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篇文章的作者 Chappy Asel 在蘋果工作過不短的年頭,曾經是 Apple AR/VR 和 Apple AI/ML 的成員,并且其中有兩三年時間,一直在參與 Vision Pro 的研發。和很多出身蘋果的科技從業者一樣,付出努力得到結果,離職創業試圖創造自己的事業,也是 Chappy 的選擇。如今他是 The GenAI Collective 的聯合創始人和天使投資人,也終于可以平和淡定地審視之前在蘋果、 Meta 這樣地企業中的工作經歷。Chappy 參與到近年來最有影響力的硬件研發當中,對于目前最熱的趨勢之一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他借由這篇文章,分享了他在蘋果公司體會最深的 4 個要點

資深員工總結:讓蘋果成為頂尖公司的4個要點

Apple Vision Pro 定義了數字計算領域的新范式。作為一名過去兩年一直在 VisionOS 上工作的 AR/VR 工程師,我親身體驗了 VisionOS 空間計算平臺的驚人魔力,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它確實做到了。

我們,或者說蘋果的 Vision Pro 團隊是如何做到的?蘋果有什么特別之處?蘋果又是如何確保它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成為最受信任和最受尊敬的品牌,以及它是如何成為最知名的消費產品設計公司的?根據我與蘋果幾乎每個部門合作的跨職能項目經驗,確實有一種特定的運作方式——「蘋果方式」,這種方式滲透到整個公司里。以下是我對這種文化總結的 4 個要素,我相信它們是將蘋果提升到價值頂峰的至關重要的 4 個部分。

產品「所有權」(Product Ownership)

Vision Pro 軟件團隊是沒有設置產品經理職位的。相反,產品是設計、工程和項目管理團隊共同承擔的一項智能,協作完成任務的。功能范圍由幾方共同協商確定,初步設計由設計部門提出,工程實施和微調,項目管理部門設置護欄。在整個開發周期中,隨著實驗測試推進,逐漸具體化,然后實施落地,這三個產品部門之間是動態的,不斷發生變化。

資深員工總結:讓蘋果成為頂尖公司的4個要點

蘋果公司更獨特的地方在于其神秘而卓越的人機界面 (Human Interface ,HI) 設計團隊。蘋果公司按照職能進行組織,將設計集中在一個屋檐下,而不是根據產品類別進行劃分。這確保了蘋果公司所有硬件和軟件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凝聚力,并且以此聞名。

資深員工總結:讓蘋果成為頂尖公司的4個要點

之前,我說過設計是「自上而下的」。我這樣說是想強調設計與工程之間的權力動態。設計必須高于工程。設計部門和工程部門共同組成了一支騎兵隊,工程部門是推進的「主體」——他們是實現落地目標的推動者。雖然設計是真正的騎手,但主力軍最終擁有完全的自主權和最終決定權。因此,實施健康通達的對話非常重要,而唯一方法是將設計置于工程之上。那些試圖將工程和設計放在同等地位的公司,一旦到了緊要關頭,最終就會得到以工程為主導的產品(也就是純看數據)。需要證據嗎?看看亞馬遜和微軟(以及他們的產品)就知道。

演示文化(Demo Culture)

資深員工總結:讓蘋果成為頂尖公司的4個要點

最好的想法來自于那些「手最臟」的人(也就是深入到問題和一線當中,不介意做臟活累活,努力改變局面而「臟手」的人)。蘋果公司沒有將產品路線圖交給高層領導,而是讓 20,000 多名員工來定義公司的未來。蘋果公司以其「演示文化」而聞名,尤其是對于個人貢獻者來說,原型是采取行動的有力渠道。最終,展示最好的想法會脫穎而出。

蘋果的軟件工程組織 ( Software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SWE) 每年舉辦為期一周的黑客馬拉松,有數千名內部參與者。每年,都會選出頂級項目,并直接向公司高管演示 , 其中最好的項目會被納入考量的范圍并投入產品。這就是蘋果演示文化的魔力,它已經制度化了。

保密(Secrecy)

蘋果對內和對外一樣保密。即使在蘋果內部,未發布的項目也嚴格按照保密規則和級別的原則進行揭秘。雖然我直接在 Vision Pro 軟件和硬件平臺上工作了兩年,但它的許多核心功能——甚至產品和操作系統名稱本身——在 2023 年 WWDC 公開發布之前,對我仍然是個謎。

資深員工總結:讓蘋果成為頂尖公司的4個要點

蘋果內部 watchOS 黑客馬拉松

雖然公司內部保密存在著錯位和重復勞動的風險——如果養成習慣并加以執行——其好處遠遠大于成本。蘋果公司非常小心地確保所做的一切,都只供內部知情人士查看。蘋果引以為傲的「文化認同」,早就從公司內部延伸到外部,并造就了世界上最強大和最受尊敬的品牌形象,這都離不開蘋果的這種保密機制。很少有公司能聲稱擁有專門跟蹤內部信息保密和相關人員一舉一動的整個信息機構。

用戶癡迷(User Obsession)

按照局外人的猜測,Vision Pro 這個品類在未來十年內,不會為蘋果帶來利潤。由于在研發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而且初期市場很小,盈利之路將走得很慢很艱難。蘋果公司之所以能在時間跨度上與其他公司相媲美,能做出這種「艱難的決定」,是因為他們采用了「單一損益中心模式」(single profit and loss center model)。

資深員工總結:讓蘋果成為頂尖公司的4個要點

在我為蘋果工作的兩年里,盈利能力從未被提及過。一次也沒有。相反,我們專注于創造完全不妥協的用戶體驗。這種方法與硅谷其他公司完全不同,后者瘋狂地以指標為導向。我之后在 Lime 工作時,這家公司是有史以來,最快成為獨角獸的公司之一,他們每次變革都必須有一個可量化、可預期的商業案例。想要重新設計用戶界面?設計一個 A/B 測試并證明重新設計可以客觀地提高參與度或留存率。任何達不到這個標準的變革都是對公司時間和金錢的浪費。

Apple 的損益中心模式為終端用戶帶來了無數好處。其中包括對細節近乎無限的關注、將隱私和安全放在首位的迫切愿望,以及對可持續性的真正關注。最終,它讓 Apple 的團隊能夠自由地打造世界上最好的產品和體驗,也獲得來無數用戶的癡迷。

免責聲明

本文中的觀點均基于我的經驗,并不一定反映 Apple 的運作方式。本文的部分內容純屬猜測。嚴格遵守我的保密協議,請勿聯系我獲取任何進一步的信息。

收藏 14
點贊 27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