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視頻平臺中,國內代表愛奇藝,國外代表網飛。
兩大產品的首頁流量分發設計的差異性,反映出國內和國外在公司戰略和產品設計理念的不同。
接下來通過愛奇藝和網飛首頁流量分發設計,看中外產品差異。本文大綱如下:
- 什么是流量分發?
- 如何做流量分發?
- 流量分發如何最大化?
通過一定的設計策略,將用戶的流量合理的分配到其他各個地方,從而達到產品的設計目標,提升流量最大限度的轉化,獲得更大的商業化價值。
減少流量的浪費,提升流量的轉化。一般情況下,流量分發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有:用戶使用時長和留存率。交易類通常指標有:人均客單數、GMV 等。
下圖為愛奇藝和網飛首頁功能結構圖。
愛奇藝首頁, 重要的分流模塊為:搜索、二級導航、猜你喜歡、熱播、feed 流。
網飛首頁, 重要的分流模塊為:頂部為大類型篩選、各個分類的電影&電視劇、觀看歷史記錄。
愛奇藝首頁分發邏輯由明確需求、隱形需求和業務需求三部分組成。
明確需求:用戶有明確目的,例如通過搜索關鍵詞找內容;通過播放歷史,繼續之前的觀看;通過二級導航,查找喜歡看的類型。
業務需求:滿足平臺業務擴展,通過 banner 和宮格導航入口,為其他業務提供流量導入。
隱形需求:提供用戶潛在想看的內容,例如猜你喜歡,熱播、新片預告等。
網飛首頁分發邏輯由分類和算法推薦完成。由明確需求和隱形需求兩部分構成。
列表展示的分類,通過算法推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資源。
但是在網飛的首頁中,用戶尋找內容效率不高,單個分類占據高度偏高。
網飛首頁沒有平臺業務需求的設計,單純的展示內容資源。首頁結構單一,視覺美觀,但屏幕效率低。
下圖左邊為愛奇藝,右邊為網飛。
從首頁可以看出,愛奇藝平臺內容包羅萬象,猶如航空母艦一般。除了電影、電視劇、綜藝直播外,還有小視頻、漫畫、閱讀、付費知識。愛奇藝試圖打造一個全能型的娛樂平臺,將所有的用戶人群都納入到愛奇藝平臺中,以此降低獲取新用戶的成本。
網飛更加專一且專注于核心業務,努力生產更多的自制劇和電影。網飛的業務也只有電視劇、動漫和電影。網飛試圖打造更深更堅固的原創視頻內容護城河。
流量分發通常有兩方面構成:
- 用戶側需求:提供用戶消費想看的內容
- 平臺側需求:引導用戶消費平臺擴展業務
從下圖可看出,愛奇藝同時滿足用戶側和平臺側需求。而網飛則基本滿足用戶側需求。
愛奇藝的商業模式主要靠會員加廣告。網飛則完全依靠會員收入,整個平臺沒有任何廣告,通過服務用戶,完全為用戶側服務,通過高品質視頻服務和口碑,吸引用戶開通會員,從而成為忠實用戶。由于國內視頻資源競爭過大,版權費用過高,單純的會員費用并不足以支撐愛奇藝的商業運轉,從而平臺側變現需求大。
網飛僅依靠單一的列表樣式,支撐龐大流量分發,在這一過程中,算法推薦功不可沒。同時歐美用戶對于信息的處理能力不如國內用戶,所以整個首頁結構異常簡單。國內產品競爭過于激烈,手機屏幕曝光展現寸土寸金,為了避免流量的浪費,單位面積屏幕效率要求高。
然而在資本市場,網飛從流媒體公司中脫穎而出。市值 2376 億美元,公司已盈利。
愛奇藝市值只有 104 億美元,公司還在持續虧損中。
首頁設計如何驗證流量分發最大化?這里有一套可驗證的思路,整體分兩步。
- 通過公司業務戰略定義每個業務的權重值
- 計算所有用戶操作的權重總值
- 優化首頁,得到最大權重值
以愛奇藝為例。如果用戶通過首頁點擊觀看視頻個數的權重是 1,引流到新業務的權重是 2,切換二級導航的權重是 1,搜索的權重是 2。通過現有界面,統計所有用戶的操作權重,得到總值。然后不斷地調整首頁方案,對比用戶權重總值,從而使得流量分發最大化。
以上只是個簡單的驗證思路,工作中遠遠比這個計算復雜很多。
中外產品差異:
- 國內競爭大,要求效率最大化,首頁單位面積的屏效要求高,所以國內設計內容密度大。往各個重要業務導流需求大。
- 國外用戶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偏弱,產品結構要求簡單,對屏幕效率要求低。
- 國內在做產品需求時,首先想到能給平臺(產品)帶來哪些收益,這也不是說是錯誤的,畢竟公司生存是第一位。而國外產品一般都想著如何給用戶帶來收益。
- 商業化方面,中國商業化思路過多,會員多種類型,很多地方開了會員依舊無法享受服務,需要再付費。國外付費服務大多很純粹,付費之后,不會再有額外付費業務。
以上就是關于愛奇藝和網飛首頁流量分發設計,看中外產品差異性。如果你有其它意見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Echo的設計筆記」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