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相信大家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有時候總感覺使用普通的字庫字體表現力不夠,完全進行字體設計又費時費力。其實這時候,我們完全可以采取一些相對簡單又容易出效果的方法,而筆畫置換法就是其中一種。使用這種手法,我們可以通過現成的字庫字體來完成創作。即便沒有成熟的字體設計技能,仍然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的筆畫置換思路分為三種,分別是借用西文字體、日文假名以及漢字書法來進行置換。當然,從本質上來說,它們都是在進行不同字體的拼接。下面,我們先來講用西文字體替換的部分。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首先我們來簡單看一下行業里大家是如何去做的。比如在這個作品中,就用到了多種西文字體來進行替換,來達到一個多種對比效果。其中,字母「m」「J」「R」使用了常規的襯線體,字母「S」使用了粗襯線體,這里的「S」是經過鏡像翻的,另外還有字母「W」使用了無襯線體。而漢字的部分則統一是宋體。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不難看出,如果大家使用宋體為基底來進行與西文字體的置換,西文字體的選擇范圍還是比較廣泛的,可以是襯線體、意大利體、粗襯線體、或是無襯線體等。這其實就與我們做版式設計時進行字體搭配的思路是一樣的。那么根據這樣的推斷,我們不難想象,對于以黑體為基底的漢字來說,同樣也可以搭配這幾種相應的西文字體類型。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至于究竟選擇哪一種,還得看我們具體想呈現出怎樣的視覺印象。并且從制作難度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字體間的對比越大,一定是越難把握的。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所以從最簡單和容易出效果的角度出發,我們更推薦大家這四種搭配方式,分別是宋體與襯線體,宋體與意大利體,黑體與粗襯線體,以及黑體與無襯線體。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而再回過頭來看這些作品,這一回我們不看字體搭配,轉而觀察西文字體在置換時出現的頻次。

可以看到,基本上同一個漢字,最多只會置換一次完整的西文單字,這樣既能保持良好的識別度,也不會有太高的制作難度。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當然,如果能力足夠,也是可以同時使用多個字符來進行置換,但是這無疑已經超過今天我們要探討的范圍了。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下面我們也來應用一下這個方法制作一個簡單的案例。大家也可以找來一個合適的文案進行自我練習,比如這里我選擇使用「夢幻島」這三個字。

首先要過的第一關當然是漢字字體的選擇了,畢竟西文字體也是根據漢字的字體類型來搭配選擇的。對于夢幻島這三個字,顯然宋體字會更加滿足我們對「夢幻」二字的想象。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當然,如果再精益求精一些,我們還需要進而選擇一款更加貼切的宋體,比如這里第一款,邊邊角角過于簡潔,直來直去,并不夠夢幻;而第二款筆畫雖然足夠圓潤,但是結構太過緊縮,古典意味明顯,也不在考慮范圍內;第三款宋體不僅結構足夠開闊,橫豎筆畫對比明顯、轉角還有圓角的處理,整體更有一種若即若離的夢幻感。所以我們這里選擇使用第三款宋體。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選好字體以后,就可以逐一對單字「做手術」了,我們需要找到漢字中可以被替換成英文的部分,并完成替換。

比如在這里「夢」字上方的兩個木字形部件中,我們以找到近似于大寫英文字母「T」的部分,這時候就可以直接把「T」拿過來嘗試替換。但是把 T 放大到合適的粗細時,整體就太大了,這時候我們只需要對字母進行一個筆畫長短上的調整即可。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第二個「幻」字,最明顯又容易改動的地方當屬右邊橫折鉤了。這里豎鉤的造型一下就能讓我們聯想到英文字母中的「J」,因為剛才我們已經使用了大寫字母來作為替換,所以出于統一性的考慮,我們依舊使用大寫的「J」來替換。可以看到,替換之后整體依然顯得十分和諧,甚至如果讓一個不太懂宋體構成的朋友來看,估計都挺難發現其中的奧妙。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接著,我們來看最后一個「島」字,繁體的「島」字整個上半部分由大量的橫豎畫組成,并且一體感較強,想要對這部分動手還需要多加斟酌,所以下半部分的山字才是我們的第一目標。

