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窗現在越來越成為了個磨人的小妖精。
早年我們受夠了太多不明錯誤彈窗的騷擾,現在又卻要承受各種廣告彈窗的轟炸。
我知道,出現這種現象還不是給 KPI 逼出來的?
如果不是擔心數據不夠,產品經理又何必想方設法地增加關鍵入口的曝光機會?
最終還是設計師扛下了所有 T T
流量紅利明明快要枯竭,金主卻還是抱著鈔票趕鴨子上架,難啊…
可是!我想說,有的彈窗真是不但提高不了數據,還會使用戶體驗大打折扣。
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怎么都應該三思而后行。
可無奈當局者迷,情況緊急起來難免不擇手段…
所以,今天就讓我這局外人提醒一下各位,以下這五種情況,也許你不該用彈窗:
都什么年代了,就不要再一打開網站就彈登錄窗口了。
什么說明介紹啊、廣告啊……不管是哪種彈窗,千萬別用戶上來就給彈,不然就是勸退。
以上原則,不論什么端都是試用,除非你是首屈一指的知名網站,新用戶愛來不來。
給用戶彈窗可以,一定不要挑在第一時間,要挑第二時間。
例如:用戶來看帖,看了前兩個想看第三個時…或者看得開心了想要評論點贊時…
△ 不要用戶一進來就彈窗
除非是最基本最簡單的操作(例如點開抖音后提示上下滑動切換),否則彈窗/蒙層式的新手指引根本沒意義。
捫心自問,我看到這種新手指引后,90% 的概率第一反應是想辦法趕快關閉了。
這都快成為條件反射了,簡直控制不了。
相關功能的指引,可以在用戶真的有可能需要的時候才出現比較好。
例如:用戶點擊上傳視頻后,再給出上傳視頻的指引,上傳完成后再給出剪輯特效的指引…總之飯要一口一口吃才吃得下去。
△ 不要給太多用戶暫時不需要的指引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就再也不相信“送禮、紅包、代金券、有獎…”這樣的鬼話了。
5000 的購房券、500 的買車券、1 元的話費券…吃這一套的人,越來越少了。
我是基本上看到類似禮包的視覺元素或用詞,就會立即反應出:這是廣告,立即關掉——這個條件反射也快要形成了。
你看,吃這一套的人越來越少了,而且就算查看了,大家領了券又不一定會用。
要用這種優惠券吸引用戶是可以,但好歹投放精準點吧?例如,打開一個在線課程 APP,然后給我送這不需要考研的人考研課代金券???
沒用的彈窗多了,就再也沒人愿意看了,跟狼來了的故事一樣,一彈出來就立即關掉!
△?不要為了引起注意給用戶彈不需要的禮包
我沒有給 APP 評分的習慣,所以除非讓我特別感動,否則哪種求評分的彈窗我一律不理(不管文案賣慘還是賣萌都沒用)。
我也可以理解產品求評分的心理,多求幾次總會有的吧。但是時機對了轉化率翻倍,時機錯了彈多少次也白費。
求評分最好的時機,是解決了用戶的需求之后。
例如:終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電影并看完了、用戶終于找到滿意的工作并面試、用戶發帖較多達成某一成就…
總之不要在太早的階段反復索要評分,否則效果很弱不說,還讓關閉評分彈窗的條件反射養成了。
△?不要在用戶準備好之前給反饋彈窗
有些產品,為了推廣自己的 APP 真是不遺余力。
明明網頁端也有相應功能,偏要彈窗再提醒下載手機 APP。
例如新浪郵箱,每次我嘗試用它發郵件就要彈窗提醒我下載 APP,我每次都關掉繼續在網頁端發…和你死扛到底了(其實不是彈窗而是整個提醒頁,但也和彈窗沒什么區別了)。
這就好像我買東西時,明明可以二維碼付款,卻偏要提醒我可以信用卡付款,可用信用卡付款很麻煩又沒有任何好處…
當用戶合理正常地使用網頁端時,就不要彈一個東西來提醒下載 APP 了。
大部分時間,弄一個 APP 的吸頂提示就足夠了,當用戶使用到需要 APP 的功能,或者 APP 能提供什么真正有價值的福利時,再彈窗不遲。
△?不要在用戶不需要時彈窗提醒下載APP
這幾年沒意義的彈窗太多,真的讓人感覺麻木了。
再這樣發展下去,就怕用戶再也不看彈窗,形成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都效果。
希望產品設計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最后,只要時機適當禮包彈窗也是可用的,送給大家 6 款禮包彈窗,都是 psd 和 sketch 禮包文件: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體驗進階」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13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