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UXtools 每年都會針對流行的設計工具進行統計,從而了解設計師是如何使用設計工具,以及哪些設計工具在過去的一年里又占據主流了,以此從側面了解目前UX設計行業的現狀。
整個調研報告針對不同的設計環節、設計職能劃分出不同的調研門類,其中有針對整個 UX 設計領域的,也有細分到 UI 設計或者用戶測試的獨立流程的。
這次的設計工具調研問卷總計有 4260 份,調研對象千差萬別,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設計師和團隊,從統計學的角度上來說,樣本的數量足夠多,覆蓋的區域足夠大,類型也相當豐富,所呈現出的結果也比較有代表性。
2022年設計趨勢回顧:
在「哪個頭銜最能描述你的角色」這個項目當中,我們發現頭銜命名混亂的情況依然存在,和前幾年相比,UX/UI設計師 的位置上移了,似乎越來越多的設計師也同樣對自己的角色感到迷惑。
80% 的受訪者反映他們是全職設計師。
在公司規模的調查項目中,絕大多數的設計師都供職于人數超過 10 人的公司,這一點和往年保持一致。
而在設計團隊規模的調研當中發現,「2-10人」仍然是最典型的設計團隊的人數規模。
在「工作年限」的調研中,我們發現支撐起這個行業的主體依然是較為初級的設計人才,不過工作年限 10+ 的設計師依然保持有不小的比例。
25% 的受訪者供職于設計機構,這種環境下各種需求可能會促使他們不斷探索和發掘不同的設計工具。
大概有40%的受訪者處于團隊領導職位,他們傾向于為團隊選取并決定使用什么樣的工具。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處于領導地位的受訪者不一定有權做出采購決策,往往決定是否購買軟件的,另有其人。
雖然時常有人認為移動端 APP 華而不實,但是絕大多數的團隊和設計師都致力于開發移動端 APP 和 web APP。
絕大多數的設計師和團隊依然選擇在 Mac 上做設計。不過,Windows 平臺的用戶比例從去年的 15%上升到今年的 27%,這應該和越來越多設計工具基于瀏覽器研發有關系。
在工作狀態的調研當中,雖然雇主們一直在推動大家「重返辦公室」,但是遠程工作依然占據主流。
93% 的受訪者都在使用 UI 設計軟件,而絕大多數不做 UI 設計的受訪者,都是和 UX 相關的職業(比如產品經理,工程師,平面設計師等)。
Figma 處于統治地位一點都不令人意外,而今年 Ai 和 Ps 在幾乎所有的門類當中,位置都明顯下調了,處于次要地位,他們之所以依然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依然具有一些 Figma 無法取代的編輯功能。
從付費購買的數據來看,Figma 確實不算虛高,雖然免費用戶是存在的,但是他們并沒有大幅拉高 Figma 的實際占比。Lunacy 其實是一款免費工具,部分被調研用戶可能將其和同一公司的另一付費軟件弄混了。
在使用操作系統這一選項當中,由于受訪者會優先填寫操作系統而非特定的工具,這讓我們對于整個生態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而這個基于時間的設計工具調研則清晰地反映出 Figma 崛起的過程。Adobe XD 在今年之前增長都很緩慢,最后的下跌可能和 Figma 被收購有關系。
基礎的原型設計和 UI 的交叉度很高,在數據上和 UI 設計的數據高度類似。
91% 的受訪者直接用 Figam 制作原型,還有 21%的受訪者使用的是 Sketch + InVision 的組合來設計原型,這個組合在幾年前還是非常流行的。
許多受訪者使用 ProtoPie ,他們從中獲得不少價值。這里的 Code 指的是自己使用代碼編寫的工具來替代專門的軟件。
高級原型設計通常會利用邏輯和變量以及其他數據動態輸入,借此制作逼真的原型。
大概有 5% 的受訪者不確定他們是否制作過高級原型。這個是今年新加入的調研內容。
87% 的受訪者使用 ProtoPie 來制作高級原型。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以來使用自己寫的代碼來制作原型的設計師比例從 7.7% 上升到了 12.5%。
數字白板工具是前兩年隨著疫情而開始崛起的工具。
Figma 和 FigJam 兩者結合共同主導了白板設計的領域,但是 Miro、Mural 和 Whimsical 依然是強有力的替代者。
之前這些白板工具僅僅只是看起來有用的工具,但是隨著疫情的發展,它們已經成為了日常協同工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它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是由雇主購買給設計師使用。
雖然每種工具都會被遠程使用或者個人使用、混合使用,但是我們注意到,Mural 被混合使用的比例最高。
設計系統有助于維持設計元素的交互、視覺樣式的統一性,不過我們認為設計系統還沒有抵達它真正意義上的「拐點」,所以每年我們對它僅僅是維持觀察的狀態。
有大概 471 名受訪者會使用軟件以外的東西來管理他們的設計系統,到底為什么,以及如何維系,這都是值得后續觀察的問題。
Figma 可能是設計系統的起點,但是絕對不是終點。有一部分設計師在使用 Notion 和 Confluence 這樣的百科類的工具,但是很少有人會使用代碼工具。
絕大多數的管理工具依然是團隊和公司支付。
在這些流行的工具當中,來自大公司的受訪者似乎更有可能使用 Zeroheight 或者 Sketch 來管理設計系統。大公司有時候會有更加嚴格的工具審核流程。
用戶測試所用到的軟件,會盡量讓真實的人參與到原型、概念設計、調查研究 和真實的產品體驗當中來。
56% 的受訪者會使用軟件來協助進行用戶測試,這個數據和去年幾乎是完全一致的。
Maze 是最受歡迎的用戶測試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軟件進行用戶測試的人當中,大概有 三分之一 正在使用網絡會議工具(Zoom、Google Meet 和 Microsoft Teams )來進行用戶調研。
去年我們注意到很多設計師和團隊不進行用戶測試,所以在今年的調研當中,我們加入了這個問題:「為什么不進行用戶測試」。
我們注意到,團隊內不進行用戶測試的受訪者當中,大多帶有「UX」和「產品設計師」的標簽。剩余不做用戶調研的人頭銜就千奇百怪了。
喜歡面對面進行用戶測試的團隊,更有可能會選擇 Google Meet 和 Microsoft Teams。在混合工作環境中,他們更傾向于使用 Lookback。
作品集工具可以幫助設計師建立個人網站來展示自己的項目。我們注意到,22% 的受訪者沒有自己的作品集網站,20% 的受訪者使用 PDF、PPT 或者其他的靜態媒體來呈現他們的作品集。
14% 的受訪者會自己使用代碼來構建自己的作品集。webflow 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作品集搭建工具。
使用代碼來構建作品集的,大多是有超過 10 年工作經驗的老手,而僅有1-2 年工作經驗的設計師,則傾向于使用 Notion 來構建作品集。
下面匯總了每個類別下,使用率前三的設計工具:
每次調研的最后,我們都會詢問設計師他們在接下來的一年最感興趣的工具是什么,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大概了解用戶的偏好。其中 Figma 毫不意外地排到了第一。但是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有 111 個受訪的設計師同時寫下了 Adobe 和 Figma,可見大家對于這倆合體之后能走多遠,充滿了好奇心。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8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