在大寫字母中,恰好有字母「E」能與漢字的「山」在字形上有所呼應,只需要將「E」逆時針旋轉九十度就可以做到。

直接將「E」替換掉原本的部件,當然這里面我們還需要像之前的「夢」字那里一樣,去簡單調整一下「E」字的比例關系,讓它能夠被安放在這樣一個小的空間里。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這就是我們在最短時間內修改好的三個字,這一次的嘗試整體更加保守一些,雖然對漢字的結構做到了盡可能的保留來滿足辨識度,但是整體太過呆板,缺乏了一些中西合璧所應具備的亮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選擇重頭再來一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思路。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這一次我們可以嘗試對下面的夕字進行替換,從整體來看,能與夕字在外形扯上關系的只有意大利體中的大寫 A 了。

然而當我們嘗試替換以后,不難發現,雖然識別度勉強過得去,但是更強烈的感覺還是替換得太過僵硬,上下的統一感有所欠缺。除非我們是自己有意想營造這種感覺,不然就顯得很應付。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并且本身意大利體的標準模式該是小寫才對,所以我們這里直接把選擇范圍再一次縮小,這一次的替換我們只是用小寫的意大利體。而在這樣的范圍下,能和「夕」字扯上關系的字母就完全沒有了。

所以我們減少需要被替換的范圍,去掉中間的一點,只保留一個外框,我們可以在腦海中復現一下外框的筆順,加上外框的造型,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小寫意大利體的「n」。

替換過后,可以發現不僅不會影響字形的正常識別,并且意大利體自身的手寫感也充滿了一種微妙的感覺,非常容易襯托出字義的氛圍。當然,我們還需要繼續對「n」進行一個粗細上的調整,讓它更加融于整個字形之中。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接著來看「幻」字,置換的部分這次我們依然選擇豎鉤的部分,而所替換的字母還是選擇「j」,畢竟沒有比這倆兄弟更適合互相轉化的組合了。不過因為意大利體本身就具備傾斜的屬性,所以在拼接的時候沒有辦法放在一個最滿意的位置,比如右上角的地方難免有些超出了原本的字面大小。本著只做微調的出發點,這里我們就不對「j」進行傾斜角度上的調整了,而是適當延長原本漢字上面的一橫,讓他們相交而成為一個整體。拼好后的字雖然易于辨識,但是難免有些小問題,這個我們之后再統一解決。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最后一個島字,依然替換下面的山字部件,不過這一次我們不可能再使用大寫的 E 來完成拼接了。往后依次查找,可以看到小寫的 m 似乎是一個可行的替換方案。不過,m 的開口朝向和山字完全相反,這里我們選擇把字母旋轉 180 度來讓 m 的開口朝向變為上方。不過,m 的開口朝向和山字完全相反,這里我們選擇把字母旋轉 180 度來讓 m 的開口朝向變為上方。適當調整文字,讓它看起來和山字部件差不多大小即可。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另外還可以使用字母「w」來替換,過程和「m」相似,不再贅述。直接對比兩種方案,顯然是「w」的方案更勝一籌,左邊「m」因為經過旋轉,整體的書寫流暢度看起來差了許多,并且原本旋轉前的起筆處與「島」的勾畫相沖突,只能避讓開,而右邊「w」方案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所以我們選擇后者。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現在我們把三個字放在一起觀察,不難看出原本單字看起來還可以的造型,當它們組合在一起后,就顯得有些歪歪扭扭了,并且負空間也有一些小問題不太好解決。如果大家不具備字體設計的能力,去過分調整筆畫就不是一個可行的路數,應該怎么辦呢?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既然西文部分選用了意大利體,那么漢字部分我們也可以選擇傾斜一定的角度來形成一致的動勢,這樣不但是單字本身,字與字之間也顯得更加統一和諧。

這樣我們的西文字體置換漢字筆畫的小案例就大致完成了。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最后可以配上一定的文字與裝飾元素,進一步烘托氛圍。總的來說這樣的方法還是考察大家的觀察能力與聯想能力,執行起來并不具備很高的難度,只需要會基本的軟件操作就能完成,并且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且具備不錯的效果,性價比極高。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第二部分我們嘗試將日文假名與漢字相結合。接下來,我們將把從構思到執行、從遇到問題到修改問題的整個過程完整呈現給大家。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日文和中文都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之處。首先,我們會發現,在日文里面是存在漢字的,雖然它們的寫法和我們的簡體字不太一樣,但我們也能很直觀的認出它們。

