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編者按:相信很多非科班的設計師都想過這個問題,想提升自己學習繪畫,堅持了一段時間感覺自己是手殘黨,是不是天賦不足呢?今天這篇文章劍走偏鋒,站在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幫同學們解決這個問題。驚喜的是,這個方法適用于大多數工匠領域,看完你會回來轉的。

自學方法先送上:《非科班同學有福啦!手把手教你從零基礎開始學素描!》

Monika Zagrobelna:畫畫的沖動大多是因為我們觀看了一個“天才”藝術家的創作過程。 我們觀察藝術家怎么把線條放置在恰當的地方,以一種神奇的方式,將一個全新的世界在我們眼前創造出來。 這似乎非常容易!

然后你嘗試自己畫一些東西,結果只是一堆亂糟糟的線而已。 不論你的創作欲望多么強烈,不論你頭腦中的圖像多么清晰,你的手就是不能理解你的心意。 你會得出的結論,你不擅長繪畫,最后就放棄了。

但是你可曾想過“擅長”的真正意義嗎? 為什么你一定要在一開始就擅長繪畫,而不是一開始就擅長開車或是做飯? 為什么其他事情允許犯錯,比如嬰兒學步,但一碰到畫畫你卻必須從一開始就完美? 出乎意料的是,這源于我們的思想!

我們的折磨:內部批判

答案是,你不必從一開始就“擅長”。 你可以這樣想“擅長”的定義是一成不變的,某些條件你必須匹配,但真相是我們自己創造了這一定義。 是的——我們設置了高不可攀的門檻,導致我們做繭自縛。 我們站在一件美麗的藝術品面前感到敬畏,于是我們決定畫作必須和這件藝術品差不多的優秀。

然而,其他部分呢,“擅”,從哪里來? 擅長什么? 一旦你回答了這個問題,你就會明白定義真正來自哪里——那就是為什么我們想要畫畫。 更多可能是個人原因,然后呢?

我希望能感覺到我的價值

這是最常見的理由。 我們都希望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我們希望做對他人有意義的事情。 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它的目的是激勵我們尋找進步的方法。 我們選擇的哪種方式并不真的重要——被欣賞和被稱贊產生的滿足感總是令人向往。

這就是為什么贊美常常伴有嫉妒。 贊美越強烈,在另一方面引起的欲望就越強烈。 我們可以想象這種感覺必須得多么棒,才能迫使我們去追求這種感覺。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有許多方法可以獲得贊美,但畫畫似乎是最容易。 你有手和眼睛就像你喜歡的藝術家一樣,那么問題是什么呢? 你開始繪圖,然后沮喪——你的作品頂多換來別人的同情,這和你的預期相反。 你想要很棒的感覺,反而讓你感覺很糟糕。

這就是為什么“失敗”的圖畫會讓你落淚。 你的動機越強烈,越想畫出一些令人敬佩的東西, 失望和失敗的痛苦就越大。 因為你對“練習,練習,練習”這種提高的方法不太感興趣——你只是不能忍受看到另一個失敗的作品,另一個破碎的夢。 你想要得到與你的自尊相匹配的繪畫品質 (那是真正的目標!), 所以每一張糟糕的作品都證明你是一個沒用的人。 它使練習變成一種折磨!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這種心態只會讓懷有抱負的藝術家死路一條。 你不能畫畫除非你很擅長畫畫,而你除非畫了很多否則不可能擅長。 當你把這種觀點投射在別人身上,你臆想那就是天賦,使一些人從一開始就“擅長”,他們純粹的幸運只是——和你不一樣。

那么,讓我們來訓練你的心態吧。 用你的思想,回到你最初的那幾年。 你記得你們班上任何有天賦的孩子嗎? 這是你第一次覺得你比他們差。 畢竟,你的圖畫看起來像這樣: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與此同時他們的圖畫看起來更像是這樣: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等等……上面的圖畫真的屬于“擅長”嗎? 現在你會高興嗎,如果你畫了這樣的東西? 你會說對小孩子來說算是不錯的,因為小孩子剛剛開始學,所以他們畫不出大師級的作品很正常。 但是……為什么你不能以同樣的寬容對待你的成績呢? 是的,你年紀大了,但是如果直到現在你根本沒有學過畫畫,你就和這些孩子們在同一水平線。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你的期望值讓你不開心,而不是你缺少技術。

從邏輯上講,你能夠理解,但你的情緒是自發的。 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在放學后扔掉筆再也沒有拿起,不論他們多么希望能夠畫畫。 這里有一個問題:他們希望能夠畫畫,現在,此時此刻,還沒有進行任何的學習。

