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Disabled Buttons 通常被稱為「禁用按鈕」或者「不可用按鈕」,但是考慮到「禁用」本身很容易被視作為動詞,為了避免歧義和理解錯誤,會采用「不可用按鈕」來進行表達。在 UI 和 UX 設計當中,「不可用按鈕」足夠常見但也是體驗問題高發的控件,而 Saadia Minhas 這篇文章詳細闡述了問題在哪里,注意事項,替代方案,可以說是極為完善了。以下是正文:
本文介紹了「不可用按鈕」(Disabled Buttons)對整體用戶體驗 (UX) 的影響。與「不可用按鈕」 UX 相關的可用性問題有哪些?我們如何避免這些問題?
首先,讓我們了解什么是「不可用按鈕」,以及它們如何導致用戶體驗不佳。下一節將介紹一些實際案例,其中「不可用按鈕」被設計得很好。最后一節將通過實際案例展示「不可用按鈕」更好的替代方案。
- 每當你想在 UI 上添加「不可用按鈕」時,首先問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 思考并列出場景,嘗試將其與你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然后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 如果使用「不可用按鈕」是唯一的方法,請嘗試為用戶提供盡可能方便的體驗,以便他們了解其用途,并通過執行所需的操作來啟用它們。
「不可用按鈕」是一種非常常用的 UI 元素,通常為按鈕的形態,只是這個按鈕暫時處于非活動狀態,用戶無法與之交互。它在視覺上與活動狀態的按鈕不同。它通常呈灰色,或以較低的不透明度來呈現,以強調其禁用狀態。
「不可用按鈕」通常用于 Web 表單和 APP 中,以表示根據當前狀態或用戶輸入,特定操作或功能當前不可用。
可用按鈕與「不可用按鈕」
以下是有關「不可用按鈕」 UX 的一些常見問題。
用戶發現「不可用按鈕」是模棱兩可的,因為用戶可能不明白為什么無法與它們交互。用戶會看著按鈕,思考它的作用、為什么被禁用以及如何啟用它。他們甚至不知道它是最初就已經被禁用的,還是在響應他們的某個操作后,系統將其狀態更改為「禁用」。
「不可用按鈕」表示用戶必須執行某個操作才能啟用它。但他們需要在 UI 上找到該操作,如果看不到則會讓用戶感到沮喪。
在 UI 界面上填寫完表單后,如果發現 UI 上有一個禁用的按鈕,用戶會感到茫然無措。在他們看來,如果他們的輸入的內容有問題,他們就無法繼續。他們從頭開始查看頁面,以查找他們犯的錯誤,或者繼續尋找他們可能遺漏的任何必填字段。
禁用「提交」按鈕會讓用戶認為哪里出了問題,但又沒有告訴他們問題出在哪里。此外,他們也無法確定是他們的輸入有問題,還是系統有問題,或者是網絡有問題。
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其實通常很難找到輸入驗證錯誤或缺失的字段,這會讓用戶感到煩惱。這會導致負面體驗,尤其是當用戶感到無緣無故受到限制時。
正如 Vitaly Friedman 在其《關于「不可用按鈕」 的用戶體驗 》的文章中所提到的,「不可用按鈕」在對比度不足的時候,很難將它們與 UI 上的其他活動按鈕區分開來。此外,殘障用戶在識別這些按鈕,以及閱讀其上低對比度文本時也會面臨挑戰。
正如 Adam Silver 在這篇《有關「不可用按鈕」 UX 問題》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樣,「不可用按鈕」天生沒有聚焦狀態。由于用戶無法與它們交互,因此當用戶將鼠標懸停在「不可用按鈕」上或單擊「不可用按鈕」時,不應發生任何變化。
這種未聚焦狀態會讓用戶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無法找到有關按鈕為何被禁用以及何時啟用的線索。用戶不希望點擊未聚焦的按鈕,因此在將鼠標懸停在「不可用按鈕」上時,提供工具提示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不可用按鈕」會擾亂用戶流程,因為用戶需要停下來,等待,看看按鈕被禁用的原因以及如何啟用它。用戶需要找到可能導致此問題的錯誤或缺失的字段。
有時,用戶會從頭開始填寫表單,以糾正之前可能犯的錯誤。這會使流程變慢,并浪費用戶的時間。
設計即溝通,而「不可用按鈕」無法有效地傳達其存在的原因。當用戶無法找到有關「不可用按鈕」以及如何與它們交互的明確線索時,他們會感到煩惱。這種設計天生就缺乏用戶在與 UI 交互時所期望的溝通。
如果你考慮使用某些 UX 最佳實踐,那么在某些情況下使用「不可用按鈕」是可行的。
