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碎片化傳播的浪潮中,越來越多創作者嘗試用 AI 技術打造劇情連貫的長視頻。然而,主體人物形象特征的「前后割裂」,成為橫在優質視頻前的「攔路虎」—— 比方前一秒還穿著藍色風衣的中年偵探,下一秒突然換成紅色外套的少年…… 這類細節瑕疵不僅讓觀眾出戲,更會瓦解故事的情感張力。
今天,我們結合 AI 視頻創作的核心工作流(視頻劇本→腳本分鏡→提示詞生成→圖像生成→圖生視頻→剪輯優化),拆解兩大實操方法,教你用技術手段精準把控人物一致性。
更多一致性控制方法:
方法 1:從「圖像生成」這個步驟保持圖片主體的一致性。
工具:即夢 AI-參考角色特征,上傳我們的主體物,輸入提示詞,想要主體物做什么動作,或者拿什么道具,通過此方法生成的靜態圖,人物相似度可達 90% 以上,為后續動態視頻奠定「形象錨點」。
以上步驟操作下來,就得到了我們的視頻主人公的多動作靜態圖。再將得到的多張靜態圖,通過圖生視頻的方式,進行長視頻的生成。
方法 2:從「圖生視頻」這個步驟控制主體的一致性。直接基于單張角色圖生成動態視頻時,通過 AI 工具的「參考生視頻」功能,強制鎖定人物特征與動作連貫性。
使用工具:vidu、Viggle、海螺 AI 等工具,上傳我們的圖片,以參考生視頻的方式進行視頻的生成。
Vidu鏈接: https://www.vidu.studio/zh
上傳角色靜態圖 → 選擇「參考生視頻」模式 → 輸入角色提示詞(如制造工人正在搬動手中的紙箱)借助主體庫、參考圖片融合生成視頻。
(進階玩法)提示詞三幀法控制動作
在提示詞中也可明確首幀、中間幀、尾幀的關鍵動作,單次生成需要簡化動作步驟以保證主體的穩定性。
Viggle鏈接: https://viggle.ai/home
上傳角色圖 → 選擇「Move」功能 → 從平臺資產庫中選取相似動作的視頻(如跳舞視頻)→ 生成帶角色特征的動態視頻。
借助 Viggle 的 自帶資產庫,可自動匹配物理規律(如走路時手臂擺動幅度、跑步時身體前傾角度、跳舞時躍起跳動的姿態),同時還能保留角色的獨有特征(如面部、服裝)。
兩種方法的多維度對比
從靜態形象到動態行為,主體一致性的本質是賦予角色「形象記憶」—— 讓 AI 理解「這是誰」「在什么情境下做什么」。無論是通過「圖像錨點」還是「動態參考」,核心都是在創作流程中建立「角色檔案」,并將其嵌入每一個生成環節。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長視頻創作難題,我們一起用技術破解!
歡迎關注「58UXD」的微信公眾號: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