當你想學開車,你會去駕校,你不會指望你馬上就會開得很好。 你估計過程是這樣的:開始時很差勁,結束時很像樣。 你也接受了這個事實,并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是一個出色的司機,并且需要很長的過程。 同理可證。

令人意外的是,畫畫感覺不同。 在孩童時期你可以學習畫畫,但之后你要么擅長畫畫,要么就永遠被判死刑。 無論你的愿望多么強烈,每一次嘗試只會帶給你慘不忍睹的感覺。

唯一能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我不會畫畫,所以我永遠不會擅長畫畫”)是改變你的心態。 你需要轉變觀點從“我的圖畫價值等于我的自身價值”到“我想提高我的繪畫技術”。 簡單嗎? 理論上,是的。 在現實生活中,這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和毅力,并懷著極大的耐心。

不要總想“我不能畫畫”,而是要問問自己你最想畫什么。 然后搜索相關教程,分析題材;下筆畫,看到錯誤,修改錯誤。 給自己一些時間,也許一個月,也許一年,完成這件艱巨的任務。 告訴自己:“我可以放任自己整整一年”并堅持畫畫。 不要為了獲得表揚,就把你的作品泛濫地發給你的朋友們——否則,你將看到你的作品被當成“擅長的表揚”和“不擅長的表揚”,哪個都會使你回到自尊等同于成績的狀態。

然而,這可能不是“擅長”問題的結束:

我要提高我的技術

你可能有很多理由要提高你的技術,但現在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個愿望本身。 你定義了一個特別的“擅長”級別,然后你往那個方向練習。 你很有決心和耐心,但學習過程比預期的時間更長。 事實上,有時候你似乎在退步而不是進步。 你開始失去希望,你永遠不會擅長……

在這里,“擅長”意味著令人高興的成績,讓作品滿足我們良好的預期。 這很正常,我們總是在追求目標,但還有一件事你必須意識到——當你在進步時目標會移動。

再提醒一次,看看那兩張幼稚的圖畫。 當你能夠畫第一張時,另一張看起來要好得多。 但是一旦你學會如何畫它,這就不再是“擅長”了。 你的期望隨著你的技術一起成長!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相信我——沒有一個你崇拜的藝術家會覺得“擅長”。 他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偶像,在某些方面比他們更好,他們仍然堅持每天練習。 你可能認為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感覺會非常之好,但事實上你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同。 你仍然會低估你的成功同時高估他人的技術。

這種“不夠好”的感覺或早或晚都會出現在每個藝術家的身上。 擺脫它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完美并不存在。 你可能會非常強烈地感覺到你妄圖達到的某一點,你甚至能夠非常清楚地描述它,但請相信我——一旦你到達那個點,那里就不再是擅長。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A:時間;B:技術水平

每前進一步,你都會觸及到更多尚未學習的知識, 于是你感覺在退步。 這不是你沒有進步——你在進步, 你周圍人能清楚地看到你的進步。 這能說明你的眼光變了, 而目標似乎越來越遙遠。 每次你忘記的時候, 就去看看你過去的作品。 你會非常驚訝于我們是如此快地脫離過去的成就!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一旦我們看到更高的山峰,我們就立刻忘記剛才爬過的山峰

學會將學習的過程看作是一次旅行。 當你去遠足,你不必把所有時間都浪費在思量目的地上。 旅行本身比到達目的地重要得多。 如果你問“我們到了嗎?”一直以來,它都是一個難題!

首先,你一定不要因為自己進步緩慢而生氣。 自責不會使學習變快! 知道你是誰, 有多少能力, 再多的眼淚也不會改變。 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 盡你最大的力,改進你的學習方式,尋找來自更有經驗的藝術家提出的建議, 還有永遠不要放棄! 如果你真的想要,不論遇到什么樣的阻礙,你都會找到一條通路。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眼睛盯著目標,只會妨礙你欣賞風景。

你不虧欠任何人。 你可以從容地學習如何畫畫,一步一步,享受你的進步,但不要期待每一次畫畫都會進步。 這種方式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真正要學習的東西上,而不是試圖求助于他人。 除非你是由于其他原因而畫畫: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賺錢

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之前示例闡述了你是怎樣定義“擅”的。 這里有你的潛在客戶。 不管怎么說,你仍然控制著這一點——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客戶,你不必挑選最挑剔的客戶。 是的,最挑剔的客戶提供了最豐厚的價錢,但你的作品可能不值那些錢。

