪個?
熟悉我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很多年前我們就在網上的平臺推薦使用 XD,也錄制了不少和 XD 有關的教程 ?? https://uiiiuiii.com/other/121283544.html
但是,今天它是我們第一個要排除的對象,因為過去我們看好它的潛力在這幾年并沒有兌現,且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相比 Sketch 和 Figma 來講,功能過于簡陋。
而且在國學的教學經驗中,XD 還有個非常不靠譜的問題就是因為采用 Winapp 格式,兼容性極差,在 Win10 不同版本會產生各種奇怪的問題,只有重裝系統一條路能走。
所以還沒開始學習的同學,可以直接略過 XD,正在用的同學,可以盡早開始遷移到其它軟件。
而接下來,就要說說 Sketch,這是名氣最響,在國內使用范圍也最廣的 UI 設計工具。
Sketch 功能強大,也發展和積累了足夠久的輕量化設計軟件,但苦于只能在 Mac 端使用,Windows 用戶是無緣上手的。
當然,這也不是它唯一的問題,還有下面這些缺點:
- 內存管理不理想,容易導致內存占用率過高和溢出
- 位圖渲染方式也不理想,縮放顯示效率低..
- 不能多人協作,只能使用傳統的文件保存和分享
- BUG 越改越多,極其容易造成未響應和閃退問題
- ……
Sketch 的這些缺陷在 UI 設計圈子中造成非常普遍的吐槽和不滿,所以,Figma 就踩著它的痛處上位了。
Figma 從誕生起就被稱為次世代的設計工具,因為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線上網頁的方式運行,能高效滿足遠程的分享、協作和溝通。
這意味著一個設計團隊的工程文件管理可以實時同步,再也不用分散在每個設計師的電腦中,修改一個文件也不用每次發一遍源文件,加上可外鏈的規范庫,讓團隊設計效率得到革命性的升級。
至于細節功能上的差異,還有 Figma 對頁面渲染效率的優勢,都是次要因素。在各個國外設計媒體和網站上,Figma 使用者的占比逐年穩步上升,反超 Sketch 成為最多人使用的 UI 設計工具,就已經說明它的優勢了。
即使國內的主流大廠,也有大量的團隊開始轉用 Figma,作為主要的項目界面設計工具。騰訊自己出過一份 Figma for Tencent 的報告,下面是一些關鍵截圖。
Figma 在國內也必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這個方向是不可逆的,在趨勢面前……當然是選擇順應它咯!Figma 是目前我們最推薦的 UI 設計工具,是新手學習和入門的首選。但是,對新手來講,它前期包含的 3 個阻力,分別是網絡、語言、費用,下面簡單做個說明。
1. 網絡問題
因為 Figma 沒在國內部署服務器,所以在不開加速器的情況下往往會訪問比較慢,但實際體驗下是這兩年的國內訪問速度提升非常可觀(做過專項線路優化應該),滿足日常使用。
2. 語言問題
因為 Figma 沒做中文適配,有傳說中的補丁包,但是非常不穩定,而且每次 Figma 更新就要重裝(每周一次以上的頻率)。作為 UI 設計來講,必要的英文專業詞匯還是要了解的,只要看過教程多操作,順帶用翻譯軟件看下名詞解釋,幾天就能完全適應。
3. 費用問題
對于個人用戶是免費的,在未來進行團隊協作的時候,人均月費是 12 刀,價格并不算太貴,而且因為自帶藍湖的功能,可以省掉藍湖的費用。
如果現在正在用別的軟件,也不要緊,UI 類軟件的學習成本非常低,只要掌握其中一款,再學會另一款也就 1-2 天的時間。
前面也說到,除了國外的產品,國內也開始有團隊入局開發類 Figma 的軟件,我們姑且稱為是 “致敬”(比如類 Notion 應用)。
長遠來看,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因為自己人做的產品必然會以迎合本土設計市場、習慣來定制,隨著功能的迭代,必然會新增更多符合國內 UI 設計師實際需求的功能。同時,會有更快的網絡,更便宜的價格,更好的售后支持,這對于生產力工具來說都是必要的條件。
當然,前景看好歸看好,那是以后的事情,但在今天,這兩款軟件都還非常的不成熟,有大量的問題。
JS Design 上線的比較早,功能相對完善一點,我們有用它來處理一些課程需要的知識點,但是頁面往往加載有 BUG,讀取速度慢,對于輕量使用來說勉強夠用。
而剛上線的 Master,是由藍湖團隊自己開發的設計工具,明擺著是為了和自家標注切圖工具打通實現 UI 設計流的閉環。
但是,目前的實際使用體驗只能說是 “慘不忍睹”,有大量的惡性 BUG,字體的使用上也有非常多的局限。只能簡單嘗嘗鮮關注下,在短期內完全無法作為生產力工具。
雖然看好國產類 Figma 工具的未來,但是時機還不夠成熟,作為新人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學習。只要能掌握 Figma 本身,等到這些軟件完善以后在未來再轉入即可。
看完想必大家也知道我們最推薦的 UI 設計工具就是 Figma,它代表了未來的生產力和趨勢。順便,我們再制作了張表,把這些軟件的特征做一個橫向的對比。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超人的電話亭」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1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