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奧卡姆剃刀

編者按:我們都知道在設計中簡化不必要的元素和操作會提升產品的效率,那么這是什么原理呢?又有什么注意要點呢?今天的文章就來為你解析這些問題。

往期回顧:

  1.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美即好用效應》
  2.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多爾蒂門檻》
  3.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菲茨定律》
  4.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希克定律》
  5.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雅各布定律》
  6.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簡潔法則》
  7.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鄰近性》
  8.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相似性》
  9.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連通性》
  10.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同域原則、米勒定律》

簡介說明

1. 理論表述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2. 理論背景

奧卡姆剃刀本身是一種哲學思想,由中世紀(十三到十四世紀)英國學者、邏輯學家 William of Ockham 提出,如他在《箴言書注》中所寫:「切勿浪費較多的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奧卡姆剃刀原理對現今的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都具有廣泛且深遠的影響,正因為它是一種普適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能夠有效地指導我們進行設計工作和決策。

設計案例

1. 以蘋果為首的簡約化設計潮

在設計圈里,蘋果不論在哪一個層面都屬于「簡約化」的代表和集大成者,上至硬件產品下至系統軟件,無不在一刀一刀剃去繁瑣的,無必要的東西。比如 iPhone、Mac 的開孔,比如 iOS 的重擬物質感。如果重新審視十年前和現在蘋果的軟硬件產品,可以發現蘋果手里的那把奧卡姆剃刀從來都沒有放下。

案例1:iOS 的演變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奧卡姆剃刀

2.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我們從蘋果回歸 UI 設計上來,這句話到底作何解呢?

那就要理解表述中所提到的兩個最重要的概念,一是實體(Entity),二是必要(Necessity),下面說一說我的理解。

實體:界面設計中一切形式的存在。在單個界面中,實體可以指任意一個可視的元素,組件、控件、文字段、圖標、線條,甚至文字段中的一個字;可以指這些元素的任意一種屬性或者樣式,色彩、大小、圓角、粗細;也可以指任意一種形式的排版、位置關系;在多個界面之間,實體可以指任意一步流程,頁面跳轉、跳轉動畫等等。

必要:判斷一個實體是否必要,我們首先需要一把能夠作為判斷標準的尺。UI 設計中的這把尺,一是產品的功能表達,二是用戶的操作效率。如果某一實體對于產品某個功能的表達是不可缺失的,那它是必要的;如果某一實體對于用戶的操作效率是明顯提升的,那它是必要的。

我們在 UI 頁面中放置的每一個元素,都需要去思考和確認它們的必要性。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元素(或一個步驟)對產品功能的表達和用戶的操作效率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提升,它就是不必要的,可刪除。

案例2:twitter、Behance、Instagram tabbar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奧卡姆剃刀

這幾個 APP 都具有相當簡潔明了的 Tabbar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它們沒有「首頁」、「通知」、「發現」這一類描述性詞匯,僅僅用最簡單的圖標就表達了對應頁面的功能。因為在圖標本身已經表達得足夠清晰的情況下,這些詞匯顯然沒必要再加上去,所以就被剃掉了。

注意事項

注意點1:奧卡姆剃刀不是真理

奧卡姆剃刀是原則,是方法,是工具,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是一種審視設計的角度,但它絕不是真理。

我所理解的奧卡姆剃刀,它的目的不在于求至真,不在于求至簡,而在于求合情合理的真和合情合理的簡。起碼在 UI 設計中是這樣的。

我說這段話是為了提醒各位設計師不要用力過猛,用奧卡姆剃刀刮到肉是經常會出現的事情。就算強如巨硬(微軟)也在這上面栽過跟頭──幾年前 Metro UI 的失利時刻警醒著我們這一點。

反面案例1:普遍不被大眾接受的 Modern UI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奧卡姆剃刀

在 07 年剛剛在 WinPhone 上推出 Metro UI 時,廣大設計師普遍覺得這套設計理念是新穎且超前的,但是當它被全方位植入到 PC 系統 Windows 8 里之后,用戶開始不買賬了。全面舍棄掉光影、色彩變化、質感、細節之后的 Metro UI 變得毫無層次感,極度的扁平導致了極度的冷淡。

我相信微軟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或者說這套設計背后所蘊含的動機是超前的,但是超前時代一步是天才,超前兩步,就變成了瘋子。

Metro UI 的失敗迫使微軟在 Windows 10 之后徹底放棄了這套設計語言,在新語言 Fluent Design System 中重新引入了「實時渲染的光效」、「深度」、「亞克力材質」這幾個豐富細節的概念,讓設計從純粹的扁平中解脫了出來。

剃除大部分無用細節,讓設計回歸內容本身,這確實是現在這個移動終端時代最大的設計趨勢,但是 Metro UI 顯然做得過頭了。這背后所蘊含的,是剩下的細節到底有沒有用的思辨,每個設計師都應該有自己的思考。

注意點2:拒絕無意義的復雜

近年來一些特立獨行的應用為了彰顯自己的獨特,會時不時刷出一些讓人無奈的操作。其中最典型的大概就數注冊登錄頁的流程故意分多幾頁了吧,也不是說有理由的分頁,登錄時候輸個手機號一頁,輸個密碼還得等到下個頁面。一直無法理解這種故意把操作做得更復雜,無故增加頁面數的風氣是從哪里帶出來的,反正想來想去,絕對是與奧卡姆剃刀原則相悖的。

反面案例2:Soul 登錄分頁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奧卡姆剃刀

再回過頭看看奧卡姆剃刀的表述,這種無故的復雜顯然屬于「無必要」的那一部分。

而這也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添加毫無意義的花里胡哨的花紋、裝飾、步驟,誤以為這就是個性,把界面當做視覺設計來做,然而這在手機這種小屏終端上是不現實的。

總結

  • 避免增加無意義的視覺元素和操作流程;
  • 奧卡姆剃刀不是真理,過猶不及。

參考文獻: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超人的電話亭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奧卡姆剃刀

收藏 270
點贊 27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