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者整理了 20 條經典原則,并通過正反例子說明這些原則在設計中是如何運用的。系統學習 20 條經典原則,讓你的設計更有說服力。
連通性原則該如何運用?有什么注意要點?一起來看這篇文章。
往期回顧:
-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美即好用效應》
-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多爾蒂門檻》
-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菲茨定律》
-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希克定律》
-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雅各布定律》
-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簡潔法則》
-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鄰近性》
- 《讓設計更有說服力的20條經典原則:相似性》
1. 理論表述
視覺上相連的元素傾向于被感知為具有更強的相關性(相較于不相連的元素)。
2. 理論背景
連通性原則是格式塔組織律中的一個部分,是簡潔法則的一種具體的表現場景。
對比之前的鄰近性原則和相似性原則,連通性的作用和影響都要更強。
1. 利用連接線強化元素之間的相關性
在某些情況之下,可以利用連接線來強化元素之間的相關性,暗示用戶相連的元素是一個組。
案例1:Twitter
Twitter 的評論區設計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評論的回復與評論主體之間用連線來表達他們之間的相關性,不僅清晰易懂,而且與其余應用做出了足夠的差異化,也算是具備了比較高的識別度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游戲時光。
案例2:游戲時光
2. 利用運動的下劃線表達頁面可滑動到達
有些分頁組件的動畫設計非常有趣,當我們用指尖在屏幕上劃過,頁面平移至另一個頁面的同時,分頁組件下方的線也是平移至另一個字段下,這是一種相當強烈的暗示:下一個頁面可以通過滑動到達。
案例3:新草、知乎、Twitter
新草、知乎、Twitter 都是底部有一條可以運動的下劃線,這條線將左右兩個分頁相互連接起來,所以我們利用左右滑動去切換頁面的時候沒有任何違和感。
當然這只是一種可用的、暗示性較好的形式,即使你的頁面可以左右滑動,但是不用這種可運動的下劃線形式也沒什么太大問題。
3. 對齊線也是一種隱性視覺線
除了上面談到的那些顯性的、可直接觀測到的線之外,對齊線也是一種隱性的視覺連接線,它雖然不能直接看到,但是在視覺識別系統中,對齊的元素通過一條「線」相互連接,所以對齊的元素相關性更高。
案例4:opefac
案例5:Christou1910
當然隱形線畢竟只可感知而不可見,所以其影響的強度要比顯性線弱得多,像上面這個案例,按鈕的距離只要稍微遠一些,就會從組中割裂出來形成孤立的一個元素,所以才需要一根顯性的線去把它們的聯系重新構建出來。
1. 不要亂用連接線
不要亂用連接線,尤其是時間線這種組件。
前面提到了,連接線比鄰近性和相似性具備更強的影響力,也就是說,只要連接線一出現,被連接的元素之間的相關性一定比其他元素更強。如果我們做時間線這樣的組件時在日期與日期之間加上連接線,那么日期就會相互強行關聯起來,這不是時間線的初衷。我們需要的是日期與當日內容之間具備更強的關聯性。
反面案例1:魔改版微信朋友圈
用一條小小的連接線,很輕易就破壞了用鄰近性創造出來的時間與內容之間的聯系。
2. 不要使用過多的對齊方式
我們一直被告知不要在同一個模塊/組件/頁面中過多地使用不同的對齊方式。對齊方式一多,頁面中的對齊線也就豐富了起來。上面說到對齊線會形成的各種相關性比較強的組,現在這些不同的、相互獨立的組集中分布在一個比較小的空間之內,結果就顯而易見了,頁面變得極度混亂,對我們快速識別信息造成極大的阻礙。
反面案例2:某同學的重設計作品
對齊方式多,畫面混亂。所以才會反復強調在一個頁面之內對齊的方式不宜過多。
- 利用連接線(顯性的和隱形的、靜止的和運動的)來強化元素之間的相關性;
- 連接線不要亂用、濫用;
- 對齊線不宜過多。
參考文獻
- 《GESTALT PRINCIPLES OF PERCEPTION - 3: PROXIMITY, UNIFORM CONNECTEDNESS, AND GOOD CONTINUATION》?Andy Rutledge
- 《Gestalt Principles of Grouping》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超人的電話亭」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2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