其次,日文中除了漢字之外還存在假名。也就是我們畫面里現在標注著藍色的部分。它們才是日文中最有代表性的符號,也是我們區別日文和中文的最直觀的手段。

在簡單對比日文和中文之間的差異后,我們就需要思考,應該如何將漢字與假名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我們大致上有兩個方向可以選擇,首先就是中日互譯,使用具有相同含義的漢字和假名去相互結合。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如果你選擇了這條道路,那么恭喜你了,開局基本上就進入了「地獄模式」。由于這種設計形式對內容本身有苛刻的要求,所以并不常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案例,其實也只是把一句話中的漢字和假名部分做了一個結合。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所以,第二個方向在這樣的襯托下,就顯得難度沒有那么高了。我們可以任意選擇詞組,然后搭配整個假名列表。在選擇性增多的同時,也讓組合的難度降低了很多。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方向二能夠給我帶來什么樣的視覺效果。作為以漢字為母語的我們來說,其實對它本身的樣貌早就司空見慣了對吧?所以,當假名的筆畫混入其中的時候,就會帶來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特性。在實現的難度上也不會太高。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我們都知道,常用的中文字體可以被分成宋體和黑體這兩大類別。

而相對于中文的宋體和黑體,在日文中,也分別對應有明朝體和哥特體。如果說結構被替換的部分是一種寫法上的對比,那么抵消這種不和諧的有效辦法,就是選擇風格相近的文字造形了。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如果感到費解,大家不妨試著思考一下:不同風格和造型的帽子,是不是也對應的不同的適用場景呢?

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畫面一樣,我們可以把帽子想象成是不同字體的造型。

如果一頂造形風格鮮明的帽子,出現在了錯誤的場景,就會變的很不合適。同樣的道理,字型和其承載的信息就是這樣的關系。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那么根據結合漢字和假名的這樣的需求,我們不妨選擇「鑒真東渡」這個主題來進行演示。要知道在這個時期,正是日本全面學習中華文化的時候,這樣的內容與技法本身也具備很強的聯系性。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像這樣具備歷史感和文化感的主題,當然是首選宋體去進行創作了。不過,我們看畫面中的這三種宋體類型,他們仍然會傳達出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為了更加貼合信息本身帶有的情感屬性,我們可以選擇最下方這款中宮收緊、筆畫帶有明顯書法特征的傳統型宋體。

那么漢字部分到這里,就基本選好了,接下來我們看看日文假名的部分。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在選擇日文假名的時候,我們會遇到一個小問題,其實很多中文字庫是內建有假名的。那么有些同學可能會覺得,使用同一字庫中的字符,統一性該是最好的才對吧?

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說不能一概而論。許多中文字庫內建的假名其實品質并不算上乘,所以我們通常不建議大家直接使用中文字庫中內建的假名,選擇合適的日文字庫也是必要的。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而在假名的列表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有幾個字符本身就與漢字中的一些基礎筆畫極為相似。沒準我們可以從這里入手,開始進行組合。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首先,我們把橫劃的部分全都替換成假名的樣式。緊接著是所有有頓點的地方,接下來是所有帶有「撇」的部分。到這里,我們可以稍作停頓來思考一下,似乎有哪里不對。現在的版本是不是沒有日文的特征了?好像完全變成了楷體的樣式。那么,我們又要怎樣去體現假名的視覺印象呢?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我們知道,日文中的假名部分其實是從漢字的草書演變而來的,那么基于這個規則,我們可以從草書的寫法這個點切入。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我們不妨先多多查看這幾個漢字的行草寫法,在腦海里有形成一個基礎的印象,然后我們就可以根據寫法去尋找對應的假名結構,逐步完成拼接。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嘗試的過程可能大家會覺得比較枯燥,不過只有不斷地嘗試、細節的積累,才能很好完成最初的想法。所以很多設計,并非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我們不知道在它們背后都經過了怎樣的思考和時間。扯遠了,我們繼續往下走。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當我們把部件全部替換為假名以后,會發現這樣的問題:既然是漢字結合假名,那么漢字的部分也應該有所體現,我們現在的樣式完全是用假名在拼漢字了。所以接下來就是精簡的環節。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精簡的過程同樣需要需要不斷地嘗試,比如在這里可能有些字假名的比例更大,而有些字的漢字部分更凸顯。我們需要讓四個字彼此之間的視覺強度保持一致。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現在,基本上所有字的替換比例就已經解決了,不過革命尚未成功,我們接下來還有其他的優化步驟。

