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位粉絲朋友私信我,說他現在正面臨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盡管來公司有一年多了,但是在公司毫無話語權可言,不論是所在團隊還是業務方,甚至連對接的開發,都可以對他的設計稿提出質疑。而且總是無法順利得說服對方,導致無窮無盡得改改改。
這個問題并不少見,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也經歷過。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不論是誰都可以提出質疑,這不是問題所在,畢竟設計稿要落地,那就得經歷一輪所有人的評判甚至 diss。真正的問題所在是,雙方觀點產生沖突后,無法說服對方。
針對這個老大難問題,我來分享一個我自己在用的套路——接納-挖掘-推導。我簡稱它為說服三段式,專治各種觀點沖突。
使用這個方法論,我不保證你能 100%得說服對方。但是我能保證你能有一套實用的框架套路,讓你有完整思路去應對,而不是自亂陣腳。
即便是發生觀點不一致的情況,都值得先去接納對方的某些想法或目的。這里的接納不是直接采納對方的觀點,而是接受、允許對方的質疑。
意義:
- 避免對立面的形成,導致難以推進對話;
- 讓對方先爽一下,來打造友好的溝通氛圍。畢竟人都喜歡被肯定,這是本性;
- 展示你高超的情商。
如何表達出來很簡單,比如你的觀點我覺得很好、你所說的情況確實存在、我理解你的感受、感謝你的反饋等等。記住,根據實際場景運用,態度真誠不敷衍。
舉個例子:甲方希望把按鈕改成紅色,很多時候我們下意識的反應都是抵觸和反感,但是如果先接納對方,表面是示弱,實則在將話語節奏慢慢轉移到我們的手中。
這一步解決的是「對方為什么會這么做」的問題。事出皆有因,對方不可能無緣無故跟你唱反調
意義:
1. 避免升起情緒,幫助你冷靜得解決問題。
任何事情,只要一方升起情緒,都會迅速降低自己的判斷力,很容易從「對事」變成了「對人」,問題也就更復雜更難以解決。所以,嘗試在當下的情景中去分析就能很好得規避情緒;
2. 尋求共同目標,推進后續問題的解決。
它可以很好得解決這么一個現象:雙方一直揪住一個表象問題無休止得纏斗。
比如我們和甲方、領導的溝通,就經常會出現這個問題。他們以為通過某種設計策略就能解決問題,但事實上一個設計目標可以對應多種策略。他們不是專業的,因此就需要由專業的我們去挖掘他想這么改的動機。
這一步有個很重要的注意點:
挖掘動機時,別直接問“為什么”,去嘗試對對方的意圖進行猜測并詢問。就算猜錯了,也可以引導對方說出自己的真實訴求,因為人的糾錯習慣與生俱來。
而且很多時候就算你問對方為什么,對方很可能也只停留在表面去回應你的問題。
3. 幫你鍛煉看本質的能力
如何鍛煉看本質的能力?不停問為什么應該是最簡單粗暴的一種辦法了。通過不斷「為什么」去抽絲剝繭、追根溯源。
一旦抓住了事物的本質,不僅僅能真正得解決問題,還可以抽象成方法論,今后遇到任何類似的問題都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繼續上面的例子。甲方讓你把按鈕改成紅色,我們接納對方后,就可以分析他這么做的意圖,是否是為了突出它(設計目標),為了吸引用戶點擊從而提升轉化(產品目標)。然后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詢問來驗證自己的假設。
挖掘出對方的真實訴求,你們就有了共同的目標和立場,下面就很好解決了。
你需要做的就是,將你的設計過程口述還原。你是如何基于自己的專業經驗,如何通過設計推導去達成這個共同目標的。這一步考驗的是你的專業能力。
比如對方的訴求是提升轉化,拆解到行為層上就是提升用戶點擊。從行為層再次拆解,就可以使用福格行為模型來推導,從觸發、動機和能力三個維度上探索設計機會點,以提升點擊行為發生的概率。
比如觸發維度上,設計側可以使用各種對比(顏色對比、尺寸對比等等)吸引用戶注意力;能力維度上,使用費茨定律等方法論來降低用戶的點擊難度等等。
所以為什么平時要多去閱讀優質書籍和文章,多去思考和實踐,其中一個重要的作用也是為了說服對方啊。
而且持續這么做也可以逐步建立你在團隊的影響力和專業度,讓你不知不覺中形成話語權。
依然是上面的案例——
小結一下:
- 先接納對方;
- 挖掘對方的動機;
- 推導分析,達成一致。
最后,記得多去實際場景中演練,知行合一很重要哦。如果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的設計師~
我是 Andrew,下期見。
更多職場溝通技巧: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轉行人的設計筆記」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21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