這里有一個問題。 你可能想用你的作品賺大錢,這樣的進步將是一個副作用,而不是最終目標。 這和第一種情況很像——你希望別人稱贊你的作品,而不管它是好是壞。 你不是真的想要擅長畫畫——你只是想讓別人以為你擅長畫畫。

這種思維方式把壓力壓在了錯誤的點上。 不是專注在你的技術上,而是去迎合他人的期望。 正確的想法應該是:“我會愿意購買我自己的作品嗎? 如果不是這樣,那么我還能做些什么讓作品更加吸引我?” 在這種方式下,你會知道你想要什么,當你開始賺錢的時候,就是做你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做別人喜歡的事情。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你想浪費你的生命去思考如何取悅別人嗎?

當然,現在這里的每個人都想賺大錢,但是誠實地面對自己:此刻你認為你值這個價嗎? 你的作品是否對得起那些吸引你的客戶? 如果不是,保持冷靜,不要絕望。 僅有一小撮人能靠做他們喜歡的事情謀生;如果你達到這種境界,那將是巨大的成功,但在沒有達到之前不算是失敗——這很正常!

集中精力在你的進步上,并成為你愿意雇傭的那類藝術家。 為你自己變得優秀,當你的的客戶到來時你會為自己感到驚訝! 畢竟,畫畫的最終理由是:

我要享受樂趣

反復練習素描數小時之后,你會很容易忘記你犯下的明顯錯誤,無論你怎么集中精力。 之后看看別人的驚世之作與你渺小的努力相比較。 之后看著你的作品集,不要只看你想看的。 之后對著傭金發呆幾個小時,掙到遠少于你認為你能掙到的錢。

盡管如此,我們拿起筆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享受樂趣。 手腦并用感受創造力。 花一些時間在自己身上,在安靜或在有好聽音樂的公司里,觀察你腦海中的東西是如何浮現于紙上。 這應該是愉快的,無論你認為你自己有多好。 你曾經像孩子一樣享受畫畫,那么什么改變了?

畫畫的樂趣并不因為職業而擁有。 每個熱愛他們工作的人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你是唯一有力量掌控它的人。 即使你的圖畫像那些學齡前兒童一樣,但這些都是你的作品——你畫的,你正在努力變得更好,并且,最重要的是,你勇敢地面對喊叫著“不夠好”的心魔。 矛盾的是,這個,會讓你擅長畫畫!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這些是來自你自己頭腦里的聲音。 理解是你自己正在創造他們,你就會釋懷!

藝術品質的高等法院:外部批判

當我們在網上發布出我們的作品時,我們期待著一些事情。 通常我們期待別人來肯定我們的作品是不是夠好——好到能夠被他人表揚。 你這樣做就給他人權力操控你對作品的感覺。 不論你畫得多么有趣,不論你在上傳之前有多么地喜歡,幾條負面評論都會破壞所有的一切。

不,他們不知道更好。 他們不是藝術品質的高等法院的一部分,評判你是否擅長。 他們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可以批判你的作品整整一天,但這些對你的作品沒有絲毫影響。 除非你想。

告訴我我是否擅長

沒有比公眾創造的“擅長”的定義更模糊的定義了。 畢竟,公眾是由像你,你的鄰居,你的郵遞員這樣的人們組成——在某些方面相似,但在其他方面則完全不同。 只要有一個人喜歡你的作品,就會有另一個人不喜歡。 然而,我們都渴望聽到基于作品價值的評價(并非所有的評價,僅僅是能獲得的評價)。 為什么?

我們都是社會動物,甚至類似于善與惡這樣宏大的概念也是基于社會整體的利與害。 我們能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被看成是正常(被多數人理解)或不正常(被多數人反對),好(被多數人喜歡),壞(被多數人討厭)。

然而,我們都屬于許多更小的團體,每一個都帶略微不同的規則。 在一小群體里認為正常的事,在另一小群體里則可能認為不正常。 做什么事才能稱得上“擅長”呢? 這是由你在哪里發布作品決定的,不同的地方會得到不同的評價。 例如,一個有才華,但技巧不足的藝術家可能被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捧得像月亮一樣高,但是如果他或她在讀藝術學校,那么他們的藝術價值就會大幅下降。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可能沒有那么明顯,但這意味著你可以控制你作品的價值,只要通過只向會給出積極評價的人們展示作品。 “但是價值是恒定的東西,不論誰看到它都不會改變!”, 你可能會這樣說。 事情可能看起來像這樣,但價值真正的定義到底是什么呢? 思考片刻,你會意識到這并不客觀。 比如,我根本不覺得蒙娜麗莎迷人。 在我們的數碼時代,我見過許多更美麗的畫作由年輕的藝術家們創造出來。 每次我也愿意選一張帶有創意設計的野獸的素描,覆蓋在照片寫實風格的風景畫之上。

