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之前的文章我們主要講述了搭建設計系統前的一些準備工作,本篇開始我們就進入到具體的搭建內容了。由于筆者是做 HMI 設計的,所以很多內容是針對 HMI 設計來講的,希望大家可以舉一反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上期回顧: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本篇文章我們主要講述全局樣式的搭建過程,全局樣式按照我構建的組件庫分類來講,包括:柵格系統、顏色樣式、字體樣式、圖標樣式。首先我們先來講述下柵格系統:

一、柵格

柵格是遵循一定的規則,運用固定的網格,進行頁面的布局設計,使布局版面簡潔有規則,提高設計效率與統一性。

簡單來講:就是使用垂直或者水平的參考線,將畫面簡化為有規律的格子,并用這些格子作為參考,以構建秩序性版面的一種設計手法,基于構建的網格來定義信息區域的框架,以保證頁面的每個區域都能夠規則的排布。

1. 基本構成

在柵格的使用中,我們會對不同區域進行定義,一個柵格系統主要由 Container:容器、Columns :列寬、Gutters:水槽、Padding:內邊距 四部分組成。

Container/容器:需要布局信息的版面區域,柵格系統的其他三大元素都要基于該容器的大小去計算。

Columns /列寬:從上到下的垂直空間區域,是承載內容的容器。

Gutters/槽:相鄰兩個欄之間的間距,把控著頁面的留白與呼吸感。

Padding/內邊距:可以視為安全距離。柵格和內容區域的距離間隙。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2. 計算公式

當對區域內的單元格進行柵格標注時,我們可得出公式為:

NC=N*Column+(N-1)*Gutter+2*Padding

當屏幕進行適配時,相同密度下,通過調整柵格中 Column 的數值進行適配。

3. 應用

筆者從事 HMI 設計,所以一般來講,在構建設計系統的時候柵格采用 12 柵格體系,既能保證頁面元素的排列多樣,也可以不至于頁面元素過于凌亂。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元素的排布應落在 Column 上,而不是 Gutter 上。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4. 怎么找到適合的柵格

在做 HMI 的柵格的時候,不同于 PC 端,當一個車機系統架構出來的時候,基本上容器寬高就定義好了,所以對于車機的屏幕來講,它的柵格系統寬高屬性是固定的,那么接下來就是找到一個適合的柵格系統。

首先要說明的是,柵格系統不是臆想出來的,它是為了界面視覺更好呈現,幫助設計師快速布局的。所以我們首先要根據 keypage 界面,判斷出視覺風格,根據視覺風格構建合適的柵格。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上圖是一些車機系統的界面,從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有的界面屬于緊湊型,有的是屬于寬松型,這就是視覺風格的表現,同時也是我們去制作柵格系統需要考慮的問題,對于緊湊型的視覺風格,Gutters 會小一些,對于寬松型的視覺風格,Gutters 就會大一些。

當我們對視覺風格有一個基礎把握以后,接下來就進入到制作柵格體系的過程了。在這里我一般會使用 Numbers 進行柵格體系的構建,通過輸入不同的參數,構建出不同的柵格數據,以供后續進行驗證選擇。比如:對于一個 1728*756 的應用區域來講,我們構建的柵格體系可以有如下幾種: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首先根據柵格計算公式計算出不同 Gutters 下 Column 的極值,然后根據不同的 Gutter 制作不同的柵格參數,以便篩選出符合要求的柵格數據。在這里憑借一些經驗來進行輸入。

  1. Gutters 以 8 作為作為柵格中的最小單位,如果無法獲取合適的柵格,可以使用 4 為最小單位。
  2. 所有參數數據盡量選 2 的倍數,不可出現小數點,如果無法找到合適的柵格,才考慮進行打破。
  3. Margin*2 一般小于 Column*1
  4. Gutters 一般不小于 8dp,不大于 48dp
  5. ……

根據上面的經驗判斷,選出了十個可以使用的柵格體系,如下圖所示。然后就是對選出來的柵格體系進行具體界面驗證,通過對一些頁面進行柵格布局,來考量哪個柵格體系更合適,以便確定需要的柵格體系。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在本例中,可選擇柵格體系范圍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到了具體的項目中,很可能遇到更復雜的情況,發現按照上面的邏輯無法選擇出任何一個柵格體系,那么就需要繼續優化邏輯進行進一步的篩選了。

二、顏色

顏色體系在產品中主要起到傳遞信息、創建層級、表達情感、構建一致性的目的。

1. 構成

一般來講,在構建顏色體系的時候,品牌色已經定義好了,不管是從公司 VI 還是項目風格提煉而來。然后根據定義好的品牌色構建其他色彩,可以是鄰近色、補色等不同的顏色種類共同構建出一套完整的色彩體系。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對于 HMI 設計來講,不需要像很多設計系統那樣子構建那么多色彩,那么多梯度,只需要按照項目來打造自己項目的色彩體系即可,如下圖所示: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色彩體系主要定義了品牌色板、輔助色板、警示色板、中性色板、功能色板 五部分。

品牌色板:常用顏色,作為系統主色彩貫穿整個系統中,是系統中最核心、最高頻使用的顏色,常用于強調信息、引導操作,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系統整體的基調和風格。