先來分析一下問題,我們可以最直觀的看出一些問題,比如替換結構后,假名部分的筆畫因為縮放的關系,變得粗細不均,這和原本的漢字部分產生了割裂感。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假名的加入,讓原本漢字的間架結構出現了問題,這也是后續需要重點優化的地方。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首先我們來解決筆畫之間灰度不均的問題,像要解決這個情況,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調整他們的字重(字體筆畫粗細)大小,這也是選擇原生日文字體的一個好處了,它們通常字體家族豐富。

我們需要憑借自己的視覺感受去權衡每個部分的粗細,這里切忌幾何上的完全一致,畢竟眼睛看事物是有錯覺存在的。

筆畫粗細統一之后,我們看這組文字,是不是比之前要更和諧了呢?當然,問題依然存在,我們還可以繼續優化下去。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仍然存在的問題是:文字之間的中宮結構,有些很外放,有些又比較收緊。這就導致整體的風格看起來很不統一。特別是「鑒」字的部分。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另外還有「真」字的左側,負空間有些太大,下方假名部分的重心也會有向右傾倒的趨勢,這些都是需要調整的地方。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緊接著是「東」字的部分,可以很容易看到下方的留白分布很不均衡,另外,相對于下方的結構,頂部的這個筆畫也是需要做出調整的。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最后,「渡」字的毛病其實也不少,大體上的視覺中心就顯得參差不齊,另外,下方「又」字的一撇也有些過于顯眼了,需要做一定的弱化處理。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接著我們就需要針對逐個問題進行修改。這里我們用這個綠色的線框去表示修改前的樣式,黑色的字代表修改后。經過結構上的調整,我們對比綠線和黑色的部分,可以看到調整后的文字結構明顯要更穩定一些。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大家注意看調整后的樣子,發現我都修改了哪些地方?首先假名的部分被繼續調整到了一個相對舒適的部位,另外呢,為了讓整體看起來更有標題的感受,我們把橫筆的部分減少了一半,這樣文字的比例感就顯得更宏觀了。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那么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完整的字型展示吧!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漢字中最常見的結構就是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那我們替換筆畫的第一個方法,就是直接去替換字的偏旁部首。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比如說這個字,我們可以直接替換整個馬字旁,但是替換的時候要注意,我們也要去參考原筆畫的結構比例,比如這里的馬字旁就顯得有些大了,整個字的結構比例失衡之后就會被人看成兩個字。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所以在做的時候可以把原字體的筆畫透明度調低,方便我們參考對照。替換一個小一些的馬字旁,然后我們可以去參考書法字的結構和筆畫之間的關系進行微調。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除了黑體搭配書法筆畫,我們也可以用宋體搭配書法筆畫,同樣我們可以參考書法字中的結構趨勢去微調。

還可以用楷體搭配書法筆畫,當然上下結構也是一樣的。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除了替換整個部件,我們還可以去替換單獨的筆畫。我們在操作的時候可以嘗試去替換這里面比較重要的筆畫,比如說這個松字,松字最重要的我覺得就是木字旁的豎筆。因為松樹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它挺拔的樹干了,所以我們替換這筆,更容易做出圖形感。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在筆畫少的時候,可以選擇替換比較穩定的筆畫。如果想要更加收斂的感覺,我們也可以去替換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筆畫。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剛才說的都是單獨的字,那多個字該怎么替換呢?我們可以按照之前的規律來試一下。這里可以選擇替換這幾個筆畫里比較容易出效果的部件或筆畫。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換之后我們可以感覺到,整體灰度不勻稱,筆畫看起來顯得也是比較亂,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黑體搭配書法筆畫對統一性的要求更高,在字多的情況下對比就更加難以處理。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那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用一款圓潤的宋體去搭配書法筆畫。替換的時候需要多加注意筆畫灰度勻稱。宋體本身是具備筆畫粗細對比的字體,所以我們在替換宋體筆畫時只要注意好書法筆畫的輕重與原筆畫基本一致,就不容易出錯。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相信大家已經充分感受到「筆畫置換」簡單、高效的魅力所在了,那么大家不妨也在空暇時間,親手試驗一下,千萬別讓眼睛會了,手卻沒跟上。有任何問題大家都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如果本次分享對大家有用,也不妨點一個贊讓更多人看到。好啦,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歡迎關注研習設的微信公眾號:「Yanxishe2017」

超簡單的字體設計套路,用過都說好!

收藏 789
點贊 167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