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娛樂設施,現代生活,處處都存在著周邊產品。若是有個小靈感,想動手嘗試做個周邊產品,我們又應該從何下手?
這篇文章將給大家介紹一些小思路,純屬個人經驗,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互相留言討論指正。
百度百科給出的解析是:周邊產品指利用動畫、漫畫、游戲等作品中的人物或動物造型,經授權后制成的商品。國內習慣用周邊產品來定義動漫相關產品。而在國外,這類商品被統稱為 HOBBY(業余愛好,嗜好),有硬周邊(CORE HOBBY)與軟周邊(LIGHT HOBBY)的區分。像扭蛋、掛卡、模型、手辦這樣沒有多少實用價值純觀賞收藏的被稱為硬周邊,相對價格較高;另外常見的借用某個動漫形象生產的具有一定實用性的如文具、服飾、鑰扣、手機鏈等商品被稱為軟周邊,相對價格便宜。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周邊產品已經不局限于上面的形式了,可以是一張圖片的衍生品、也可以是品牌宣傳物料。但前提制作方擁有該內容的版權。
周邊規劃需要考慮:
1. 基本元素:
可以是單個圖片、IP 形象、或品牌等。
以微信黃臉為例,我們先介紹下其背景。
2016 年 8 月 29 日上線了微信大黃臉表情后,受到了用戶的喜歡,同年 11 月,就把討論度最高的幾個表情搬上了聊天界面。所以這些小黃臉都可以成為基礎元素去制作成周邊產品。
2. 制定目標:① 定位 ② 受眾 ③ 共鳴
① 微信黃臉表情的定位是:
微信官方 IP 品牌,通過黃臉形象映射人們在日常使用微信交流中產生的各種情緒。希望通過對最典型情緒的捕捉,結合當下最流行的網絡詞匯,創造出趣味、潮流、藝術性的內容和產品。在用戶和微信間建立情感連接。
那么其周邊的定位應該是能讓用戶在現實生活中也能觸摸到的表情。
② 受眾:
根據定位可以擬出用戶畫像,喜歡發微信黃臉的人群大部分是學生群體以及上班族,這類人群喜歡好玩性價比高且又有點實用的東西。所以產品的售價也不能過高。
③ 共鳴:
在前期,微信黃臉需要引起用戶共鳴的話,形象不能有太大的改動,能夠一眼就能 get 到是微信界面里面的表情。所以也不能做太個性化的設計。
因此在 2018 年推出了微信黃臉的首批周邊產品,基本都是延用了微信黃臉原有的基本型:
微信黃臉冰箱貼
3. 周邊選品:
在首批產品獲得大家的認可之后、需要嘗試更多周邊方向,那么可以從以下 4 個方向動手:
選定方向之后,就需要考慮周邊選品的原則:
① 全年規劃性(有效明確品類把控整體節奏)
② 多檔位、豐富性(確保品類滿足多種需求)
③ 設計符合品牌調性(讓用戶有品牌認同感)
隨著時間推移,微信黃臉也根據不同的時間定位、目標受眾、預期共鳴點去調整產品方向:
微信黃臉日常周邊產品(目標人群衣食住行類)
微信黃臉新年周邊產品(節日限定類)
微信黃臉生日禮盒(個性化定制類)
1. 制作周邊的基礎元素必須有版權或是外觀專利。如果與工廠或通過軟件聯系的商家合作必須簽訂協議(確保不會被濫用)。
2. 制作內容 RGB 為電腦顯示色,CMYK 為印刷色。一般交給工廠的格式都應該是 CMYK,不然實物會容易偏色,甚至直接變成別的顏色(補色)。
3. DPI 指每英寸的像素,也就是精度。周邊不同對應分辨率要求也不同,最好是矢量,如果是位圖需要 ≥300dpi,精度不夠會讓圖案變成馬賽克影響成品。
4. 預留出血位,印刷時在裁切位加一些延伸圖案,這樣以避免畫面主要內容被裁切。設計時預留 3mm,千萬不要把重要的字和圖案放在出血位里。
5. 打樣:在產品生產之初前做一個校樣,根據樣品實物調整你想要的效果。符合還原效果可以簽樣生產,不符合可以根據現有樣品與生產方協商調整。
6. 不同材質的產品生產周期不同,還需考慮產品的起訂量以及是否需要開模,特殊形狀周邊需要模具制作,周期相對較長以及成本增加。
周邊產品如果能夠在內容上體現一些態度與價值觀,會引起更多的共鳴。還是以微信黃臉為例:在 2018 - 2022 年期間,微信聊天面板更新了更多的小黃臉。
其中在 2020 這個特殊的年份,選取了「加油加油」以及「旺柴」這兩個表情為基礎,在內容設計上做了一些延展,選取了 T 恤作為載體(因為 T 恤上的圖案既能表達穿衣者的態度、同時也能夠影響迎面而來的人)。
希望通過微信黃臉的周邊產品能夠鼓勵大家,并宣傳一種積極樂觀、向前看的生活態度。
微信黃臉T恤(加油加油款)
微信黃臉T恤(向qian看款)
2021 年還用了「微笑」和「苦澀」做了另外兩款黃臉 T 恤,從中不僅能獲得一件周邊產品,也是希望通過黃臉周邊能引起大家共鳴,共勉!
微信黃臉T恤(微笑款)
以上僅個人在制作周邊產品時的一些方法與想法,淺談如何構思制作周邊產品,關于不同周邊產品的制作,還是有很多學問的,也歡迎大家討論交流,或是告訴我們還想看到微信哪些周邊?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是可以進行單件定制的,就是日常大家常說的 DIY 定制,如果沒有要量產售賣的話,在已經成型的一些產品上印制自己的圖案生產,一定意義上也是可以成為自己的周邊產品的哦,趕緊動手起來吧。)
自己畫的插畫、IP 形象、個人品牌如果能從線上變成線下,生活中得多多少樂趣!生活中不缺周邊產品,缺的是你開始動手的心!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騰訊設計族」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熱評 名字太長 換個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