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爪槐守望者: 微信公眾號文章最初只有「好看」選項,表達讀者對內容的喜愛。后來改為「在看」,僅表明讀者閱讀狀態,更加中性。在網絡社交環境中,由于許多讀者不愿明確表露立場,相比態度鮮明的「好看」,「在看」更容易獲得用戶接受。 一些用戶希望能表達對內容的態度,但又不想被他人看到,因此微信后來添加了最輕量級的「點贊」互動方式。 「在看」和「點贊」各自滿足了不同需求:前者適合用戶實名支持內容,后者則滿足匿名支持的需求。 觀察微信各個內容消費板塊的交互方式,視頻號、聽一聽、問一問都采用「贊」和「??推薦」,只有公眾號的「在看」顯得不夠統一,增加了用戶的理解成本。為提升視覺和操作的一致性,新版「推薦」采用了與視頻號相同的??愛心圖標,取代了原有的六邊形「在看」按鈕,實現了微信內容生態(如公眾號、視頻號、朋友圈)互動符號的統一,降低了用戶學習成本。 另外,朋友圈的「贊」使用??而非??,與其他模塊不一致,我預測未來朋友圈也會與其他模塊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