但是可能我的評價不會改變的蒙娜麗莎的價值,就因為我不是專家? 或許你需要特殊的資質才能評判一件藝術品嗎? 那么,為什么,當一個陌生人,他不是藝術家或者根本不是什么專家,留下了一條積極的評論在你的作品下,就會讓你如此地高興? 他們都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難道這不重要!

一件作品的價值都在你和其他人的頭腦中。 沒有誰比誰更正確或更權威,盡管我們傾向于認為比較多的人共同持有的某一觀點,比較接近事實真相。 這是我們說的小團體的概念。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我們可以說所有評論過你的作品的人們組成了這樣一個小團體。 如果有,比方說,滿分是10分,如果對你的積極評價是10分,這是表示100%地稱贊。 現在想象一下第11位評論人員來了,帶來了一些負面評價。 盡管僅僅是一條負面評論,但你的完美價值就會被打破,并且永遠不會再修復! 所以,盡管那一位評論人員的價值同每一個提供積極評價的人們一樣,但你可能會把他們看作是入侵者和敵人。

但不幸的事實是:即使所有的評論團體一致同意你的作品具有非凡的價值,但這不意味著不會有更多根本不喜歡它的人——他們只是沒有足夠的興趣過來,并讓你知道罷了。 但由于他們不是你的團體的一部分,所以他們沒說出口的評價無關緊要。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你作品的受歡迎程度的示意圖如A,但你永遠不會知道信息是否完整——也許更大的評價樣本會看起來更像B?

那么,看過他人的評價,你是否真的能說你擅長? 我不這么認為。 你可能會得到大量積極的評價通過只畫他人所喜歡的東西,不管技術有多么外行。 你可能得到大量的負面評價通過向較高標準的網站投稿,相應地,只要避開那類網站就能獲得大量積極的評價。 此外,沒有任何評論并不表示你被故意忽略——也許只是其他所有的藝術家試圖把你隱形。 對于不認同你美學觀點的評論又該怎樣看待呢?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畢竟,誰又規定過你不許畫畫? 在網上你不要傷害任何對你的作品說“不夠好”的人。 你不能強迫任何人來看。 但是,相應地,你不能強迫他人用積極想法看待你的作品。 你不欠他們優秀的作品,他們也不欠你稱贊。

有時候你會碰到某人過來跟你說話,你完全想不到,他說你畫得很丑,你應該感到恥辱。 這是因為在他們印象中,你在網上發布你的作品時說過,“我的作品很漂亮”,所以他們必須讓你知道他們不同意。 你自己贊同這種發布途徑,你當時的想法是:“我并不擅長在網上發布我的作品”。 你可能有其他理由分享你的作品而不是炫耀,對嗎? 單獨地發布作品的真相并不意味著你感覺自己是最好的網絡藝術家! 如果有人像你那樣做,忽略他們——他們不值得你關心。

比較的地獄

我留下一條非常重要的關于“擅長”的定義作為結尾,因為它基于我們已經闡述過的每一個其他的定義。 這是一個來自許多偉大藝術家的意識,天才和多年的練習,拿去,努力畫出一個火柴人。 你怎么可能達到他們的水平? 為什么你要嘗試被他人嘲笑?

看它如何從其他定義衍生:

  • 如果我畫得比他們差,這意味著我比他們差(你的自尊基于你得到的稱贊)。
  • 他們已經練習了多年,所以我永遠趕不上他們(進步緩慢的恐懼)。
  • 他們已經如此受歡迎,競爭實在太激烈了(你不相信還能找到客戶)。
  • 他們會比較我和他們的畫,我會被他們笑死的(對比懸殊的恐懼)。

所有的這些恐懼都來自這樣一個信念,他人作品的價值會影響你的價值。 畢竟,如果所有最偉大的藝術家突然死掉,你會成為最好的! 然而,這種思維方式很接近某種心態:“我不開心,因為我的鄰居買了一輛新車,這使我顯得很寒酸。”