- (1) 在 Google Drive 或 SharePoint 等內容管理系統中,如果用戶未選擇項目,則「共享」或「下載」按鈕將被禁用。用戶需要選擇一個項目,然后這些選項才會生效。
當列表中未選擇任何項目時,SharePoint 會顯示禁用狀態下的「共享」按鈕。
- (2) 在 Slack 或 Microsoft Teams 等協作和即時通訊 APP 中,聊天或討論界面中的「發送」或「發布」按鈕在用戶輸入消息之前處于不可用狀態。這鼓勵用戶在嘗試共享/發送內容之前,先撰寫內容。
Slack 顯示不可用的「發送消息」按鈕,直到用戶在輸入框中輸入消息。
- (3)在協作類 APP 中,會議的「加入」按鈕在會議開始前 15 分鐘之前保持禁用狀態。用戶可以在那時加入會議。
- (4) 在 Microsoft Word 或 Google Docs 等編輯器中,某些格式或編輯選項保持禁用狀態,直到用戶選擇相關文本或對象來應用這些更改。
- (5) 社交媒體平臺(如 Facebook 或 Twitter)會禁用「發布」按鈕,直到用戶在狀態更新中輸入的字符數達到最低要求。用戶開始輸入內容后,該按鈕就會顯示為可點擊狀態。
除非用戶開始輸入內容,否則 Twitter 會顯示一個不可用的「發布」按鈕。
總而言之, UI 上的「不可用按鈕」意味著用戶應該有辦法啟用它。這種方式應該讓用戶清楚,這樣他們就不必到處尋找解決方案。在上面的例子中,用戶希望在一段時間后或響應某個操作后啟用這一按鈕。
為了確保更好的用戶體驗,可以使用一些替代解決方案來代替 UI 上的不可用按鈕。
你可以完全隱藏按鈕,而不是使用「不可用按鈕」。但是,這個解決方案只在某些情況下有效。
- (1) 在任何情況下,按鈕都不會被當前級別的用戶啟用。例如,它可以是基于權限的「刪除」操作,而當前用戶可能無權執行該操作。
- (2) 用戶點擊按鈕后無法執行任何有價值的操作。例如,當「下一頁」上沒有可顯示的數據時,系統會默認跳轉到當前頁。
否則,隱藏 UI 中的按鈕并在用戶操作時再次顯示,是一種負面的體驗。用戶會對按鈕的顯示狀態感到困惑。如果用戶需要反復搜尋來找到按鈕,過程中可能需要刷新頁面、甚至重新啟動瀏覽器,這樣的操作成本就太高了。
借助工具提示,解釋按鈕不可用的原因以及用戶需要如何啟用它,這樣用戶就會知道原因以及啟用按鈕所需的操作。
選擇此選項時需要考慮以下幾種情況:
- (1) 找到合適的位置來顯示工具提示或幫助文本。由于不可用的按鈕沒有聚焦狀態,用戶可能不希望將鼠標懸停或單擊它們來查看工具提示。你可能需要一個單獨的圖標,用戶可以將鼠標懸停在該圖標上并查看詳細信息。
當鼠標懸停在不可用按鈕上時,Google 搜索框會顯示一個工具提示。
- (2) 你可以在 UI 上靠近按鈕的位置顯示幫助文本。確保文本在屏幕上看起來不會顯得突兀。
- (3) 如果在填寫完所有字段后按鈕仍處于不可用狀態,并且用戶需要自己查找問題,這可能會讓用戶感到迷惑。你應該提供即時的驗證,當用戶移動到表單中的下一個字段時,告知用戶當前字段有哪些問題。
Instagram 會顯示一個已禁用的「注冊」按鈕,并且沒有任何幫助文字或線索。
不要使用不可用按鈕,而是考慮一些可以以更好的方式傳達給用戶替代的方法。
- (1) 當某件商品無法購買時,你可以提供「添加到愿望清單」或「查看類似商品」按鈕,而不是提供不可用的「缺貨」按鈕。這向用戶傳達了含義,他們可以表達對商品的興趣,這將對他們將來有所幫助。
當當前用戶無法購買所選商品時,亞馬遜會提供一個「查看類似商品」按鈕。
- (2) 當用戶打開要購買的商品時,為用戶選擇默認的尺寸和顏色選項,而不是禁用「添加到購物車」按鈕。用戶可以點擊后根據需要更改詳細信息。
始終保持按鈕處于啟用狀態并讓用戶可以點擊它們。與搜索按鈕禁用的原因相比,允許用戶點擊按鈕,但是讓用戶可以發現可能的錯誤,是一種高效的體驗。
- (1)在按鈕點擊時執行輸入內容驗證
- (2)在頁面上突出顯示報錯信息
- (3)將用戶的輸入光標,移動到頁面上第一個錯誤出現的位置,并顯示錯誤的緣由以及相關字段。
Google 登錄頁面始終啟用「下一步」按鈕。如果用戶點擊該按鈕時,尚且沒有輸入正確的信息,則會隨控件一起顯示相關的報錯信息。
Mailchimp 顯示一個活動狀態的「注冊」按鈕。如果用戶點擊它而不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會顯示表單中的所有錯誤。
上述的詳細分析可幫助你設計一整套用戶體驗方案,避免在涉及「不可用按鈕」時出現 UX 令人不適的情況,并為你強化設計的可訪問性,并且具有簡約高效的 UI ,為用戶規避體驗中的復雜性。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5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