輔助色板:用于重要程度較低的的操作或內容。

警示色板:應用于異常、危險操作以及警告提醒等場景。

中性色板:針對正文和圖標,占位符、分割線、背景等元素和組件,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使用恰當的正文色彩。

功能色板:功能色是指用于特定場景、表達特殊語義的顏色,例如成功、警告等狀態顏色。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上述色彩體系只是我平時搭建設計系統時候用的分類方式,并不適用于所有項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具體的項目搭建屬于自己的色彩體系。

三、字體

字體是界面設計中最基本的構成之一。一套設計系統中通過合理的使用字號、字重和顏色來強調界面中重要的信息。

一般來講,一套設計系統中只使用一種字體,因為多種字體的混合使用會使界面看起來零散和草率。

不同于移動端和 pc 端,不同的車廠都會有不同的字體需求,所以在制作字體體系的時候,需要根據具體的字體集進行評估。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1. 字重

系統中為了區分界面中信息的重要程度,可以通過不同的字重進行區分。HMI 系統中為了避免界面混亂,一般定義兩種到三種字重等級。

2. 行高

字體行高的引入主要是為了對齊相同字號的不同字體,比如:中英文、字符和數字的混合排版等。所以為了界面統一性,我們會定義每種字號的行高。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3. 字體類型

為了統一視覺和排版效果,會對所有使用的字體進行規范,生成固有的字體類型,設計師使用定好的字體類型進行設計,而不可使用其他的字號和字重。下面的是我常用的字體類型,僅供參考。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四、圖標

圖標作為界面構成的重要元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體界面的設計效果。

車機中的圖標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通用型圖標和業務型圖標。我們這里主要聚焦在通用型圖標。

1. 規范

柵格作為圖標繪制的底層結構,設計的基礎。我一般選擇以 160*160 dp 的尺寸作為圖標繪制的統一柵格尺寸。線條的長短粗細、圖標的大小比例等關鍵因素均在其基礎上制定。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2. 風格統一

對于系統設計來講,會充斥著各種不同的圖標類型,那么一套統一視覺風格的圖標就會顯得尤為重要,上面我們通過使用圖標柵格規范來保證視覺重量一致,但是還有很多的細節也會影響到圖標的風格統一,比如:描邊還是填充、線寬粗細、圓角大小、傾斜角度、切口、修飾符位置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在影響著圖標的最終展示效果,所以我們在制作圖標規范的時候,這些內容都需要進行定義。

3. 尺寸

由于圖標使用的方式多樣,出現的位置各有不同,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我們的圖標設定一個大小梯度,這有助于盡可能的減少我們視覺不統一現象。比如:40dp 和 42dp 的圖標使用在 list 中都可以,或者說,從視覺來講,大差不差,如果不對圖標大小進行限制,那么不同的設計同學就可能使用不同大小的圖標。這并不是一個良性的過程,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圖標的大小梯度進行設定,基于本人 HMI 的經驗來講,一般我會把圖標分為:24*24、32*32、40*40、48*48、64*64、80*80、120*120、160*160 這八種尺寸。

4. 線寬

基于上述圖標尺寸和視覺風格的定義,接下來想和各位探討一個問題,那就是線條粗細。因為顯示設備一般采用方形像素,那么非整數像素會以灰度顯示,所以對齊像素點是影響圖標是否清晰顯示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們既然設定了圖標的大小梯度,那么為了更好的呈現,我們期望可以在每種圖標尺寸下都可以保證清晰顯示,也就是說線寬都是整數,但是現實往往并不那么完美,在圖標放大縮小的時候勢必會出現小數點的情況,那么我們如何去比避免呢?

對于早期的顯示設備來講,屏幕像素質量不高,那么只有一條途徑:對每種不同尺寸下的圖標進行單獨繪制,以保證在每種尺寸下都可以完美展示,這是技術的限制,同時也是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

但是對于當下的顯示設備來講,屏幕質量已經極大提升,并且現在版本更新迭代加快,很多時候時間就是效率,所以需要盡快的完成設計工作,所以大家現在更傾向于使用一種尺寸進行放大縮小生成其他的尺寸。

所以在繪制圖標的時候,我們需要去考慮選擇合適的線寬,盡可能的讓圖標可以清晰的展示,尤其對于車機屏幕來講, 并沒有手機或者電腦屏幕像素那么好,所以這件事就會顯得更加重要。在這里我一般還是會用 Numbers 進行圖標不同尺寸線寬計算。如下圖所示:

設計系統搭建全流程:全局樣式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為了盡可能保證線寬是整數,在沒有的情況下,盡可能使用.5,減少特殊數值的出現,所以能夠滿足情況的很少。在 160 尺寸下,線寬為 20 dp 是最好的,但是當圖標為 24 dp 時線寬為 3,會顯得太粗,所以下一級合適的就是線寬為 10 dp。

這里只是我的一些經驗之談,大家在制作圖標時,可以參考這種思維模式,而沒必要完全套用,畢竟線寬粗細首先是由視覺風格決定的。

總結

本篇內容主要聚焦在全局樣式的搭建,以及我在具體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的具體思考,為大家提供一種思路。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見解,歡迎留言,我們一起探討,謝謝大家。

后續的文章我將繼續為大家介紹設計系統的控件組件的搭建流程,敬請期待~

收藏 101
點贊 55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