你的作品不會因為別人變得更好或更壞而改變。 如果你為自己畫了一些東西并且你也喜歡這張畫,如果某些職業畫師畫得更好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當你正在吃比薩而感到味道不好,僅僅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正在吃豪華大餐嗎?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對比懸殊的恐懼是另一種適應機制,它是以痛苦為代價換取自我提升。 比較是我們了解外界的手段,或看似中等水平,或優良水平或中差水平。 兒童不知道他們在畫什么除了他們自己,直到大人注意到并給予他們更多積極的肯定。 這些圖畫被稱為“好”,其他的圖畫,經過比較,被稱為“差”。

但是這些“好”和“差”,在藝術領域,是唯一的標簽。 它們的意思無非就是“我喜歡”。 沒有什么能夠阻止我們改變標簽,當我們遇到一些更好的;原來好的東西自然變差,僅僅因為有一個更好的。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作品自己不會變化,但它的價值不由它自己決定。

因此,你不能控制你是否“擅長”——就比較而言它的意思是“和別人一樣好”,你不需要用任何力量去控制別人眼中的你有多好。 實際上,他們也做不到——你們都在相同的環境中!

這聽起來很滑稽嗎? 無論你做什么,無論你念過多少藝術學校,你永遠不可能感覺“擅長”。 這是別人評判的,而不是你。 當然,你可以分析他們的標準,并嘗試適應他們的標準,但這有什么用? 而且如果你不認同他們的標準怎么辦?

走出比較的地獄之唯一方法是對你自己的評判要有信心。 你喜歡你的作品嗎? 非常好! 如果你不喜歡你的作品,繼續完善它直到你喜歡它為止。 不要讓別人決定你應該畫什么和應該畫得多好,僅僅因為他們是,大多數人,喜歡某些特定的方式。

不管你有多好,總有一些人會比你更好,在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 接受這個事實,并試著用你的心感受這個事實。 你唯一應該比較人就是和昨天的你進行比較。

畢竟,其他人和你太不同,不能只用某一方面進行比較。 也許他們開始比你早幾年。 也許他們念過各種各樣的藝術學校。 也許他們碰到過某個高人給他們指點迷津。 如果你把這一切都考慮在內,考慮到你的境遇,這可能演變成實際上你比他們更好! 但這真的很重要嗎?

結論

由于好的作品能博得稱贊,這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博得稱贊就是它唯一的目的。 因此,大多數人甚至害怕去嘗試畫畫,因為他們可能會失敗。 你需要理解這種失敗是完全正常的,甚至當你是初學者時完全可以預料到這種情況,但定義它的人也是你。 真正的出路是接受失敗,并且一直蔑視它們,不要總是逃避它們。

如果你做的練習就是畫幾個星期的火柴馬,這有什么不好? 你周圍的某些人可能會告訴你他們認為你不擅長畫畫,但你為什么要去在乎這種事情? 當然,雖然被稱贊會感覺很好,但也非常容易淪為這種感覺的奴隸。 學會如何應付在沒有稱贊作為燃料的局面,很快在無意間你的作品就會配得上稱贊。

如果你喜歡你的作品,那么它們就是優秀的,如果你能接受它們,那么它們就是你擅長畫畫的證明。 當你說“我不喜歡我的作品,因為其他人都不喜歡”時,這不是別人的錯,而是你自己不喜歡——你給他們太大的權力以至于你不能允許自己喜歡它。 如果你覺得不夠堅強,那么就只為自己畫。 享受沒有任何壓力的畫畫,唯一目標就是——提高自己。

「優設六月人氣好文合集」

新手能秒變高手的漸變色指南:
《零基礎也能學!一份全面系統的漸變色自學指南》

中文字體打包:
《兒童節福利!13款活潑有趣的手寫風格中文字體打包下載》

電商Banner 排版方法:
《沒思路?教你從空間/變化/形式3個方面搞定電商BANNER排版》

原文地址:design.tutsplus

非科班福音!設計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擅長繪畫?(附自學方法)

【優設網 原創文章 投稿郵箱:2650232288@qq.com】

================關于優設網================
"優設網uisdc.com"是國內人氣最高的網頁設計師學習平臺,專注分享網頁設計、無線端設計以及PS教程。
【特色推薦】
設計師需要讀的100本書:史上最全的設計師圖書導航:http://hao.uisdc.com/book/
設計微博:擁有粉絲量130萬的人氣微博@優秀網頁設計 ,歡迎關注獲取網頁設計資源、下載頂尖設計素材。
設計導航:全球頂尖設計網站推薦,設計師必備導航:http://hao.uisdc.com

收藏 45
點贊 10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