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工作兩年的人,為什么成長速度這么快?本系列邀請了知名品牌設計師魯明江老師,為你揭秘快速成長的秘訣。
專題閱讀:《揭秘設計師快速成長的秘訣》
本期嘉賓:魯明江
6年國際4A和6年的互聯網公司、連續創業經驗,服務過過 Audi、BMW、MINI、Nokia、小米、老虎證券等國際、國內品牌在中國區的品牌活動及相關設計推廣,曾經是互聯網金融創新品牌老虎證券的創始員工、品牌總監,一手從0到1打造了老虎證券差異化的品牌設計。
優設:
您有哪些堅持了三年以上的工作和生活習慣?
魯明江:
1. 堅持每月看一本非設計的書。
我喜歡買設計創意類書,然后經常翻一翻,卻很少仔細認真看完一本。但是非專業的書,我反而看的認真!非專業的書更能拓展視野和反觀自己的行業、專業。
2. 適當運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最近都在學習射箭,參加一些業余俱樂部的比賽。幾年前在老虎的時候,團建就是去射箭,那時候不太懂。去年又機緣巧合重新學習射箭,這次算是認真了點,也感受到了這項運動的樂趣。目前我也是深圳俱樂部聯賽18米,4次冠軍保持者,但是這些都是業余愛好,也不算專業。我推薦設計師們可以試試,設計行業長期久坐,特別容易疲勞和缺乏運動,加上互聯網和手機綁架,很難脫離壓力。射箭可以讓你暫時脫離手機,對“聚焦”有很好的幫助,同時射箭很“公平”,一人一靶。同時射出和取箭,還很有 Teamwork 精神。如果你有不爽,還可以把負能量隨著一支支箭射出去!(硬廣告:推薦深圳旋羽射箭俱樂部?- 深圳最好的業務射箭俱樂部)
優設:
對您職業生涯幫助最大的習慣是什么?
魯明江:
OKR?結果導向。
以前在4A,是客戶和市場導向,能做出符合定位、引領市場趨勢,讓客戶滿意的作品就很好!創業以后,能建立差異化優勢,通過品牌塑造優勢就是好習慣。通常我理解一萬小時定律,按照每周努力工作5天,加起來差不多是5年。也就是要成為“專家”,至少你要保持專業的習慣5年。我一直堅持“問題到我這里截止”、“辦法總比問題多”。
設計師的結果導向就是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以我的方式解讀下設計師的OKR,應該這樣:
O:通過項目來解決經驗問題、學習
K:通過挑戰關鍵項目,塑造自己抗壓能力、專業
R:一切以結果說話,作品好有積累,成長快。
優設:
剛進入職場的設計師,應該培養哪些習慣才能快速成長?
魯明江:
適合自己的,能快速自己找到自信和勇氣的習慣。不要太輕信成功學,也不要盲目模仿他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只是放在社會這個太復雜的體系,不自由展現了別人眼里“不同的自己”。
有一些習慣還是保持了就是優勢,比如:
1. 守時
專業的人都無比守時,由于設計是非常依賴腦子和想法的行業,所以多感受生活和世界,才可以有靈感。通常這些都會變成各種理由和借口,自律才有自由,一點沒錯。這點可以多學習德國人!
2. 多聽多看多想
多聽用戶、客戶的反饋,多看優秀的同行在做什么,多想如何做成一件作品,再思考如何通過設計創建共贏。
3. 保持探索和好奇心
探索世界的方式不外乎往外無窮大,伊隆馬斯克做的事情,就是“移民100萬人去火星”,如何實現呢?首先要有錢,其次是打破規則。按照最低的火箭發射成本,據說俄羅斯人給他報價800萬美金一枚。所以馬斯克通過電動車賺錢,同時為了打破規則,又創造了Space X,通過發明回收火箭,去逐步實現移民火星的夢想。這是無窮大的探索典范!另一種就是無窮小,20世紀最偉大的三大人類工程:曼哈頓原子彈、阿波羅登月、人類基因組計劃。最后一個就是“無窮小”,從基因的根本性去探索人類的秘密。目前國內的頂尖科研機構-華大基因,就是在做無窮小的認知方式和探索,創始人汪建被外人稱為“中國的伊隆馬斯克”。汪老師就是當年代表中國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核心科學家,在北京的中華世紀壇,銘記著這段不可磨滅的歷史。從探索和好奇心上,馬斯克和汪老師都算是要做“超級成功”類型的人。我為什么用說這倆人呢?換回今天的話題,設計師也可以從這兩方面去保持探索和好奇心,要么你做跨界全能的斜杠青年,什么都比較厲害,有一項做到超級專業。要么就做極致專業的人,做到10萬分之一,可以自己選擇客戶或方向。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兩者想做好都比較難,沒有好壞的區別,只是看每個人的特點。
優設:
有哪些不注意的小習慣,長此以往對設計師有害?
魯明江:
這個不是我的問題,類似這樣的回答。通常是自己放棄了爭取的機會。對事情沒有結果導向思維!老板需要好設計,更需要可以解決問題的人。
1. 習慣性不思考
每次設計新作品,先去網上習慣搜索看看案例。比如翻翻優設的微博,看看站酷,再高級一些就是國外一些網站。
2. 對原創不尊重
放棄手繪,就是放棄了原創思維的兌現方式。如果說對設計師第一個要求是什么,那肯定是原創!原創的一個習慣就是勤于思考,并且快速的畫下來Demo或做個思維導圖。
3. 認為大部分人審美不行
其實可能還是自己無知。中國近10年,因為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信息的透明,很多人已經走出國門,親身感受世界。整體審美意識已經提升很多。
4. 缺乏分享精神
做的東西都放在自己電腦里。只有敢于分享,免費分享,才可以獲得外部更多人對于作品的批判和看法。誰可以拯救一個給你PSD還要合層的設計師呢?
以上為我個人一些小的觀點,不一定準確。中國的設計水平和設計師職業專業度,已經進步很快,后生可畏。我經常跟年輕的設計師討論、學習,這樣可以讓思維更年輕一些。也感謝優設平臺給予我分享的機會!跟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6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